一种鱼竿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874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竿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竿吹干设备。



背景技术:

鱼竿在使用时其竿体内部常常会粘附有水珠,这些水珠停留在鱼竿内部会影响鱼竿的使用寿命,需要将其吹干,现实中人们通常利用烘干机或吹风机将鱼竿内部吹干,但是需要一手举着鱼竿,一手拿着吹风机操作,不够方便。如公告号为CN2032744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竿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用于输送鱼竿的输送台和设在输送台两侧用于将鱼竿烘干的烘干器,链条上设有将鱼竿插入并固定的若干插孔。

该鱼竿快速烘干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操作不够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竿吹干装置,其优点是方便携带,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鱼竿吹干设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隔板下方设有朝上设置的风扇,所述隔板上固定有中空的插管,所述隔板下方设有引流板,所述盒体侧面设有滑槽,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引流板上设有向远离盒体的方向倾斜的引流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鱼竿竿体内的水珠吹干时,首先将将引流板插入盒体内,将鱼竿插入插管中固定,使鱼竿保持竖直,鱼竿内的水很多时,水会沿着竿体内壁向下流动,穿过通风口掉落在引流板上,并通过倾斜的引流斜面向外流走,从而使得水分不会流入隔板下方的风扇处,以免水分对风扇的电机造成损坏。然后抽出引流板,启动风扇向上吹风,风扇吹出的风进入鱼竿竿体内,即可以快速将粘附在竿体内壁无法流下的水珠吹干;鱼竿保持竖直,内壁的水珠可以沿着竖直的竿体向下滚动,离风扇的距离变小,也便于风扇吹出的风将水珠吹干。本鱼竿吹干装置体积较小,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可以有效将鱼竿内部的水分吹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固定有多种直径大小的插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各种直径不同的插管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鱼竿,从而本鱼竿吹干设备可以用于各种型号的鱼竿,提高了使用的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上设有调节所述风扇转速的旋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鱼竿竿体内部的水珠多少,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既吹干水珠,又节省能源,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管内壁设有摩擦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管内壁的摩擦层可以增大鱼竿竿体与插管内壁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插管与鱼竿之间的摩擦力,使鱼竿插接得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上设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可以方便对引流板进行拉动,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快速将鱼竿内壁粘附的水珠吹干,简单方便;

2、可以将鱼竿竿体的水排走,以免损坏风扇;

3、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4、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鱼竿,应用范围广;

5、可以调节风扇的转速,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滑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引流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风扇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摩擦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旋钮;12、罩体;13、滑槽;2、隔板;21、通风口;3、风扇;4、插管;41、摩擦层;5、引流板;51、引流斜面;5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鱼竿吹干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盒体1,盒体1上铰接有罩体12,盒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水平设置,隔板2上设有若干通风口21,隔板2下方设有朝上设置的风扇3,隔板2上固定有多种直径大小的插管4,插管4内部为中空状,插管4下端与通风口21连通,如图5所示,插管4的内壁固定有摩擦层41。

如图2和图3所示,盒体1的侧面设有滑槽13,滑槽13上滑动连接有引流板5,引流板5上固定有把手51,引流板5上沿着远离盒体1的方向设置有倾斜的引流斜面51。

盒体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风扇3转速的旋钮11。

工作过程:需要将鱼竿竿体内的水珠吹干时,首先向盒体1内插入引流板5,根据鱼竿的直径选择相应大小的插管4,将鱼竿插入插管4中固定,使鱼竿保持竖直,当鱼竿内的水很多时,水会沿着竿体内壁向下流动,穿过通风口21掉落在引流板5上,并通过倾斜的引流斜面51向外流走,从而使得水分不会流入隔板2下方的风扇3处,以免水分对风扇3的电机造成损坏。然后启动风扇3向上吹风,根据鱼竿内壁水珠的量,用旋钮11来调节风扇3的转速,水珠多则转速快,水珠少则转速较慢。风扇3吹出的风进入鱼竿竿体内,即可快速将竿体内壁粘附的水珠吹干。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