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炉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374阅读:2703来源:国知局
卡式炉调节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式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善的卡式炉调节器。



背景技术:

卡式炉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是指以罐装的丁烷气、液化气等气体为燃料,并用明火进行直接加热的非固定烹饪厨具,多用于家庭户外休闲和酒店用品。由于卡式炉经常需要被携带,因此其尺寸大小就成了设计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尺寸越短小的卡式炉占用空间更小,更有利于于携带。

如图1所示,卡式炉在结构上包括设置在炉身内的调节器10(也称为燃气阀)与炉头20,调节器10上设有一开关旋钮30,一气瓶40装设到卡式炉中并与调节器10对接,通过打开开关旋钮30可以使气瓶40中的燃气通向炉头20并同时对炉头20进行电点火,从而让卡式炉产生明火。

目前来说,卡式炉的长度(图1中X方向)尺寸比较容易得到控制,但是卡式炉的宽度(图1中Y方向)尺寸则由于受到调节器10的结构限制而难以做得更小,具体原因是调节器10中用于防止过压危险的过压保护装置是沿Y方向布置的。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卡式炉的便携性,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改善的调节器来使卡式炉的宽度尺寸能够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善的调节器来使卡式炉的宽度尺寸能够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式炉调节器,包括阀体、入气连接装置、过压杆、调节轴及点火装置;阀体内设有入气腔、防过压气腔及减压腔,减压腔内设有减压装置,入气腔内的气体通过一过渡开口流入防过压气腔,防过压气腔通过一内部气道与减压腔连通,阀体还设有容纳槽及与容纳槽连通的出气孔,入气连接装置设于入气腔的开口处并具有与入气腔连通的入气道,入气连接装置包括滑动地封闭或开放入气道的气顶杆,过压杆滑动容纳于防过压气腔内并大致垂直于气顶杆,过压杆具有中间肩部与末端肩部,过渡开口位于中间肩部与末端肩部之间,过压杆向前滑动时末端肩部封闭过渡开口,调节轴的一端密封并可转动地插于容纳槽内,调节轴的这一端具有与出气孔连通的第一气道以及一端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阀体内设有与减压腔连通的过气孔,调节轴转动使第二气道与过气孔对齐连通或错开隔离,第二气道向过气孔对齐时调节轴通过一连动件触发点火装置点火。

在现有的卡式炉中,气顶杆由于要与气瓶的气芯配合,因此一定是沿卡式炉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而目前卡式炉中的过压杆设置方向与气顶杆保持一致。过压杆是调节器中除了阀体之外尺寸最长的零件,因此目前设计中的过压杆导致了卡式炉宽度方向的尺寸不能做到更小。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卡式炉调节器中,通过新的结构排布,使过压杆大致与气顶杆垂直,即过压杆是沿卡式炉的长度方向设置,因此在卡式炉的宽度方向上就缩短了尺寸,有利于将卡式炉做得更小以提高便携性。

较佳地,阀体还开设有一过渡气室,过渡气室的入口与入气腔连通,过渡开口是过渡气室的出口,过渡气室由一堵头密封。

较佳地,入气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与固定于入气腔开口处的对接件,对接件开设有入气口与入气道,入气口通过入气道与入气腔连通,气顶杆滑动插设在对接件中,第一弹性件设于阀体与气顶杆的一端之间并顶推气顶杆封闭入气道,气顶杆的另一端被顶压时滑动开放入气道。当气瓶插入时气瓶的气芯能够顶推气顶杆向后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件,此时入气道被开放,气瓶内的气体通过入气口及入气道进入到入气腔内。当气瓶拿走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能够实现入气道的自动密封。

具体地,入气连接装置还包括围绕入气口的环形的磁性件。设置磁性件的目的是为了在气瓶接入后将气瓶吸紧,防止连接不稳而导致的漏气情况出现。

具体地,对接件上具有一凸出的定位部,气瓶上具有供定位部卡入的定位开口。定位部与定位开口相互配合,为气瓶的接入提供了导向与定位作用,可防止接入后的气瓶被意外转动。

较佳地,防过压气腔中设有顶推中间肩部使过压杆向后滑动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提供使过压杆向后滑动的弹力,确保过渡开口在正常气压条件下处于开放状态。

较佳地,过压杆的一端设有定位沟槽,阀体上通过扭簧设置有一锁定片,过压杆向前滑动时定位沟槽突出于阀体外且锁定片卡入定位沟槽内。锁定片卡入定位沟槽后能够将过压杆锁死,防止过压杆回退,确保在出现过压之后过渡开口能够被封闭,保证安全。保持过压情况后,拨动锁定片使其退出定位沟槽,过压杆即可复位。

较佳地,调节轴与容纳槽之间设有密封座,调节轴带动密封座于容纳槽内转动,密封座上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对应的位置分别开孔。密封座在调节轴与容纳槽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因此在第二气道与过气孔错开时减压腔内的气体也不会经由过气孔与容纳槽开口漏出。

较佳地,卡式炉调节器还包括防漏气装置,防漏气装置包括固定于阀体的固定座及滑动穿设于固定座中的防漏顶杆,气瓶与入气连接装置对接时向后顶压防漏顶杆;调节轴上联动地套设有一挡臂,第二气道与过气孔对齐时挡臂限位于防漏顶杆后方。当第二气道与过气孔对齐,如果气瓶接入可能出现漏气的情况,因此设置防漏气装置与挡臂,防漏顶杆由于受到挡臂限制而无法后退,使气瓶无法接入。当第二气道与过气孔错开后,即调节轴处于关闭状态时,挡臂的位置便与防漏顶杆错开而允许防漏顶杆向后滑动,气瓶可以接入。

具体地,防漏气装置还包括位于固定座之内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向前顶推防漏顶杆。第三弹性件可以保持防漏顶杆向前顶出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卡式炉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卡式炉调节器的立体图。

图3是卡式炉调节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卡式炉调节器的正视图。

图5是气瓶的立体图。

图6是卡式炉调节器中阀体的立体图。

图7是阀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图4中沿A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4中沿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4中沿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卡式炉调节器中过压杆的立体图。

图12是卡式炉调节器中锁定片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式炉调节器5,用于与气瓶6对接并为卡式炉的炉头供气及点火。气瓶6具有一气芯61与位于气芯61外围的定位开口62,当气芯61被按下时气瓶6内的气体可以流出。卡式炉调节器5包括阀体51、入气连接装置、过压杆52、调节轴53及点火装置54。其中阀体51为基础元件,其他的元件或装置均是设置在阀体51上,因此先就阀体51的结构进行介绍。

结合图6与图7、图8,阀体51设有入气腔511、防过压气腔512、过渡气室513、减压腔514及容纳槽515。入气腔511位于阀体51的一端且开口朝向阀体51的一侧,防过压气腔512位于阀体51的内部,过渡气室513的开口朝向阀体51的另一侧并连通在入气腔511与防过压气腔512之间,具体的,过渡气室513的一侧具有与入气腔511连通的入口516,过渡气室513的底部具有与防过压气腔512连通的过渡开口517,入气腔51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上述入口516进入到过渡气室513内并通过过渡开口517进入到防过压气腔512中。过渡气室513使用堵头50进行密封,当堵头50取出后,可以观察阀体51内相应位置的情况。堵头50与过渡气室51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来增强密封性能,在以下的内容中,涉及活动性密封的结构均已设置或可以设置密封圈,不再对每个密封圈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容纳槽515位于阀体51上与入气腔511相对的另一端,其开口的朝向与过渡气室513相同。容纳槽515的底部贯穿地设有一出气孔518,出气孔518与容纳槽515连通,出气孔518是整个卡式炉调节器5的排气开口,通过导管与卡式炉的炉头相连通以将气体输送到炉头。

在以上附图的基础上再结合图9,减压腔514位于阀体51的顶部,其中设置有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气体减压的减压装置55。防过压气腔512通过一内部气道519与减压腔514连通,而阀体51还开设有位于减压腔514底部的过气孔510,过气孔510将减压腔514与容纳槽515连通起来。

参照图8并回顾图2,入气连接装置设于入气腔511的开口处并包括对接件561、气顶杆562与第一弹性件563。其中对接件561与阀体51固定并开设有入气道564以及供气瓶6插入的入气口565。气顶杆562滑动插设在对接件561的入气道564中,第一弹性件563设于阀体51与气顶杆562的后端之间并向前顶推气顶杆562,在第一弹性件563的弹力作用下,气顶杆562(藉由密封圈)将入气道564的后端封闭,从而隔离入气口565与入气腔511。将气瓶6接入时,气瓶6的气芯61将向后顶推气顶杆562使第一弹性件563被压缩,向后滑动的气顶杆562解除了对入气道564后端的封闭,使入气口565能够通过入气道564与入气腔511连通。

为了给气瓶6的接入提供导向与定位,在对接件561上还设有一向前凸出的定位部566,该定位部566与气瓶6上开设的定位开口62对应。较佳地,入气连接装置较佳地还包括一磁性件567,磁性件567呈环形并围绕入气口565,当气瓶6接入后磁性件567能够将气瓶6吸附稳固。磁性件567是一磁铁。

继续参照图8并结合图11、图12,过压杆52滑动容纳于防过压气腔512内,且过压杆5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气顶杆562。过压杆52的中间具有中间肩部521,过压杆52的一末端具有末端肩部522,中间肩部521与末端肩部522的中间均设有凹槽以供密封圈卡入。防过压气腔512中设有顶推中间肩部521的第二弹性件57,第二弹性件57的弹力驱使过压杆52保持在末端肩部522抵顶于防过压气腔512中与入气腔511靠近的底壁的状态,此时过渡开口517位于中间肩部521与末端肩部522之间,气体能够从过渡气室513中通过过渡开口517进入到防过压气腔512内。防过压气腔512的一端具有开口,过压杆52上与末端肩部522相对的另一端由开口穿出阀体51之外,过压杆52的这一端还开设有一定位沟槽523。过压杆52处于上述的末端肩部522抵顶于底壁的状态时,定位沟槽523还位于防过压气腔512中。

如图12中所示,阀体51的一侧通过扭簧设置有一可转动的锁定片58,该锁定片58被扭簧的弹力驱使而压在穿出阀体51之外的过压杆52的端部上。当进入防过压气腔512内的气体气压过大(比如气瓶6压力大于5.4KG)时,气压将推动过压杆52向外滑动,此时过压杆52可视为位于防过压气腔512内的一活塞杆。过压杆52滑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57直至定位沟槽523伸出到阀体51之外,定位沟槽523一旦露出,锁定片58即会在扭簧弹力作用下卡入到定位沟槽523中从而锁死过压杆52。此时,过压杆52的末端肩部522恰好能够(藉由密封圈)将过渡开口517封闭,从而阻隔高压气体进入防过压气腔512,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在确保过压情况解除后,拨动锁定片58使其离开定位沟槽523,则过压杆52会在第二弹性件57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滑动,过压杆52重新回到末端肩部522抵顶于防过压气腔512底壁的状态,过渡开口517被开放。

如图10所示,调节轴53的一端通过一密封座59插入在阀体51的容纳槽515内,调节轴53的另一端供开关旋钮固定,调节轴53可带动密封座59于容纳槽515内转动。容纳槽中设有一弹性件抵顶密封座59使密封座59压紧在容纳槽底部。调节轴53的这一端具有与出气孔518连通的第一气道531以及一端与第一气道531连通的第二气道532,密封座59上与第一气道531、第二气道532对应的位置分别开孔。第一气道531位于调节轴53的中心位置,因此在调节轴53与密封座59转动过程中第一气道531始终与出气孔518保持连通。当第二气道532与阀体51上的过气孔510错开时,调节轴53处于关闭位置,当调节轴53转动到第二气道532与过气孔510对齐连通时,调节轴53处于打开位置。当调节轴53处于打开位置时,减压腔514内的气体经由过气孔510、第二气道532、第一气道531及出气孔518而输向卡式炉炉头。

回看图3,点火装置54固定在阀体51上,调节轴53通过一连动件5a与点火装置54连接,在调节轴53由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时,连动件5a触发点火装置54进行电点火。

较佳地,本卡式炉调节器5还包括一防漏气装置,该防漏气装置包括固定于阀体51的固定座5b、滑动穿设于固定座5b中的防漏顶杆5c以及设置在固定座5b中的第三弹性件(未图示)。固定座5b的位置邻近于对接件561上的定位部566,第三弹性件的弹力驱使顶推防漏顶杆5c前端向前凸出。当气瓶6接入时,气瓶6顶推防漏顶杆5c向后滑动同时使第三弹性件被压缩,防漏顶杆5c的后端会向后凸出到固定座5b之外。在调节轴53上联动地套设有一挡臂5d,调节轴53处于关闭位置时,挡臂5d的位置与防漏顶杆5c错开;当调节轴53处于打开位置时,挡臂5d的位置恰好位于防漏顶杆5c的后端从而限制了防漏顶杆5c向后的滑动,也就是说,当调节轴53处于打开位置时,气瓶6由于无法压推防漏顶杆5c因此不能插入到入气口565中。设置防漏气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漏气情况的出现。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均为压缩弹簧。另外,上述的末端肩部522、气顶杆562的后端等部件若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则不需依靠密封圈进行密封。

本卡式炉调节器5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调节轴53处于关闭位置时,气瓶6插入入气口565实现与入气连接装置的对接,对接完成后气瓶6的气芯61受反作用力而被顶压,气瓶6内气体经过入气口565、入气道564进入到入气腔11内。入气腔511内的气体再经由过渡气室513进入到防过压气腔512中,然后通过内部气道519进入到减压腔514内,在减压装置55的作用下进行减压。当调节轴53转动到打开位置时,减压后的气体进入调节轴53后端并通过出气口而导向炉头。在此过程中,调节轴53的转动同时触发了点火装置54进行点火,因此可在炉头产生明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式炉调节器5中通过重新布局结构,将过压杆52的位置设置为垂直于气顶杆562,因此在卡式炉的宽度方向上就缩短了尺寸,有利于将卡式炉做得更小以提高便携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