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81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燃烧效果好,热量利用高的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口味越来越趋向于过去农村的柴火灶大锅炒出来的饭菜,因此柴火灶在一些大城市逐渐漫延开来;但由于现有的柴火灶其灶内的热量利用率不高,食物炖煮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的干柴进行燃烧,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量在灶内停留长,热量利用率非常高的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是由炉芯和围合在炉芯上端周围的倾斜烟道组成;所述的炉芯包括上层盖板、中层炉芯、下层炉芯及围合在中层炉芯与下层炉芯外围的外层金属皮层组成,上层盖板盖设在中层炉芯的上表面处;所述的下层炉芯对应焊接在中层炉芯下端,与中层炉芯构成一整体的炉芯结构体;所述的倾斜烟道内壁设置一出烟孔,炉芯上端边缘设置一进料缺口,进料缺口附近处设置为低端;出烟孔附近处设置为高端,因此烟道的一周形成由低到高的倾斜烟道结构。

所述的中层炉芯的炉芯壁上设置若干个中层透气孔,下层炉芯的炉芯壁上也设置若干个下层透气孔。

所述的外层金属皮层的层壁上设置一分流通孔,所述的分流通孔是指当外层金属皮层包覆在炉芯结构体的外围后,分流通孔在中层炉芯上显露出的尺寸明显小于分流通孔在下层炉芯上显露出的尺寸,即由该分流通孔进入的气流一部分流入到中层炉芯上,一部分气流流入到下层炉芯上,但流入下层炉芯的气流明显大于流入中层炉芯内的气流。

所述的下层炉芯底部设置有滤灰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为倾斜式的烟道将有利于炉芯内燃烧物释放的热量在烟道内自低处涌入出烟孔的高处,使热量在炉芯内停留时间较长,从而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另外通过分流通孔的作用,使得进入下层炉芯的气流大于进行中层炉芯的气流,从而有效保证了炉芯腔内的燃烧物从底部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下列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 、倾斜烟道;2、上层盖板;3、中层炉芯;4、下层炉芯;5、外层金属皮层;101、出烟孔;102、高端;103、低端;301、中层透气孔;401、滤灰格;402、下层透气孔;501、分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空腔双层气化炉芯装置,是由炉芯和围合在炉芯上端周围的倾斜烟道1组成;所述的炉芯包括上层盖板2、中层炉芯3、下层炉芯4及围合在中层炉芯3与下层炉芯4外围的外层金属皮层5组成;外层金属皮层5是由铝制品构成,中层炉芯3、下层炉芯4及上层盖板2均采用铸造构成,上层盖板盖2设在中层炉芯3的上表面处;所述的下层炉芯4对应焊接在中层炉芯3下端,与中层炉芯3构成一整体的炉芯结构体,其外层金属皮层5与该炉芯结构体之间形成保温层,外层金属皮层5与炉芯结构体焊接连接起来;所述的倾斜烟道1内壁设置一出烟孔101,炉芯上端边缘设置一进料缺口,进料缺口附近处设置为低端103;出烟孔101附近处设置为高端102,因此烟道的一周形成由低到高的倾斜烟道结构,燃烧物的热量和烟从低端103沿着烟道内壁慢慢流向高端102,最终从出烟孔101内排出。

该倾斜烟道1采用两层材料组合而成,底层是铝制品,表层是在铝制品的表面上用水泥或其它耐热材料促合而成的倾斜烟道,底层的铝制品直接固定在炉芯的上层盖板2上。

所述的中层炉芯3的炉芯壁上设置若干个中层透气孔301,下层炉芯4的炉芯壁上也设置若干个下层透气孔402;该下层透气孔402属于燃烧孔,使燃烧物在足够氧气的供应下充分燃烧,而中层透气孔301属于二次气化增氧孔,起到了气化作用,使燃烧物不产生黑烟的效果。

所述的外层金属皮层5的层壁上设置一分流通孔501,所述的分流通孔501是指当外层金属皮层5包覆在炉芯结构体的外围后,分流通孔501在中层炉芯3上显露出的尺寸明显小于分流通孔501在下层炉芯4上显露出的尺寸,即由该分流通孔501进入的气流一部分流入到中层炉芯3上,一部分气流流入到下层炉芯4上,但流入下层炉芯4的气流明显大于流入中层炉芯3内的气流,因此使得炉芯低部在足够多氧气供应下充分燃烧。

所述的下层炉芯4底部设置有滤灰格401,滤灰格401很好的滤出燃烧灰尘,从而保证炉芯底部的通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