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度增长。然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资源、技术、经济和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太阳能作为一种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是减少常规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在建筑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上已经把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结合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太阳能热水器是以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温室效应和虹吸原理使水加热的装置,由于它不消耗矿物燃料,无污染,价格较低,使用安全方便。在太阳能光热转换过程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设备。目前我国常见的集热器主要有两类:平板式集热器与真空式管集热器。平板式集热器由涂有选择吸收性涂层的平板集热板、透光材料盖板、保温层、外框和进出水管组成,当太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平板集热板上时,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转变为热能,并传向流体通道中的工质,通过自然循环或强迫循环,而将储水箱内的水加热,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虽然结构简单、效率高,但由于制造技术等原因,使得其保温性较差;真空式集热器包括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热管真空集热器、直通式金属体真空集热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集热器结构设计不合理,集热效率不高,结构的严密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该模块结构简单合理,集热效率高,结构的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十块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U型边框、上层透光板、下层透光板、真空腔、聚光透镜、集热管和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的U型边框的顶部设置有上层透光板,所述的上层透光板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的密封块的下部设置有下层透光板,所述的上层透光板和下层透光板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的真空腔中设置有聚光透镜,所述的聚光透镜由多块弧形透镜连接而成,所述的下层透光板的下方设置有吸热膜,所述的吸热膜的下方设置有集热管,所述的集热管的下方设置有方形的保护壳体,所述的保护壳体中设置有套管,所述的套管内部设置有换热内管,所述的换热内管和套管之间设置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的保护壳体通过固定架连接在保温隔热层上,所述的保温隔热层设置有保护壳体的下方,所述的保温隔热层的下部为U型边框的底边,所述的固定架为倒U型,所述的固定架通过绝热螺栓固定在保温隔热层上。
其中所述的上层透光板为玻璃。
其中所述的下层透光板为玻璃。
其中所述的固定架和保护壳体之间通过绝热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的绝热螺栓的外壁涂覆有绝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上层透光板和下层透光板的设置增加了集热器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集热器的聚光效率;
(2)真空腔中设置聚光透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吸收热辐射的效能,同时使得散射的太阳光减少,提高了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3)保护壳体的设置,提高了集热器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绝热螺栓的设置,减少了太阳能的损耗,进一步保证了集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U型边框;
2——上层透光板;
3——下层透光板;
4——密封块;
5——真空腔;
6——聚光透镜;
7——集热管;
8——保护壳体;
9——固定架;
10——套管;
11——换热内管;
12——相变蓄热材料;
13——保温隔热层;
14——绝热螺栓;
15——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16——吸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十块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15,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15包括U型边框1、上层透光板2、下层透光板3、真空腔5、聚光透镜6、集热管7和相变蓄热材料12,U型边框1的顶部设置有上层透光板2,上层透光板2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块4,密封块4的下部设置有下层透光板3,上层透光板2和下层透光板3之间形成真空腔5,真空腔5中设置有聚光透镜6,聚光透镜6由多块弧形透镜连接而成,下层透光板3的下方设置有吸热膜16,吸热膜16的下方设置有集热管7,集热管7的下方设置有方形的保护壳体8,保护壳体8中设置有套管10,套管10内部设置有换热内管11,换热内管11和套管10之间设置有相变蓄热材料12,保护壳体8通过固定架9连接在保温隔热层13上,保温隔热层13设置有保护壳体8的下方,保温隔热层13的下部为U型边框1的底边,固定架9为倒U型,固定架9通过绝热螺栓14固定在保温隔热层13上。
其中上层透光板2为玻璃。
其中下层透光板3为玻璃。
其中固定架9和保护壳体8之间通过绝热螺栓14连接。
其中绝热螺栓14的外壁涂覆有绝热材料。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实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