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823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锂离子电池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被人们广泛接受,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需经过干燥工序,使其在注液前处于较低的水含量,否则在化成时容易大面积的析锂,从而影响电池性能。

目前卷绕前极片的干燥工艺如2015年1月7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CN204085081U所述,将整卷极片放置在烘箱内,采取不断收放卷的方式来干燥极片,保证整卷极片内外水含量的一致性。由于在烘箱内部收放卷,其张力控制机构和纠偏机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工作,极片干燥温度不能过高影响干燥效率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提供一种干燥温度高,生产速度快的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装置,其能够大幅提高干燥温度,提高生产速度和热能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干燥装置,其包括:干燥机构。干燥机构包括:箱体,具有:入口,位于箱体的前端面,供待干燥的对象进入箱体;出口,位于箱体的后端面且与入口相对,供干燥后的对象从箱体出来。干燥机构还包括:多个热辊,设置在箱体内且依次间隔开;多个包角调节机构,包角调节机构与热辊位于待干燥的对象的相反两侧且交替布置,各包角调节机构能够向对应的热辊的方向运动以使待干燥的对象在各包角调节机构和对应的热辊之间并增加待干燥的对象与对应热辊的包角;多个进风口,各进风口设置于箱体的内壁,与各热辊相对应并朝向待干燥的对象吹干燥热风;出风口,用于将箱体内的待干燥的对象被干燥产生的水汽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各包角调节机构能够向对应的热辊的方向运动以使待干燥的对象在各包角调节机构和对应的热辊之间并增加待干燥的对象与对应热辊的包角,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干燥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速度和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未走带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正常走带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未走带时的加热辊与包角调节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走带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未走带时的加热辊与包角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走带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未走带时的加热辊与包角调节机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走带时的示意图。

图9是包角调节机构的一实施例的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多个包角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包角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穿带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干燥机构 2穿带机构

11箱体 21传送装置

111入口 211链轮

112出口 212链条

12热辊 22夹持装置

G12热辊组 221上杆

13包角调节机构 222下杆

131机架 223锁紧螺丝

S支撑板 3放卷机构

132升降装置 31放卷伺服电机

133连接架 32放卷纠偏器

1331连接部 4收卷机构

1332臂部 41收卷伺服电机

134转动辊 42收卷纠偏器

135电机 5接带机构

1351转轴 6第一浮辊

G13包角调节机构组 7第二浮辊

14进风口 8导向辊轮

1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机构1。干燥机构1包括:箱体11,具有:入口111,位于箱体11的前端面,供待干燥的对象O进入箱体11;出口112,位于箱体11的后端面且与入口111相对,供干燥后的对象从箱体11出来。干燥机构1还包括:多个热辊12,设置在箱体11内且依次间隔开;多个包角调节机构13,包角调节机构13与热辊12位于待干燥的对象O的相反两侧且交替布置,各包角调节机构13能够向对应的热辊12的方向运动以使待干燥的对象O在各包角调节机构13和对应的热辊12之间并增加待干燥的对象O与对应热辊12的包角;多个进风口14,各进风口14设置于箱体11的内壁,与各热辊12相对应并朝向待干燥的对象O吹干燥热风;出风口15,用于将箱体11内的待干燥的对象O被干燥产生的水汽排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各包角调节机构13能够向对应的热辊12的方向运动以使待干燥的对象O在各包角调节机构13和对应的热辊12之间并增加待干燥的对象O与对应热辊12的包角,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干燥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速度和热能利用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多个包角调节机构13和多个热辊12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参照5至图8,所述多个热辊12分布在待干燥的对象O的上下两侧中的仅一侧;所述多个包角调节机构13分布在待干燥的对象O的上下两侧中的另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述多个热辊12以多个热辊组G12布置,所述多个热辊组G12沿待干燥对象的运动方向交替地分布在待干燥的对象O的上下两侧,以对待干燥的对象O的两侧分别进行干燥;所述多个包角调节机构13以多个包角调节机构组G13布置,各包角调节机构组G13对应地设置于各热辊组G12的相反侧,各包角调节机构组G13的包角调节机构13与对应热辊组G12的热辊12交替布置且各包角调节机构13能够向对应的热辊12的方向运动以使待干燥的对象O在各包角调节机构13和对应的热辊12之间并增加待干燥的对象O与对应热辊12的包角。当然包角调节机构13与热辊12并不限于以上两种实施例的布置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布置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各包角调节机构13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各包角调节机构13包括:机架131,具有两个支撑板S;升降装置132,连接于机架131,以带动机架131上下运动;转动辊134,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支撑板S。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各包角调节机构13包括:机架131,具有两个支撑板S;升降装置132,连接于机架131,以带动机架131上下运动;两个连接架133,各连接架133具有:一个连接部1331,枢转连接于对应一个支撑板S;至少两个臂部1332,各臂部13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1331;至少两个转动辊134,并排设置,并处于同一平面内,各转动辊134的一端枢转连接于对应一个臂部1332的另一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包角调节机构13还包括:一个电机135,具有转轴1351,转轴1351与对应一个连接部1331固定连接,以带动该对应一个连接部1331旋转进而带动各包角调节机构13的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辊134旋转;其中,当停机走带时,各包角调节机构13的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辊134竖向排列(参照图3、图5和图7);当正常走带时,各包角调节机构13的升降装置132对应地带动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辊134朝向相应热辊12的方向运动,当运动到预定的距离时电机135启动转轴1351带动对应一个连接架133进而带动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辊13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而呈水平排列(参照图4、图6和图8),以增大待干燥的对象O与各热辊12的包角。而采用单独的电机135控制,可以实现各包角调节机构13单独运动。

各包角调节机构13的升降装置132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当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机构例如气缸。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待干燥的对象O在热辊12的作用下维持在高温水平,待干燥的对象O中的水分在高温下快速蒸发至表面,而多个进风口14进入的热风能够将待干燥的对象O的表面的水汽吹走,优选地,各包角调节机构13与对应一个进风口14相对(参照图1和图2)。

为了将水汽充分排出箱体11外,维持箱体11内的低湿度环境,优选地,出风口15为多个,且出风口15与进风口14交替布置。当然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的布置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的布置形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穿带机构2(图2中为了清楚地说明走带时的热辊12与包角调节机构13的位置关系而省略了穿带机构2),设置于箱体11的入口111与出口112之间,对待干燥的对象O提供自动穿带并传送待干燥的对象O。

参照图13,穿带机构2包括:传送装置21和夹持装置22。传送装置21包括:四个链轮211,其中两个链轮211沿待干燥的对象O的运动方向设置于箱体11的靠近入口111位置,而另外两个链轮211沿待干燥的对象O的运动方向设置于靠近出口112位置;两个链条212,并排设置,各链条212围绕靠近入口111位置的一个链轮211和靠近出口112位置的一个链轮211转动;电机(未示出),带动靠近入口111位置的两个链轮211或靠近出口112位置的两个链轮211转动。夹持装置22包括:上杆221;下杆222,对应地设置于上杆221的下方;锁紧螺丝223,将上杆221和下杆222的两端分别锁紧在两个链条212上,以使待干燥的对象O能够穿设并固定于上杆221与下杆222之间,并随着两个链条212的运动而向出口112方向运动。穿带机构2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断带时出现的穿带困难问题,实现了自动穿带功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干燥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3,提供待干燥的对象O,位于干燥机构1的上游并位于箱体11外;收卷机构4,收卷干燥后的对象,位于干燥机构1的下游并位于箱体11外。放卷机构3和收卷机构4设置于箱体1外,避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干燥温度和生产效率。

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接带机构5,设置于干燥箱体11的入口111的前方。使得在第一次穿完带之后,可在接带处实现待干燥的对象O之间的连接,后续能够连续生产,减少穿带次数。

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浮辊6,设置于接带机构5与放卷机构3之间,能够相对于待干燥的对象O上下移动,以在干燥过程中从箱体11的前方调整待干燥的对象O的张力;第二浮辊7,设置于干燥箱体11与收卷机构4之间,能够相对于待干燥的对象O上下移动,以在干燥过程中从箱体11的后方调整待干燥的对象O的张力。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为了在箱体1的入口111处对待干燥的对象O提供支撑并及时调整运动方向,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导向辊轮8,设置于放卷机构3与第一浮辊6之间。

放卷机构3包括:放卷伺服电机31,为放卷机构3提供动力;放卷纠偏器32,以纠正由放卷机构3放卷的待干燥的对象O的方向。

收卷机构4包括:收卷伺服电机41,为收卷机构4提供动力;收卷纠偏器42,以纠正干燥后的对象O的缠绕方向。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待干燥的对象O为极片。

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涂布在集流体上下表面上的含有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

下面以极片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当待干燥的对象O为极片时,首先,将上工序转移过来的卷料放置在放卷机构3上,设置好第一浮辊6和第二浮辊7的张力系数,走带速度,进风口14的风速和风温,热辊12的温度,点击启动工作按钮;其次,待热辊12和风温温度加热到目标温度后,将牵引力开关打开,极片开始展开经过第一浮辊6,接带机构5,进入干燥机构1,此时靠近收卷端处的包角调节机构13开始向下移动,达到一定位移后,转动辊134开始顺时针旋转90°,使其极片与热辊12接触,形成大包角,整个过程极片恒张力放卷。由收卷端向放卷端方向,第一个包角调节机构13完成动作后,第二个包角调节机构13开始动作,依次进行,直到全部完成。开始正常走带,极片在热辊12和热风的作用下,首先预热到目标温度。极片达到目标温度后,在热辊12的热源下维持在高温水平,极片中的水分在高温下快速蒸发至极片表面,此时进风口14进入的热干燥风,快速将极片表面的水蒸气吹走,使极片表面重新处于较低的湿度环境。极片内部的水分在湿度差的作用下,扩散到极片表面,再经过蒸发除去,不断循环达到干燥的目的。热辊12的温度处于150-200℃的条件下,当设备中途需停机时,极片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掉粉和氧化,造成极片报废。此时需将极片脱离热辊12。由放卷机构4至收卷机构3方向,第一个转动辊134开始逆时针旋转90°,包角调节机构13下移,完成后,下一个转动辊134和包角调节机构13重复动作,直至全部完成,此时极片与热辊12完全脱离,避免极片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造成极片报废。将干燥完的极片收卷,收卷完一整卷后,换卷。将收卷完的卷料搬出,进行下一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