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4443发布日期:2018-12-12 00:1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中安装有过滤网和中框,过滤网用于对进入室内机的空气进行净化,长期使用后需要拆卸下来进行定期清洗维护。

滤网一般罩在中框外表面,安装滤网时,将滤网滑入中框两侧的导槽内,通过设置在中框下部的挡片来固定,现有过滤网的结构,横纵筋条的厚度一致,滤网滑入中框导槽时噪声较大,且滤网的横纵向筋条的宽度小于中框的横纵向筋条宽度,致使室内机进风风阻大且不美观,另外现有过滤网与中框的挡片固定方式,也使得过滤网边框下方的空间受限,设置在过滤网边框上的把手受力面积小,造成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滤网与中框之间固定效果差、不美观,且进风风阻及安装噪音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包括:

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相互间纵横交错的第一横筋和第一纵筋,所述第一横筋上设有横筋凸起,所述滤网的下边框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滤网把手;

中框,所述中框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横筋和所述第一纵筋抵接的第二横筋和第二纵筋,所述第一横筋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横筋的宽度,所述第一纵筋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纵筋的宽度;

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和插接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滤网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中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筋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纵筋的宽度比为1.8:1~2.2:1。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片和与所述插片配合的通孔,所述插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中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远离所述滤网把手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沿上下方向的竖向截面为一直角梯形,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滤网把手的一端外表面与所述中框外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平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矩形板和折边板,所述矩形板与所述滤网把手垂直,所述折边板是由所述矩形板向靠近所述中框方向垂直弯折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横筋的宽度的部分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且所述第一纵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纵筋的宽度的部分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把手从所述滤网的左侧一直延伸到所述滤网的右侧,形成一条连续的长条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筋包括横筋底面和与所述横筋底面对应的横筋顶面,所述第一纵筋包括纵筋底面和与所述纵筋底面对应的纵筋顶面,所述横筋底面与所述纵筋底面设于同一基准面上,所述第一横筋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纵筋的厚度,所述横筋凸起设于所述横筋顶面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滤网的筋条宽度不小于中框的筋条宽度,有效降低了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从外面看过去时显示的线条数量,增加美观性的同时还降低了风阻,提高滤网的进风量;

(2),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第一横筋的厚度大于第一纵筋的厚度,富有工业美感,且滤网边框与中框导向槽的接触表面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异响和噪音;

(3),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滤网的第一横筋与第一纵筋的宽度比为1.8:1~2.2:1,在保证滤网支撑强度的基础上,还有效降低了风阻,提高了进风量。

(4),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滤网下边框上的连续长条形滤网把手,加大了滤网把手的受力面积,有助于滤网的拆装,提高了滤网的整体美观性;

(5),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在滤网下边框上设置连接板,遮挡中框上的螺钉孔,提高美观性;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是厚度渐变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结构,提高滤网把手的操作空间,便于滤网的拆卸;

(6),本发明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通过隐藏式的连接结构将滤网固定在中框上,增加美观性,提高固定效果,且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滤网与中框之间固定效果差、不美观,且进风风阻及安装噪音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滤网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中框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6为图5中i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ⅳ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前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沿图10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滤网单元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2中滤网单元的前视图;

图14为图3中滤网的左视图;

图15为图14中ⅱ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iii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滤网;2-中框;3-连接板;11-第一横筋;12-第一纵筋;13-过滤孔;14-滤网把手;15-横筋凸起;21-支撑件;22-螺钉孔;23-卡扣;24-通孔;25-条形槽;26-第二横筋;27-第二纵筋;31-第二连接板;32-折边板;33-插片;34-第一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本发明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垂直放置于地面时(附图1中的放置位置)整个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包括:

滤网1,滤网1上设有相互间纵横交错的第一横筋11和第一纵筋12,第一横筋11上设有横筋凸起15,滤网1的下边框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滤网把手14;

中框2;中框2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横筋11和第一纵筋12抵接的第二横筋26和第二纵筋27,第一横筋11的宽度不小于第二横筋26的宽度,第一纵筋12的宽度不小于第二纵筋27的宽度;

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3和插接结构,连接板3与滤网1连接,插接结构分别与连接板3和中框2连接。

如图1-4所示,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滤网1与中框2,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3,连接板3设置在滤网1的下边框的下边缘上,并在与下边框垂直的方向向外凸出设置一滤网把手14,滤网把手14与连接板3相交于下边框的边缘。连接板3的设置,增大了滤网把手14下方的空间,便于对滤网把手14施力进行滤网1的拆装。另外,中框2的下部还设有用于与底座螺钉连接的螺钉孔22,中框2的下部还设有用于与面板卡扣连接的卡扣23,本实施例中螺钉孔22位于中框2上被连接板3遮挡的区域。现有技术中卡扣与螺钉孔位于中框下部上的同一条线上,美观度不足,本发明将螺钉孔22的位置上移至被连接板3遮挡的区域,这样在安装好滤网1后,从中框2外面看过去,螺钉孔22的位置是隐藏不可见的,提高了美观性,且由于螺钉孔22在中框2上的位置上移,使得中框2与底座的固定更加牢靠;另外,由于螺钉孔22位于卡扣23的上方,当面板与中框2卡扣连接时,因为配合产生装配间隙,从装配间隙直吹的冷热风不会吹到螺钉孔22以及安装在螺钉孔22位置的螺钉,防止螺钉发生锈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座、格栅及面板,还包括上述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安装在底座上,格栅安装在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顶部,中框2与底座之间采用螺钉固定,面板与中框2卡扣连接,中框2上设有导向槽,滤网1通过导向槽安装在中框2上且从中框2的前部弧形延伸至中框2的顶部,使得滤网1在中框2顶部弯曲成弧形。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滤网1本身并非弧形,而是安装到中框2上后受弯曲而成弧形。如图4所示,中框2还包括中框本体以及位于中框本体上的支撑件21,支撑件21包括设置在中框本体的进风口中部的第一加强筋,以及位于中框本体的进风口两侧的第二加强筋,以提高中框2的强度。

如图3、12所示,滤网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滤网单元,滤网单元包括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内设有相互间纵横交错的多个第一横筋11和多个第一纵筋12,多个第一横筋11沿滤网1的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第一纵筋12沿滤网1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使得多个第一横筋11和多个第一纵筋12之间限定出多个过滤孔13,过滤孔13上罩设有网面。

两个滤网单元左右并列安装在中框2上,两个滤网单元中的第一横筋11是贯穿滤网1的左右两侧的整体的、连续的筋条,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滤网1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还增加滤网1的整体美观性。

方形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上边框、右边框、下边框及左边框连接,上边框及下边框与多个第一纵筋12连接,左边框与右边框与多个第一横筋11连接。在下边框的前表面上向外凸设有一滤网把手14,滤网把手14与下边框的边缘垂直,且滤网把手14从滤网1的左侧一直延伸到滤网1的右侧,形成一条连续的长条形板,如此设置,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滤网把手14的面积,有助于滤网1的拆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滤网1的整体美观性。

滤网把手14整体呈矩形状,滤网把手14的长度与滤网1在左右方向的宽度一致,滤网把手14沿其宽度方向上的边缘不超过支撑件21的外表面,即滤网把手14向外伸出的部分与支撑件21外表面齐平或低于支撑件21向外伸出的部分,如此设置,不仅有助于降低中框2与空调面板之间需要满足的安装空间要求,且增加美观性。

第一横筋11包括横筋底面和与横筋底面对应的横筋顶面,横筋顶面处于滤网1的迎面面,横筋底面处于滤网1的背风面。同样的,第一纵筋12包括纵筋底面和与纵筋底面对应的纵筋顶面,由于滤网1整体呈弧形弯曲安装在中框2上,将横筋底面与纵筋底面设于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同一基准面上,即滤网1背风面一侧,纵横交错的第一横筋11与第一纵筋12位于同一弧形面上,滤网1迎风面一侧。滤网1通过导向槽滑入安装时,位于滤网左右边框上的第一横筋11和第一纵筋12均会与导向槽发生接触,产生摩擦,导致噪声较大。如图14-15所示,本发明中将第一横筋11的厚度设置成大于第一纵筋12的厚度,当第一横筋11和第一纵筋12的各自底面位于同一基准弧形面上时,在滤网1迎风面一侧的同一基准弧形面上,横筋顶面高出纵筋顶面的部分为横筋凸起15,横筋凸起15的宽度与第一横筋11一致,横筋凸起15的厚度优选设为1mm~3mm。如此设置,在滤网1的安装过程中,将滤网1滑入中框2的导向槽时,滤网1的迎风面一侧只有四条第一横筋11的两端表面与导向槽接触,而第一纵筋12的纵筋顶面因为低于第一横筋11的横筋顶面而不与导向槽接触,进而大大减少了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与中框2导向槽的接触面积,一方面降低因摩擦产生的噪音以及因安装带来的异响,另一方面减少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磨损,保证滤网1强度。另外,在第一纵筋12与第一横筋11交汇处,横筋凸起15与纵筋顶面之间形成两条边线,以提升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横纵交错感,增加美观性。

如图5-6所示,本发明中中框2上设有与第一横筋11和第一纵筋12相抵接的第二横筋26和第二纵筋27,若第一横筋11的筋条宽度设为a1,第二横筋26的筋条宽度设为a2,第一纵筋12的筋条宽度设为b1,第二纵筋27的筋条宽度设为b2,则本发明中a1≥a2且b1≥b2。

当a1=a2且b1=b2时,滤网1上的第一横筋11与中框2上的第二横筋26重合,滤网1上的第一纵筋12与中框2上的第二纵筋27重合,使得滤网1上的筋条与中框2上的筋条完全重合,此时从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外面看向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时,只能看到滤网1上的筋条的边线,而看不到中框2上的筋条的边线,减少了线条,提高了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美观度,同时还降低了风阻,提高风量。

由于滤网1是罩在中框2的外表面,因此,考虑到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美观度,也可以将滤网1的筋条宽度设为大于中框2的筋条宽度,使得从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外面看向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时,依然看不到中框2上的筋条的边线。本发明中优选设置第一横筋11的宽度与第二横筋26的宽度满足如下关系:1mm≤a1-a2≤2mm,即滤网1上第一横筋11宽度大于中框2上第二横筋26宽度的部分不小于1mm且不超过2mm,同样的,第一纵筋12宽度大于第二纵筋27宽度的部分也不小于1mm且不超过2mm,使得滤网1筋条的宽度整体略大于中框2筋条的宽度,一方面,将滤网1装配到中框2上时,降低线条显示的数量,增加美观性,另一方面1mm~2mm的超出范围能够尽量保证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具有较小的风阻。

当第一纵筋12的宽度较大时,能够有效保障滤网1弯曲需要的强度,第一横筋11的宽度较小时,能够有效降低风阻,提高进风量,,因此为了保证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强度以及进风量,滤网1上的第一横筋11与第一纵筋12的宽度尺寸及其比例需要设置在适当的范围内。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中第一横筋11宽度尺寸与第一纵筋12宽度尺寸的比例为1.8:1~2.2:1,优选设为2:1,第一横筋11的宽度a1的值优选为10mm,第一纵筋12的宽度b1的值优选为5mm。

如图5-9所示,连接板3包括第二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1包括由滤网1下边框向下延伸一定高度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板。矩形板的一端与滤网把手14垂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向靠近中框2方向垂直弯折的折边板32。

中框2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板的凹槽,凹槽包括第二凹槽,在第二连接板31弯折处,折边板32紧贴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使得第二连接板31在弯折处与中框2抵接,且第二连接板31的外表面与中框2的外表面平齐,当滤网1安装在中框2上时,第二连接板31与中框2之间没有落差,避免因落差产生台阶,不美观且台阶易刮手,存在安全隐患。

如图5-9所示,插接结构包括插片33和与插片33配合的通孔24,插片33与连接板3连接,通孔24设置在中框2上。本实施例中在折边板32上垂直设置若干插片33,插片33为矩形薄板,在折边板32与第二凹槽抵接的第二凹槽侧壁上开设若干与插片33配合的通孔24,插片33插入通孔24中,第二连接板31固定在中框2上,进而将滤网1固定在中框2上,且该插片33与通孔24隐藏在中框2内,从外面仅能看到第二连接板31与中框2平齐,增加美观性。

第二连接板31与中框2之间由于设置了折边板32,使得第二连接板31与中框2之间形成了一个条形槽25,为了提高中框2的强度以及中框2对第二连接板31的支撑,在条形槽25内,将中框2设置成台阶状,台阶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设置成连续垂直折弯的台阶,也可以设置成如图6所示的包括直板和斜板的台阶。将位于条形槽25内的中框2设置成台阶形状,能够增大条形槽25内的中框2与第二连接板3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中框2对第二连接板31的支撑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滤网与中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滤网1下边框上的连续长条形滤网把手14,以及将滤网1与中框2连接起来的隐藏式的连接结构,一方面加大了滤网把手的受力面积和操作空间,便于滤网的拆卸,一方面隐藏式的连接结构,增加了美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11以及图14、16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包括由下边框底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一连接板34,第一连接板34的高度h也即如图12所示方位中第一连接板34在上下方向具有的尺寸,第一连接板34的高度h根据螺钉孔22的位置确定,以能够覆盖住螺钉孔22为宜。第一连接板34还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c1是指如图12所示方位中第一连接板34在前后方向具有的尺寸。

第一连接板34沿远离滤网把手14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即第一连接板34靠近滤网把手端的厚度c11较薄,第一连接板34远离滤网把手端的厚度c12较厚,第一连接板34沿上下方向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使得第一连接板34的外侧表面为一倾斜面,第一连接板34的外侧表面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连接板的前表面。

由于第一连接板34在靠近滤网把手14端的厚度c11低于远离滤网把手14端的厚度c12,因此滤网把手14与第一连接板34相接处,滤网把手14相对于第一连接板34向滤网1外表面凸起的宽度尺寸更大,当操作者使用滤网把手14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便于手握住滤网把手14以及对滤网把手14施加作用力。

凹槽还包括与第一连接板34远离滤网把手14的一端抵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在如图11所示方位的前后方向的宽度b2与第一连接板34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厚度一致,使得第一连接板34的外表面与中框2的外表面平齐,避免由于第一连接板34在第一凹槽内的厚度与凹槽宽度b2不一致产生落差,造成中框2与第一连接板34之间具有台阶,不美观且台阶易刮手,存在安全隐患。

第一连接板34与中框2的连接方式类似,均采用插片与通孔插接的方式,具体的,在第一连接板34远离滤网把手14的一端设置若干插片33,并在中框2上设置与插片33配合的通孔24,实现滤网1与中框2的连接,二者装配后,插片33被中框2遮挡在内侧,从外面看,插片33是隐藏不可见的,增加了美观性。

本实施例设置的连接结构3,设置了厚度渐变的第一连接板34,并在第一连接板上34设置插片结构,实现了滤网1与中框2的隐藏式连接,同时还增大了滤网把手14的操作空间,便于滤网1的拆卸。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滤网把手14的上表面设置防滑部,以增加手与滤网把手14之间的摩擦,便于操作者握住滤网把手14并向其施加作用力。防滑部可以是防滑纹,在滤网把手14的上表面沿滤网1横向方向设置防滑纹,防滑部也可以是在滤网把手14上凸设的圆形凸点,或者是在滤网把手14的上表面上沿滤网1横向方向均匀设置凹槽,拆装时将手指置于凹槽内,同时对滤网的方形框架框架施加作用力,使得滤网方形框架弯曲变形,从而将滤网1拆下或装上。可以理解的是,防滑部的形状和结构并不限于上述设置。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本实施例中将横筋凸起15设在横筋顶面的两端。本实施例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滤网1安装在中框2上时的噪音和异响,且减少了横筋凸起15的面积,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