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022发布日期:2019-03-13 23:3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并浇铸到特定形状的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在金属溶液内预先添加定量的添加剂,用于改变金属溶液的性能,提高铸件质量,添加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金属溶液的质量来确定的。

目前,铸造过程中,多由人工称量添加剂后加入到金属溶液内,而铸造熔炉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中,人为添加添加剂存在被烫伤的危险,且现场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且人为称量容易计量不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给料装置,如图1所示,添加剂成袋放置在储料槽1'上的放料架11'上,出料口上设置称量秤2'和卸料阀3',通过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卸料阀3'自动打开卸料,待添加剂的量达到所需量时,称量秤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关闭卸料阀3',然而,储料槽1'内的添加剂容易受潮使其颗粒不均匀、甚至结块,添加剂不能与金属溶液均匀混合,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料装置,能够对所要添加的物料进行均匀化处理,可用于提供颗粒大小均匀的添加剂,使添加剂与金属溶液均匀混合,保证铸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给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和给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位于所述给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储料机构包括:

出料管,与所述给料机构相连通,其上设有出料阀;和

均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出料管内,且处于所述出料阀上方,能够在物料进入所述出料阀前对物料进行均匀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均料组件包括:

网罩,所述网罩上设有间隔均匀的通孔;和

动力装置,与所述网罩相连,能够带动所述网罩产生振动或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网罩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网罩的数量为2个,沿所述出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网罩的通孔孔径不同,通孔孔径大的所述网罩处于通孔孔径小的所述网罩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称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内,位于所述均料组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机构包括给料阀,设置在所述称量组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给料模块,与所述储料机构和所述给料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物料的添加;和

振动模块,与所述均料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均料组件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模块包括:

出料单元,与所述出料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料阀的开闭;

称量单元,与所述称量组件电连接,用于设定所述称量组件的称量标准值;和

给料单元,与所述给料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给料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

上料口,为所述储料机构的上端的开口;和

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料口上,用于密封所述上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和给料机构,储料机构位于给料机构的上方,储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和均料组件,其中,出料管与给料机构相连通,其上设有出料阀,均料组件安装在出料管内,且处于出料阀上方,能够将进入出料阀的物料进行均匀化处理,防止物料成块状落入出料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能够对所要添加的物料进行均匀化处理,可用于提供颗粒大小均匀的添加剂,使添加剂与金属溶液均匀混合,保证铸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储料槽;2'-称量秤;3'-卸料阀;11'-放料架;

100-给料装置;

1-储料机构;2-给料机构;3-控制系统;

11-出料管;12-均料组件;13-称量组件;14-密封盖;21-给料阀;31-给料模块;32-振动模块;

111-出料阀;121-网罩;122-动力装置;311-出料单元;312-称量单元;313-给料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铸造是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并浇铸到特定形状的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在金属溶液内预先添加定量的添加剂,用于改变金属溶液的性能,提高铸件质量,添加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金属溶液的质量来确定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给料装置100包括储料机构1和给料机构2,储料机构1位于给料机构2的上方,储料机构1包括出料管11和均料组件12,其中,出料管11与给料机构2相连通,其上设有出料阀111,均料组件12安装在出料管11内,且处于出料阀111上方,能够在物料进入出料阀111对物料进行均匀化处理,用于防止物料成块状落入出料阀111上。

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100可提供颗粒大小均匀的添加剂,使添加剂与金属溶液均匀混合,保证铸件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100可用于提供除渣剂,能够实现对除渣剂的均匀化处理,也能达到如上所说的效果。

示例性地,均料组件12包括网罩121和动力装置122,网罩121上设有间隔均匀的通孔,动力装置122与网罩121相连,能够带动网罩121产生振动,具体而言,动力装置122可以是振动电机,网罩121可以筛选出小颗粒的物料,同时,大颗粒的物料在网罩121上下振动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小颗粒的物料。

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22能够带动网罩121产生往复运动,具体而言动力装置122可以是伸缩气缸或升降油缸,也可以达到如上所说的效果。

优选地,动力装置122的数量与网罩121的数量一样,一方面,便于动力装置122与网罩121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保证网罩121的振动效果或者往复运动的效果。

示例性地,网罩121的数量为2个,沿出料管1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对物料进行2次筛选。

具体而言,两个网罩121的通孔孔径不同,通孔孔径大的网罩121处于通孔孔径小的网罩121的上方,可对物料进行2次筛选,通过第一层网罩121的筛选,可提高第二层网罩121上的物料筛选效率,避免过大的物料颗粒堵塞第二层网罩121,影响物料的添加。

优选地,储料机构1还包括称量组件13,设置在出料管11内,位于均料组件12下方,称量组件13用于称量物料的质量,可实现所要物料的添加量刚好够一次使用,从而保证铸件的质量。

示例性地,给料机构2包括给料阀21,设置在称量组件13下方,当需要对金属溶液添加物料时,打开给料阀21。

优选地,如图3所示,给料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包括给料模块31和振动模块32,其中,给料模块31与储料机构1和给料机构2电连接,用于控制物料的添加,振动模块32与均料组件12的振动电机电连接,通过控制振动电机的频率控制网罩121的振动频率,通过控制系统3的控制,可实现给料装置100自动添加物料,只需在控制系统3中于预先输入指令,则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而言,给料模块31包括出料单元311、称量单元312和给料单元313,其中,出料单元311与出料阀111电连接,用于控制出料阀111的开闭;称量单元312与称量组件13电连接,用于设定称量组件13的称量标准值;给料单元313与给料阀21电连接,用于控制给料阀21的开闭。当物料的添加量达到所需量时,称量单元312将信号传递给出料单元311和给料单元313,出料单元311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出料阀111关闭,示例性地,在给料阀21上安装红外传感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金属溶液处于给料装置100的下方时,将信号传递给给料单元313,给料单元313根据接收到的两个信号控制给料阀21打开,预先称量好的物料的所需量,在需要添加时,即可加入物料,保证给料效率。

此外,储料机构1还包括上料口和密封盖14,其中,上料口为储料机构1的上端的开口,可通过上料口将物料放置在储料机构1内;密封盖14可拆卸地安装在上料口上,用于密封上料口,避免湿空气进入储料机构1,防止物料因受潮而结块,影响物料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是:

将物料倒入储料机构1后,盖上密封盖14,在物料到达出料阀111之前,先经过均料组件12进行颗粒细化筛选,其中,网罩121用于筛选小颗粒的物料,动力装置122用于使网罩121上下振动,使大颗粒或成块的物料在振动的作用下分解成小颗粒,当需要在金属熔液中添加物料时,控制系统3的出料单元311控制出料阀111打开,经过均料组件12分解后的小颗粒物料落入称量组件13上,称量单元312内设定有称量标准值,当物料的量达到称量标准值时,称量单元312向出料单元311和给料单元313发送电信号,出料单元311根据接收到电信号控制出料阀111关闭,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金属溶液处于给料装置100下方时,将信号传递给给料单元313,给料单元313根据接收到的两个信号控制给料阀21打开,从而实现为金属熔液自动添加一定量的颗粒大小均匀的物料。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