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及其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474发布日期:2019-03-19 21:1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及其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用于包裹吊顶式空调的内机,对内机进行保护。现有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由四块金属板拼接而成。安装时,由于装配件较多,使得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以解决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安装时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所述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共同围合构成一框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上。

较佳的,所述加强结构为压筋结构,所述压筋结构包括第一压筋结构和第二压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第二压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板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金属板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端部;所述第二金属板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两端;将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适配的第一凸起;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缺口相适配的第二凸起;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内;将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二凸起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一插片,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插片相适配的第一插片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插片插入所述第一插片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插片,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插片相适配的第二插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二插片插入所述第二插片孔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设计为由两块金属板构成,减少了构件的数量,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对空调内机的保护作用,同时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设置有压筋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防止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弯曲变形,延长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压筋结构的凸起厚度可以保证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蒸发器底盘的装配间隙,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在第一金属板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二金属板上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相连,以及将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连,实现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连接,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通过在连接结构上设置缺口以及相应的凸起,实现对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定位,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安装的精确度,同时简化安装程序,提高安装效率;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将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螺钉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便于检修;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通过插片连接,一方面增加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定位,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另一方面,避免在检修拆卸过程中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直接脱落,造成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安装时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所诉和空调器包括上述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的插接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的插接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金属板,2-第二金属板,3-第一压筋结构,4-第二压筋结构,5-第一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7-第三连接部,8-第四连接部,9-第一插片,10-第一插片孔,11-第二插片,12-第二插片孔,13-第一缺口;14-第一凸起;15-第二缺口;16-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部”,是指吊顶式空调处于使用状态时位于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上侧的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侧”,是指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处于安装状态时,与吊顶式空调内机相邻的一侧。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包括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其中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固定连接,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共同围合构成一框形结构,该框形结构即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对吊顶式空调内机进行保护。该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相应的吊顶式空调内机的外形相适配,即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均与吊顶式空调内机相应位置处的外形相适配,以使共同围成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可以更好的对吊顶式空调内机进行保护。

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设计为两块金属板拼接而成的结构,减少了构件的数量,一方面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另一方面,减少构件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在各构件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接缝的数量,由于两块金属板的接缝处连接强度较低,接缝数量的减少,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对空调内机的保护作用。

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围合而成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吊顶式空调内机的底盘,共同构成一个安装腔,用于安装吊顶式空调内机相应的构件。

为便于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安装与检修,本实施例将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设计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将该连接方式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可在需要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运输或检修过程中,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拆开,分别进行运输,或进行相应的检修工作;完成运输或检修后,再将此两块金属板固定连接,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降低了运输难度。

由于构成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金属板厚度较薄,强度不足,易发生形变,为加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还包括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上。加强结构能够增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防止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弯曲变形,延长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为压筋结构,压筋结构设置于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上半部,压筋结构向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内侧凸起。该压筋结构包括第一压筋结构3和第二压筋结构4,其中第一压筋结构3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上,第二压筋结构4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上。具体的,第一压筋结构3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的上半部,第二压筋结构4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的上半部,第一压筋结构3向第一金属板1的内侧凸起,第二压筋结构4向第二金属板2的内侧凸起。

压筋结构可以为多种形式,如竖条形、横条形、折线形、矩形等,第一压筋结构3与第二压筋结构4的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压筋结构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压筋结构的位置以及与该压筋结构相邻处的吊顶式空调内机的结构而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筋结构3与第二压筋结构4向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内侧凸起的厚度优选为0.5~3mm,以使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安装时,压筋结构的厚度可以保证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蒸发器底盘的装配间隙,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设计为由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两块金属板构成,减少了构件的数量,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对空调内机的保护作用;在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分别将两个金属板的两端分别进行连接,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加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在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上设置压筋结构,压筋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防止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弯曲变形,延长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压筋结构的凸起厚度可以保证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蒸发器底盘的装配间隙,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二金属板2的结构图,图4为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金属板1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位于第一金属板1的端部;第二金属板2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板2的端部;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进行装配时,通过分别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端部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的端部的第二连接结构,将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进行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分别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的两端;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部7和第四连接部8,第三连接部7和第四连接部8分别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的两端;将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进行连接时,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可拆卸固定连接。

由于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外形与吊顶式空调内机的外形相适配,由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围合而成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包括若干平直部与弯折部,其中平直部为平板结构,弯折部用于将各平直部相连。为加强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的连接位置以及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的连接位置均设置于平直部上,且将该连接位置设置于与弯折部相邻的位置;将连接位置设置于与弯折部相邻处,可保证连接位置所在的平直部具有较规整的结构,降低连接位置的存在对平直部的影响,同时,由于与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弯折部相对应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处,具有相对较少的构件,将连接位置设置于与弯折部相邻处,在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进行连接时,可减少对吊顶式空调内机构件的影响。

为便于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部5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3,第三连接部7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13相适配的第一凸起14;同样,第四连接部8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5,第二连接部6上设置有与第二缺口15相适配的第二凸起16;将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进行连接时,将第一凸起14插入第一缺口13内,将第二凸起16插入第二缺口15内,以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连接起定位作用。

第一缺口13以及第二缺口15的形状可以相同,亦可不同;第一缺口13以及第二缺口15的形状优选为“L”型,第一凸起14以及第二凸起16的形状分别与第一缺口13以及第二缺口15的形状相适配。进行装配时,首先将第一凸起14插入第一缺口13内,同时将第二凸起16插入第二缺口15内,实现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定位,避免在安装时因定位不准而造成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安装的精确度,同时简化安装程序,提高安装效率。

在第一金属板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第二金属板2上设置第三连接部7和第四连接部8,通过将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相连,以及将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相连,实现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连接,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与弯折部相邻处,一方面降低连接位置的存在对平直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进行连接时对吊顶式空调内机构件的影响。

通过在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第一缺口13,在第二连接结构上设置第二缺口15,同时在第二连接结构上与该第一缺口13相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凸起14,在第一连接结构上与该第二缺口15相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凸起16,通过将第一凸起14插入第一缺口13内,同时将第二凸起16插入第二缺口15内,实现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的定位,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安装的精确度,同时简化安装程序,提高安装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采用螺钉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在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相适配的螺孔,进行连接时,将螺钉分别穿过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相应位置处的螺孔,对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进行连接;同样,在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相适配的螺孔,进行连接时,将螺钉分别穿过第二连接

部6与第四连接部8相应位置处的螺孔,对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进行连接。

将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以及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螺钉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同时,对吊顶式空调进行检修时,可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连接的螺钉卸下来;检修完毕后,再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连接的螺钉装上,从而降低了吊顶式空调检修的难度。

实施例4

参见图5、图6,图5为本实施例中插接结构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插接结构的侧视图。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还包括插片连接。

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插片连接,一方面可增加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在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进行安装时,进行定位,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

其中第三连接部7包括第一插片9,第一连接部5包括与第一插片9相适配的第一插片孔10;第一连接部5与第三连接部7进行连接时,第一插片9插入第一插片孔10内;第二连接部6包括第二插片11,第四连接部8包括与第二插片11相适配的第二插片孔12;第二连接部6与第四连接部8进行连接时,第二插片11插入第二插片孔12内;将插片插入相应的插片孔内,形成插接结构。

在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安装时,可首先利用插片与插片孔构成的插接结构,对两块金属板进行初步固定,具体的,首先将第一插片9插入第一插

片孔10内,同时将第二插片11插入第二插片孔12内,使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实现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粗定位,然后进一步通过螺钉对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精确定位于固定,实现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连接。

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拆卸时,可首先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连接的螺钉旋开,此时,由于插接结构的存在,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仍连接在一起,将第一插片9从第一插片孔中取出,同样,将第二插片11从第二插片孔12中取出,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分离;可见,插接结构的存在,可避免将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之间的螺钉打开时,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直接脱落,造成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损坏。

实施例5

为增强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均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方式进行生产;同时,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的截面均呈“L”形,且在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的转角和顶部设置有倒角。

将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的截面设计为“L”形,增大了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与底盘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底盘相连接,同时,增大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与底盘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的转角和顶部设置倒角,减少了转角与顶部的尖锐部位,避免对吊顶式空调内机进行安装时,转角与顶部的尖锐部位对吊顶式空调内机的各构件划伤,产生划痕,影响吊顶式空调内机的美观度,减少吊顶式空调内机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的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由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两块金属板构成,减少了构件的数量,提高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对空调内机的保护作用;在对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分别将两个金属板的两端分别进行连接,简化了吊顶式空调内机围板的装配过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