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323发布日期:2019-08-31 02:2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烟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酒楼、饭店越来越多,在厨房中烹饪时会产生大量油烟,人们主要通过抽油烟机将油烟从厨房向外排放,这样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利用油烟罩对油烟进行收集,通过风机将油烟抽走后利用净化器进行净化,然后再排出。

现有的厨房排烟技术是在最后的出风口处安装风机和净化器,前端的烟罩与后端的风机、净化器之间可能相隔十几米或几十米,油烟在通过管道进入净化器时,从烟罩到净化器之间的管道内会附着很多油污。因此现有一体式烟罩的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533231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体式油烟机,包括罩体和设置于所述罩体内的滤油栅,所述罩体顶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罩体内且位于所述通风孔处设置有风机,还包括若干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罩体内,且位于所述滤油栅下风口一侧,所述过滤器为滤料桶,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处设置有消声器,所述罩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吊扣。在风机的抽吸力作用下,油烟进入滤油栅进行初级净化,大部分油烟的灰粒和液滴被拦截,废油流入油盒;剩余少量的油烟再次进入过滤器,进行二次净化,固态颗粒沉积在过滤器中的具有吸附功能的滤料上,废油流入油盒;净化后的空气经风机排向室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随着油烟不断经过滤油栅,滤油栅和罩体上会粘接有大量的油渍,当油渍过多时,油渍可能会滴在灶台上,一旦滴在正在炒菜的锅内,会对锅里的菜造成影响。所以用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滤油栅取下清理,以保证厨房的清洁。但是现有的滤油栅一般是一整块,在取下时需要将滤油栅整体拆卸下来,让用户不易抓握滤油栅,从而让用户取下清理的工作不易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其罩体上的滤油栅具有便于拆卸以及清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应用在灶台上,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内的滤油栅;

所述滤油栅设置在灶台的上方位置处,且所述滤油栅的布置方向为正对灶台;所述罩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抽油烟机和净化器的储物箱;

所述滤油栅整体分成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三块,所述第一分板的大小设置为不小于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

所述罩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的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

所述第一C型框与所述第二分板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分板嵌入的第一容纳槽;

所述第二C型框与所述第三分板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第三分板嵌入的第二容纳槽;

所述第一C型框所述第二C型框相对布置在所述罩体上,且所述第一C型框和所述第二C型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分板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分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分板位于所述第一C型框和所述第二C型框之间;

所述第一C型框和所述第二C型框之间还安装有两个平行布置且将所述第一分板边缘压住的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厨房进行炒菜时,打开抽油烟机和净化器,让用户炒菜时产生的油烟能在抽油烟机的作用下从滤油栅处进入净化器,油烟在净化器中得到净化,最终排到外界。

在将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安装在罩体上后,用户先将第二分板布置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之间,并且将第二分板对准第一C型框上的第一容纳槽,然后将第二分板插入第一容纳槽中,使得第二分板安装在第一C型框上;用户再按照以安装第二分板的方式将第三分板安装在第二C型框上,从而完成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安装在将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

在用户需要将滤油栅取下清洗时,用户先将压板取下,解除压板对第一分板的压制,让用户能够将第一分板取下。在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依次从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取下,完成滤油栅的取下工作。其中,将滤油栅整体分成三块,让用户更容易对滤油栅进行抓握,而且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较小,用户便于对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进行清洗。另外,用户在将清洗完毕后的滤油栅重新安装在罩体上时,只需要按照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就能将滤油栅安装好。在使用中,罩体内壁上可能也粘接有油渍,用户可以通过将滤油栅取下来对罩体内壁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板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更方便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从第一分板的位置安装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C型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C型框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将压板与第二C型框的固定连接解除时,压板以和第一C型框铰接处为轴进行转动,使得压板不与第一C型框发生分离,让工作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背离与所述第一分板接触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第一C型框和所述第二C型框上凸出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块;

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紧密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安装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时,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的插块插入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上的插槽中,插块和插槽紧密接触,限制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的移动,就算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的边缘不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槽底贴合,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也能牢固的安装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而且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的边缘设置为不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槽底贴合,能够让用户便于将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板与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的接触处凸出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第二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与所述第一分板的接触处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块配合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块紧密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安装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后,用户将第一分板安装在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之间,并使安装块插入安装槽中,其中,安装块能紧密插接在安装槽中,使得第一分板能够暂时布置在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之间,让用户在固定压板时,不需要一直对第一分板进行按压,使用户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设置为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将第一分板安装在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之间时,第一分板只能进行沿第一分板垂直方向的移动,不能进行平行方向的移动,使安装块和安装槽的配合只能沿一个方向,降低安装槽和安装块的磨损,让安装块和安装槽之间的紧密配合时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上连通有用于排走油渍的排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在罩体内壁上的油渍沿着罩体内壁从排油管处排走,从而防止油渍滴到锅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灶台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给用户提供文恶化不刺眼有安全的温暖光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上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设置在灶台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用户在炒菜时厨房始终保持空气新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中还安装有动态拦截盘,所述动态拦截盘设置在所述滤油栅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态拦截盘通过高速旋转,对大部分的油烟废气和蒸汽颗粒进行拦截,防止进入罩体并进入净化器中的油烟废气和蒸汽颗粒回流,使油烟净化更为彻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滤油栅分成三块,让用户便于将滤油栅取下更换;

2.通过将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紧密安装在罩体上,让滤油栅的安装更为牢固,也可以让用户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

3.通过将压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一C型框上,让用户固定压板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滤油栅安装在罩体上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罩体中设置动态拦截盘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罩体上设置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滤油栅安装在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上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开设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压板与第一C型框和第二C型框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滤油栅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第二容纳槽中设置插块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第三分板上设置插槽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之间设置安装块和安装槽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滤油栅;201、第一分板;202、第二分板;203、第三分板;3、储物箱;4、照明灯;5、新风机;6、动态拦截盘;7、第一C型框;8、第二C型框;9、第一容纳槽;10、第二容纳槽;11、压板;12、插槽;13、插块;14、安装块;15、安装槽;16、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一体式油烟净化烟罩,如图1、图2所示,设置在厨房灶台的上侧,包括罩体1和设置在罩体1内的滤油栅2,滤油栅2设置在灶台的上方位置处,且滤油栅2的布置方向为正对灶台。罩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抽油烟机和净化器的储物箱3(图中抽油烟机和净化器为表出)。

在罩体1上还设置有照明灯4和新风机5,照明灯4和新风机5设置在灶台的上侧。

用户在厨房进行炒菜时,打开照明灯4、新风机5以及抽油烟机和净化器,让用户炒菜时产生的油烟能在抽油烟机的作用下从滤油栅2处进入净化器,油烟在净化器中得到净化,最终排到外界。其中,通过设置照明灯4,给用户提供文恶化不刺眼有安全的温暖光源。通过设置新风机5,让用户在炒菜时厨房始终保持空气新鲜。

参照图2、图3,在罩体1中还安装有动态拦截盘6,而且动态拦截盘6设置在滤油栅2的上侧,动态拦截盘6通过高速旋转,对大部分的油烟废气和蒸汽颗粒进行拦截,防止进入罩体1并进入净化器中的油烟废气和蒸汽颗粒回流,使油烟净化更为彻底。

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随着油烟不断经过滤油栅2,滤油栅2和罩体1上会粘接有大量的油渍,当油渍过多时,油渍可能会滴在灶台上,一旦滴在正在炒菜的锅内,会对锅里的菜造成影响。所以用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滤油栅2取下清理,以保证厨房的清洁。

但是现有的滤油栅2一般是一整块,在取下时需要将滤油栅2整体拆卸下来,且用户不易对滤油栅2进行抓握,从而让用户取下清理的工作不易进行。

为了让用户便于将滤油栅2拆除,参照图2、图4,将滤油栅2整体分成三块(也可参照图8),并且将三块滤油栅2设置为第一分板201、第二分板202以及第三分板203,第一分板201的大小设置为大于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

如图4、图5所示,在罩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第二分板202的第一C型框7,第一C型框7的大小设置为与第二分板202的大小相配合。在第二分板202与第一C型框7安装在一起时,第一C型框7套设在第二分板202上,结合图6、图7,在第一C型框7与第二分板202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容纳槽9,而且在第二分板202与第一C型框7安装在一起时,第二分板202与第一C型框7接触的边缘嵌入第一容纳槽9中。

如图4、图5所示,在罩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第三分板203的第二C型框8,第二C型框8的大小设置为与第三分板203的大小相配合。在第三分板203与第二C型框8安装在一起时,第二C型框8套设在第三分板203上,结合图6、图7,在第二C型框8与第三分板203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0,而且在第三分板203与第二C型框8安装在一起时,第三分板203与第二C型框8接触的边缘嵌入第二容纳槽10中。

如图4、图5所示,在将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安装在罩体1上时,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相对布置,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分板201的长度相同。

如图4、图5所示,第一分板201安装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之间,且第一分板201位于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

结合图6、图7,在将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安装在罩体1上后,用户先将第二分板202布置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并且将第二分板202对准第一C型框7上的第一容纳槽9,然后将第二分板202插入第一容纳槽9中,使得第二分板202安装在第一C型框7上;用户再按照以安装第二分板202的方式将第三分板203安装在第二C型框8上,从而完成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安装在将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

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压板11,在将第一分板201安装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时,两个压板11对第一分板201不与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接触的边缘位置进行压制,从而将第一分板201固定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完成第一分板201的安装。

在用户需要将滤油栅2取下清洗时,用户先将压板11取下,解除压板11对第一分板201的压制,让用户能够将第一分板201取下。在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依次从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取下,完成滤油栅2的取下工作。其中,将滤油栅2整体分成三块,让用户更容易对滤油栅2进行抓握,而且第一分板201、第二分板202以及第三分板203较小,用户便于对第一分板201、第二分板202以及第三分板203进行清洗。另外,用户在将清洗完毕后的滤油栅2重新安装在罩体1上时,只需要按照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就能将滤油栅2安装好。在使用中,罩体1内壁上可能也粘接有油渍,用户可以通过将滤油栅2取下来对罩体1内壁进行清理。

在实际的使用中,用户需要将压板11取下才能将第一分板201取下,才能再对第二分板202和三分板进行取下的工作。但是由于烟罩的高度较高,使得用户需要在取下压板11后还需要将压板11放置在其他的位置,从而对于压板11的装卸工作不易进行。为了让用户更容易进行压板11的装卸工作,结合图6、图7,将压板11的一端与第一C型框7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压板11的另一端与第二C型框8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在用户将压板11与第二C型框8的固定连接解除时,压板11以和第一C型框7铰接处为轴进行转动,使得压板11不与第一C型框7发生分离,让工作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

为了让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与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紧密,参照图10,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背离与第一分板201接触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插槽12,结合图9、图11,并且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凸出设置有与插槽12配合的插块13,使得在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安装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时,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的插块13插入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上的插槽12中,插块13和插槽12紧密接触,限制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的移动,就算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的边缘不与第一容纳槽9和第二容纳槽10的槽底贴合,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也能牢固的安装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而且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的边缘设置为不与第一容纳槽9和第二容纳槽10的槽底贴合,能够让用户便于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取下。

参照图8、图12,在第一分板201与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的接触处凸出设置有安装块14,并且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与第一分板201的接触处开设有与安装块14配合的安装槽15,其中,安装块14能够紧密插接在安装槽15中。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安装在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后,用户将第一分板201安装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之间,并使安装块14插入安装槽15中,其中,安装块14能紧密插接在安装槽15中,使得第一分板201能够暂时布置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之间,让用户在固定压板11时,不需要一直对第一分板201进行按压,使用户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

将安装槽15设置为燕尾槽,使得用户将第一分板201安装在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之间时,第一分板201只能进行沿第一分板201垂直方向的移动,不能进行平行方向的移动,使安装块14和安装槽15的配合只能沿一个方向,降低安装槽15和安装块14的磨损,让安装块14和安装槽15之间的紧密配合时的使用寿命更长。

在炒菜时,粘接在罩体1内壁上的油渍可能会沿着罩体1内壁移动而滴落,从而对锅里的菜造成影响。为了防止油渍滴到锅里,如图1、图2所示,在罩体1上连通有用于排走油渍的排油管16,使罩体1内壁上的油渍沿着排油管16排走。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用户需要将滤油栅2取下清洗时,用户先将压板11取下,解除压板11对第一分板201的压制,让用户能够将第一分板201取下。在将第二分板202和第三分板203依次从第一C型框7和第二C型框8上取下,完成滤油栅2的取下工作。其中,将滤油栅2整体分成三块,让用户更容易对滤油栅2进行抓握,而且第一分板201、第二分板202以及第三分板203较小,用户便于对第一分板201、第二分板202以及第三分板203进行清洗。另外,用户在将清洗完毕后的滤油栅2重新安装在罩体1上时,只需要按照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就能将滤油栅2安装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