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6620发布日期:2019-08-13 21:1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煤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治理,清洁煤球逐步的取代了传统的散煤作为广大农户冬季取暖的重要燃料。清洁煤球具有以下特点热值高无烟尘,有害气体排放量少,燃烧后的硫分不造成二次污染;无黑烟,无异味,对人体基本无害;强度高,不易碎,储运方便。

然而,在农户们利用清洁煤球取暖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的清洁煤球炉具中使用的炉桥普通的传统对接式平炉桥,并且清洁煤球燃烧后不粉不碎,因此燃烧后的清洁煤球很难完成落灰。

二、由于清洁型煤的球状结构特点,使煤层间的通风性差,点火困难。

以上问题,往往会造成煤球烧不透或者取暖效果不好的现象。同时,也是导致许多农户不愿意接受清洁煤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发一种洁净煤球炉具的专用用炉桥是一件亟待去作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咬合式的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包括第一炉桥主体、第二炉桥主体和摇转组件,所述第一炉桥主体和第二炉桥主体均设置有桥轴,并在桥轴上设置有桥齿,桥齿间的间隙值相等;摇转组件设置有摇转把手,摇转把手中部与第一炉桥主体的桥轴固定连接,下端与中间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从动侧连接件的下端铰接,从动侧连接件的上端与第二炉桥主体的桥轴固定连接,第一炉桥主体和第二炉桥主体的桥齿相互插入对方相邻桥齿的空隙中,形成相互交错排布;桥齿呈T形状,并倒置固定于桥轴上。

与传统的对接式平炉桥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错布置的桥齿,能够容易的将烧完不散的清洁煤球捣碎,实现落灰;交错分部的T形桥齿将煤层架起,大大地改善了煤层的通风性,使煤球能够更充分的燃烧,并解决了点火难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方案如下:

所述呈T形的桥齿,其中间的竖直条的长度短于两侧的水平条长度,两侧的水平条长度相等。

第一炉桥主体中桥齿的数量以及相邻桥齿间的间隙均与第二炉桥主体中的相等。

所述呈T形的桥齿,延伸端分别设置有弧形箭头状。

桥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扁榫;摇转手柄中部以及从动侧连接件上端分别设置有与桥轴扁榫匹配的孔,摇转手柄与第一炉桥主体以及从动侧连接件与第二炉桥主体之间均通过扁榫连接。

在第一炉桥主体和第二炉桥主体的桥齿均按照与桥轴扁榫面成正10°和负10°的倾角依次交替排列。

相邻桥齿间隙设置为25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对应于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对应于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第一炉桥主体1;第二炉桥主体2;桥轴101;桥齿102;摇转组件3;摇转把手301;中间连接件302;从动侧连接件303;铰接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根据图1~4共同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煤球炉具专用炉桥,主要由第一炉桥主体1、第二炉桥主体2、桥轴101、桥齿102、摇转组件3、摇转把手301、中间连接件302和从动侧连接件303等组成。

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均设置有桥轴101,并在桥轴101上焊接有数个桥齿102,各个相邻桥齿102间的间隙值相等;摇转组件3设置有摇转把手301,摇转把手301中部与第一炉桥主体1的桥轴101固定连接在一起,下端与中间连接件30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4铰接,中间连接件302的另一端与从动侧连接件303的下端通过铰接件4铰接,从动侧连接件303的上端与第二炉桥主体2的桥轴101固定连接。上述连接组件3与第一炉桥主体1及第二炉桥主体2之间的四个连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使得摇转把手301,能够顺利摇转。

在使用炉具中使用本实施例时,将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安装到炉具侧壁上已经预留好的安装孔内。并使用开口销穿入桥轴101两端的小孔中,以防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在炉膛内轴向串动及掉落,而且同时也实现了摇转组件3的轴向防脱落。

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的桥齿102相互插入对方相邻桥齿102的空隙中,形成相互交错排布;桥齿102呈T形状,并倒置且通过焊接方式将其固定于桥轴101上。

第一炉桥主体1的桥齿102一侧水平条长度(该一侧水平条长度是指由桥轴的轴线至水平条延伸端的长度)小于两桥轴101外壁之间的距离,并存在5~10mm左右的间隙(如图3所示)。第二炉桥主体1的桥齿102水平条的长度与第一炉桥主体桥齿水平条的长度相等。

对使用本实施例的炉具进行落灰时,仅需前后摇动摇转把手301,便能够将燃烧后不粉不碎的清洁煤球搅碎,从而解决了以清洁煤球为燃料的炉具使用传统炉桥落灰难的问题。桥齿102呈T形状,使清洁煤球在炉堂内的每层间产生足够的空隙,解决了煤层间通风性差的问题,使得炉膛内得到足够合适的风煤比,从而使清洁煤球能够更充分的燃烧。

因此,与传统的对接式平炉桥相比,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交错布置的桥齿102,能够容易的将烧完不散的清洁煤球捣碎并实现落灰;交错分部的T形桥齿102将煤层架起,大大地改善了煤层的通风性,使煤球能够更充分的燃烧,并解决了点火难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呈T形的桥齿102,其中间的竖直条的长度分别短于两侧中任意一侧的水平条长度;本实施例中,桥齿102两侧的水平条长度相等设置,利于加工和安装。这样能够为煤层在炉膛内留足起火的空间,防止煤层过高导致的压火(炉膛内火烧不旺),以及防止煤层过低导致的底火不足等情况的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第一炉桥主体1中桥齿101的数量与第二炉桥主体2中的桥齿101数量相等都是九个;以及相邻桥齿间的间隙均与第二炉桥主体中的相等。设置桥齿的具体数量根据具体炉型确定,由于市场上的清洁煤球规格均匀大小相对统一,所以在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设置相等的齿数及间隙,有利于清洁煤球在炉膛内的均匀分布以及有利于落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呈T形的桥齿102,延伸端分别设置有弧形箭头结构。设置弧形箭头结构通过弧形箭头对清洁煤球在炉膛内的分布更有利;弧形箭头的设置减小了桥齿102顶端与相对的桥轴101之间的间隙,即增加了摇转落灰是的搅碎能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桥轴101两端分别设置有扁榫;摇转手柄301中部以及从动侧连接件303上端分别设置有与桥轴101扁榫匹配的孔,摇转手柄与第一炉桥主体以及从动侧连接件303与第二炉桥主体之间均通过扁榫连接。此结构使得第一炉桥主体1和摇转组件3以及第二炉桥主体2和摇转组件3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使本实施例在安装及维修时的拆装作业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在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的桥齿均按照与桥轴扁榫面成正10°和负10°的倾角依次交替排列(如图1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改善清洁煤球在炉膛内的分布状况以;设置角度差确保了第一炉桥主体1和第二炉桥主体2上交错相邻的桥齿102间不会夹杂灰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