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53367发布日期:2020-04-10 2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包括燃烧器(1)、具有多个火力档位的燃气阀(2)和点火装置(3),所述燃烧器(1)设有内环气道(11)和外环气道(12),所述内环气道(11)通过内环进气管(42)与所述燃气阀(2)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外环气道(12)通过外环进气管(42)与所述燃气阀(2)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燃气阀(2)的进气口通过主进气管(41)与外部燃气连通,所述点火装置(3)设置于所述燃烧器(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51),设置于所述主进气管(41)或所述内环进气管(42)上,用于控制进入灶具或通过所述内环气道(11)进入所述燃烧器(1)的燃气通断;

第二控制阀(52),设置于所述外环进气管(42)上,用于控制通过所述外环气道(12)进入所述燃烧器(1)的燃气通断;

测温装置(6),设置于所述燃烧器(1)上,用于实时检测锅具的实时温度;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燃气阀(2)、所述点火装置(3)、所述第一控制阀(51)、所述第二控制阀(52)和所述测温装置(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测温装置(6)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2)和所述第一控制阀(51)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51)设置于所述主进气管(41)上并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还用于比较所述测温装置(6)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至少一个温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2)和所述第一控制阀(51)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2)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燃气阀(2)档位的档位检测装置、及用于检测所述燃气阀(2)开关信号的信号开关,所述档位检测装置和所述信号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火装置(3)或所述燃烧器(1)上设有用于检测熄火信号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的熄火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2)的关闭。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灶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持续检测是否有点火信号,如是则进行点火并进入下一步;

s2: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2);

s3:持续检测并判断所述燃气阀(2)的档位是否达到最大档位,如是则进入步骤s4;

s4:所述测温装置(6)实时检测锅具的实时温度;

s5:所述控制器(7)比较实时温度与至少一个温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的关闭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52)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温度阈值包括中间值,如果实时温度达到中间值,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2)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温度阈值还包括最小值和最大值,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2)关闭之后,如果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降低至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2)重新打开;如果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上升至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2)之后,持续检测是否有熄火信号直至结束,如果检测到熄火信号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2)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持续判断所述燃气阀(2)是否关闭,如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2)关闭;如否则返回步骤s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灶具,包括燃烧器、燃气阀、点火装置和测温装置,燃烧器设有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分别通过内环进气管和外环进气管与燃气阀连通,燃气阀与主进气管连通,在主进气管或内环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外环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燃气阀、点火装置、测温装置、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的灶具,其通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测温装置配合,并且控制器根据测温装置检测到锅具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的工作状态,不仅实现了自动调节火力大小,提升产品智能化和使用安全性,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利于产品大面积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荣;陈敏;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