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1188发布日期:2020-04-17 17:59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灶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具体是一种以柴、煤为燃料的煮饭灶。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很多家庭还是沿用传统的柴火灶具做饭,柴煤煮饭灶技术受传统方法制约,尚存在以下问题:

1、热利用率低,大约只有30%左右的热利用率,其余大部分热量随火焰直接由烟道排出,造成了很大的热浪费;

2、燃料消耗大,由于热量未充分做功而被排掉,就必然加大了燃料消耗;

3、煮饭速度慢,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包括灶体外壳,所述灶体外壳内套装有灶芯壳体,所述灶芯壳体是倒置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筒壁是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了层间的进气夹腔,所述进气夹腔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下端与进气腔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上端与开设在进气夹腔上部的供气孔连通,所述供气孔有多个且均布在进气夹腔上部;所述灶体外壳上端设置有灶台面板,所述灶台面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灶芯壳体同轴,所述灶台面板的下面板与分隔板的一端固定,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与灶芯壳体固定,所述分隔板和灶芯壳体之间构成环形火焰道,所述环形火焰道经灶芯壳体上部开设的豁口与燃烧腔连通,所述豁口的侧边设置有将环形火焰道分割成单一路径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周侧分别与分隔板及灶芯壳体固定,所述灶体外壳上还开设有排烟道,所述排烟道与环形火焰道连通后形成燃烧气体经燃烧腔、环形火焰道和排烟道的单一环形路径。

优选的,还包括电点火装置,所述电点火装置包括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点火用碳棒电极连接,所述碳棒电极设置在火桥下方,其中一个碳棒电极穿出灶体外壳后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灶体外壳固定,所述连接板上固定盒体,所述盒体和连接板之间卡装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碳棒电极上,所述碳棒电极的末端套装按钮,所述按钮延伸至盒体外。

优选的,所述灶芯壳体和灶体外壳之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灶芯壳体和灶体外壳的下部,所述承载板的下部是进气腔体,所述灶体外壳上开设有与进气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门;所述进气腔体上方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位于灶芯壳体内部,所述燃烧腔和进气腔体之间设置有火桥,所述火桥的四周与灶芯壳体固定;所述灶体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燃料进口,所述燃料进口与燃烧腔相通,所述燃料进口上设置有燃料门,所述燃料门位于进气门上方。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灶台面板、灶体外壳、承载板和灶芯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环形火焰技术,改变了传统加热模式,用铁质灶芯壳体将灶膛分为中心加热和外围环形火焰叠加加热两部分,集中了火焰热力,延长了火焰加热锅底的路径和时间,使火焰集中动态旋转摩擦加热锅底,整个灶膛和锅底不留加热死角,使锅底充分吸收热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灶芯壳体夹腔将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预热成高热空气,保证了二次燃烧的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煮饭灶与传统灶相比,热效率提高了2.5倍,热利用率达80%以上,节约燃料65%,节约时间30%,热利用率高,燃料消耗少,加热快,节约时间,在性能科学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煮饭灶有史以来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型火焰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下面结合图1到图4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包括灶体外壳5,所述灶体外壳5内套装有灶芯壳体17,所述灶芯壳体17是倒置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筒壁是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了层间的进气夹腔2,所述进气夹腔2内设置有进气通道18,所述进气通道18下端与进气腔体1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8上端与开设在进气夹腔2上部的供气孔19连通,所述供气孔19有多个且均布在进气夹腔2上部;所述灶体外壳5上端设置有灶台面板8,所述灶台面板8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7的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与灶芯壳体17同轴,所述灶台面板8的下面板与分隔板25的一端固定,所述分隔板25的另一端与灶芯壳体17固定,所述分隔板25和灶芯壳体17之间构成环形火焰道10,所述环形火焰道10经灶芯壳体17上部开设的豁口26与燃烧腔11连通,所述豁口26的侧边设置有将环形火焰道10分割成单一路径的隔板20,所述隔板20的周侧分别与分隔板25及灶芯壳体17固定,所述灶体外壳5上还开设有排烟道6,所述排烟道6与环形火焰道10连通后形成燃烧气体经燃烧腔11、环形火焰道10和排烟道6的单一环形路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点火装置14,所述电点火装置14包括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的变压器23,所述变压器2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22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点火用碳棒电极21连接,所述碳棒电极21设置在火桥下方,其中一个碳棒电极21穿出灶体外壳5后套装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与灶体外壳5固定,所述连接板27上固定盒体28,所述盒体28和连接板27之间卡装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碳棒电极21上,所述碳棒电极21的末端套装按钮24,所述按钮24延伸至盒体28外。

进一步的,所述灶芯壳体17和灶体外壳5之间设置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位于灶芯壳体17和灶体外壳5的下部,所述承载板3的下部是进气腔体1,所述灶体外壳5上开设有与进气腔体1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门16;所述进气腔体1上方设置有燃烧腔11,所述燃烧腔11位于灶芯壳体17内部,所述燃烧腔11和进气腔体1之间设置有火桥15,所述火桥15的四周与灶芯壳体17固定;所述灶体外壳5的侧壁上开设有燃料进口13,所述燃料进口13与燃烧腔11相通,所述燃料进口13上设置有燃料门12,所述燃料门12位于进气门16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25、灶台面板8、灶体外壳5、承载板3和灶芯壳体17之间填充有保温砂4。

如图1、2和3所示,燃料由燃料进口13送入燃烧腔11,空气由进气腔体1经由火桥15的缝隙进入灶芯壳体17内部燃烧腔11,人工点火或者采用电点火后使得燃料燃烧,燃烧产生的火焰上达锅7的底部,向锅底加热,同时空气经进气通道18进入进气夹腔2进行预热形成高热空气,高热空气经由供气孔19进入灶芯壳体17上部的燃烧腔11空间,使得含一氧化炭的未燃尽黑烟二次充分燃烧,燃烧加热后的火焰通过灶芯壳体17上部开设的豁口26进入环形火焰道10,沿环形火焰道10绕行一圈后,由排烟道6排出室外。

其中,灶体外壳5可用金属板材或者砖混堆砌制做,其外形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其中一种。

其中,灶芯壳体17的材料是金属或者陶瓦,灶芯壳体17外形呈圆柱筒形,灶芯壳体17中部开设有加燃料进口,与灶体外壳5的加燃料进口位置相对构成整个燃料进口13,燃料进口13上设置有燃料门12。

其中,灶芯壳体17安置于灶体中央位置。

其中,灶芯壳体17和灶体外壳5形成的空间被承载板3分割,承载板3上部到分隔板25下部之间的空间填充保温砂4,保温砂4用以阻隔灶内热量传递至灶外体。

其中,承载板3下部空间是进气腔体1,用来进空气和存储柴灰或者煤灰。

其中,灶芯壳体17上部开设有豁口26,燃烧腔11内的火焰可以经豁口26进入环形火焰道10。

其中,灶芯壳体17是双层筒状的结构,双层结构形成了层间的进气夹腔2,空气由进气夹腔2的下部上升到夹腔上部被高温的灶芯壳体17预热,然后由进气夹腔2上端内层的供气孔19进入灶芯壳体17上部的燃烧腔11空间,使缺氧黑烟二次燃烧。

其中,灶芯壳体17内部安装有火桥15,火桥15用以承放燃料和容纳空气的进入。

其中,锅7底部由灶芯壳体上沿承接,锅7上端由灶台面板上的限位孔9承接,保持了锅7的稳当安放。

其中,燃料在灶芯壳体17内燃烧腔11燃烧,火焰加热锅底后,由灶芯壳体17上沿的的供气孔19进入环形火焰道10,环形火焰道10是灶体内外圆周与铁锅下外圆周部之间形成的,火焰在其中行走一周,再由排烟道6排出。

其中,如图4所示,电点火装置14主要由变压器23、点火用按钮24和点火用碳棒电极21组成,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变为36v交流安全电压并得到点火所需的较大电流。点火时先将易燃引火燃料放入灶芯壳体17内燃烧腔11,按下点火按钮24,两个碳棒电极21接触后立即产生高温电弧,三至五秒就可点燃燃烧室燃料。松开点火按钮24切断电源。电点火装置14安装在火桥15下面的中心位置,点火按钮24穿出灶体,安装在灶体正面的燃料门12下方。变压器安装在灶体侧下方的凹箱内,变压器23与点火用碳棒电极21由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火焰煮饭灶,采用了环形火焰技术,改变了传统加热模式,用铁质灶芯壳体将灶膛分为中心加热和外围环形火焰叠加加热两部分,集中了火焰热力,延长了火焰加热锅底的路径和时间,使火焰集中动态旋转摩擦加热锅底,整个灶膛和锅底不留加热死角,使锅底充分吸收热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灶芯壳体夹腔将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预热成高热空气,保证了二次燃烧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煮饭灶与传统灶相比,热效率提高了2.5倍,热利用率达80%以上,节约燃料65%,节约时间30%,热利用率高,燃料消耗少,加热快,节约时间,在性能科学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煮饭灶有史以来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