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7994发布日期:2020-04-28 21:2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



背景技术:

电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集辐射与对流于一身,内部为高效能铝合金散热翼板,辐射能力强、辐射面积大,采用电热膜为发热材料,它超大面积的黑晶镜面外观时尚,完全满足了讲究居室装饰美观人群的苛刻要求。它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送暖。负离子功能可以时时清新空气。此款电暖炉在底部还加装了四个轮子,充分考虑到大面积房子移动的方便性。电暖器是为使人们生活或生产空间保持在适宜的热状态而设置的电热式供热设施。电暖器在工程意义上包括电热转换环节和热量排散环节,传统电暖器根据散热方式的不同分为导热式、辐射式和对流式。导热式电暖器包括电热毯、暖手宝等,只能用于单体采暖。辐射式电暖器包括远红外电热丝、石英管和卤素管等,均存在高温安全性问题、只能用于局部采暖、运行能耗高、空气干燥。强制对流式电暖器包括暖风机和空调,其中暖风机运行能耗高、空气干燥、有噪音;而空调干燥、有噪音、购买费用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7908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带导流板的对流式电暖器,包括壳体和安装至壳体中的多个发热蓄热体,多个发热蓄热体垂直布置于壳体的底部,壳体底部相邻的发热蓄热体之间的间隔部分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窗,进气窗上有多个进气孔,壳体前面或后面的上部分布有一排排气孔,壳体前面或后面的排气孔的后面设置有弧形导流板。但是现有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还存在着不便于进行移动使用,电源线收纳不方便和不具备增湿置物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以解决现有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不便于进行移动使用,电源线收纳不方便和不具备增湿置物功能的问题。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包括电暖器外壳,对流格栅板,温度传感器,支撑板,电暖片,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定型支撑杆,电源导线,三角插头,控制面板,显示屏,中央处理器,电源开关和温度调节按钮,所述的电暖器外壳安装在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对流格栅板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支撑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暖器外壳的内部下次位置;所述的电暖片横向设置在电暖器外壳的内部下侧并螺栓连接在支撑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固定在电暖器外壳的上部;所述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固定在电暖器外壳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定型支撑杆设置在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和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之间;所述的电源导线镶嵌在电暖器外壳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三角插头镶嵌在电源导线的右端;所述的控制面板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显示屏镶嵌在控制面板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镶嵌在控制面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和温度调节按钮分别镶嵌在控制面板的正表面下部右侧和左侧;所述的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包括u型卡座,固定缓冲垫,活动缓冲垫,顶紧通孔,顶紧螺栓和移动轮,所述的固定缓冲垫胶接在u型卡座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活动缓冲垫胶接在顶紧螺栓的右端;所述的顶紧通孔开设在u型卡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顶紧通孔内;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螺栓连接在u型卡座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包括横向滑杆,倒u型卡架,容水盒,锁紧螺栓和防护盖,所述的倒u型卡架分别套接在横向滑杆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容水盒套接在横向滑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容水盒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护盖扣接在容水盒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包括线缆收纳盒,插头固定套,l型缠线钩,插板滑槽,固定插条,密封板和磁铁柄,所述的插头固定套胶接在线缆收纳盒的内部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l型缠线钩胶接在线缆收纳盒的内部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插板滑槽分别开设在线缆收纳盒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插条胶接在线缆收纳盒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密封板从线缆收纳盒的上部右侧活动插入插板滑槽内;所述的磁铁柄胶接在密封板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盖的上表面开设有蒸汽通孔;所述的蒸汽通孔为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容水盒的下底部开设有滑孔槽;所述的滑孔槽套接在横向滑杆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橡胶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缓冲垫采用后端设置在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圆形橡胶垫;所述的电暖器外壳卡接在u型卡座内。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缓冲垫具体采用圆形的橡胶垫;所述的活动缓冲垫设置在u型卡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定型支撑杆横向镶嵌在u型卡座和u型卡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容水盒具体采用上部开口的透明长方形pvc塑料盒;所述的倒u型卡架卡接在电暖器外壳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线缆收纳盒镶嵌在电暖器外壳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磁铁柄与电暖器外壳吸附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三角插头插接在插头固定套内;所述的电源导线缠绕在l型缠线钩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电暖片,电源开关,温度调节按钮和显示屏分别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的电暖片具体采用型号为ry-170的加热片;所述的电源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xb2b的开关;所述的温度调节按钮具体采用型号为la5821的调节按钮;所述的显示屏具体采用型号为p10的显示屏;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具体采用型号为mpc8572vtavne的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橡胶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设置有四个,有利于对电暖器进行移动和固定,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并能够保证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缓冲垫和活动缓冲垫的设置,有利于在对电暖器进行顶紧固定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保护电暖器外壳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滑杆和定型支撑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并可以在上面挂置烘干衣物,增加使用功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容水盒,防护盖和蒸汽通孔的设置,有利于在容水盒内放置水液,在电暖器的作用下形成水蒸气,增加室内的湿度。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孔槽和锁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使用的需要左右调节容水盒的位置。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缆收纳盒,插头固定套和l型缠线钩的设置,有利于对导线电缆起到约束固定收纳的作用,增加放置时的整洁。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板滑槽,固定插条,密封板和磁铁柄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取用导线电缆的便捷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对流格栅板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电暖器热量的挥发并对内部温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电暖器外壳;2、对流格栅板;3、温度传感器;4、支撑板;5、电暖片;6、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1、u型卡座;62、固定缓冲垫;63、活动缓冲垫;64、顶紧通孔;65、顶紧螺栓;66、移动轮;7、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71、横向滑杆;72、倒u型卡架;73、容水盒;731、滑孔槽;74、锁紧螺栓;75、防护盖;751、蒸汽通孔;8、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81、线缆收纳盒;82、插头固定套;83、l型缠线钩;84、插板滑槽;85、固定插条;86、密封板;87、磁铁柄;9、定型支撑杆;10、电源导线;11、三角插头;12、控制面板;13、显示屏;14、中央处理器;15、电源开关;16、温度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室内对流式电暖器,包括电暖器外壳1,对流格栅板2,温度传感器3,支撑板4,电暖片5,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7,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8,定型支撑杆9,电源导线10,三角插头11,控制面板12,显示屏13,中央处理器14,电源开关15和温度调节按钮16,所述的电暖器外壳1安装在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的上部;所述的对流格栅板2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1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1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支撑板4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暖器外壳1的内部下次位置;所述的电暖片5横向设置在电暖器外壳1的内部下侧并螺栓连接在支撑板4和支撑板4之间;所述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7固定在电暖器外壳1的上部;所述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8固定在电暖器外壳1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定型支撑杆9设置在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和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之间;所述的电源导线10镶嵌在电暖器外壳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三角插头11镶嵌在电源导线10的右端;所述的控制面板12螺钉连接在电暖器外壳1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显示屏13镶嵌在控制面板1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4镶嵌在控制面板1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5和温度调节按钮16分别镶嵌在控制面板12的正表面下部右侧和左侧;所述的可缓冲的移动托盘座结构6包括u型卡座61,固定缓冲垫62,活动缓冲垫63,顶紧通孔64,顶紧螺栓65和移动轮66,所述的固定缓冲垫62胶接在u型卡座6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活动缓冲垫63胶接在顶紧螺栓65的右端;所述的顶紧通孔64开设在u型卡座6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65螺纹连接在顶紧通孔64内;所述的移动轮66分别螺栓连接在u型卡座6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将电暖器外壳1卡接在u型卡座61内,拧动顶紧螺栓65使得活动缓冲垫63和固定缓冲垫62顶紧在电暖器外壳1的两侧,起到对电暖器外壳1约束固定的作用,推动电暖器外壳1在移动轮66的作用下,将该电暖器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并固定住移动轮66上的刹车片。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增湿置物托架结构7包括横向滑杆71,倒u型卡架72,容水盒73,锁紧螺栓74和防护盖75,所述的倒u型卡架72分别套接在横向滑杆7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容水盒73套接在横向滑杆71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74分别螺纹连接在容水盒7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护盖75扣接在容水盒73的上端;在使用时将需要烘干的衣物挂置在横向滑杆71上,并在容水盒73内放入清水,在电暖器的作用下受热产生水蒸气从蒸汽通孔751挥发,起到增加室内湿度的作用。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缠绕固定电源线缆约束盒结构8包括线缆收纳盒81,插头固定套82,l型缠线钩83,插板滑槽84,固定插条85,密封板86和磁铁柄87,所述的插头固定套82胶接在线缆收纳盒81的内部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l型缠线钩83胶接在线缆收纳盒81的内部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插板滑槽84分别开设在线缆收纳盒8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插条85胶接在线缆收纳盒81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密封板86从线缆收纳盒81的上部右侧活动插入插板滑槽84内;所述的磁铁柄87胶接在密封板86的上部;手握磁铁柄87向上拉动密封板86,并将磁铁柄87与电暖器外壳1相吸附,从线缆收纳盒81内取出电源导线10和三角插头11,并将三角插头11插接在外部电源插座内;通过打开电源开关15启动电暖片5进行加热取暖工作即可,并通过温度调节按钮16对加热温度进行设定,产生的热气通过对流格栅板2挥散到室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盖75的上表面开设有蒸汽通孔751;所述的蒸汽通孔751为圆形通孔。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容水盒73的下底部开设有滑孔槽731;所述的滑孔槽731套接在横向滑杆71的外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轮66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橡胶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66设置有四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缓冲垫62采用后端设置在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圆形橡胶垫;所述的电暖器外壳1卡接在u型卡座61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活动缓冲垫63具体采用圆形的橡胶垫;所述的活动缓冲垫63设置在u型卡座6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定型支撑杆9横向镶嵌在u型卡座61和u型卡座61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容水盒73具体采用上部开口的透明长方形pvc塑料盒;所述的倒u型卡架72卡接在电暖器外壳1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线缆收纳盒81镶嵌在电暖器外壳1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磁铁柄87与电暖器外壳1吸附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三角插头11插接在插头固定套82内;所述的电源导线10缠绕在l型缠线钩83的外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暖片5,电源开关15,温度调节按钮16和显示屏13分别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1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暖片5具体采用型号为ry-170的加热片;所述的电源开关15具体采用型号为xb2b的开关;所述的温度调节按钮16具体采用型号为la5821的调节按钮;所述的显示屏13具体采用型号为p10的显示屏;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4具体采用型号为mpc8572vtavne的处理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电暖器外壳1卡接在u型卡座61内,拧动顶紧螺栓65使得活动缓冲垫63和固定缓冲垫62顶紧在电暖器外壳1的两侧,起到对电暖器外壳1约束固定的作用,推动电暖器外壳1在移动轮66的作用下,将该电暖器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并固定住移动轮66上的刹车片;手握磁铁柄87向上拉动密封板86,并将磁铁柄87与电暖器外壳1相吸附,从线缆收纳盒81内取出电源导线10和三角插头11,并将三角插头11插接在外部电源插座内;通过打开电源开关15启动电暖片5进行加热取暖工作即可,并通过温度调节按钮16对加热温度进行设定,产生的热气通过对流格栅板2挥散到室内;在使用时将需要烘干的衣物挂置在横向滑杆71上,并在容水盒73内放入清水,在电暖器的作用下受热产生水蒸气从蒸汽通孔751挥发,起到增加室内湿度的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