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162发布日期:2020-05-08 14:1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能辐射能量并向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加热、游泳池加热、工业用水加热、建筑物采暖与空调等诸多领域,尤其是现在新造的小区,几乎普遍采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与储水箱进行对生活用水加热和储存。

目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结构已经趋于成熟,主要包括铝合金外框,外框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上面设置u形管路,u形管路上设置集热板,集热板的上方再增设一层透明钢化玻璃进行防护,集热板将太阳辐射能量转换为热能,导热介质从u形管路的一端进入,在流通过程中吸收集热板转换的热能,温度升高,然后从u形管路的另一端流入储水箱中进行储存,现有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一般设置在小区的墙壁上,其表面的透明钢化玻璃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表面附着有灰尘,影响太阳能的辐射量,为此需对其进行清洗。

现有专利cn2018206621377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清洗装置,该专利在现有的平板集热器上增设清洗装置,用于对平板集热器表面进行清洗,以保持良好的透光性,但发明人认为,该专利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该清洗装置在增设清洁功能的同时牺牲了常规平板集热器的结构紧凑,外观简洁的特性,现有的小区高楼,每户都独立安装有平板集热器,而该集热器只能设置在楼顶,并不适用于小区高楼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以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全部缺陷或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底部设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上端设有u形管路,所述u形管路具有设置在矩形框外壁上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u形管路的上端设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矩形框内壁上的钢化玻璃,所述矩形框的内部两侧设有磁性件一和驱动磁性件一沿矩形框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磁性件一和驱动组件均位于钢化玻璃与集热板之间,所述矩形框的内部两侧还设有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二位于钢化玻璃的上端且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磁性件二与磁性件一对齐且相互吸引,两个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有长条状的海绵,所述海绵与矩形框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海绵的下端面抵持在钢化玻璃表面。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框两侧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在矩形框内壁上的转动座,所述往复丝杆的端部固定在转动座的轴承内圈中,所述往复丝杆平行于矩形框的长度方向,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设有锥齿轮二,所述矩形框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锥齿轮二啮合的锥齿轮一,所述往复丝杆上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所述磁性件一固定在滑块上端,所述磁性件一的上端面与钢化玻璃的下端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矩形框的一端内壁设有若干个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出水孔,该端的所述矩形框的框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出水孔与空腔连通,所述出水孔位于钢化玻璃的上方,所述u形管路的进水端设置在矩形框靠近出水孔的一端,所述u形管路的进水端设有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换向阀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u形管路的进水端与三通换向阀的一个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的另一个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空腔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添加管,所述添加管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盖。

可选的,所述矩形框靠近出水孔的一端顶部还设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与钢化玻璃之间形成有放置槽。

可选的,所述海绵设置在固定板靠近出水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远离出水孔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刮刀。

可选的,所述刮刀包括直线段与弧形段,所述直线段平行于矩形框的长度方向,所述直线段设置在固定板远离出水孔的一侧,所述弧形段设置在固定板靠近出水孔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钢化玻璃的靠近出水孔的一端上部设有长条状的凸条,所述凸条平行于海绵,所述凸条位于刮刀与海绵之间。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在传统集热器的基础上增设了清洁装置,方便了对安装在户外的集热器表面的清洗作业,并且磁性件一与驱动组件位于钢化玻璃的下端,而磁性件二和固定板在非清洗状态下呈长条状放置在矩形框的端部,使本集热器的外观保持了传统集热器简洁的特性,提高高楼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并且使集热器的安装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集热器的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集热器的b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集热器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集热器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的固定板的底面。

其中1-矩形框,2-钢化玻璃,3-三通换向阀,4-进水管,5-添加管,6-堵盖,7-装饰板,8-转动座,9-锥齿轮一,10-锥齿轮二,11-滑块,12-往复丝杆,13-电机,14-空腔,15-出水孔,16-集热板,17-u形管路,18-保温板,19-磁性件一,20-磁性件二,21-固定板,22-刮刀,23-海绵,24-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矩形框1,所述矩形框1的内壁底部设有保温板18,所述保温板18的上端设有u形管路17,所述u形管路17具有设置在矩形框1外壁上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u形管路17的上端设有集热板16,所述集热板16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矩形框1内壁上的钢化玻璃2,所述矩形框1的内部两侧设有磁性件一19和驱动磁性件一19沿矩形框1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磁性件一19和驱动组件均位于钢化玻璃2与集热板16之间,所述矩形框1的内部两侧还设有磁性件二20,所述磁性件二20位于钢化玻璃2的上端且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磁性件二20与磁性件一19对齐且相互吸引,两个所述磁性件二20之间固定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下端面设有长条状的海绵23,所述海绵23与矩形框1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海绵23的下端面抵持在钢化玻璃2表面。

参照图1-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矩形框1,在矩形框1的内壁底部设有保温板18,保温板18的上端铺设有u形管路17,u形管路17的上端设有集热板16,集热板16的上方设有钢化玻璃2,太阳辐射能透过钢化玻璃2照射在集热板16上,集热板16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在其下端设有u形管路17,u形管路17具有设置在矩形框1外壁上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与室内水源连接,家用自来水通过进水端进入u形管路17进行流通,在流通过程中,集热板16将热量传递给u形管路17,使其中流通的水温度升高,升高后的温水从出水端流出,进一步的,其出水端流出的温水储存在储水箱中,供人们进行使用,u形管路17的底部设有保温板18,减少u形管路17的热能损耗,提高对其内部流通水源的加热效率。

如图4所示,在矩形框1的内部两侧设有磁性件一19和驱动磁性件一19沿着矩形框1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组件,并且磁性件一19与驱动组件设置在钢化玻璃2与集热板16之间,使本集热器的外观保持原本的简洁,矩形框1的内部两侧还设有磁性件二20,磁性件二20设置在钢化玻璃2的上端,磁性件二20与磁性件一19对齐并且相互吸引,进一步的,磁性件一19与磁性件二20可以为磁铁,当驱动组件驱动两侧的磁性件一19进行往复直线移动时,磁性件二20由于被吸引而做同步的往复直线移动,进一步的,磁性件二20的底部设有滚轮,使磁性件二20可以在钢化玻璃2的表面顺畅的移动,同时不会对钢化玻璃2的表面造成刮痕,如图5所示,在两侧的磁性件二20之间还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下端面设有长条状的海绵23,海绵23与矩形框1的宽度方向平行,海绵23的下端面抵持在钢化玻璃2的表面上,当磁性件二20移动时,将带动固定板21沿着矩形框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固定板21下端面的海绵23进行同步移动,并对钢化玻璃2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擦拭,具体的,当需要对钢化玻璃2表面进行清理时,可先在钢化玻璃2表面喷洒一定量的清洗液,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磁性件一19进行往复直线移动,磁性件一19带动磁性件二20进行同步移动,磁性件二20带动固定板21进行移动,从而使海绵23对钢化玻璃2的表面进行洗刷,使其表面恢复干净,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在非清洗状态下,通过驱动组件将磁性件一19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矩形框1的端部,从而使磁性件二20连同固定板21移动至矩形框1的端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在传统集热器的基础上增设了清洁装置,方便了对安装在户外的集热器表面的清洗作业,并且磁性件一19与驱动组件位于钢化玻璃2的下端,而磁性件二20和固定板21在非清洗状态下呈长条状放置在矩形框1的端部,使本集热器的外观保持了传统集热器简洁的特性,提高高楼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并且使集热器的安装不受限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框1两侧的往复丝杆12,所述往复丝杆12的两端设有固定在矩形框1内壁上的转动座8,所述往复丝杆12的端部固定在转动座8的轴承内圈中,所述往复丝杆12平行于矩形框1的长度方向,所述往复丝杆12的一端设有锥齿轮二10,所述矩形框1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设有与锥齿轮二10啮合的锥齿轮一9,所述往复丝杆12上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11,所述磁性件一19固定在滑块11上端,所述磁性件一19的上端面与钢化玻璃2的下端面贴合,通过电机13驱动锥齿轮一9转动,锥齿轮一9带动与其啮合的锥齿轮二10转动,锥齿轮二10带动往复丝杆12持续转动,往复丝杆12上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11,磁性件一19固定在滑块11的上端,并且磁性件一19的上端面与钢化玻璃2的下端面贴合,转动的往复丝杆12驱动滑块11沿着往复丝杆12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驱动磁性件一19做往复直线移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4和6所示,所述矩形框1的一端内壁设有若干个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出水孔15,该端的所述矩形框1的框体内部设有空腔14,所述出水孔15与空腔14连通,所述出水孔15位于钢化玻璃2的上方,所述u形管路17的进水端设置在矩形框1靠近出水孔15的一端,所述u形管路17的进水端设有三通换向阀3,所述三通换向阀3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u形管路17的进水端与三通换向阀3的一个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3的另一个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与空腔14连通,所述进水管4上还设有添加管5,所述添加管5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盖6,三通换向阀3的输入端与室内水源连通,在日常使用中,将三通换向阀3调整至输入端与u形管路17的进水端连通的位置,室内水源只进入u形管路17中,在清洁时,将三通换向阀3调整至输入端与进水管4连通的位置,室内水源只进入进水管4,水源从进水管4进入空腔14中,然后从矩形框1内壁的出水孔15流出,进一步的,矩形框1在安装固定时,将具有出水孔15的一端朝上设置,从出水孔15流出的水沿着钢化玻璃2向下流动,并覆盖钢化玻璃2的表面,省去了人工喷洒的步骤,使清洗更加高效,进一步的,在进水管4上设置有添加管5,添加管5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堵盖6,在清洗前,可打开堵盖6,向添加管5内加入洗涤剂,当水源流通时,携带添加的洗涤剂进入钢化玻璃2的表面,使清洗更加干净。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矩形框1靠近出水孔15的一端顶部还设有装饰板7,所述装饰板7与钢化玻璃2之间形成有放置槽,在非清洗作业的状态下,将磁性件二20与固定板21移动至放置槽内,使其隐藏,进一步提高本集热器的外观简洁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5和7所示,所述海绵23设置在固定板21靠近出水孔15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1远离出水孔15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刮刀22,固定板21在移动时,刮刀22对钢化玻璃2表面附着的硬物如鸟粪进行粉碎并刮除,使海绵23更容易将其洗刷。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刮刀22包括直线段与弧形段,所述直线段平行于矩形框1的长度方向,所述直线段设置在固定板21远离出水孔15的一侧,所述弧形段设置在固定板21靠近出水孔15的一侧,刮刀22的直线段可将钢化玻璃2表面的硬物分切成若干小份,而弧形段在移动时可将分切后的硬物从钢化玻璃2的表面刮下。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5所示,所述钢化玻璃2的靠近出水孔15的一端上部设有长条状的凸条24,所述凸条24平行于海绵23,所述凸条24位于刮刀22与海绵23之间,海绵23在对钢化玻璃2的表面进行洗刷时,做直线往复移动,当其移动经过凸条24时,海绵23受到挤压,其表面因洗刷所附着的赃物连同挤出的水共同流走,从出水孔15流出的水再将脏水冲走,使海绵23保持较干净的状态,便于后续的洗刷作业。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