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020发布日期:2020-08-21 16:0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管网的压力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集中供暖通常采用热水供暖的方式,供暖系统通常采用本地控制,供热数据及管网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监控和巡查,以发现问题,但是,由于供热范围大,仍无法保障能对不同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寒冷季节给热用户带来不便。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除了供热管路热水流量、水温、水压等参数的状况直接影响供暖质量以及供热公司的经济利益外,水利失调也是影响供暖质量的突出因素,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同时也为了避免管路压力过大,损坏供热管网等问题,需要在供热管网的控制方式和控制阀门的功能方面进行改进。

虽然现有技术通过在供热管网中设置众多阀门的方式,以对供热管道流量进行控制,但是此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人工通过控制阀门来控制管道内的流量,操作精度较小,容易造成供热管网内流量变化较大,进而使室内温度变化较大,还会影响供热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电磁阀(20)、控制器(21);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安装在用户端供热管路上,所述控制器(21)包含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包括阀门入口(1)、阀腔(2)、阀体(3)、电磁线圈(4)、绝缘罩(5)、弹簧(6)、阀芯(7)、密封圈(8)、阀门出口(9)、阀座(10)、阀门下管壁(11),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阀体(3)安装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之间,所述阀体(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其安装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阀体(3)内腔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相连通;所述阀体(3)的顶部设置电磁线圈(4)和绝缘罩(5),所述绝缘罩(5)安装于所述阀体(3)的顶端,且所述绝缘罩(5)的安装轴线与阀体(3)的轴线重合,所述绝缘罩(5)的侧壁上缠绕电磁线圈(4),所述绝缘罩(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绝缘罩(5)的内腔中心安装弹簧(6)和阀芯(7),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罩(5)顶端内侧,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阀芯(7)的顶端,所述阀芯(7)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阀芯(7)能够从所述阀体(3)顶部吻合开口贯穿伸入阀体腔内,所述阀芯(7)的下端面安装密封圈(8);在阀门下管壁(11)内侧与所述阀芯(7)对应的位置设置阀座(10),所述阀座(10)凸出所述阀门下管壁(11)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18)和压力传感器(19)均安装于用户端供热管道内部,与所述控制器(21)、所述电磁阀(20)共同完成水力平衡智能调节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外部设置参数显示面板,所述参数显示面板上包括温度显示子面板(12)、压力显示子面板(13)、阀门状态显示子面板(14)、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显示子面板(12)上显示供热管道内部热水水温,所述压力显示子面板(13)显示供热管道内部热水水压,所述阀门状态显示子面板(14)显示阀门内部阀芯(7)的开启百分比,所述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显示所述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上设置绿色和红色两个信号灯,分别表示“正常”和“故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21)内部包括cpu、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放大器;所述cpu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放大器信号连接。

一种应用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组成的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热源(16)、控制室(17)、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所述控制室(17)与所述热源(16)信号连接;所述热源(16)与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通过供热管网连接;所述控制室(17)与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方式包括5g信号连接方式、4g信号连接方式、3g信号连接方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能够对供热管网的热水流量、水温、水压等参数进行智能调节,达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效果,改善了供暖质量;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供热公司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电磁阀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参数显示面板图;

图3为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内部信号关系图;

图4为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系统应用图;

图中各标号:1阀门入口、2阀腔、3阀体、4电磁线圈、5绝缘罩、6弹簧、7阀芯、8密封圈、9阀门出口、10阀座、11阀门下管壁、12温度显示子面板、13压力显示子面板、14阀门状态显示子面板、15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6热源、17控制室、18温度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20电磁阀、21控制器、22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电磁阀(20)、控制器(21);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安装在用户端供热管路上,所述控制器(21)包含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包括阀门入口(1)、阀腔(2)、阀体(3)、电磁线圈(4)、绝缘罩(5)、弹簧(6)、阀芯(7)、密封圈(8)、阀门出口(9)、阀座(10)、阀门下管壁(11),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阀体(3)安装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之间,所述阀体(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其安装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阀体(3)内腔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相连通;所述阀体(3)的顶部设置电磁线圈(4)和绝缘罩(5),所述绝缘罩(5)安装于所述阀体(3)的顶端,且所述绝缘罩(5)的安装轴线与阀体(3)的轴线重合,所述绝缘罩(5)的侧壁上缠绕电磁线圈(4),所述绝缘罩(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绝缘罩(5)的内腔中心安装弹簧(6)和阀芯(7),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罩(5)顶端内侧,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阀芯(7)的顶端,所述阀芯(7)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阀芯(7)能够从所述阀体(3)顶部吻合开口贯穿伸入阀体腔内,所述阀芯(7)的下端面安装密封圈(8);在阀门下管壁(11)内侧与所述阀芯(7)对应的位置设置阀座(10),所述阀座(10)凸出所述阀门下管壁(11)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18)和压力传感器(19)均安装于用户端供热管道内部,与所述控制器(21)、所述电磁阀(20)共同完成水力平衡智能调节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外部设置参数显示面板,所述参数显示面板上包括温度显示子面板(12)、压力显示子面板(13)、阀门状态显示子面板(14)、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显示子面板(12)上显示供热管道内部热水水温,所述压力显示子面板(13)显示供热管道内部热水水压,所述阀门状态显示子面板(14)显示阀门内部阀芯(7)的开启百分比,所述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显示所述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系统状态显示子面板(15)上设置绿色和红色两个信号灯,分别表示“正常”和“故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21)内部包括cpu、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放大器;所述cpu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放大器信号连接。

一种应用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组成的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热源(16)、控制室(17)、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所述控制室(17)与所述热源(16)信号连接;所述热源(16)与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通过供热管网连接;所述控制室(17)与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方式包括5g信号连接方式、4g信号连接方式、3g信号连接方式。

系统工作原理为:供热系统包括热源、控制室、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所述控制室能够对整个供热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所述调节功能是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将调节信号发送到目标用户端的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端供热管道内的水温和水压,并且将以上参数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控制室监控的实时供热情况和具体供热要求,发送控制信号给电磁阀,进而调节电磁阀阀芯的开启幅度,以达到调节水力平衡的目的,同时在所述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上设置了参数显示面板,该面板能够将水温、水压、阀门状态和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便于观察和监控。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监控和调节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并且能够对供热管网的热水流量、水温、水压等参数进行智能调节,达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效果,改善了供暖质量,减少热能损耗,提高供热公司的供热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