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0147发布日期:2020-07-04 01:24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

单位面积内提高玉米产量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过程中,收获后的玉米需要进行晾晒后再进行质量分析,一般收获后的玉米将玉米皮拨开后,两个玉米的玉米皮绑在一起用于悬挂晾晒。目前的晾晒主要是借助晾晒支架,要么在地面水平搭建木架,其占地面积较大;要么,将晾晒支架搭建为多层,但是由于高度较高,玉米的取放过程很不方便,操作人员需要借助梯子等,来完成玉米取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玉米晾晒装置,两个搭载架组成三角结构,保证搭载架的稳定性,搭载架的下端通过齿条杆与齿轮的配合,实现对搭载架高度的调节,方便了玉米的取放,玉米采用多层放置的方式,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搭载数量多,玉米取放方便、快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晾晒装置,包括搭载架、车轮、齿条杆、连接件和驱动转轴,所述搭载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搭载架的上端铰接,所述搭载架的下端连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有车轮,两个搭载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上设有齿轮,驱动转轴的端部设有转把,所述轮轴上连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与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搭载架包括框架、搭载杆,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所述框架内均匀连有多根搭载杆,所述框架的下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有与轮轴配合的轴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盒和连接杆,所述固定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盒上设有与驱动转轴配合的轴孔,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与固定盒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设于固定盒内,固定盒上设有与齿条杆配合的齿条孔。

优选的,每根所述轮轴上套有两根齿条杆,两根齿条杆分别设于轮轴的两端,齿条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套在轮轴的外部并与轮轴铰接,所述齿条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连接块分别设于固定盒的两侧,不同轮轴上同一侧的齿条杆分别设于齿轮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支撑柱。

优选的,两个搭载架的上端均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齿条杆的锁紧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搭载架组成三角结构,保证搭载架的稳定性,搭载架的下端通过齿条杆与齿轮的配合,实现对搭载架高度的调节,方便了玉米的取放,玉米采用多层放置的方式,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搭载数量多,玉米取放方便、快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较低,而且搭载架的下端设置车轮,方便移动,便于根据阳光的光照来选择晾晒位置,提高了晾晒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搭载架上连有两根齿条杆,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在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支撑柱,在搭载架下降后实现支撑,避免两个支撑架连接处损坏,提高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搭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齿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晾晒玉米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搭放玉米时,本实用新型得劲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两个搭载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搭载架;101-框架;102-搭载杆;103-支撑块;104-轴套;105-连接筒;106-连接轴;2-车轮;3-轮轴;4-齿条杆;401-限位块;402-连接块;5-连接件;501-支撑柱;502-固定盒;503-连接杆;504-齿条孔;505-轴孔;506-锁紧螺栓;6-驱动转轴;601-齿轮;602-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晾晒装置,包括搭载架1、车轮2、齿条杆4、连接件5和驱动转轴6,搭载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搭载架1的上端铰接,搭载架1的下端连有轮轴3,轮轴3上设有车轮2,两个搭载架1之间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内设有驱动转轴6,如图4所示,驱动转轴6上设有齿轮601,驱动转轴6的端部设有转把602,轮轴3上连有齿条杆4,齿条杆4的一端套在轮轴3上并能自由转动,齿条杆4为金属材质,齿条杆4与齿轮601啮合。

两个搭载架1与齿条杆4组成三角形,且齿条杆4之间通过连接件5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形成一个整体,确保使用过程中,装置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搭载架1包括框架101、搭载杆102,框架101为矩形框,框架101内均匀连有多根搭载杆102,框架101的尺寸与搭载杆10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为设定,本实施例中,设置为6根,框架101的下端设有支撑块103,支撑块103的下端设有与轮轴3配合的轴套104,支撑块103是为了提高搭载架1的下端,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搭载架1的下端与齿条杆4发生位置干涉。

如图5所示,连接件5包括固定盒502和连接杆503,固定盒5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盒之间通过连接杆503连接,固定盒502上设有与驱动转轴6配合的轴孔505,驱动转轴6的一端与一个固定盒502通过轴承连接,驱动转轴6的另一端从另一个固定盒502的轴孔505穿出,且该端设有转把602,齿轮601设于固定盒502内,固定盒502上设有与齿条杆4配合的齿条孔504。

每根轮轴3上套有两根齿条杆4,两根齿条杆4分别设于轮轴3的两端,具体位置在轴套104与车轮2之间,如图3所示,齿条杆4的一端设有连接块402,连接块402套在轮轴3的外部并与轮轴3铰接,齿条杆4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401,限位块401与连接块402分别设于固定盒502的两侧,通过限位块401,可以防止齿条杆4从固定盒502内脱出,防止发生分离,保证使用的可靠性,不同轮轴3上同一侧的齿条杆4分别设于齿轮601的上、下两侧,即一个齿轮601的转动带动两根齿条杆4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个搭载架1同时向相对或相背方向移动,实现对搭载架1高度的调节。

在放置玉米时,两个搭载架1倾斜角度较小,趋于水平,其远离车轮2的一端支撑力较小,为了防止支撑架受力过大导致损坏,在连接杆503的上端设有支撑柱501,两个搭载架1的上端搭在支撑柱501的上端,对搭载架1起到一定的支撑力,避免损坏,同时还能对搭载架1向两侧移动的距离进行限位,确保搭载架1在放置与玉米时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搭载架1能够更加顺利的立起。

两个搭载架1的上端铰接方式可以采用合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两个搭载架1的上端均设有连接筒105,连接筒105之间通过连接轴106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可承载力大,使用更加可靠。

为了方便固定,实现两个搭载架1之间的角度固定,在固定盒502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齿条杆4的锁紧螺栓506,角度调节好以后,通过转动锁紧螺栓506将齿条杆4顶紧,防止齿条杆4移动,增加了晾晒过程中装置的稳定与使用的可靠性。

具体使用方式为:

放置玉米时,如图7所示,转动转把602,通过齿轮601带动齿条杆4向固定盒502的两侧移动,将搭载架1的下端向两侧推开,使搭载架1的上端缓慢下降,直至搭载架1的上端搭在支撑柱501上,将玉米搭在搭载杆102上,然后转动转把602,在齿条杆4的拉动下,车轮2向连接件5移动,搭载架1的上端向上移动,如图6所示,搭载架1与地面角度为50-60°即可,然后通过锁紧螺栓506固定。

如图7所示,取玉米时,松开锁紧螺栓506,转动转把602,使车轮2向远离连接件5的方向移动,使得搭载架1的上端搭在支撑柱501上,然后将玉米取下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