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5594发布日期:2020-11-25 14: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以实现烹饪目的重要烹饪电器,在现代厨房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

但由于热敏电阻本身的特性,热敏电阻只能满足在特定的一段温度范围内阻值与温度变化值的对应关系比较精准,而其余温度段的偏差较大。而燃气灶在工作时,温度范围跨度较大,这样就会导致热敏电阻检测不精确,从而降低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匹配;

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其中,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控制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使得当前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元件还包括感温头,所述感温头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所述感温面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弹性元件;所述限位支架包括限位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限位面配合的固定面;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外;

所述限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中心,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内,且所述固定支架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搭接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时器和报警器,所述定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定时器发送的定时信息,并在所述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所述灶体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开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包括150℃~250℃,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包括80℃~180℃,且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头的材质包括铜合金或者铝合金。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但由于热敏电阻本身的特性,热敏电阻只能满足在特定的一段温度范围内阻值与温度变化值的对应关系比较精准,而其余温度段的偏差较大。而燃气灶在工作时,温度范围跨度较大,这样就会导致热敏电阻检测不精确,从而降低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其中,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如图1所示,该燃气灶包括灶面1、灶体2和炉头3,所述灶体2位于所述灶面1下方,所述炉头3与所述灶体2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1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4;所述测温组件4位于所述炉头3中心,所述测温组件4包括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匹配。

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的测温范围包括150℃~250℃,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值,例如,第一预设值为±8%;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测温范围包括80℃~180℃,且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二预设值,例如,第二预设值为±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均可以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ntc热敏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燃气灶还包括位于炉头3两侧的锅架,锅架用于增大锅具底部与炉头的接触面积,提高锅具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在炉头3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其中,第一测温元件41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42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41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42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切换电路5和控制器6。

所述控制器6,通过所述切换电路5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用于根据烹饪指令控制切换电路5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使得当前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测温范围相匹配。

示例的,锅具放置在炉头3上,当需要烹饪时,用户按下与灶体2连接的燃气阀,使得燃气从炉头3实现点火燃烧,对锅具进行加热,同时用户可根据烹饪需求按下对应的烹饪类型按键,使得与烹饪类型按键连接的控制器6接收到烹饪指令,并根据预先存储的烹饪指令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烹饪指令对应的测温元件为第一测温元件41还是第二测温元件42,假设预先存储的烹饪指令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的对应关系包括:爆炒对应第一测温元件41、油炸对应第一测温元件41、蒸煮对应第二测温元件42、煎对应第二测温元件42、焖对应第二测温元件42、炖对应第二测温元件42;则当控制器6接收到的烹饪指令为蒸煮,则控制切换电路5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使得第二测温元件42将检测到的烹饪温度发送至控制器6;当控制器6接收到的烹饪指令为爆炒,则控制切换电路5与第一测温元件41连接,使得第一测温元件41将检测到的烹饪温度发送至控制器6。这样,由于蒸煮对应的烹饪温度较低,所以选择了包含较低温度的测温范围的第二测温元件42,使得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较为准确;爆炒对应的烹饪温度较高,所以选择了包含较高温度的测温范围的第一测温元件41,使得第一测温元件41的检测较为准确,进一步使得控制器6接收到的烹饪温度较为准确,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是,切换电路5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其中,单刀双掷开关包括输入端、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6的输出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测温元件41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控制器6在确定需要与第一测温元件41连接时,则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确定需要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时,则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元件4还包括感温头43,所述感温头43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432;所述感温面431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其中,所述感温头43的材质包括高导热的铜合金或者铝合金,灌封材料432包括耐高温环氧树脂或者耐高温陶瓷,其中耐高温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00摄氏度。

示例的,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放置在感温头的空腔结构中,是为了对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进行封装保护,同时在空腔结构中除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之外的区域采用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或者陶瓷进行灌封,是为了防止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而在封装后,需要保证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与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连接,使得高导热的铜合金或者铝合金的感温头43能够将锅具底部的热量很好的传递至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提高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43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44、固定支架45、活动支架46和弹性元件47;所述限位支架44包括限位面441,所述固定支架45包括与所述限位面441配合的固定面451;所述感温头43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431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外。

所述限位支架44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3中心,所述固定支架45远离所述固定面45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44内,且所述固定支架45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451搭接在所述限位面441上;所述活动支架4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3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4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45内,所述弹性元件47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与所述活动支架46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47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46上,所述弹性元件47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45上。

其中,弹性元件47包括弹簧。

示例的,当锅具放置在炉头3上时,固定支架45在锅具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固定支架45的固定面451与限位支架44的限位面441接触时,则固定支架45停止下降,同时,活动支架46在固定支架45向下运动的作用下以及在炉头3中心底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使得设置在活动支架46与固定支架45之间的弹性元件47被压缩,使得感温头43受到弹性元件47向上的弹力后与锅具的底部贴合,感温头43的感温面将锅具底部的热量传递至空腔结构中的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实现了对烹饪温度的检测。当锅具离开炉头3时,弹性元件47被释放,感温头43向上弹起,使得感温面431高于炉头3的顶面,暴露在炉头3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定时器7和报警器7,所述定时器7和报警器8均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

所述控制器6,用于接收所述定时器7发送的定时信息,并在所述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所述报警器8报警。

示例的,用户在烹饪时,可以通过定时器7设定烹饪提醒时间,使得定时器7接收到与烹饪提醒时间对应的定时信息,当确定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器6控制报警器8进行报警,使得用户听到报警信号时,及时对烹饪状态进行查看,防止用户忘记烹饪而造成损失。具体报警器8可以为蜂鸣器,也可以为语音报警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燃气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9,所述灶体2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控制阀9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9的开度。

其中,控制阀9可以为电磁阀、旋塞阀、比例阀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示例的,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将检测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在确定接收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大于预设温度时,则确定温度太高,此时可减小控制阀9的开度,使得输出至炉体3的气体燃料减少,从而降低锅具底面的温度;在确定接收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小于预设温度时,则确定温度较低,此时可增大控制阀9的开度,使得输出至炉体3的气体燃料增加,从而提高锅具底面的温度,实现了对烹饪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在炉头3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其中,第一测温元件41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42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41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42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另外,还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封装在感温头43中,并将感温头43设置在升降装置上,这样,在锅具放置在炉头3上时,感温头43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下降并贴合锅具底部,实现对锅具底面温度的准确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烹饪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