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和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8752发布日期:2021-02-20 1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其轴线左右延伸的芯轴(1),以及呈螺旋状卷绕于所述芯轴(1)外围至少2圈的螺旋盘带(2);所述螺旋盘带(2)包括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芯轴外、且内部带有螺旋液道(2011)的多条走液卷带(201),所述多条走液卷带(201)相互平行且在所述芯轴(1)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布置,从而在所述多条走液卷带(201)之间形成有左右贯通的螺旋形的第一走气流道(202);任一相邻两个圈层的螺旋卷带(2)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在相邻圈层的螺旋卷带(2)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螺旋形的第二走气流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条走液卷带(201)在其螺旋方向的内侧端设有第一进出液接口(4),每条走液卷带(201)在其螺旋方向的外侧端设有第二进出液接口(5)。3.根据权利要求2所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走液卷带(201)在螺旋方向的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液接口(4)平行于所述芯轴(1)的轴线向左伸出,所述第二进出液接口(5)平行于所述芯轴(1)的轴线向右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进出液接口(4)处的所述第一走气流道(202)被封条(203)封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进出液接口(4)为同一接口,各个第二进出液接口(5)为同一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液卷带(201)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条导热薄带(2012)以及密封设置于所述两条导热薄带的侧边之间的封液条(2013),所述螺旋液道(2011)形成于所述封液条和所述两条导热薄带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条导热薄带(2012)上一体设置有位于所述螺旋液道(2011)内、且支撑于所述两条导热薄带(2012)之间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冲压凸起(2012a)。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条导热薄带(2012)上一体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走气流道(202)内、且支撑于相邻两条走液卷带(201)之间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冲压凸起(2012a),至少其中一条导热薄带(2012)上一体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走气流道(3)内、且支撑于相邻两个圈层的螺旋盘带(2)之间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冲压凸起(2012a)。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气流道(202)中设有夹在相邻两条走液卷带(201)之间的风道支撑件,所述第二走气流道(3)中设有夹在相邻两个圈层的螺旋盘带(2)之间的风道支撑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支撑件是平行于所述芯轴(1)的多根通风管,各根通风管沿着所述第一走气流道(3)或所述第二走气流道(3)的螺旋方向紧密排布。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支撑件为瓦楞板,所述瓦楞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走气流道或所述第二走气流道的螺旋方向依次交替布置的多条楞峰和多条楞谷,每条楞峰和每条楞谷的长度均平行于所述芯轴(1)的轴线延伸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卷带(2)呈非圆螺旋状卷绕于所述芯轴(1)外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卷带(2)呈椭圆形螺旋状卷绕于所述芯轴(1)外围。15.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各个换热器的芯轴(1)同轴线布置,并且任一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第一进出液接口(4)或第二进出液接口(5)相互对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是带有轴向通孔(101)的空心管,所述轴向通孔(101)中穿设两端带外螺纹的拉杆(6),所述拉杆(6)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将各个所述螺旋式换热器轴向夹紧的锁紧螺母(7)。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器分别包括同轴布置于所述螺旋盘带(2)外围的筒形外壳(8),任一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筒形外壳(8)密封抵接。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外壳(8)与所述螺旋盘带(2)之间设有轴向贯通的穿孔(10),各个换热器上的穿孔(10)同轴布置、且其内穿设有与其中一个最端侧换热器的第一进出液接口(4)或第二进出液接口(5)相连的引液管(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