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6703发布日期:2021-03-17 00:4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站的运营中,车站及设备的卫生消毒一般由保洁人员在非运营或客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操作,其杀菌消毒效果非常有限。目前地铁车站除在出入口安检处设有体温检测设施外,并没有针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杀菌消毒的专门场所和设施,这对疫情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地铁车站是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在运营过程中,如有特殊设备或人员需及时进行杀菌消毒,目前站内并无专门的消毒室和系统,无法满足特殊情况下的运营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室,该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还包括:

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室内送风口5和室内排风口;

消毒液循环装置,所述消毒液循环装置包括雾化喷嘴;

紫外线杀菌装置,消毒室的房间吊顶上设有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进风端与消毒室的进风端相对接;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排风端与消毒室的排风端相对接;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送风口5和排风口依次设置在的喷射通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

进风管和排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和排风管的一端分别伸出消毒室外;

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与进风管相对接,所述第一导风管上形成至少一个送风口5;

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排风管相对接,所述第二导风管上形成至少一个排风口;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第一导风管与进风管的连接处;

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设置在第二导风管与排风管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管上的送风口5与第二导风管上的排风口交错设置或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内设有过滤净化器以及加热器,从进风管的进风端到出风端依次设置所述过滤净化器以及加热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液循环装置包括:

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消毒液储存箱上设有加药口;

集液器,所述消毒液储存箱通过管道与集液器相连接,所述集液器上设有雾化喷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消毒液储存箱和集液器的管道上设有增压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的进风端设有金属细网。金属细网作用:对进入空气进行粗过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设有防鼠网。防鼠网作用:防止异物、动物进入风管,对系统造成堵塞、破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内设有第一电动风阀;所述排风管内设有第二电动风阀。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送风管以及第一导风管配合形成送风通道,将室外新风送入

消毒室,实现循环的进风操作;

第二、排风管以及第二导风管配合形成排风通道,将消毒室的空气排到室外,实现循环的排风操作;

第三、利用雾化喷嘴将消毒液存储箱内的药液喷洒到消毒室内,消毒药液位于气流的上游,随气流流经消毒室后由排风通道排到室外;

第四、利用紫外线灯从消毒室的高处向下照射,进行紫外线杀菌。

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送风机2、排风机

3、过滤净化段4、加热段

5、送风口6、排风口

7、第一电动风阀8、第二电动风阀

9、消毒液储存箱10、加药口

11、增压泵12、集液器

13、雾化喷嘴18、紫外线灯

14、送风管15、第一导风管

16、排风管17、第二导风管

20、金属细网19、防鼠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尤其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在相关技术中,在地铁车站的运营中,车站及设备的卫生消毒一般由保洁人员在非运营或客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操作,其杀菌消毒效果非常有限。目前地铁车站除在出入口安检处设有体温检测设施外,并没有针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杀菌消毒的专门场所和设施,这对疫情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可利用过滤净化后的新鲜空气对地铁车站内人员、设备进行表面吹扫,通过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杀菌杀毒,并将废气及时排至室外,很好的解决了地铁内部人员及设备的杀菌消毒问题。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可知,该地铁车站通风消毒系统还包括: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循环装置包括送风口5和排风口6;消毒液循环装置,消毒液循环装置包括雾化喷嘴13;紫外线杀菌装置,消毒室的房间吊顶上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空气循环装置的进风端与消毒室的进风端相对接;空气循环装置的排风端与消毒室的排风端相对接;空气循环装置的送风口5和排风口6依次设置在的喷射通道上。

示例中,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多个紫外线灯18。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进风管14和排风管16,进风管14的一端和排风管16的一端分别伸出消毒室外;第一导风管15,第一导风管15与进风管14相对接,第一导风管15上形成至少一个送风口5;第二导风管16,第二刀锋管与排风管16相对接,第二导风管16上形成至少一个排风口6;送风机1,送风机1设置在第一导风管15与进风管14的连接处;排风机2,排风机2设置在第二导风管16与排风管16的连接处,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送风机1将室外新风送至消毒室内,将过滤净化后的新鲜空气对地铁内人员、设备进行表面吹扫,排风机2将废气及时排至消毒室外。排风机2的风量与全压大于送风机1的风量与全压。

优选的,第一导风管15上的等距离或非等距离设置的多个送风口5与第二导风管上等距离或非等距离设置的多个排风口6等高度设置,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送风口5的数量和排风口6的数量相等,任一相同高度的送风口5的投影于排风口6相重合,保证气流在从送风口5喷出后能够尽可能流向排风口6,加强消毒室空气流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风管14内设有过滤净化器3以及加热器4,从进风管14的进风端到出风端依次设置过滤净化器3以及加热器4。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毒液循环装置包括:消毒液储存箱9,消毒液储存箱9上设有加药口10;集液器,消毒液储存箱9通过管道与集液器相连接,集液器上设有雾化喷嘴13,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增压泵11将消毒液输送至集液器12后,通过雾化喷嘴13喷出进行杀菌消毒。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消毒液储存箱9和集液器12的管道上设有增压泵11,用于增加消毒液储存箱9的压力,使消毒药液顺利汲入管道后经集液器12从雾化喷嘴13喷出。

示例中,送风管14的进风端设有金属细网20,金属细网20用于对进入空气进行粗过滤。

示例中,排风管16的出风端设有防鼠网19,防鼠网19用于:防止异物、动物进入风管,对系统造成堵塞、破坏。

正常运营工况,送风机1、排风机2、第一电动风阀7和第二电动风阀8处于开启状态,为消毒室通风换气;需要杀菌消毒时,开启消毒工况,开启增压泵11和紫外线灯18,将需要消毒的设备或人员送至消毒空间内,利用过滤净化后的新鲜空气对设备或人员进行吹扫,并利用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杀菌杀毒,同时将废气及时排至室外,并保证消毒空间处于负压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利用过滤净化后的新鲜空气对地铁车站内人员、设备进行表面吹扫,通过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杀菌杀毒,将废气及时排至室外,并保证消毒空间处于负压状态,在杀菌消毒的同时,避免污染气体传至地铁公共空间,很好的解决了地铁车站内部人员及设备的杀菌消毒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