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2693发布日期:2020-12-01 11:1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恒温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一般具有水温调节功能,热水器通过恒温装置以控制合适的温水。恒温装置安装于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端与冷水进水端之间。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端与冷水进水端的间距和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恒温装置固定安装于热水器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之间时,恒温装置上与热水器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连接的连接件无法调节角度和距离,而热水器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使得恒温装置安装至热水器上时,不易安装。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装置,旨在解决恒温装置安装于热水器时不易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恒温装置,包括:阀体;热水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阀体的热水腔;冷水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阀体的冷水腔,所述热水管道组件,和/或所述冷水管道组件与所述阀体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热水管道组件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所述热水管道组件包括插入所述阀体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周向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限位槽的卡件。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优选地,所述卡件包括u型卡簧。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宽为m,制成所述卡件的基材的最大径向尺寸为n,其中m-n≥0。优选地,m-n≥1mm。优选地,所述转动管具有位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的周向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槽。优选地,所述热水管道组件还包括与转动管连通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与所述转动管呈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冷水管道组件包括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阀体、热水管道组件和冷水管道组件,所述热水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阀体的热水腔,所述冷水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阀体的冷水强,所述热水管道组件和/或所述冷水管道组件所述阀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热水管道组件用于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冷水管道组件用于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恒温装置的热水管道组件和冷水管道组件中至少有一者与恒温装置的阀体设置为可转动连接,使得热水管道组件和/或冷水管道组件与阀体间的角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当恒温装置安装于热水器上时,热水管道组件和/或冷水管道组件能够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调节角度,极大地便于恒温装置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中热水管道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中卡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恒温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恒温装置121a限位槽110阀体121b密封槽111自来水管口122安装管112恒温管口130冷水管道组件113卡件131第一连接件113a横向段132第二连接件113b竖向段10热水器114密封圈11出水管120热水管道组件12进水管121转动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恒温装置及包含有该恒温装置的热水器,该热水器具体可以是横式电热水器、竖式电热水器等。关于恒温装置,下述内容以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恒温装置100,包括:阀体110;热水管道组件120,连通所述阀体110的热水腔;冷水管道组件130,连通所述阀体110的冷水腔,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和/或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阀体110可转动连接。具体而言,可以为只有热水管道组件120与所述阀体110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只有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阀体110转动连接,较佳地,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和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阀体110均可转动连接。其中此处描述的转动连接,转动的角度可以为锐角、直角、钝角等,对于转动的角度没有要求,可以为大于0°、小于等于360°之间的任何一个度数,为了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转动的角度较佳地为360度。所述恒温装置100为安装于热水器10以控制热水器10流出合适度数的温水,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的其中一端用于与热水器10的热水出水口连接,使得热水器10中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管道组件120流入所述阀体110的热水腔,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的其中一端用于与热水器10的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阀体1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入自来水的自来水管口111以及恒温管口112,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自来水管口111相连通,使得自来水通过冷水管道组件130流入热水器10内。热水器10中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管道组件120流入所述阀体110的热水腔内,自来水通过冷水管道组件130流入所述阀体110的冷水腔内,所述阀体110具有混水腔,热水腔内的水和冷水腔内的水流入至所述混水腔内混合后进而流出合适的温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恒温装置100的热水管道组件120和冷水管道组件130中至少有一者与恒温装置100的阀体110设置为可转动连接,使得热水管道组件120和/或冷水管道组件130与阀体110间的角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当恒温装置100安装于热水器10上时,热水管道组件120和/或冷水管道组件130能够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调节角度,极大地提高了所述恒温装置100安装的便利性。其中,因为所述恒温装置100内置于所述热水器10的外壳内,所述恒温装置100的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述热水器10整体的体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方案中恒温装置100的恒温管口112朝后,此处的前后方向是指,当所述热水器10正常使用时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与前相对的方向为后。请参阅图2,所述恒温装置100的恒温管口112朝后,即所述恒温管口112所在的恒温管呈水平设置,节约了所述恒温装置100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进而使得所述热水器10整体的体积减小,节省了所述热水器10安装时所占用的空间,同时降低了所述热水器10壳体的成本。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阅2至图5,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与所述阀体110可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为: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包括插入所述阀体110的转动管121,所述转动管121的周向上开设有限位槽121a,所述阀体110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限位槽121a的卡件113。具体地,所述转动管121具有位于所述阀体110内的插入端以及远离所述插入端的外悬端,所述插入端的周向上开设有限位槽121a,所述阀体110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限位槽121a的卡件113,所述卡件113插入所述限位槽121a后以限制转动管121在其轴向上的移动距离,使得转动管121不会从阀体110内滑出,保证所述插入端始终位于阀体110内。所述限位槽121a可以为一个弧段槽,也可以为多个弧段槽,所述限位槽121a的形状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所述卡件113可以插入所述限位槽121a内以限制所述转动管121在其轴向上的移动即可。其中所述卡件113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阀体110上的卡块,所述卡块可以从阀体110上伸出以卡在所述限位槽121a内,使所述转动管121的转动角度具有一定限制,同时亦保证了所述转动管1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110内。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较佳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限位槽121a为环形槽121a,如此使得转动管121的转动角度可以为360度以内的任何角度,不受转动角度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热水管道组件120与阀体110间转动的灵活性。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卡件113包括u型卡簧,具体装配过程为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的转动管121插入所述阀体110内后,所述u型卡簧从上至下插入所述环形槽121a内,其中所述u型卡簧包括位于中间的横向段113a以及位于所述横向段113a两侧且分别与所述横向段113a连接的两个竖向段113b,两个所述竖向段113b插入所述环形槽121a内,所述横向段113a没有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横向段113a与所述转动管12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阀体11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u型卡簧移动的限位扣。所述u型卡簧的两个竖向段113b呈对称状插入所述环形槽121a内后,所述转动管121则在其轴向上的移动受到所述u型卡簧的限制,使得所述转动管121稳定地安装于所述阀体110上。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限位槽121a的槽宽为m,即所述环形槽121a的槽宽为m,制成所述卡件113的基材的最大径向尺寸为n,在其中一实施中,可以为所述u型卡簧的截面直径为n,其中m-n≥0,当m-n=0时,此使转动管121只可绕所述阀体110转动,即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只能绕所述阀体110转动。当m-n>0时,使得所述转动管121可在插入所述阀体110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移动距离,其中可移动的距离范围为a-b,如此使得不仅可以使所述转动管121绕所述阀体110转动,同时也可以使所述转动管121相对所述阀体110具有一定的移动距离,进而使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不仅可以与所述阀体110相对转动,同时也可以使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在插入或拔出所述阀体110的方向上有一定的移动调节范围,进而实现在两个维度上调整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与所述阀体110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地,为了即能够实现所述转动管121在其轴向上具有一定的移动范围,同时又为了保证所述转动管121安装的稳定性,较佳地,1mm≤m-n≤3mm。再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为了提高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与所述阀体110间的密封性,所述转动管121位于所述阀体110内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周向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114的密封槽121b,所述密封圈114为径向密封圈114,所述密封槽121b与所述密封圈114之间为弹性接触,同时所述密封圈114与所述阀体110内壁之间亦为弹性接触。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所述第一端的周向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槽121b,两个所述密封槽121b处均安装有密封圈114。另外,请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管121连通的安装管122,所述安装管122与所述转动管121呈夹角设置,为了便于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实现360度转动,较佳地,所述安装管122与所述转动管121相垂直。所述安装管122与所述转动管121相连接处为固定连接,即可以为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固定连接方式。此外,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包括与所述阀体110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连接件,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垂直。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阀体110实现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的方式一致,也是通过u型卡簧和环形卡槽的方式。同理,所述第一连接件也可以在其轴向上实现一定的移动距离,其实现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转动管121实现的方式相同。即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亦不仅可以实现转动也可以实现移动,即可以实现在两个维度上调整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所述阀体110间的位置关系。但一最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既可以转动同时也可以移动,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只能转动,如此能够保证热水管道组件120上与热水管的连接处,以及冷水管道组件130与热水管的连接处在同一高度,极大限度的便于所述恒温装置100的安装。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10,包括进水管12和11,所述进水管12为防电墙进水管,所述出水管11为防电墙出水管,所述热水器10还包括恒温装置100,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用于所述出水管11固定连接,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用于与所述进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恒温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水器10包括上述恒温装置100的所述实施例的所有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与所述恒温装置100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因为所述热水器10上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的位置间距均为固定不变的,因此将所述恒温装置100安装至所述热水器10上时,通过调节所述热水管道组件120和所述冷水管道组件130与阀体110之间的转动角度,即可快速安装至所述热水器10上,为所述恒温装置100的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同时因为具有一定的调节性,使得恒温装置100与所述热水器10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之间不易漏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