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0002]
常见的管式换热器一般均为紧凑形换热器,其内部设有高温管道,高温管道内流动有高温液体,高温管道与整体管道之间形成冷水流动腔,冷水在冷水流动腔内流动,并吸附来自高温管道中传递出来的热量,以此完成热量交换。
[0003]
换热器按照导热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导热与间接导热两种,其中,间接导热是通过导热介质作为中间媒介,其在高温腔室中吸取一定量的热量,再在低温腔室中,将热量传递出去,以实现热量的交换,通过中间媒介来进行换热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换热方式。而直接导热法是通过管道或是其他固体媒介,将需要换热的冷液与热液进行直接的热量交换,虽然实现难度较大,但其效率更高,热损耗可以做到近似于零。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0005]
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包括主管体和与主管体相连的管头,所述主管体的内部设有u形管和工字形支撑板,所述的工字形支撑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的上板的最右端和下板的最左端均设有过水孔,所述的u形管位于工字形支撑板的中间部位,u形管的端部设有热液入口与热液出口,管头的上下两端设有冷液入口与冷液出口,工字形支撑板的两端设有左端板与右端板。
[0006]
优选地,所述主管体与管头的连接部位处套设有防漏护套。
[0007]
优选地,所述防漏护套的材质为合成橡胶。
[0008]
优选地,所述上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成组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呈弧形设置,成组的两个导流板呈倾斜设置,入口处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处的横截面积。
[0009]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板共设有三组。
[0010]
优选地,所述主管体的外壁上附有绝热保温层。
[0011]
有益效果:
[0012]
本装置中通过内部工形支撑板、u形管的设置,将各个进水口、出水口均设置在管头部分,使用时通过热液入口与热液出口将需要换热的热液持续注入,再通过冷液入口与冷液出口将需要换热的冷液持续注入,从而起到持续换热的功能。
[0013]
其中热液通过u形管循环流动,而冷液由冷液入口注入,再通过上板流动,流入主管体的最右端,再通过过水孔流入到u形管所在的腔内,u形管对冷液进行持续换热,再通过下板的导向,冷液流入到主管体的最左端,再通过过水孔流出,直至冷液出口处流出整个换热器中。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6]
图3是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7]
1.主管体
ꢀꢀ
2.管头
ꢀꢀ
3.防漏护套
ꢀꢀ
4.冷液入口
ꢀꢀ
5.热液入口
ꢀꢀ
6.热液出口
ꢀꢀ
7.冷液出口
ꢀꢀ
8.左端板
ꢀꢀ
9.u形管
ꢀꢀ
10.上板
ꢀꢀ
11.下板
ꢀꢀ
12.右端板
ꢀꢀ
1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
如图1-3所示,一种组合式管式换热器,包括主管体1和与主管体1相连的管头2,主管体1的外壁上附有绝热保温层。
[0020]
主管体1的内部设有u形管9和工字形支撑板,所述的工字形支撑板包括上板10和下板11,所述的上板10的最右端和下板11的最左端均设有过水孔,所述的u形管9位于工字形支撑板的中间部位,u形管9的端部设有热液入口5与热液出口6,管头2的上下两端设有冷液入口4与冷液出口7,工字形支撑板的两端设有左端板8与右端板12。
[0021]
所述主管体1与管头2的连接部位处套设有材质为合成橡胶的防漏护套3,上板10的上表面设有三个成组的导流板13,所述的导流板13呈弧形设置,成组的两个导流板13呈倾斜设置,其入口处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处的横截面积。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