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629发布日期:2021-02-03 13:3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
除湿机的除湿原理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风机将潮湿空气吸进除湿机内,通过热交换系统把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然后将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除湿机外,通过空气循环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在湿度高的环境中除湿效果较好,能耗低,性价比高。
[0003]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器。
[0004]
具体而言,除湿机的出风口一般设置在除湿机外壳的顶部,而除湿机一般也必须采用离心风机(根据公知常识,离心风机部件包括电机、叶轮、蜗壳、蜗壳的进风口和蜗壳的出风口等等)进行工作,气流较快,除湿效果显著。然而,在除湿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形下,对除湿机风道性能(本实用新型中定义:除湿机的出风量较好且机体结构对气流阻碍程度较低时,则风道性能较好)的提高也显得格外艰难。
[0005]
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除湿机的风道性能对除湿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除湿机,其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机的风道性能。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除湿机,包括:
[0009]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进气腔体和排气腔体;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所述进气腔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壳的顶盖开设有与所述排气腔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还具有封盖所述排气腔体的前面板,所述顶盖与所述前面板衔接的一侧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面板连接;
[0010]
蜗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上部;所述蜗壳具有第二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0011]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进气腔体进行连通;所述排气腔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0012]
叶轮,安装在所述蜗壳上,用于将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0013]
导风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前面板与所述外壳的顶盖的交界处,用于将触及所述前面板的气流引导至所述蜗壳的顶盖上的第一出风口。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蜗壳的上方,所述蜗壳的第二出风口的边缘与所述顶盖的底部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
[0016]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a,且所述
斜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水平间距l从下向上逐渐缩短,所述斜板的底部与所述前面板连接,所述斜板的顶部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顶盖。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斜板的肋板;所述肋板固定在所述导风件的、与所述前面板相对的一侧;
[0018]
所述肋板沿所述斜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斜板之间呈夹角b布置,所述肋板固定连接至所述前面板;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斜板的至少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所述导风件的与所述前面板相对的一侧;
[0020]
所述加强筋纵向设于所述斜板上,且所述加强筋呈竖直状态固定于斜板和所述肋板上。
[0021]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封盖所述蜗壳并形成为所述蜗壳的一部分,所述排气腔体设于所述蜗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排气腔体连通。
[0022]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正下方。
[0023]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环绕所述顶盖的边缘处延伸并形成闭环结构。
[0024]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向所述顶盖的中心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0025]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设于第二出风口内。
[0026]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
通过导风件将触及支承壳板和/或前面板的气流引导至顶盖的第二出风口,从而避免气流被顶盖的连接板阻挡以避免气体紊流,可以改善除湿机的风道性能以及降低除湿机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图2的前视图(其中,前面板被隐藏);
[0031]
图4为图2的后视图(其中,外壳上的与前面板相对设置的板件被隐藏);
[0032]
图5为图4沿e-e剖开的剖视图;
[0033]
图6为图5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7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其中,前面板被隐藏);
[0035]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图(其中,外壳被隐藏);
[0036]
图9为图8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
图10为图9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1、外壳;111、第一进风口;12、顶盖;121、第一出风口;122、连接板;13、进气腔体;14、排气腔体;15、前面板;16、支承壳板;2、蜗壳;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出风口;3、叶轮;4、电机;5、支撑架;51、支撑环;52、支撑杆;6、导风件;61、斜板;62、肋板;63、加强筋;7、蜗壳本体;8、气体流向;9、水平间距l。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40]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
[004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3]
图2-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除湿机。
[0044]
主要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除湿机包括外壳1、蜗壳2、叶轮3和电机4。
[0045]
外壳1用于容纳其他的元器件并对其他元器件进行支撑,以避免外壳1内的元器件裸露于外界环境中。所述外壳1具有第一进风口111及第一出风口121;以保证除湿机正常进风和正常出风。
[0046]
蜗壳2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部,其中,蜗壳2固定在外壳1的方式可以保留现有的安装方式,例如卡接,和/或,通过紧固件进行固接,或蜗壳2与外壳1一起注塑成型而形成一体化结构等等。所述蜗壳2具有第二进风口21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2(参见图4和图8)。
[0047]
另外,所述第一进风口1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2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连通。如此,除湿机的内部风路(或称气体流线)为:第一进风口111

第二进风口21

第二出风口22

第一出风口121。
[0048]
叶轮3安装在所述蜗壳2上,叶轮3用于将所述第二进风口21处的气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二出风口22处。具体而言,叶轮3的轴线水平放置,以使除湿机的结构保持紧凑性。
[0049]
电机4固定在所述蜗壳2上,并设在在所述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且驱动连接所述叶轮3,从而为叶轮3提供动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将电机4设在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即舍弃了现有的电机4固定在蜗壳2的(且靠近外壳1的前面板15的)壳板(该壳板即为:支承壳板16,可参见图1)上的设置方式,支承壳板16不再需要设置多道常规加强筋板,因而可以大幅度简化支承壳板16的结构,从而降低了支承壳板16的设计难度(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蜗壳2直接去除了支承壳板16,并通过前面板15对蜗壳2进行封盖)。其中,由于电机4设在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因而可以保证蜗壳2对电机4的支撑强度;具体而言,电机4可以架设在第二进风口21上,也可以通过常规紧固件固定在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上,或者是粘接在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上。
[0050]
显然,本除湿机通过将电机4的安装位置从蜗壳2的支承壳板16上挪移至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因而不再通过支承壳板16对电机4进行支撑,由此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支承壳板16结构。另外,通过将电机4设置至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通过叶轮3对电机4进行降
温,而且,从另一角度出发,电机4产生的热量可以强化除湿机对空气的干燥效果。
[005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52]
所述第一出风口121位于所述蜗壳2的上方,所述蜗壳2的第二出风口22的边缘与所述顶盖12的底部连接;缩短了风的输送行程,从而使得从第二出风口22排出的风经过第一出风口121时风阻更小。
[0053]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所述第二出风口2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出风口121沿竖直方向贯穿顶盖12。
[0054]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55]
参见图5,所述外壳1的内部具有进气腔体13及与所述进气腔体13隔开的排气腔体14,所述第一进风口111通过所述进气腔体13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21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22与所述排气腔体14连通。此时,除湿机的内部风路(或称气体流向8)为:第一进风口111

进气腔体13

第二进风口21

排气腔体14

第二出风口22

第一出风口121。显然,进气腔体13和排气腔体14均利于降低气体在外壳1内部流动的阻力。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只要能够实现外壳1内的风路正常流动即可,也即是说,以下情况均视为外壳1内的风路经过进气腔体13::当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二进风口21通过管道连通时,视为外壳1内的风路经过进气腔体13。
[0056]
所述叶轮3位于所述排气腔体14内,如此,及排气腔体14位于蜗壳2内,即此时叶轮3也位于蜗壳2内。
[0057]
所述电机4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位于在所述进气腔体13内和所述排气腔体14内。这样设置,既充分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使得蜗壳2与外壳1的连接关系更为紧凑。同时,也充分地利用了壳体原有的结构对电机4的重量进行分担,保证电机4的安全。
[0058]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59]
参见图5,所述进气腔体13与所述排气腔体14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设在所述外壳1的、与外壳1的前面板15相对设置的一侧。如此,可以使得电机4能够水平放置,且叶轮3的排气方向沿竖直排出。因此,此时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设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以进一步匹配风路的流线,从而使得除湿机的风路更加顺畅,且有效地避免了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一出风口121的气流相互干涉。作为次要的替换选择,电机4也可以根据进气腔体13与排气腔体14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倾斜放置(即电机4的轴向倾斜放置)或竖直放置(即电机4的轴线竖直放置)等等。
[006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61]
参见图4和图5,所述蜗壳2包括蜗壳本体7、固定连接蜗壳本体7并设在所述第二进风口21处的支撑架5,所述第二进风口2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均设在所述蜗壳本体7上。重要地,所述电机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5上;如此,不仅使得蜗壳2对电机4的支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而且支撑放置可靠。另外,考虑到叶轮3运行时第二进风口21处将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电机4具有远离外壳1的前面板15的趋势,从而使得电机4能够受到外壳1原始支撑蜗壳2的结构的支撑,可以进一步保证电机4的安全。
[006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63]
参见图4,支撑架5的作用在于平稳且安全地支撑电机4,同时可以兼顾简化支撑电机4的结构,从而降低蜗壳2的设计难度。因此,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环51、
均与所述支撑环51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杆52,若干所述支撑杆52以所述支撑环51的轴线为中心沿所述支撑环51的外周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支撑杆52远离所述支撑环5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蜗壳本体7;所述电机4固定套接在所述支撑环51内。可以理解,通过支撑环51对电机4进行支撑,使得电机4的安装方式简便,支撑方式平稳。而通过若干支撑杆52对支撑环51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支撑架5占据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的更大的空间,降低支撑架5对气流的阻碍程度。显然,作为该设置方式的替代方式,支撑架5还可以仅仅是一根杆件,或者是一个平台,或者是一个不规则结构的支架。
[0064]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65]
所述蜗壳2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是说,支撑架5属于蜗壳2的一部分,如此,不仅便于蜗壳2的制造,而且保证了蜗壳2对电机4的可靠支承。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除此设置方式之外,蜗壳2也可以为分体成型结构,即支撑架5可以通过卡接、套接或通过常规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蜗壳本体7上。或者,支撑架5也可以是属于外壳1的一部分。
[006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67]
参见图2和图5,所述外壳1的前面板15封盖所述排气腔体14,所述前面板15封盖所述蜗壳2并形成为所述蜗壳2的一部分,且所述排气腔体14设于所述蜗壳2的内部,所述第二进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通过所述排气腔体14连通。也即是说,外壳1的前面板15既封盖了排气腔体14,又同时封盖了蜗壳2(以保证蜗壳2的风路正常),此时可以理解为:前面板15即可以属于外壳1的一部分,又可以属于蜗壳2的一部分。如此,即节约了一块板件,降低了除湿机的制造成本。并且,基于电机4的安装位于已经设置在蜗壳2的第二进风口21处,因而对前面板15的强度要求下降,使得前面板15设计难度下降。可以理解的是,外壳1既可以一体成型(即注塑后前面板15便属于外壳1的一部分),也可以分体成型,即前面板15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外壳1,以便于外壳1内部元器件的检修。
[0068]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69]
参见图2,所述外壳1的顶部盖设有顶盖12,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设在所述顶盖12上;所述第一出风口121由若干间隔排列的单元孔构成;从而保证外壳1内部与外界可靠地隔离,且满足风路的的畅通。
[0070]
参见图2和图5,为了满足外观需求以及顶盖12与前面板15之间的连接强度需求,所述顶盖12与所述前面板15衔接的一侧具有连接板122,所述连接板122与所述前面板15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板122向所述顶盖12的中心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而避免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21排出时被连接板122靠近第一出风口121的一侧干涉或阻挡。
[0071]
参见图2和图5,在顶盖12增设连接板122的情形下,以及,在前面板15既封盖排气腔体14,又封盖蜗壳2的情形下,当从第二出风口22排出的气体触及前面板15并往上排向顶盖12的第一出风口121时,由于前面板15与第二出风口22之间存在距离差(由于连接板122介于前面板15与第二出风口22之间,因此,距离差为连接板122的水平宽度或长度),部分气体会受到连接板122的阻碍而无法直接排出至外界环境,从而造成气体紊流,由于叶轮3产生的气流较大,导致除湿机的风道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且导致噪音较大。因此,所述前面板15和所述顶盖12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有导风件6(参见图5和图6),所述导风件6设在所述前面板15与所述顶盖12的交界处,并位于所述顶盖12的正下方;所述导风件6用于将触及所述前面板15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21;如此,可以使得气流经过顶盖12时更加流
畅,且噪音得以降低。
[0072]
进一步优选地,作为较佳的连接方式,导风件6与前面板15一体成型而使得导风件6属于前面板15的一部分;可以理解,除此连接方式至外,导风件6也可以与顶盖12一体成型二使得导风件6属于顶盖12的一部分;或者,导风件6为独立的零件,再通过常规的固定方式连接在前面板15与顶盖12之间即可。作为最优的选择,导风件6设于第二出风口22内,如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阻。
[0073]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74]
参见图2,为了便于连接板122的制造,以及提高顶盖12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板122环绕所述顶盖12的边缘处延伸并形成闭环结构。
[007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76]
参见图7-图10(主要参见图10),所述导风件6包括斜板61(斜板61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弧形板等等),所述斜板6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a(参见图6),且所述斜板6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的水平间距l9(参见图6)从下向上逐渐缩短,所述斜板61的底部与所述前面板15连接,所述斜板61的顶部与所述顶盖12连接。可以理解,通过斜板61直接对气流进行导向,导风效果直观,设置方式简便。
[0077]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0078]
其中,斜板6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0079]
参见图7-图10(主要参见图10),所述导风件6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斜板61的肋板62和至少一根加强筋63,所述肋板62和加强筋63均固定在所述导风件6的与所述前面板15相对的一侧。
[0080]
所述肋板62沿所述斜板6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斜板61之间呈夹角b布置,所述肋板62固定连接至所述前面板15。显然,由于气流对斜板61具有一定的冲击力,通过增设肋板62可以强化导风件6的强度,避免导风件6断裂。
[0081]
同理,为了进一步增加导风件6的强度,所述加强筋63纵向设于所述斜板61上,且所述加强筋63呈竖直状态固定于所述斜板61和所述肋板62上,即加强筋63位于夹角b的位置处。
[0082]
加强筋63横向即:加强筋63其中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向,如本实施例中,加强筋63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侧设在肋板62上。
[0083]
加强筋63纵向即:加强筋63其中一侧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如本实施例中,加强筋63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侧设在斜板61上。
[0084]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