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1125发布日期:2020-12-22 10: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力模块中,水先进入水泵,再依次经过换热管、电加热器,最后水排出热水器,进入到地暖闭环系统内。但是,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不紧凑,由于膨胀罐设置在换热管内,导致机组的整体高度过高,电控箱设置侧板上,导致机组的整体宽度过大,水力模块的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水力模块,能够使机组的整体体积较小,便于用户安装,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不紧凑,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包括:

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盖和底盖;

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顶盖、且远离所述底盖;

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换热管远离所述顶盖、且靠近所述底盖。

这样,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控箱与换热管是在壳体内上下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结构紧凑,整体宽度可以进一步降低,便于用户安装。而且,水力模块的通用性较好,可以运用于地暖闭环系统、交通道路等需要加热的场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盖板和右盖板;

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膨胀罐,所述膨胀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膨胀罐相对于所述换热管靠近所述右盖板。

这样,膨胀罐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右盖板之间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换热管与膨胀罐是在外壳内左右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便于用户安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罐垂直于所述顶盖设置。

这样,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膨胀罐竖直布置,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的占用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膨胀罐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因为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膨胀罐的长度较大,二者在右盖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膨胀罐呈并排的形式,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的空间大小,使水力模块的整体体积较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背盖板和面盖板;

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加热管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

这样,所述电加热管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避免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电控箱上下布置,从而减小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加热管平行于所述顶盖设置。

因为所述电加热管的长度较大,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电加热管横向布置,能够减小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箱在所述背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所述电加热管在所述背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正投影,所述第四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第三正投影之内。

这样,所述电加热管完全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并被所述电控箱完全遮挡,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的占用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

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控箱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以使所述电控箱可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

这样,通过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所述电控箱,能够方便地对电控箱背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替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

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安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所述排气阀相对于所述电加热管靠近所述顶盖。

这样,排气阀位于机组的最高点,而且排气阀两侧的管路通畅,不存在存水弯,可顺畅排除管道内的空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安全阀和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

因为所述电控箱能够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安全阀和压力表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翻开所述电控箱之后,能够方便地对安全阀和压力表进行维护和替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

水泵,位于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换热管之间。

这样,水泵的布置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背盖板和面盖板;

所述水泵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

这样,所述水泵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后布置,充分利用所述电控箱背部的剩余空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闭环系统,所述地暖闭环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水力模块。

这样,采用了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的水力模块,使地暖闭环系统的安装更加便利,占用的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的装配图;

图3为图2中外壳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水力模块;110-外壳;111-顶盖;112-底盖;113-左盖板;114-右盖板;115-背盖板;116-面盖板;120-电控箱;130-换热管;140-电加热管;150-膨胀罐;160-安全阀;170-压力表;180-排气阀;190-水泵;200-入水管;210-水过滤器;220-出水管;230-流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现有的水力模块100的结构不紧凑,由于膨胀罐150设置在换热管130内,导致机组的整体高度过高,电控箱120设置侧板上,导致机组的整体宽度过大,水力模块100的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100,能够很好的避免出现上述技术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100,水力模块100的各个零件紧凑地布置在外壳110内,使整体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相比现有的此类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而且整体宽度也较小,便于用户安装。

请参阅图3,外壳110包括顶盖111、底盖112、左盖板113、右盖板114、背盖板115和面盖板116,其中,顶盖111与底盖112相对设置,左盖板113与右盖板114相对设置,背盖板115与面盖板116相对设置,使外壳110的整体呈现长方体形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左盖板113与右盖板114呈竖直安装,顶盖111与底盖112呈水平安装,面盖板116一般朝向用户,背盖板115一般朝向墙壁。

请参阅图4,电控箱120靠近顶盖111、且远离底盖112;换热管130远离顶盖111、且靠近底盖112。也就是说,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控箱120与换热管130是在壳体内上下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结构紧凑,整体宽度可以进一步降低,便于用户安装。

请参阅图5,电加热管140相对于电控箱120靠近背盖板115。这样,电加热管140布置在电控箱120的背部,避免电加热管140与电控箱120上下布置,从而减小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

并且,因为电加热管140的长度较大,电加热管140平行于顶盖111设置,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加热管140横向布置,能够减小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

为具体说明电控箱120与电加热管140的位置关系,设定电控箱120在背盖板115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电加热管140在背盖板115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正投影,则第四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三正投影之内。这样,电加热管140完全布置在电控箱120的背部、并被电控箱120完全遮挡,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100的占用空间。

这里所说的正投影是指零件在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投影,例如,电控箱120在背盖板115上的第三正投影是指电控箱120在垂直于背盖板115方向的投影。

水力模块100包括连接架(图中未示出),连接架与外壳110固定连接,电控箱120通过合页铰接于连接架,以使电控箱120可相对背盖板115翻转。这样,通过相对背盖板115翻转电控箱120,能够方便地对电控箱120背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替换。

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10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架,而且将电控箱120通过合页直接铰接于外壳110,可以使机组的部件数量更少,装配更方便。

水力模块100包括安全阀160和压力表170,安全阀160和压力表170设置在外壳110内、且相对于电控箱120靠近背盖板115。因为电控箱120能够相对背盖板115翻转,安全阀160和压力表170布置在电控箱120的背部,翻开电控箱120之后,能够方便地对安全阀160和压力表170进行维护和替换。其中,安全阀160选用泄压阀,能够避免水压过大、损坏管道。

请参阅图4和图5,膨胀罐150相对于换热管130靠近右盖板114、且垂直于顶盖111设置。这样,膨胀罐150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换热管130与右盖板114之间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换热管130与膨胀罐150是在外壳110内左右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便于用户安装。膨胀罐150竖直布置,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100的占用空间。

为具体说明换热管130与膨胀罐150的位置关系,设定换热管130在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膨胀罐150在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则第一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因为换热管130与膨胀罐150的长度较大,二者在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换热管130与膨胀罐150呈并排的形式,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的空间大小,使水力模块100的整体体积较小。

本实施例中,膨胀罐150并没有设置在换热管130的内部,使换热管130的长度增大,使水力模块100的换热性能提高,而且外壳110的尺寸不变,不会增加机组的整体的体积。

排气阀180安装在电加热管140上,排气阀180相对于电加热管140靠近顶盖111。这样,排气阀180位于机组的最高点,而且排气阀180两侧的管路通畅,不存在存水弯,可顺畅排除管道内的空气。

请参阅图6,水泵190位于电控箱120与换热管130之间、且相对于电控箱120靠近背盖板115。这样,水泵190的布置能够充分利用电控箱120与换热管130之间的剩余空间,而且水泵190相对于电控箱120靠后布置,充分利用电控箱120背部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水泵190位于机组的下方,水泵190两端中直管的水压稳定,起泡少,能够减小出现气蚀风险。

在其它实施例中,水泵190还可以布置在换热管130的下方,充分利用换热管130下方的剩余空间,不仅能够起到减小出现气蚀风险,而且使机组的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5,入水管200、水过滤器210、换热管130、电加热管140、水泵190和出水管220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膨胀罐150连接到电加热管140与水泵190之间的管道上,压力表170安装在膨胀罐150的支路上,支路上水压稳定,压力表170的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流量开关230安装在换热管130上。

其中,膨胀罐150的出管朝上,有利于罐内气体排空,膨胀罐150连接在水泵190与电加热管140之间可以起到平衡水压的作用,避免水泵190的吸力作用产生水流噪音。而且,外壳110内部的最高点为膨胀罐150,外壳110高度较小,机组高度方向上少了电加热管140的高度,因此,机组的整体高度更小,可小到300mm。

电加热管140横向设置,可最大化利用电控箱120下方的空间。排气阀180位于机组的最高点,排气阀180的两侧管路通畅,不存在存水弯,可顺畅排除机组内的空气。水泵190位于机组的下方,水泵190两端中直管的水压稳定,起泡少,能够减小出现气蚀风险。流量开关230呈水平放置,能够使流量开关230的流量检测更加精准。安全阀160安装在膨胀罐150之前,安全阀160能够避免水压过大、损坏膨胀罐150。

本实施例通供的水力模块100的有益效果:

1.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控箱120与换热管130是在壳体内上下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结构紧凑,整体宽度可以进一步降低,便于用户安装;

2.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换热管130与膨胀罐150是在外壳110内左右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便于用户安装;

3.因为所述换热管130与所述膨胀罐150的长度较大,二者在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所述换热管130与所述膨胀罐150呈并排的形式,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的空间大小,使水力模块100的整体体积较小;

4.因为所述电加热管140的长度较大,在水力模块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电加热管140横向布置,能够减小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

5.所述电加热管140完全布置在所述电控箱120的背部、并被所述电控箱120完全遮挡,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100的占用空间。

6.通过相对所述背盖板115翻转所述电控箱120,能够方便地对电控箱120背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替换。

在其它实施例中,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外壳110内的零件完全左右交换位置,例如基于图4中的空间位置,将外壳110内的零件完全左右交换位置,同样,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欲取得的技术效果。

同理,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外壳110内的零件完全前后交换位置,例如基于图4中的空间位置,将外壳110内的零件完全前后交换位置,同样,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欲取得的技术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闭环系统,地暖闭环系统包括水管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水管与水力模块100的入水管200、出水管220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水力模块100用于对水管中的水加热,水管安装在室内,用于对室内进行加热。这样,地暖闭环系统采用了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的水力模块100,使地暖闭环系统的安装更加便利,占用的空间更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暖闭环系统应用场景较广,水管也可以布置在其它需要加热的空间内,例如交通道路上。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不仅可以运用于地暖闭环系统中,还可以用于其它以水为冷媒的换热系统中,例如,室内加热系统或供水系统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