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空调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8903发布日期:2021-02-03 17:5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厨房空调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很多家庭在厨房加装了厨房空调,用于改善厨房高温、高湿和高油烟的环境。因厨房空调需要空气循环系统才能工作,空气中的水蒸气、油烟、灰尘等随着空气循环系统进入到主机内部并黏附在换热器的翅片上,从而会影响空调的换热效率。
[0003]
现有技术中,厨房空调在吊顶的进风口上设置金属网片来过滤油烟,以防止油烟进入到空调主机的内部,从而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
[0004]
现有技术中,仅在吊顶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护的方式,对油烟防护不够彻底,仍旧会有部分油烟从空调的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内部,并黏附在空调内部,长期积累导致空调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以克服油烟进入空调内部,使空调热交换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包括空调和吊顶,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吊顶与房顶之间的间隙内;
[0007]
所述吊顶上设置至少一个吊顶进风口,所述吊顶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0008]
所述空调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空调进风口,所述空调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第一面板和金属网片,所述第一面板固定所述金属网片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框架板内,所述框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面板周边抵接的围板,所述围板外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台。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第二面板和金属网片,所述第二面板固定所述金属网片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二面板外周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片,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所述固定片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空调进风口的外框面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片设置包括相垂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固设在第二面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侧面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所述空调进风口的外框面上。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进风口的外框面下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面板竖直向下移动的挡板。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吊顶上还设置有吊顶出风口,所述空调的壳体上设置有室外出风管和室内出风管,所述室外出风管与室外连通,所述室内出风管与所述吊顶出风口连通,所述吊顶出风口与室内连通。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包括两个换热器,所述空调的壳体上设有两个所述空调进风口,两个所述空调进风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器相适配,两个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分别与室外出风管和室内出风管连通。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外表面设置有亲水镀层。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壳体内设置有集水槽,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的正上方,所述集水槽与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壳体上的室外排水管连通。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包括自洁装置,所述自洁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冷媒连接管依次串联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凝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风机与室外出风管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二风机与室内出风管连通。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通过在吊顶上设置的吊顶进风口上设置第一过滤网,并在空调壳体上设置的空调进风口上设置第二过滤网,实现对从空调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内部的油烟进行两次过滤,解决一次过滤后对油烟过滤不彻底,仍有部分油烟进入空调内部,使空调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第一过滤网立体结构示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第二过滤网安装在空调进风口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图3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室内空气流动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自洁装置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空调-1;吊顶-2;室外出风管-3;室内出风管-4;室外排水管-5;自洁装置-6;第一过滤网-21;吊顶出风口-22;第二过滤网-11;换热器-12;冷凝器-13;蒸发器-14;压缩机-15;第一风机-16;第二风机-17;挡板-101;金属网片-111、211;第一面板-212;围板-213;限位凸台-214;框架板-215;第二面板-112;固定片-1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第一过滤网立体结构示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第二过滤网安装在空调进风口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图3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图4所示,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包括空调1和吊顶2,空调1设置在吊顶2与房顶之间的间隙内。
[003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吊顶2上设置至少一个吊顶进风口,吊顶进风口的数量根据风口的大小及主机的换气量设定,在吊顶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1,用于过滤室内进入到吊顶2与房顶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空调1的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空调进风口,空调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1;空调进风口利用负压吸入在吊顶2与房顶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进行室内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网21和第二过滤网11两道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可大大降低进入空调1内部的油烟量,从而减少了油烟进入空调内部黏附在空调1内部的可能,使空调1的换热效率不会由于长期使用而降低。
[0032]
在本实施中,第一过滤网21包括第一面板212和金属网片211,第一面板212固定金属网片211的外周边缘,金属网片211设置为平板状,第一面板212设置成方形框架结构,金属网片211设置在第一面板212的中间,构成第一过滤网21的过滤层;金属网片211通过第一面板212夹紧外周边缘以固定在第一面板212内,第一面板212设置在框架板215上,框架板215上设置有与第一面板212周边抵接的围板213,围板213围设在第一面板212的四周,围板213外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台214,该卡位凸台214用于使第一过滤网21卡设在吊顶进风口上,在吊顶进风口的内框上设置有与卡位凸台214相对应的凹槽结构,卡位凸台214与凹槽结构相适配实现位置限定;卡位凸台214的设置便于将第一过滤网21拆卸进行清洗。
[003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网11包括第二面板112和金属网片111,第二面板112固定金属网片111的外周边缘,金属网片111设置为平板状,第二面板112设置成方形框架结构,金属网片111设置在第二面板112的中间,构成第二过滤网11的过滤层;金属网片111通过第二面板112夹紧外周边缘以固定在第二面板112内;在第二面板112外周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片113,第二面板112通过固定片113紧固在空调进风口处的外框面上,外框面为空调1壳体上设置空调进风口的侧面;第二过滤网11与空调1主机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清洗。
[0034]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二过滤网11的安装,在空调进风口处的外框面下侧设置有挡板101,第二面板112放置在挡板101上以限制第二面板112的竖直向下的移动,第二过滤网11进行安装时先将其放置在挡板101上,挡板101可使第二过滤网11正放在空调进风口上,便于实现固定片113上的孔位与设置在空调进风口处的外框面上的孔位对齐,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0035]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13的形状设置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外侧面包括相垂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焊接在第二面板112的侧面上,第二侧面可拆卸固定在空调进风口的外框面上。l型结构的第二侧面设置有通孔,相应的空调进风口的外框面上设置有可与通孔相适配的螺纹孔,固定片113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孔固定在外框面上;
当第二过滤网11设置在挡板101上时,通过横向调整第二过滤网11实现固定片113上孔位与外框面上孔位对齐。
[0036]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滤网21和第二过滤网11分别包括至少一层平板状的金属网片,不同层金属网片的网片的网眼直径大小根据要求交错有序排列,网孔大小可根据实际主机工作的环境设置为相同或不同,构成具有针对性过滤能力的过滤网,当为多层过滤网的结构形式时可在一次过滤过程中实现多层过滤,增加网片的过滤能力。
[0037]
实施例二
[0038]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室内空气流动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吊顶2上设置有吊顶出风口22,空调1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室外出风管3和室内出风管4,室外出风管3与空调1内的制热部分连通,室内出风管4与空调1的制冷部分连通;室外出风管3与室外连通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室外,室内出风管4与吊顶出风口12连通将转换的冷空气输入到室内,实现对厨房高温环境的调节,吊顶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构成室内空气循环系统,通过空调1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将油烟依次经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吸入到空调1内部,从而实现空气的过滤。
[0039]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空调1包括两个换热器12,两换热器12的一侧分别设置一个空调进风口,两换热器12的出风口分别与室外出风管3和室内出风管4连通;空调进风口是输送室内空气到换热器12内的入口,通常油烟进入空调内,由于换热器12表面会产生水滴,使得油烟进入后与水滴进行混合而黏附在换热器12上,从而影响换热器12的换热效率,将空调进风口设置在换热器的一侧,可直接过滤进入换热器的室内空气,同时,可使室内空气直接进入到换热器12内,减少风阻。
[0040]
为了进一步减少油烟黏附在换热器12上,在换热器12的翅片外表面设置有亲水镀层,亲水镀层可减少油污的黏附,因为在翅片换热过程中,翅片表面会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可以吸附油烟颗粒及灰尘,但是在亲水镀层上挂不住小水滴,从而不会黏附在翅片上,故不会影响翅片的换热性能。
[0041]
进一步的,在空调1的壳体内设置集水槽,换热器12设置在集水槽的正上方,用于接纳换热器12上凝结的掉落的水滴,集水槽与设置在空调1的壳体上的室外排水管5连通;在换热器12的翅片换热过程中,翅片表面会形成小水滴,由于亲水镀层的使用,小水滴会从翅片上掉落,通过在换热器12下侧设置可接住水滴的集水槽,并通过室外排水管5将收集的污渍排到室外容器,防止油污污染空调1主机内的环境或长期堆积引发空调1内线路腐蚀、结构生锈等问题。
[0042]
本实施例中,空调1运行时,吊顶2上方间隙内空气从室内补充,室内空气中悬浮的油烟颗粒、灰尘会同室内气体一起通过吊顶2上的吊顶进风口进入,安装在吊顶进风口上的第一过滤网21对气体进行第一次过滤;第一过滤网21可过滤掉空气中大部分的油分子和灰尘;经过第一次过滤的空气在吊顶1的间隙内,由于负压作用,夹层内空气通过设置在空调1上两空调进风口进入到空调1的主机内,由于在空调进风口1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可对进入的气体进行二次过滤,再次去除空气中的油烟颗粒和灰尘;进入到空调1内的夹层空气分别流入到一个换热器12中,通过换热器12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其中经过一个换热器12内的空气从室外出风管3排出,经过另一个换热器12的空气从室内出风管4送入到吊顶出风
口22,从吊顶出风口22流入至室内,完成一次循环。
[0043]
实施例三
[0044]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厨房空调防护系统中自洁装置示意图。参考图7所示,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空调1设置为单冷式空调,空调1包括室内机组件和室外机组件,室内机组件和室外机组件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室外机组件包括冷凝器13、第一风机16和压缩机15;室内机组件包括蒸发器14、第二风机17,第一风机16和第二风机17通过电机驱动;蒸发器14、冷凝器13和压缩机15通过冷媒连接管串联以构成循环回路,实现厨房的换热;第一风机16用于将经过冷凝器13的空气送至室外,第二风机17用于将经过蒸发器14的空气送至室内;蒸发器14通过使液态的制冷剂气化,以带走周围热量,使温度降低,而冷凝器13通过使高温的制冷剂冷凝降温,散发出热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具体的,压缩机15将蒸发器14输入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13内,经过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故通过第一风机16从室外出风管3处吹出来风是热风;液态的制冷剂经冷媒连接管再进入到蒸发器14,蒸发器14内的空间由于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14就会变冷,第二风机17将空气从蒸发器14中吹过,所以通过第二风机17从室内出风管4吹出来的风就是冷风,室内出风管4将冷风流入至室内,从而实现带有油烟且温度较高的厨房的空气调节;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14后就会凝结成水滴,水滴落入至集水槽,并顺着设置在空调1侧壁上的室外排水管5流出去;然后气态的制冷剂再回到压缩机15继续压缩,进行下一次空气循环。
[0045]
由于空调1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少量油污会在翅片上不断累积,最终也会影响到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的净化翅片上的油污,将空调结构变换为自洁装置6,自洁装置6的具体结构包括冷凝器13、蒸发器14、冷媒连接管和压缩机15,其中蒸发器14通过冷媒连接管连接压缩机15,压缩机15再连接至冷凝器13,冷凝器13通过冷媒连接管与蒸发器14相连,压缩机15、冷凝器13和蒸发器14串联,构成空气循环系统的循环回路;冷凝器13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一风机16,冷凝器13通过第一风机16将循环空气送入至室外出风管3;蒸发器14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二风机17,蒸发器14通过第二风机14将循环空气送入至室内出风管4。自洁装置6利用对空调1现有的结构进行控制实现黏附在翅片表面油烟颗粒及灰尘的处理,达到翅片完全清洁的目的。
[0046]
本实施例的自洁装置6的具体实现原理:蒸发器14接受冷凝器13输送过来的液态制冷剂,并对液态制冷剂进行蒸发汽化,在蒸发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需要从外部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蒸发器14表面变冷,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14后就会凝结成水滴,如果空气流动很慢或者不流通时,蒸发器14的蒸发效果就会变差,蒸发器14上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14上凝结成水滴后会继续降温直至结霜。具体为,在循环系统启动时,也就是蒸发器14、冷凝器13和压缩机15循环流动过程中,启动第一风机16并关闭第二风机17或者以极低速度运转,使得蒸发器14在蒸发过程中不能获得足够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蒸发器14缓慢降温,系统通过运行一个设定的时间使蒸发器14表面结霜为止;然后,通过关闭压缩机15,开启第一风机16第二风机17同时运转,由于压缩机15的关闭使得液态制冷剂的未经过压缩,进入到蒸发器14后不会降温汽化,而且第一风机16的开启使得蒸发器14处的空气流动,为蒸发器14持续提供室内空气的热
量,从而提高了蒸发器14的温度,系统通过运行到一个设定时间时,使蒸发器14化霜,完成一次油污的自清洁;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6、第二风机14、冷凝器13、蒸发器14以及压缩机15均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执行动作。
[0047]
本实用新型在油烟进入至空调1内部的过程中,分阶段对油烟进行处理,在油烟进入吊顶夹层内这一阶段通过在吊顶进风口上设置第一过滤网21过滤处理,在油烟从吊顶夹层进入至空调内部这一阶段通过在空调进风口设置第二过滤网11进行过滤处理,在油烟进入到空调内部时通过在翅片表面设置亲水镀层以防止黏附在翅片上,在空调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通过设置自洁装置6对沉积在翅片表面的油污进行深度处理。本实用新型对烟气进入至空调1内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处理,有效的杜绝了油污黏附在翅片上,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其中第一过滤网21和第二过滤网11也可以是其他空气净化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0048]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防护系统还可通过控制端实现,即当空调1工作一段时间后,在一个设定工作时长时通过空调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测试机内压力变化和通过温度传感器测试室内出风管道4内的出风温度,并压力和温度指标判断压力和温度是否超出设定阀值,来确定是否需要清洗过滤网和启动自清洁装置。当需要清洗时,可通过控制端或手机端设定的程序提醒用户清洗滤网和启动自清洁装置。
[0049]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