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2483发布日期:2021-02-09 21:38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精炉支架,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酒精炉支架是固定支架,体积无法压缩,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导致用户户外使用体验较差。
[0003]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拼接方便、实用性强的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包括至少三个平面拼框,所述平面拼框包括立框和一端连接在所述立框边框上的横框,所述横框的另一端和所述立框的另一边框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榫卯结构。
[0006]
基于上述,所述立框顶部设置有防滑密齿。
[0007]
基于上述,所述平面拼框数目为三个,所述平面拼框采用不锈钢框体。
[0008]
基于上述,所述平面拼框各转弯处均为圆角过渡。
[0009]
基于上述,所述榫卯结构包括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所述上插接板下半部分开设有竖向卡槽,所述下插接板的上半部分开设有竖向卡槽,所述上插接板和所述下插接板通过两个所述竖向卡槽相互插接。
[0010]
基于上述,所述上插接板设置在所述横框端部,所述下插接板设置在所述立框的边框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将支架分解为所述平面拼框单元,通过左右两端所述榫卯结构的设计,可使两个平面拼框拼接在一起,多个所述平面拼框首尾拼接组成闭环,即组成酒精炉支架,所述立框顶部就能够用于支撑酒精炉,由于所述平面拼框为平面结构,拆解下来后不占用体积,十分便于携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户外使用体验,其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拼接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密齿的设置,提高防滑性能的同时,由于齿间距较小,不伤锅底;将所述平面拼框设置为三个,组装完成后,为三角结构,更加结实稳固,更好适应户外复杂地形;所述平面拼框各转弯处均为圆角过渡,手感更加圆润,组装时不鉻手。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榫卯结构为相互配合的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结构更加简单,插接更加简便,竖向卡槽相互咬合根部就能实现固定;将所述上插接板设置在所述横框端部根部,抬起更为方便,可使组装更容易。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拼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拼接完成后的俯视图。
[0016]
图中:1. 立框;2. 横框;3. 防滑密齿;4. 上插接板;5. 下插接板;6. 竖向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酒精炉配套支架,包括三个平面拼框,所述平面拼框包括立框1和一端连接在所述立框1边框上的横框2,所述横框2的另一端和所述立框1的另一边框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榫卯结构;本实施例中,横框2连接在立框1边框的中部,其它实施例中,横框也可连接在立框1边框的上部或下部,形成l形。
[0019]
所述榫卯结构具体包括上插接板4和下插接板5,所述上插接板4下半部分开设有竖向卡槽6,所述下插接板5的上半部分开设有竖向卡槽6,所述上插接板4和所述下插接板5通过两个所述竖向卡槽6相互插接,其中,所述上插接板4设置在所述横框2端部,所述下插接板5设置在所述立框1的边框上,这样上插接板4容易向上抬起,方便两个竖向卡槽6咬合。
[0020]
具体使用时,将三个所述平面拼框立起来,组成等边三角形,依次将上插接板4和下插接板5咬合在一起,使三个所述平面拼框首尾咬合,从而组成三角形结构,酒精炉即可放置在其上面,该酒精炉配套支架不仅能够支撑酒精炉,而且可以在酒精燃料耗尽的情况下,当柴火炉应急取火使用;不使用时,可将三个所述平面拼框拆解,所述平面拼框为平面结构,不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0021]
为了提高防滑性能,所述立框1顶部设置有防滑密齿3;使用时,由于密齿的齿间距较小,不会伤害锅底。
[0022]
为了结实耐用,所述平面拼框采用不锈钢框体。
[0023]
为了组装时不鉻手,所述平面拼框各转弯处均为圆角过渡。
[0024]
本实施例中,为了稳定性和便捷性,使用三个所述平面拼框进行拼接,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平面拼框进行拼接,只要能围成适合酒精炉大小的支架即可。
[002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