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4914发布日期:2021-01-30 00:0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键合丝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


背景技术:

[0002]
引线键合是封装工艺中半导体芯片和外界实现电气连接的关键性工艺,通过超声或热超声压焊工艺将芯片与框架引脚互联的连接线称为键合引线,常用的键合引线有金、银、铜等。无论是集成电路封装还是分立器件封装,用于芯片和框架引脚互联的键合引线都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半导体技术向小体积,高性能,高密集,多芯片方向推进,对集成电路封装引线材料的要求越来越细,要求引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符合以上要求有金、银、铜、铝四种金属。
[0003]
在键合引线的加工流程中,键合引线加工完成后会缠绕在线轴上。参照图1,线轴包括轴体61以及固定在轴体61两端的挡板62。将键合引线绕制在线轴上后,需要将键合引线放置在热风循环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使得键合引线保持干燥。由于线轴为圆柱形结构,较易发生倾倒,所以需要对线轴进行支撑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能够对键合引线的线轴进行支撑固定,使得键合引线线轴不易发生倾倒。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上开设有若干两端封闭的容置槽,所述置物板上位于容置槽内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置物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了用于夹持线轴的夹持空间,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放置线轴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将缠绕有键合引线的线轴放置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线轴抵在第二夹持块上。放置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时,连接块沿着容置槽向着靠近第二夹持块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夹持块抵在线轴上,从而将线轴固定在了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中间。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作用下,线轴在置物板上更加牢固,不易发生倾倒。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丝杆上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以及转动设置在置物板上的驱动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旋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着驱动轴转动,驱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与丝杆上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使得驱动轴转动时,丝杆也会同步转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皆一体成型设置有翻
边。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能够卡在线轴的挡板上,对线轴的固定效果更好,使得线轴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夹持下更加不易发生倾倒,也更加牢固。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形状设置为与线轴相匹配的弧形块。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与线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轴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更加贴合,从而提高了对线轴的夹持效果,使得线轴更加牢固。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板底面上固定设置有支腿,所述置物板顶面上开设有与支腿相匹配的定位槽。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置物板能够上下堆叠放置,有效利用了热风循环烘箱中的加热空间。支腿卡在定位槽中,能够使得堆叠放置的置物板之间不易产生相对滑移,保证了堆叠放置时的牢固性。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腿背离置物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万向轮。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工作人员移动置物板。将万向轮安装在置物板上,将未安装万向轮的置物板堆叠在此安装万向轮的置物板上,在移动时更加省力方便。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工作人员握持。在搬运单个置物板时,工作人员能够握持在把手上,对置物板进行移动,方便快捷。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板放置在热风循环烘箱中时,热风循环烘箱吹出的热风能够穿过通孔进行上下循环流动,使得烘干加热效果更好。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3]
1.通过转动旋钮能够使得第一夹持块向靠近第二夹持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对线轴进行了夹持,在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翻边的作用下,线轴在置物板上更加牢固,不易发生倾倒或者晃动;
[0024]
2.置物板在支腿和定位槽的配合下能够进行堆叠放置,充分利用了热风循环烘箱的内部加热空间;
[0025]
3.置物板的支腿上螺纹连接有万向轮,置物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把手,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单个或者多个置物板时都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开状态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1、置物板;11、容置槽;12、支腿;13、定位槽;14、把手;15、通孔;2、丝杆;3、连接块;31、第一夹持块;32、第二夹持块;33、翻边;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3、驱动轴;44、旋钮;5、万向轮;51、螺纹杆;61、轴体;6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键合引线烘干架,包括置物板1。置物板1上开设有若干两端封闭的容置槽11,若干容置槽11之间相互平行,相邻的容置槽11之间间距相同。在置物板1上位于容置槽11之中转动设置有丝杆2,丝杆2的轴线方向与容置槽11的槽长方向相同。
[0032]
参照图3,在丝杆2上螺纹连接有若干的连接块3,连接块3均匀排列在丝杆2上。连接块3的两侧与容置槽11的内壁相贴合在一起,使得丝杆2转动时,连接块3在容置槽11的限制下无法转动而只能沿着容置槽11进行移动。连接块3的顶面与置物板1的顶面相平齐。
[0033]
参照图2和图3,在连接块3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块31。在置物板1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夹持块32,第二夹持块32沿着容置槽11均匀排列。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一一对应,在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之间形成了用于夹持线轴的夹持空间。在置物板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着置物板1上的若干丝杆2进行同步转动。
[0034]
驱动组件带动着丝杆2转动时,能够使得连接块3沿着容置槽11进行移动。在连接块3的带动下,第一夹持块31能够靠近第二夹持块32或远离第二夹持块32。当第一夹持块31远离第二夹持块32时,便于工作人员将线轴放置在置物板1上。放置完线轴后,使第一夹持块31向着靠近第二夹持块32的方向移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分别抵在线轴的两侧,从而将线轴固定夹持在了置物板1上。
[0035]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丝杆2上的第一锥齿轮41、与第一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2以及转动设置在置物板1上的驱动轴43。第二锥齿轮42固定设置在驱动轴43上。在置物板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轴43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沿着垂直容置槽11的方向延伸并与若干容置槽11相连通,使得驱动轴43上的第二锥齿轮42能够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驱动轴43的一端向着远离置物板1的方向伸出并位于置物板1的外部,在驱动轴43位于置物板1外部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钮44。
[0036]
转动旋钮44,使得驱动轴43带动着第二锥齿轮42转动,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啮合,从而使得丝杆2在第一锥齿轮4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0037]
参照图3,为了提高对线轴的固定效果,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上皆一体成型设置有翻边33。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上的翻边33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翻折。当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夹持线轴时,翻边33能抵在挡板62上,对线轴的固定效果更好。
[0038]
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3,为了提高对线轴的固定效果,将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的形状设置为与线轴相匹配的弧形块,使得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与线轴更加贴合,对线轴的夹持效果更好,更牢固。
[0039]
参照图1和图3,为了使得置物板1能够进行堆叠放置,有效利用热风循环烘箱中的加热空间,在置物板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腿12。四个支腿12分别位于置物板1的四个边角处。在置物板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支腿12相匹配的定位槽13,使得支腿12能卡在定位槽13中。同时,在支腿12与定位槽13的相配合下,置物板1堆叠放置时不易产生滑移,更加牢固。
[0040]
参照图3,为了便于对堆叠的置物板1进行移动,在支腿1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万向轮5。万向轮5上固定设置有螺纹杆51,在支腿12上开设有与螺纹杆51相匹配的螺纹孔。
[0041]
工作人员在移动多个置物板1时,能够将万向轮5设置在支腿12上,然后将剩余未安装万向轮5的置物板1堆叠放置在此安装有万向轮5的置物板1上,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多个置物板1进行移动,方便将多个置物板1移动至热风循环烘箱中。
[0042]
回看图1,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置物板1进行移动,在置物板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把手14。把手14的高度低于支腿12的高度,使得置物板1堆叠放置时,把手14不会对置物板1造成干涉。
[0043]
参照图1,为了使置物板1放置在热风循环烘箱中时,更有利于线轴上键合引线的烘干,在置物板1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15,使得热风在堆叠放置的置物板1上进行上下流通。
[004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万向轮5安装在置物板1的支腿12上,使得安装有万向轮5的置物板1作为堆叠放置时,位于最底端的一块置物板1。
[0045]
转动旋钮44,使得第一夹持块31向着远离第二夹持块32的方向移动,将缠绕有键合引线的线轴放置在第一夹持块31和第二夹持块32之间。放置完成后,再次旋转旋钮44,使得第一夹持块31与第二夹持块32将线轴夹持固定。
[0046]
将放置好线轴的置物板1在支腿12与定位槽13的配合下进行堆叠放置,从而充分利用热风循环烘箱中的加热空间。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