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4601发布日期:2021-03-30 19:4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窗式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式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帮助室内保证空气质量的一种通风装置,可以对室内供应新鲜空气,并同时过滤杂质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新风机和新风系统可以在不开窗户的前提下达到通风的目的,新风系统或新风机一般都有机械通风装置,有可能给室内带来额外的噪声问题。

由于窗式新风机需要适配窗户的尺寸,现有的技术方案通常将通风管道的长度设置为可灵活调整的方式,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来调整通风道的长度,这种设计方式在窗式新风机的大批量生产中造成了不便。另外,此种设计也会造成新风机对外界环境噪声隔声能力的降低,带来噪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式通风装置,以解决现有窗式新风机无法适配各种窗户尺寸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窗式通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通风降噪通道,所述通风降噪通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通风降噪通道内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有风机和降噪机构;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周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拼接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填充吸声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通风降噪通道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三腔体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相对的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贴设有吸声内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板、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缩水风机、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隔板,且形成有第四腔体,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隔板,且形成有第五腔体,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第三隔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腔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触摸液晶屏,所述触摸液晶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风降噪通道内设有空气过滤件,所述空气过滤件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空气过滤件包括安装框和过滤芯,所述安装框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过滤芯可拆卸的插设在所述安装框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外侧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壳体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壳体内设有通风降噪通道,通风降噪通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降噪通道内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有风机和降噪机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纵向周侧的一侧连接,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拼接适配,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调整第二壳体的尺寸,实现同尺寸批量生产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以适应窗户的尺寸,提高了适用性,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拼接适配,实现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在窗户对应位置,保证整体安装的便捷性,风机实现新风在通风降噪通道内流通,源源不断的向室内输入新风,降噪机构实现对室外噪声的自适应主动降噪,保证安静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式通风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式通风装置的拆分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式通风装置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壳体;110、第一安装槽;120、进风口;130、出风口;140、触摸液晶屏;150、第一隔板;160、通风孔;170、风机;180、吸声内衬;190、控制电路板;200、扬声器;210、麦克风;220、第二隔板;230、第三隔板;240、安装框;250、过滤芯;260、第二腔体;270、第三腔体;280、第四腔体;290、第五腔体;300、第一腔体;310、第二壳体;320、第二安装槽;330、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式通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10,第一壳体100外侧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10,第一壳体100内设有通风降噪通道,通风降噪通道设有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通风降噪通道内沿进风口120至出风口130的方向依次设有风机170和降噪机构,第二壳体310与第一壳体100的纵向周侧的一侧连接,第二壳体310上设有第二安装槽320,第二安装槽320与第一安装槽110拼接适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00外侧的周向设有第一安装槽110,第二壳体310与第一壳体100的纵向周侧中的一侧连接,第二壳体310上的第二安装槽320与第一安装槽110拼接组成安装整个窗式通风装置至窗户对应处的安装总槽。

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310与第一壳体100的底侧连接,则第一壳体100的顶侧、左侧和右侧设置第一安装槽110,第二壳体310的左侧、右侧和底侧设置第二安装槽320。同理,若第二壳体310与第一壳体100的左侧连接,则第一壳体100的顶侧、右侧和底侧设置第一安装槽110,第二壳体310的左侧、顶侧和底侧设置第二安装槽320。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320拼接组合成环绕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10组合成的总壳体的纵向周向一周的总安装槽。值得说明的,由于第一壳体100是固定尺寸批量生产的,通过调整第二壳体310的尺寸,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10拼装组合成与窗户尺寸安装相适配的整体结构,提高适用性。

其中,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320内均设有橡胶垫,保证安装的密封性,防止漏风漏水漏声。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0内设置通风降噪通道,实现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通风降噪通道的进风口120设置在室外,通风降噪通道的出风口130设置在室内。沿进风口120至出风口130的方向,即新风流通的方向,通风降噪通道内设置风机170和降噪机构。采用机械通风风机170驱动,从室外吸进空气,再通过降噪机构对气流噪声和外界传入通风降噪通道中的环境噪声自适应跟踪并降低风机170的噪声,实现了本窗式通风装置保持安静运作的目的。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能,并且具有综合效益高、便于安装改造、不占用空间、易于实施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壳体310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填充吸声材料33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整体窗式通风装置的降噪效果,第二壳体310设置有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内填充吸声材料330,进而,第二壳体310的降噪效果显著高于普通窗户玻璃的隔音效果。本实施例中,吸声材料330可采用泡沫塑料或玻璃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沿进风口120至出风口130的方向,通风降噪通道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300、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第一腔体300设有进风口120,第一腔体300和第二腔体260通过风机170连通,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50,第一隔板150上设有通风孔160,第三腔体270设有与通风孔160相对的出风口130。可以理解的是,通风降噪通道被分隔为第一腔体300、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且沿新风流动方向排布在第一壳体100内。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腔体300设于第一壳体100内的底侧,第二腔体260设于第一壳体100内的右上侧,第三腔体270设于第一壳体100内的左上侧。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300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20,实现与室外的连通。第一腔体300内顶部设置风机170,风机170的吸风端设于第一腔体300内,风机170的排风端朝向第二腔体260内,风机170工作时,使得通风降噪通道与室外形成压差,使得空气由进风口120进入第一腔体300,并由风机170输送至第二腔体260内。

其中,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50,第一隔板150竖直设置,实现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之间的隔离。第一隔板150上设有通风孔160,通风孔160均匀排布在第一隔板150上,实现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的连通,使新风进入第三腔体270内。第三腔体270设有与通风孔160相对的出风口130,出风口130设置在室内,且与通风孔160相对设置,实现第三腔体270内的新风顺利进入室内,风机170为新风循环提供动力,保证新风的流通顺畅。值得说明的,第一腔体300和第三腔体270之间隔离不连通。本实施例中的风机170采用高性能低噪声风机170,通过调节风机170的风量大小,使通风量满足室内通风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雨水由进风口120进入通风降噪通道内,在第一腔体300的外侧壁上设置向下倾斜的遮雨帘,遮雨帘位于进风口的上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腔体260的内壁贴设有吸声内衬18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二腔体260的内壁贴设吸声内衬180,实现对由第一腔体300进入第二腔体260的噪声进行降噪,并与第一隔板150上的通风孔160配合,小孔释压,可降低气流噪声和外界传入通风降噪通道中的环境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降噪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板190、扬声器200和麦克风210,控制电路板190分别与风机170、扬声器200和麦克风21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麦克风210实时监测噪声的残余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板190的自适应算法跟踪噪声的特征频率,实时反馈至扬声器200,使扬声器200发出与噪声相反的声音,实现自适应主动降噪的方式抵消噪声。控制电路板190与风机170连接,用以发送启停指令,以及调整风机170的状态,进而调整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腔体270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隔板220,且形成有第四腔体280,扬声器200设于第四腔体28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腔体270的第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隔板220,分隔形成第四腔体280,扬声器200设于第四腔体280内,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220上,且扬声器200的输出端朝向第三腔体27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隔板220设于第三腔体270的上端,使得第四腔体280位于第一壳体100的左上角位置处。第四腔体280与第三腔体270和第二腔体260均不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腔体270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隔板230,且形成有第五腔体290,控制电路板190设于第五腔体29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腔体270的第二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隔板230,分隔形成第五腔体290,控制电路板190设于第五腔体290内,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300的顶板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隔板230设于第三腔体270的下端,使得形成的第五腔体290位于第三腔体270和第一腔体300之间。第五腔体290与第一腔体300、第二腔体260和第三腔体270均不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麦克风210设于第三腔体270内,且设置在第三隔板230上。可以理解的是,麦克风210位于第三腔体270内,并安装于第三隔板230上,用以实时监测第三腔体270内的噪声的残余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电路板1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五腔体290的外侧壁上设有触摸液晶屏140,触摸液晶屏140与控制电路板19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五腔体290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触摸液晶屏140,触摸液晶屏140与控制电路板190电连接,用以输入指令,例如输入控制风机170的转速的指令,以调整风量。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与控制电路板190无线连接的遥控,通过遥控输入指令,提高智能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风降噪通道内设有空气过滤件,空气过滤件安装于进风口120处。可以理解的是,通风降噪通道内设有用以过滤新风的空气过滤件,空气过滤件安装于第一腔体300内,且位于进风口120处,也就是说,室外空气经空气过滤件过滤后进入第一腔体30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气过滤件包括安装框240和过滤芯250,安装框240设于进风口120处,过滤芯250可拆卸的插设在安装框240内。可以理解的是,空气过滤件包括安装框240和过滤芯250,安装框240与进风口120处的第一腔体300的内壁密封连接,保证对进入通风降噪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全部过滤。过滤芯250可拆卸的插设在安装框240内,实现对过滤芯250的更换维护,保证过滤效果。

值得说明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气过滤件、风机170、第二腔体260、第二隔板220、第三隔板230和用以安装控制电路板190的隔板均为插入式模块化结构,方便组装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壳体100内。同时,第一壳体100设有出风口130的一侧壁为可拆卸的面板,面板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腔体280的腔体壁、第三腔体270的出风口、设置有触摸液晶屏140的第五腔体290的腔体壁和第一腔体300的腔体壁。

本实施例体用的窗式通风装置的安装及工作过程如下:

量取窗户安装空间的尺寸,根据第一壳体100的设计尺寸,计算所需第二壳体310的安装位置及尺寸,将设计好的第二壳体310与第一壳体100拼接,统一安装在窗户对应安装位置;

通过触摸液晶屏140发送启动指令至控制电路板190,并通过触摸液晶屏140输入设定风量,控制电路板190根据收到的工作指令,向风机170发送电信号,风机170按设定工作指令运转;

通风降噪通道的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产生压差,室外空气由进风口120进入,经空气过滤件的过滤,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后进入第一腔体300内;

在风机170的作用下,新风由第一腔体300进入第二腔体260内,新风中携带的外界环境噪声和风机170产生的噪声被第二腔体260内的吸声内衬180一定量的吸收;

初步降噪后的新风由第二腔体260与第三腔体270之间的第一隔板150上的通风孔160进入第三腔体270内,在小孔降压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到消减,宽带的噪声基本得到消除,可能还残留风机170产生的尖峰噪声;

由于风机170产生的噪声具有周期性,且工作状态可变,即风量大小的调节,所以风机170的噪声峰值频率会发生变化;

第四腔体280内的扬声器200发出与进入第三腔体270的噪声相反的声音,并由第五腔体290内的麦克风210实时监测噪声的残余信号,再通过控制电路板190预设的自适应算法根据噪声的特征频率,调整扬声器200发出的声音,保证麦克风210监测的残余信号最小,实现降噪静音的效果;

经降噪静音后的新风由第三腔体270的出风口130输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外侧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壳体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壳体内设有通风降噪通道,通风降噪通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降噪通道内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有风机和降噪机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纵向周侧的一侧连接,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拼接适配,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调整第二壳体的尺寸,实现同尺寸批量生产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以适应窗户的尺寸,提高了适用性,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拼接适配,实现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在窗户对应位置,保证整体安装的便捷性,风机实现新风在通风降噪通道内流通,源源不断的向室内输入新风,降噪机构实现对室外噪声的自适应主动降噪,保证安静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