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0380发布日期:2021-04-09 12:4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土砖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



背景技术:

耐碱砖具有优良的耐碱侵蚀性能,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窑料和窑气中碱化合物专反应并在转上迅速属形成封闭型的致密保护釉层,防止水泥中的杂质、液体、有害物质继续内渗和砖的“碱裂”损坏窑衬,是新型干法窑不可缺少的窑衬材料之一。系列耐碱砖包括普通耐碱砖、高强耐碱砖、耐碱隔热砖以及拱顶型耐碱砖等。

但耐碱砖在安装时十分不便,难以对齐,安装时存在间隙,使其炉内部温度难以保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包括耐碱砖,所述耐碱砖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前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底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耐碱砖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耐碱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一侧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两侧均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耐碱砖外侧设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与耐碱砖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块数量设置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耐碱砖内侧设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材料设置为硅酸铝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内侧设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热层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所述第二隔热层内部开设有菱形槽。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匹配,所述滑动槽与滑动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热层内部设有保温块,所述第二隔热层与保温块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块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在支撑块一侧设有推动块,推动块两侧均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滑动槽进行滑动连接,通过移动连接块将推动块进行滑动,使推动块进入滑动槽,同时在滑动槽底部开设有固定槽,在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滑动块滑动到到达位置特定位置时,固定块与固定槽相匹配,将固定块插入固定槽中,有利于对耐碱砖进行安装时更加快捷,使其结构更加稳定。

2、该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菱形槽将温度在第二隔热层进行保持,有利于避免热量散发,同时在第二隔热层内部设有保温块,保温块设置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保持烧炉内部的温度,该耐碱砖对烧炉具较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安装拆除更加便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耐碱砖;2、限位槽;3、滑动槽;4、固定槽;5、连接块;6、推动块;7、固定块;8、隔离块;9、第一隔热层;10、第二隔热层;11、保温块;12、滑动块;1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低蠕变特性的阳极焙烧炉用耐碱砖,如图1-4所示,包括耐碱砖1,耐碱砖1外侧设有隔离块8,隔离块8与耐碱砖1固定连接,隔离块8数量设置为多个,有利于隔离块8避免高温与耐碱砖1直接接触,同时隔离块8之间形成凹槽,将温度进行保持,也有利于对烧炉内部的保温,耐碱砖1内侧设第一隔热层9,第一隔热层9材料设置为硅酸铝质材料,有利于对耐高温,保持炉内部稳定,第一隔热层9内侧设有第二隔热层10,第一隔热层9与第二隔热层10固定连接第二隔热层10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第二隔热层10内部开设有菱形槽,有利于当温度上升时,菱形槽将温度在第二隔热层10进行保持,有利于避免热量散发,同时具良好的支撑性,第二隔热层10内部设有保温块11,第二隔热层10与保温块11固定连接,保温块11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有利于保持烧炉内部的温度,该耐碱砖1对烧炉具较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耐碱砖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限位槽2横截面设置为t形,固定槽4与固定块7相匹配,有利于对不同耐碱砖1之间进行插接,使其间隙减小,保持密封性,限位槽2前侧开设有滑动槽3,滑动槽3底端开设有固定槽4,耐碱砖1底部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与耐碱砖1固定连接,连接块5底部设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一侧设有推动块6,推动块6与支撑块13固定连接,推动块6两侧均设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与推动块6固定连接,滑动块12底部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与滑动块12固定连接,滑动块12与滑动槽3匹配,滑动槽3与滑动块12滑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耐碱砖1外侧设有隔离块8,由于隔离块8与耐碱砖1固定连接,同时隔离块8数量设置为多个,当进行高温烧制时,隔离块8避免高温与耐碱砖1直接接触,同时隔离块8之间形成凹槽,将温度进行保持,也有利于对烧炉内部的保温,在耐碱砖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在耐碱砖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在连接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由于限位槽2设置为t形,当支撑块13与限位槽2可以进行插入,有利于耐碱砖1之间进行传热,保持烧炉内部的耐碱砖1温度的传递,使其温度恒定,同时在限位槽2一侧开设有滑动槽3,在支撑块13一侧设有推动块6,推动块6两侧均设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与滑动槽3进行滑动连接,通过移动连接块5将推动块6进行滑动,使推动块6进入滑动槽3,同时在滑动槽3底部开设有固定槽4,在滑动块12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滑动块12滑动到达位置特定位置时,固定块7与固定槽4相匹配,将固定块7插入固定槽4中,有利于对耐碱砖1进行安装时更加快捷,使其结构更加稳定。

在耐碱砖1内侧设有第一隔热层9,第一隔热层9材料设置为酸铝质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在第一隔热层9内侧设有第二隔热层10,第二隔热层10内部开设有菱形槽,有利于当温度上升时,菱形槽将温度在第二隔热层10进行保持,有利于避免热量散发,同时在第二隔热层10内部设有保温块11,保温块11设置材料设置为陶瓷纤维,保持烧炉内部的温度,该耐碱砖1对烧炉具较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安装拆除更加便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工作原理:在耐碱砖1外侧设有隔离块8,隔离块8与耐碱砖1固定连接,在耐碱砖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在耐碱砖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在连接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限位槽2设置为t形,支撑块13与限位槽2可以进行插入,限位槽2一侧开设有滑动槽3,在支撑块13一侧设有推动块6,推动块6两侧均设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与滑动槽3进行滑动连接,通过移动连接块5将推动块6进行滑动,使推动块6进入滑动槽3,同时在滑动槽3底部开设有固定槽4,在滑动块12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滑动块12滑动,固定块7与固定槽4相匹配,固定块7插入固定槽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