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流动式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3270发布日期:2021-07-13 15:1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连续流动式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品生产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连续流动式干燥器。



背景技术:

沸腾干燥技术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干燥技术。目前在化工、轻工、精细化学品、食品、农业等方面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沸腾干燥机一般由加热器、新风净化单元、沸腾床主机、除尘器、引风机、控制系统等组成。它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流态化的沸腾使物料进行热交换,通过热空气把蒸发的水分或有机溶媒带走,其采用热风流动对物料进行气-固二相悬浮接触的质热传递方式,达到湿颗粒干燥的目的。

现有的沸腾干燥机存在以下缺点:①干燥时间长,不能用于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物料的干燥,如孢类药品对热特别敏感;②容易发生粘结,对易结块物料因容易产生与设备壁间粘结而不适用;③干燥不均匀,单层流化床难以保证物料干燥均匀,需设置多层,使设备的高度增加;④连续生产能力较差,一般也只是将一定数量的湿颗粒一起投入到沸腾干燥器中,再一起进行干燥,干燥过程升温慢,出料时又要等物料温度降至40度以下才可以进行出料,干燥时间至少30min以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干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流动式干燥器,其特点是干燥时间短、干燥均匀、不易粘结、可连续干燥。

其技术方案如下:

连续流动式干燥器包括主体、料仓、旋转元件,所述料仓、所述旋转元件位于所述主体内部,所述主体上部设有进料孔、出料孔、出气孔,所述主体下部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上方设置所述料仓和所述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驱动所述料仓旋转,所述料仓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上至少设有三个料盘,所述料盘在所述料仓上环形排列,所述进料孔位于一个所述料盘的上方,所述出料孔位于另一个所述料盘的上方。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料盘都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元件位于所述料仓的中间,且与所述料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位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料仓之间,所述气流分布板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部还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外接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滤网、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第一风机、三级空气过滤器、前段加热器、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后段加热器、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新风滤网、所述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所述第一风机、所述三级空气过滤器、所述前段加热器、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三风机、所述后段加热器、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依次一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部呈锥形,所述主体上部呈锥形,所述出气孔设置在锥形末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真空出料管,所述真空出料管直径小于所述出料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元件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位于所述出气孔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从进料孔向料仓中添加需要干燥的湿颗粒,从主体下部的进气孔向主体内通入纯净的热空气,热空气通过第一通孔后,与湿颗粒接触,热空气使湿颗粒悬浮,热空气与湿颗粒进行热交换,热空气把湿颗粒的水分蒸发带走,热空气流动和湿颗粒进行气-固二相悬浮接触的质热传递方式,达到湿颗粒干燥的目的。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热空气将热能传至湿颗粒表面,再由表面传至湿颗粒内部,这是一个传热过程;而湿颗粒受热后,表面水分首先气化,而内部水分扩散到湿颗粒表面,并不断气化到空气中,使湿颗粒的水分逐渐降低,完成干燥,这是一个传质过程。连续式流动层干燥器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干燥,料仓放有湿颗粒,旋转元件驱动料仓每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控制湿颗粒的加入量及连续流动式干燥器的旋转参数,使干燥过程中颗粒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且干燥温度无需太高、干燥时间无需太长,即可控制水分在0.3%以下,实现了敏感颗粒的干燥,在热空气和湿颗粒进行质热传递时,料仓受旋转元件驱动进行旋转,料仓带动湿颗粒旋转,使得湿颗粒干燥更均匀,干燥所需时间更短;由于料仓在转动,料仓和湿颗粒也不易发生粘结。在料仓旋转一周后,位于出料孔下方、已完成干燥的颗粒先出料,出料后料仓空出的空间继续旋转到进料孔下方,从进料孔往料仓空出的空间里加入湿颗粒,然后料仓继续旋转干燥,循环不断,实现连续干燥。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流分布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料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体,101、进料孔,102、出料孔,103、进气孔,104、出气孔,105、观察窗,20、气流分布板,201、第二通孔,30、料仓,301、第一通孔,302、料盘,40、旋转电机,50、真空出料管,601、新风滤网,602、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603、第一风机,604、三级空气过滤器,605、前段加热器,606、第二风机,607、第三风机,608、后段加热器,609、高效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5所示,连续流动式干燥器包括主体10、料仓30、气流分布板20、旋转元件、空气处理系统、真空出料管50,所述旋转元件为旋转电机40,所述料仓30、所述气流分布板20、所述旋转电机40位于所述主体10内部,所述主体10上部设有进料孔101、出料孔102、观察窗105,所述主体10上部呈锥形,锥形末端设有出气孔104,所述主体10下部设有进气孔103,所述进气孔103上方设置所述气流分布板20,所述气流分布板20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01,所述气流分布板20上方设置所述料仓30和所述旋转电机40,所述旋转电机40驱动所述料仓30在俯视方向上逆时针旋转。

所述料仓呈环形,所述料仓30设有十二个料盘302,十二个所述料盘302在所述料仓30上环形排列,所述进料孔101位于一个所述料盘302的上方,所述出料孔102位于另一个所述料盘302的上方。每个所述料盘302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01;所述旋转电机40位于所述料仓30的中间、所述出气孔的下方、且与所述料仓30固定连接。

从进料孔101向料仓30中添加需要干燥的湿颗粒,从主体10下部的进气孔103向主体10内通入纯净的热空气,所述第二通孔201在气流分布板20上细密分布且容纳热空气通过、分流热空气,令热空气充盈主体10内部,热空气继续通过第一通孔301后,与湿颗粒接触,热空气使湿颗粒悬浮,热空气与湿颗粒进行热交换,热空气把湿颗粒的水分蒸发带走,热空气流动和湿颗粒进行气-固二相悬浮接触的质热传递方式,达到湿颗粒干燥的目的。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热空气将热能传至湿颗粒表面,再由表面传至湿颗粒内部,这是一个传热过程;而湿颗粒受热后,表面水分首先气化,而内部水分扩散到湿颗粒表面,并不断气化到空气中,使湿颗粒的水分逐渐降低,完成干燥,这是一个传质过程。连续式流动层干燥器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干燥,料仓30有十二个料盘302,在每个料盘302中分别放入3kg湿颗粒,然后旋转电机40驱动料仓30每隔40秒逆时针时针旋转30度,旋转360度用时8min。通过控制湿颗粒的加入量及连续流动式干燥器的旋转参数,使干燥过程中颗粒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且干燥温度无需太高、干燥时间无需太长,即可控制水分在0.3%以下,实现了敏感颗粒的干燥。在热空气和湿颗粒进行质热传递时,料仓30受旋转电机40驱动进行逆时针旋转,料仓30带动湿颗粒旋转,使得湿颗粒干燥更均匀,干燥所需时间更短;由于料仓30在转动,料仓30和湿颗粒也不易发生粘结。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105观察药品是否已干燥完成,在料仓30旋转一周后,如完成干燥则操作机器控制真空出料管50,将位于出料孔102下方、已完成干燥的颗粒进行出料,抽出干燥颗粒离开连续流动式干燥器,如未完成,需继续等待直至完成干燥操作;抽出一个料盘302的干燥颗粒后,料仓30旋转,真空出料管50可以接着抽出下一个料盘302的干燥颗粒,出料后的料盘302继续旋转到进料孔101下方,从进料孔101往料盘302里加入湿颗粒,然后料仓30继续旋转干燥,循环不断,实现连续干燥。该设备各项参数均由传感器进行检测。送风量和排风量均不小于2100m3,不大于2300m3。如两者风量不在此范围内,导致风量平衡失调,会发生干燥不良等情况。

所述主体10上部设置观察窗105,方便观察主体10内部的情况以及湿颗粒的干燥程度。所述主体10上部呈锥形便于将主体10内的热空气导流到出气孔104。所述真空出料管50直径小于所述出料孔102直径,便于真空出料管50伸入出料孔102处出料。

如图5所示,所述进气孔103外接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滤网601、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602、第一风机603、三级空气过滤器604、前段加热器605、第二风机606、第三风机607、后段加热器608、高效空气过滤器609。所述新风滤网601、所述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602、所述第一风机603、所述三级空气过滤器604、所述前段加热器605、所述第二风机606、所述第三风机607、所述后段加热器608、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609依次一一连接。

风机吹入的室外新风经新风滤网601过滤进入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602。新风温湿度处理系统602对新风进行冷凝除湿处理,形成的冷空气温度为14℃、相对湿度95%rh。冷空气经三级空气过滤器604(初、中、高三级过滤)过滤除尘后,前段加热器605对其加热除湿处理,随后后段加热器608将其加热除湿处理为温度为45~55℃、相对湿度12%rh的热空气。热空气被高效空气过滤器609过滤后吹入进气孔103。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