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3594发布日期:2021-07-20 17: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凝汽器(2)、冷却塔(3)、热网加热器(4)、除氧器(5)、小汽机(6)、吸收式热泵(7)和循环水泵(9);所述汽轮机(1)的排汽口与凝汽器(2)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循环水进口通过第一管道(25)、第一阀门(10)和第二管道(26)与冷却塔(3)相连,所述凝汽器(2)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三管道(27)、第二阀门(11)、第四管道(28)、循环水泵(9)和第五管道(29)与冷却塔(3)相连,循环水流量通过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的开度以及循环水泵(9)的频率调节;所述热网加热器(4)的进汽口通过第十八管道(42)、第五阀门(14)、第十一管道(35)、第三阀门(12)和第十管道(34)与汽轮机(1)相连,抽汽流量通过第三阀门(12)和第五阀门(14)的开度调节,所述热网加热器(4)的疏水口通过第十九管道(43)、第六阀门(15)和第二十管道(44)与除氧器(5)相连,疏水流量通过第六阀门(15)的开度调节,所述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进水口通过第二十三管道(47)、第十阀门(19)和第二十四管道(48)连接至第二十七管道(51),所述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出水口通过第二十一管道(45)、第九阀门(18)和第二十二管道(46)连接至第二十五管道(49),进出水流量通过第九阀门(18)和第十阀门(19)的开度调节;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进汽口通过第十五管道(39)、第八阀门(17)和第十四管道(38)与小汽机(6)的排汽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疏水口通过第三十管道(54)、第十一阀门(20)和第二十九管道(53)与除氧器(5)相连,抽汽和疏水流量分别通过第八阀门(17)和第十一阀门(20)的开度调节;所述小汽机(6)的进汽口通过第十三管道(37)、第四阀门(13)和第十二管道(36)连接至第十一管道(35),所述小汽机(6)设置有旁路,所述旁路包括第十六管道(40)、第七阀门(16)和第十七管道(41),所述第十六管道(40)的一端连接至第十一管道(35),所述第十六管道(40)的另一端连接第七阀门(16),所述第十七管道(41)的一端连接第七阀门(16),所述第十七管道(4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五管道(39);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水侧设置有两路,一路与循环水管路相连,另一路与热用户(8)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一路进水口通过第七管道(31)、第十四阀门(23)和第六管道(30)连接至第三管道(27),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一路出水口通过第九管道(33)、第十五阀门(24)和第八管道(32)连接至第一管道(25),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另一路进水口通过第二十八管道(52)、第十三阀门(22)和第二十七管道(51)连接至热用户(8),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另一路出水口通过第二十六管道(50)、第十二阀门(21)和第二十五管道(49)连接至热用户(8),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进出水流量通过第十二阀门(21)、第十三阀门(22)、第十四阀门(23)和第十五阀门(24)的开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7)的进汽有两路,一路为汽轮机(1)的抽汽,另一路为小汽机(6)的排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7)和热网加热器(4)在不同的供热阶段分别投用,或者同时投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仅投用热网加热器(4)时,通过关闭第四阀门(13)、第七阀门(16)、第十一阀门(20)、第十二阀门(21)、第十三阀门(22)、第十四阀门(23)和第十五阀门(24),开启并调节第三阀门(12)和第五阀门(14)的开度控制进汽量,开启并调节第九阀门(18)和第十阀门(19)的开度控制供回水流量;

在仅投用吸收式热泵(7)时,通过关闭第五阀门(14)、第九阀门(18)、第十阀门(19)、第四阀门(13)和第八阀门(17),开启并调节第三阀门(12)、第七阀门(16)、第十一阀门(20)、第十四阀门(23)、第十五阀门(24)、第十二阀门(21)和第十三阀门(22)控制进汽量、疏水量和供回水量;

在投用小汽机(6)和吸收式热泵(7)时,通过关闭第五阀门(14)、第七阀门(16)、第九阀门(18)、第十阀门(19)和第六阀门(15),开启并调节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3)、第八阀门(17)、第十一阀门(20)、第十四阀门(23)、第十五阀门(24)、第十二阀门(21)和第十三阀门(22)控制进汽量、疏水量和供回水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热电联产节能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塔、热网加热器、除氧器、小汽机、吸收式热泵和循环水泵等;在不改变火电厂现有系统的情况下,新增热网加热器、小汽轮机和吸收式热泵余热交换等设备,同时在设备的进出口设置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热交换系统的切换连接。本发明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合理设计供热系统,实现对循环水升温加热,降低了热交换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有效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和供热灵活性,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真;张才稳;张佳佳;董霖;张志勇;卢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2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