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1661发布日期:2022-06-15 17:2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为了对过滤部进行杀菌而使用杀菌用光线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空气净化器是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设备,是一种通过对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颗粒、异味颗粒、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过滤来净化空气的装置。
3.由于受到都市化、工业化以及国际化等影响,空气净化器也正在成为一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另外,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随着微尘的增加、过敏患者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影响而急剧增大。
4.当空气净化器将如一般住宅的100m2以上的环境作为净化对象时,设备的尺寸可以变大。这种设备中,可以组合使用应对灰尘等物理颗粒的过滤器、应对气体等化学物质的过滤器以及应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过滤器。即,在较大的空间中,可以使用能够组合容纳各种过滤器的较大尺寸的空气净化器。
5.但是,当在如单间公寓、车辆内部的较小空间中使用大尺寸的空气净化器时,空间的使用率、移动性、耗能方面上的效率会低下。另外,对于移动频繁的用户而言,相比于较大尺寸的空气净化器,小尺寸且可供个人携带使用的空气净化器更为适合。在这种背景下,正开发着可供个人携带使用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6.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以较小尺寸且重量较轻的形态提供,以容易携带。这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具有用户可以方便携带,并且简单地在所需的场所使用的优点。即,相比于长时间滞留在如家庭一样的一个场所的用户,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更适合于具有外出频繁或在多个场所移动的生活模式的用户。
7.在现有技术(韩国公开专利公报2020-0037187)中,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背面吸入空气并从正面吐出空气。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背面流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和送风风扇直接向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正面吐出。
8.但是,为了容易携带,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外形尺寸已被设定,因此存在不能额外地将用于对过滤器进行杀菌的杀菌部设置于外壳部的内侧的问题。
9.另外,在为了对过滤部进行杀菌而使用杀菌用光线的情况下,存在杀菌用光线的一部分泄露到外壳部外侧的问题。
10.另外,在为了对过滤部进行杀菌而使用杀菌用光线的情况下,因外壳部的有限尺寸,无法充分地确保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因此存在无法很好地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问题。
11.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20-0037187号(公开日:2020.04.08,发明名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中公开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用于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部设置于外壳部的内侧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13.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阻断用于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照射到外壳部外侧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14.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外壳部的尺寸有限的状态下,也能确保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15.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并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会进一步清楚理解。另外,通过权利要求范围中描述的方法及其组合,能够容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16.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过滤部的下侧设置有杀菌部。
17.具体地说,通过照射杀菌用光线来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部位于过滤部的下侧。另外,杀菌部在外壳部的内侧位于面向入口部的位置,因此无需为设置杀菌部而额外地增大外壳部的外形,从而不仅提供紧凑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而且还能对过滤部进行杀菌。
18.另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征还在于,阻断用于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照射到外壳部的外侧。
19.具体地说,在照射部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反射部,从照射部向过滤部照射的杀菌用光线被反射部阻断,从而照射不到入口部的外侧。
20.另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技术特还在于,即使在外壳部的尺寸有限的状态下,也能确保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
21.具体地说,将沿着照射部的外侧周缘而设置的反射部设置为漏斗形状,并且使杀菌用光线沿着朝向过滤部的方向反射,在反射部形成有反射涂层,由此反射率变高,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确保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
2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外壳部,其具备入口部,所述入口部形成用于吸入空气的通路;过滤部,其位于入口部的上侧,并且对流入到入口部的内侧并移动至上侧的空气进行净化;照射部,其位于过滤部的下侧,并设置在与入口部重叠的高度上,而且向过滤部照射杀菌用光线;以及杀菌支撑部,其固定于外壳部,并且沿着照射部的外侧周缘设置而支撑照射部。
23.另外,照射部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其位于过滤部的下侧并支撑在杀菌支撑部;以及杀菌光源,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并向过滤部照射杀菌用光线。
24.另外,杀菌光源和过滤部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25.另外,杀菌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主体部,所述支撑主体部沿着照射部的外侧周缘设置,并且将从杀菌光源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反射到过滤部。
26.另外,支撑主体部可以包括:反射部,其设置成以凹陷的形状朝向过滤部,杀菌光源位于所述反射部的中央,所述反射部使从杀菌光源照射的光沿着朝向过滤部的方向反射;以及内侧支撑部,其朝着反射部的下侧延伸并对照射部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支撑。
27.另外,支撑主体部还可以包括散热孔部,所述散热孔部在反射部形成复数个孔,以对照射部进行空冷。
28.另外,散热孔部可以具备复数个长孔,所述复数个长孔以杀菌光源为中心形成为圆弧形状。
29.另外,反射部可以在外壳部的内侧位于面向入口部的位置。
30.另外,反射部可以包括:第一反射主体,其沿着杀菌光源的周缘设置,并与杀菌光源隔开;以及第二反射主体,其从第一反射主体朝着向上倾斜的方向延伸。
31.另外,第二反射主体可以形成为其上侧呈开口的漏斗形状,并且第二反射主体的内径可以随着从第一反射主体靠近过滤部而逐渐增大。
32.另外,内侧支撑部可以包括:内侧托架,其朝向反射部的下侧延伸;以及卡止钩,其从内侧托架的下侧朝向所述照射部的内侧弯折,并与照射部的边缘卡止。
33.另外,支撑主体部还可以包括,从反射部的外侧边缘朝向下侧延伸的阻断主体。
34.另外,阻断主体形成为其下侧呈开口的圆筒形状,阻断主体的中心和入口部的中心一致。
35.另外,杀菌支撑部还可以包括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朝向支撑主体部的下侧延伸并固定于外壳部。
3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第一壳体部,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吐出空气的排出口;第二壳体部,其与第一壳体部的下部连接;过滤部,其设置于第一壳体部的内侧,并且用于对流入到入口部的内侧的空气进行净化;风扇模块部,其位于过滤部和排出口之间,通过使风扇进行旋转来沿着朝向排出口的方向吹送空气;照射部,其位于过滤部的下侧并向过滤部照射杀菌用光线;以及杀菌支撑部,其固定于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沿着照射部的外周设置并支撑照射部。
37.另外,第一壳体部、过滤部、风扇模块部以及照射部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38.另外,杀菌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主体部,其沿着照射部的外侧周缘设置,并且使从照射部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反射到过滤部;以及支撑托架,其朝向支撑主体部的下侧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中的至少一个。
39.另外,支撑主体部可以包括:反射部,其设置成以凹陷的形状面向过滤部,照射部位于所述反射部的中央,所述反射部使从照射部照射的光沿着朝向过滤部的方向反射;以及内侧支撑部,其朝向反射部的下侧延伸并对照射部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支撑。
40.另外,支撑主体部还可以包括散热孔部,所述散热孔部在反射部形成复数个孔,以对照射部进行空冷。
41.另外,在反射部的表面可以形成有反射涂层。
42.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通过从杀菌部照射的杀菌用光线来对过滤部进行杀菌,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污染。
43.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杀菌部设置在设置有入口部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空间使用率,并且能够提供紧凑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44.另外,根据本发明,阻断用于对过滤部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照射到外壳部的外侧,由此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45.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安装设置有反射涂层的反射部,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稳定地确保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因此能够提高杀菌部的杀菌效率。
46.在以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时,与上述效果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效果。
附图说明
47.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48.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分解并示出的剖视图。
49.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分解并示出的立体图。
50.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部在外壳部的内侧设置于面向入口部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51.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的上部的立体图。
52.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的下部的立体图。
53.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54.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部设置于过滤部下侧的状态的图。
55.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的剖视图。
56.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的立体图。
57.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的俯视图。
58.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杀菌部的俯视图。
59.附图标记说明
60.1: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61.10:外壳(housing)部;
62.20:第一壳体(case)部;21:容纳空间;22:入口部;23:入口孔;24:排出口;
63.30:第二壳体部;
64.35:内侧盖体;
65.40:过滤部;
66.70:风扇模块部;80:风扇外壳;90:风扇构件;130:风扇底座
67.140:吐出部;
68.150:第一吐出部;152:第一吐出芯;154:第一吐出主体;156:叶片
69.160:第二吐出部;161:第二吐出芯;162:第二吐出主体;163:吐出支撑台
70.200:杀菌部
71.210:杀菌支撑部
72.220:支撑主体部
73.230:反射部;232:第一反射主体;234:第二反射主体
74.240:内侧支撑部;242:内侧托架;244:卡止钩
75.250:散热孔部;260:阻断主体;270:支撑托架
76.280:照射部;281:印刷电路板;282:杀菌光源
77.290:电池
78.300:旋转支撑部;310:芯构件;350:芯支撑部;370:球形接头
79.400:杀菌部;410:杀菌支撑部;420:支撑主体部;430:反射部;450:散热孔部;460:
阻断主体;470:支承部;480:照射部
80.500:杀菌部;510:杀菌支撑部;530:反射部;550:散热孔部;560:照射部
81.a:第一区域;b:第二区域;d:设定间隔;g1:第一长度;g2:第二长度;f:设定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82.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前述目的、特征以及有优点,由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当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或相似的构成要素。
83.虽然,为了描述各种构成要素而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限定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另一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第一构成要素当然也可以成为第二构成要素。
84.以下,在构成要素的“上部(或下部)”或在构成要素的“上(或下)”配置有任意构成要素不仅表示任意构成要素和所述构成要素的顶面(或底面)相接而配置,而且还表示在所述构成要素和所述构成要素上(或下)配置的任意构成要素之间可能会夹设有其他构成要素。
85.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它构成要素时,应该理解为上述构成要素可直接连结或连接上述其它构成要素,或者,也可以在各构成要素之间“连结”、“结合”或“连接”另一构成要素,或者也可以各个构成要素通过其他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它构成要素。
86.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各个构成要素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
87.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上下文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否则单数的表达方式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构成”或“包括”等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须将说明书中记载的各种构成要素或各种步骤全部包括,而应该被解释为也不可以不包括其中一部分构成要素或一部分步骤,或者还可以追加包括构成要素或步骤。
88.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a和/或b”表示a、b或a和b,同样地,“c至d”表示c以上且d以下。
89.[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外观]
[0090]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剖视图,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分解并示出的剖视图,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分解并示出的立体图。
[009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形成为大致的圆筒形状。这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外壳部10、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杀菌部200、旋转支撑部300中的至少一个。
[0092]
外壳部10具备入口部22,过滤部40、杀菌部200以及风扇模块部70可以位于该外壳部10的内侧。另外,外壳部10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空气流路。由于在外壳部10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形的空气流路,因此能够降低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的空气的摩擦阻力。
[0093]
另外,在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外壳部10的中心的旋转轴延伸线e上,入口部22、过滤
部40、杀菌部200、风扇模块部70、排出口24以及旋转支撑部300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外壳部10中的从下侧朝向上侧进行移动的空气的流动沿着竖直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从而缩短空气的移动路径,由此降低空气的流路阻力,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0094]
旋转轴延伸线e与设置于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构件的旋转中心相同,并且与贯穿外壳部10的中心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基准线一致。
[0095]
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于水平面的情况下,竖直基准线与竖直线或旋转轴延伸线e一致。另外,外壳部10可以由单一构件构成,但是优选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
[0096]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形成为,整体上呈上下方向的长度较长的直立的圆柱形状。由此,用户可以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立起使用或平放使用。另外,由于在如车辆内部那样发生晃动的场所,以设置于如杯座一样朝向下侧凹陷的槽部的状态使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其位置。
[0097]
下面,定义方向。当将从第一壳体部20朝向吐出部140所处的方向称作上部方向,将从第一壳体部20朝向第二壳体部30所处的方向称作下部方向时,“第一方向”是指上下方向或轴向。另外,第一方向也可以表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作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指左右方向、水平方向或半径方向。
[0098]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
[0099]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外壳部10、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以及杀菌部200。另外,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还可以包括吐出部140和电池290。
[0100]
外壳部10包括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框架。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侧面和底面的外观。在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21。在这种容纳空间21中容纳有包括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杀菌部200、旋转支撑部300以及电池290在内的电气电子部件等。优选地,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形成为具有充分的强度,以能够保护所容纳的部件免受外部冲击。
[0101]
过滤部40设置于第一壳体部20的容纳空间21,并且配置在风扇模块部70和入口部22之间。即,过滤部40配置于风扇模块部70的下部,发挥对经由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入口部22而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的作用。穿过过滤部40时被净化了的空气,经过风扇模块部70和吐出部140并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吐出。
[0102]
位于入口部22的上侧并对朝向入口部22的内侧流入而向上侧进行移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过滤部40面向入口部22,并设置于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另外,过滤部40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0103]
由于过滤部40形成于入口部22的上侧,因此无法从入口部22看到过滤部40。而且,入口部22的上端和过滤部40的下端之间设定有规定距离的间隔。间隔距离是考虑从照射部280照射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而设定的。另外,间隔距离也可以考虑反射部230的反射率和反射部230的性能而设定。
[0104]
过滤部40可以由单一过滤器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以复数个过滤器层叠的状态配置。另外,也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过滤部40的额外的过滤器壳体(未图示)。
[0105]
过滤器壳体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在过滤器壳体的内侧也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纳过滤器的插入空间。
[0106]
风扇模块部70可以容纳于第一壳体部20内部的容纳空间21,并且可以配置在吐出部140和过滤部40之间。更具体地说,风扇模块部70可以配置在排出口24和过滤部40之间。即,风扇模块部70位于过滤部40的上部,排出口24、旋转支撑部300、旋转引导部400以及吐出部140位于风扇模块部70的上部。这种风扇模块部70发挥,吸入经由入口部22而流入到过滤部40的下部的空气,并且将其从第一壳体部20的上部吐出的作用。
[0107]
吐出部140的旋转中心可以与风扇模块部70的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经由入口部22流入的空气朝向上侧进行移动,并且依次穿过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叶片156以及吐出部140并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侧排出。
[0108]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了风扇模块部70包括斜流式风扇的情形。这种风扇模块部70可以沿着轴向吸入穿过过滤部40的空气,并且朝着轴向和半径方向之间的方向吐出。
[0109]
吐出部140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壳体部20的上侧,吐出部140可以对经由排出口24移动到上侧的空气的吐出方向进行引导。在第一壳体部20的上部设置有旋转支撑部300,吐出部140可旋转地设置于旋转支撑部300。吐出部140的上下两侧形成开口,因此,经由旋转支撑部300移动到吐出部140下部的空气可以经过吐出部140的上部并排出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
[0110]
杀菌部200可以位于过滤部40的下部,并且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中的至少一个。杀菌部200与过滤部40隔开规定的距离,并且向过滤部40照射杀菌用光线。由于从杀菌部200照射的杀菌用光线对人体有害,因此,将杀菌部200的设置位置设定成杀菌用光线无法经由入口部22照射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外侧。
[0111]
杀菌部200位于外壳部10的内侧中的面向入口部22的位置,由于无需为设置杀菌部200而额外地增大外壳部10的外形,因此能够提供不仅具有过滤部40的杀菌功能,而且尺寸紧凑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
[0112]
电池29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30内侧的容纳空间21,并且配置于杀菌部200的下部。电池290可以提供用于驱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电源。
[0113]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部件配置结构]
[0114]
设置于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的容纳空间21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当沿着上下方向划分了容纳空间21时,上部的区域成为第一区域a,而下部的区域成为第二区域b。需要明确的是,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并非物理划分的区域,而是仅仅从概念上划分的区域。
[01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将用于形成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骨骼框架的第一壳体部20的容纳空间21设定为第一区域a,而将第二壳体部30内部的容纳空间21设定为第二区域b。
[0116]
在第一区域a配置有与空气的吸入、净化、吐出、杀菌相关的构成。即,在第一区域a配置有入口部22、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旋转支撑部300、吐出部140以及对过滤部40进行杀菌的杀菌部200。因此,在第一区域a形成有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气流,并且通过设置成可旋转的吐出部140来对空气的排出方向进行调节。
[0117]
在第一壳体部20设置有作为用于吸入空气的通路的入口部22,所述入口部22具备复数个入口孔23。在第一壳体部20的上部设置有:排出口24,其作为用于吐出在第一区域a被净化了的空气的通路;以及吐出部140,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旋转支撑部300。因此,在第一
壳体部20的内侧形成有使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相连接的空气流路。
[0118]
并且,杀菌部200位于外壳部10的内侧空间中的面向入口部22的位置,因此无需为了另行设置杀菌部200而增大外壳部10的尺寸,从而能够提高空间使用率。
[0119]
即,在第一区域a设置有入口部22、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杀菌部200以及排出口24。在第一区域a形成有,吸入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的空气穿过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时所需的流路。
[0120]
在第二区域b配置有与用于空气净化的空气流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构成。即,在第二区域b可以设置有包括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控制部和电池290等。
[0121]
根据本实施例,外壳部10形成为上下方向长度大于侧方向长度的圆筒形状。并且,配置于上部的第一区域a的上下方向长度大于配置于下部的第二区域b的上下方向长度。即,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在纵向上立起时,上部的第一区域a占有比下部的第二区域b跟大的区域。
[0122]
由于吐出部140可旋转地设置于旋转支撑部300,因此可以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容易对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使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中被净化了的空气更容易到达用户的脸部。
[0123]
当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放置于低于用户的脸部的地面上使用时,相比于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横向平放使用的情况,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立起使用更有利于更多量的被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净化了的空气达到用户的脸部。
[0124]
为此,当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纵向立起时,若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上部通过朝向预设方向进行旋转的吐出部140来实现空气的吐出,则被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净化了的空气到达用户的脸部的量进一步增加。
[0125]
并且,由于杀菌支撑部210沿着照射部280的周缘设置,因此,阻断对过滤部40进行杀菌的杀菌用光线经由入口部22而照射到外壳部10的外侧。在照射部280的外侧周缘设置有反射部230,从照射部280照向过滤部40的杀菌用光线因被反射部230阻断而照射不到入口部22的外侧,而被引向过滤部40的下侧。
[0126]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部件的详细构成]
[0127]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可以包括外壳部10、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以及杀菌部200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还可以包括旋转支撑部300和电池290。
[0128]
[第一壳体部]
[0129]
外壳部10包括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在第一壳体部2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纳空间21,在第一壳体部20的下部侧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第一壳体部2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可以设置成其上侧和下侧形成开口的形状。第一壳体部20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由复数个构件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壳体部20由复数个构件构成,各个构件可以以插入方式结合,或者通过粘合剂或熔接结合,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如螺栓的紧固构件195来彼此连接的等。
[0130]
另一方面,空气经由第一壳体部20的下部侧面吸入,并且经由第一壳体部20的上侧吐出。为此,沿着第一壳体部20的下部周缘设置有入口部22,在该入口部22设置有入口孔23。并且,在第一壳体部20的上侧可以设置有用于吐出空气的排出口24。
[0131]
另外,在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部22沿着第一壳体部20的外侧周缘设置的状态下,在与入口部22隔开的上侧设置有过滤部40,因此能够在过滤部40的整个面积上均匀地实现空气的移动。
[0132]
另一方面,在入口部22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入口孔23,这种入口孔23可以以斜线形状倾斜地设置,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有中间部分弯折了的不等号形状的孔。另外,为了增加流入过滤部40的空气的流量,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变形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外壳部10的侧面中设置有过滤部40的位置形成有入口孔23等。
[0133]
另一方面,外壳部10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变形,例如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复数个构件构成等。
[0134]
[第二壳体部]
[0135]
第二壳体部30可以在与第一壳体部20的下部连接,并且在第二壳体部30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包括电池290在内的电气电子部件的空间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36]
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壳体。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均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也可以只有第二壳体部30形成为圆筒形状。或者,也可以只有第一壳体部20形成为圆筒形状。
[0137]
在第二壳体部3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用户用手方便抓住第二壳体部30的外侧周缘,也容易进行将第二壳体部30放置于具有大体上呈圆形截面的槽部的车辆的杯座中的动作。
[0138]
并且,在第一壳体部20形成为圆筒形状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因经由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而朝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与形成曲面形状的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发生接触所产生的摩擦,由此,能够使空气的流动变得更加顺畅。
[0139]
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而在第二壳体部30的内侧不形成空气流路,因此,即使在第二壳体部30被用户的手抓住或放置于杯座的情况下,也可以顺畅地实现经由第一壳体部20的空气的吸入和排出,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0140]
[内侧盖体]
[0141]
在第二壳体部3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杀菌部200的内侧盖体35。内侧盖体35可以形成为板形状,并且支撑杀菌部200的下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内侧盖体35为圆盘形状,并且遮蔽第二壳体部30的上侧。
[0142]
内侧盖体35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设置有用于使杀菌部200的支撑托架270固定的孔部。
[0143]
内侧盖体35位于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之间,并且遮蔽第一壳体部20的下部。另外,内侧盖体35可以在位于杀菌部200的下侧并且与外壳部10连接而其移动被限制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44]
经由入口部22而流入到第一壳体部20内侧的空气,被内侧盖体35阻断而无法移动到第二壳体部30,由此增大向风扇模块部70移动的空气流量,从而能够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0145]
[过滤部]
[0146]
过滤部40可以在设置于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并且对流入到入口部22的内侧的空
气进行净化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4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状。
[0147]
由于第一壳体部20形成圆形管(pipe)形状,设置于第一壳体部20内侧的过滤部40也形成为与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相接的圆柱形状,因此能够有效地对经过第一壳体部20内侧的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0148]
另外,过滤部40的横截面是,形成为圆形而在第一壳体部20的内部具有最大面积的形态。另外,过滤部40制造成筒形状,由此在构成过滤部40的远端的上端和下端切断时压力损失最小化,从而能够使过滤部40的性能最大化。
[0149]
另外,由于过滤部40的外径制造成其直径大于将空气吸入到风扇模块部70的入口的直径,因此能够使过滤部40的体积最大化。
[0150]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杀菌部200以及吐出部140沿着外壳部10的上下方向配置,空气的流动也可以沿着与其相同的上下方向实现。即,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动作来实现的空气的流动可以沿着与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以及吐出部140的配置方向相同的直线方向实现。
[0151]
如上所述,若沿着直线方向形成空气的流动,则相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相应地减小,从而能够较顺畅地实现空气流动。由此,通过风扇模块部70,能够实现充分量的空气的吸入和与其对应的充分量的空气的吐出,从而能够相应地提高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
[0152]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40可以使用抗菌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如果针对杀菌部200的供电不正常,则照射部280无法进行动作,从而可能会无法较好地实现针对过滤部40的杀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将使用了抗菌剂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用作过滤部40。
[0153]
[风扇模块部]
[0154]
风扇模块部70可以在位于过滤部40和所述排出口24之间并且通过使风扇旋转来朝排出口24的方向吹送空气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55]
若使用作为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的风扇模块部70,则其形状与圆筒形状的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形状一致或相对应,因此,第一壳体部20的形状不会因风扇模块部70的固定或紧固而增大,从而能够使产品小型化。另外,当在车辆中使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时,可以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大小形成为杯座的尺寸之内。
[0156]
另外,由于在风扇模块部70使用圆形斜流式风扇模块,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将性能最大化的上部吐出式小型空气净化器。风扇模块部70的风扇类型是斜流式风扇,风扇模块部70的内部结构设置成能够安装斜流式风扇。
[0157]
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通过马达的动作进行旋转。只有用于使风扇构件90进行旋转的马达的旋转轴可以连接于风扇构件90,在风扇构件90可以设置有转子,也可以在旋转被限制的风扇外壳80设置有定子。由于定子的磁场发生变化,因此与转子一起进行旋转的轴可以与风扇构件90连接,从而转子和风扇构件90可以以定子为中心进行旋转。用于使风扇构件90进行旋转的马达的构成是公知的构成,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0158]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部70可以包括风扇外壳80、风扇构件90以及风扇底座130。
[0159]
风扇外壳80可以在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并且在风扇外壳8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使风扇构件90旋转的空间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60]
风扇构件90可以在可旋转地设置于风扇外壳80的内侧并且能够使空气朝向吐出部140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61]
虽然作为风扇构件90可以使用斜流式风扇,但是这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他类型的风扇也可以用作本发明的风扇构件90。
[0162]
风扇底座130可以在与风扇外壳80的下侧结合并且引导穿过了过滤部40的空气流入到风扇构件90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
[0163]
风扇底座130可以配置在过滤部40和风扇构件90之间。另外,风扇底座130的边缘形状可以与过滤部40的边缘形状相对应。例如,在过滤部40为圆柱形状且过滤部40的边缘形状为圆形时,风扇底座130可以设置成具有中空的环形状。
[0164]
[吐出部]
[0165]
如图1至图3所示,吐出部140可以在可旋转地设置于旋转支撑部300并且对穿过了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进行调节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由于本发明的吐出部140可旋转地设置于在旋转支撑部300设置的球形状的球形接头(ball joint)370,因此能够使旋转动作顺畅地进行。
[0166]
由于吐出部140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开口,并且可旋转地连接于旋转支撑部300,因此能够对穿过了风扇模块部70的空气的吐出方向进行调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吐出部14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部150和第二吐出部160。
[0167]
第一吐出部150可以在位于球形接头370的一侧(以图2为基准,上侧)并且设置有复数个对空气的吐出进行引导的叶片156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吐出部15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芯(core)152、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片156。
[0168]
第一吐出芯152设置为围绕球形接头370的球形状的上侧的形状,并且位于芯构件310的上侧。第一吐出主体154设置为围绕第一吐出芯152的外侧的环形状,第一吐出主体154的外侧形成为曲面形状。
[0169]
并且,由于第一吐出芯152和第一吐出主体154通过复数个叶片156相连接,因此第一吐出芯152、第一吐出主体154以及叶片156可以一起进行旋转。
[0170]
第二吐出部160可以在位于球形接头370的另一侧(以图2为基准,下侧)并与第一吐出部150连接且与第一吐出部150一起以球形接头370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吐出部160可以包括第二吐出芯161、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撑台163。
[0171]
第二吐出芯161设置为围绕球形接头370的球形状的下侧的形状,并且位于第一吐出芯152的下侧。第二吐出主体162设置为围绕第二吐出芯161的外侧的环形状,第二吐出主体162的外侧形成为曲面形状。
[0172]
并且,由于第二吐出芯161和第二吐出主体162通过复数个吐出支撑台163相连接,因此第二吐出芯161、第二吐出主体162以及吐出支撑台163可以一起进行旋转。
[0173]
[旋转支撑部]
[0174]
旋转支撑部300可以在将位于外壳部10的排出口24的吐出部140支撑为可进行旋
转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支撑部300包括芯构件310、芯支撑部350以及球形接头370。
[0175]
芯构件310位于吐出部140的下侧,并且沿着朝向吐出部140的方向延伸。芯构件310可以位于用于对空气的吐出方向进行调节的吐出部140的下侧,并且可以从排出口24的中心沿着朝向吐出部140的方向延伸。
[0176]
由于芯构件310形成为,其外侧呈曲面,并且其横截面随着从连接于芯支撑部350的下侧沿着朝向球形接头370的方向而逐渐变小,因此能够使从下侧朝向上侧进行移动的空气的阻力最小化。
[0177]
另外,芯构件310可以采用,其外侧为曲面并且其横截面可以随着从连接于芯支撑部350的下侧沿着朝向球形接头370的方向保持恒定或发生变化等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78]
另外,芯构件310可以设置成圆锥形状,并且其横截面可以随着靠近上侧而逐渐变小。
[0179]
芯支撑部350可以在支撑芯构件310的下部并且固定于外壳部10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80]
设置于芯支撑部350的叶片可以变形为,将芯构件310作为基准以辐射状延伸或设置成螺旋形状的等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181]
球形接头370可以在其下侧结合于芯构件310而其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其上侧插入到吐出部140的内侧而将吐出部140支撑为可进行旋转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球形接头370的端部可以是球形状,并且位于吐出部140的内侧而将吐出部140支撑为可进行旋转。
[0182]
[杀菌部]
[0183]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210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部200设置于过滤部40的下侧的状态的图。
[0184]
如图1、图7以及图8所示,杀菌部200可以设置于过滤部40的下侧,并且设置在与入口部22相同的高度上。由于杀菌部200和入口部22的设置高度相同,因此,与将杀菌部200设置于入口部22的上侧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使外壳部10的高度变低。杀菌部200可以在通过照射杀菌用光线来对过滤部40进行杀菌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形状。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部200包括杀菌支撑部210和照射部280。
[0185]
杀菌支撑部210支撑照射部280并固定于外壳部10。另外,杀菌支撑部210可以在沿着照射部280的外侧周缘设置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支撑部210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杀菌支撑部210可以包括支撑主体部220和支撑托架270。
[0186]
支撑主体部220可以在沿着照射部280的外侧周缘设置并将从杀菌光源282照射出的杀菌用光线反射到过滤部40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主体部220可以包括反射部230、内侧支撑部240、散热孔部250以及阻断主体260中的至少一个。
[0187]
反射部230设置为朝向过滤部40并凹陷而成的形状,照射部280的杀菌光源282位于反射部230的中央。反射部230使从照射部280的杀菌光源282照射出的光沿着朝向过滤部40的方向反射。
[0188]
另外,反射部230可以位于外壳部10的内侧中的面向入口部22的位置。由于用作杀菌光源282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因此设置包括反射部230的支撑主体部220,以防止杀菌用光线照射到外壳部10的外侧。为了阻断杀菌用光线除了过滤部40之外还照射到作为注塑物的外壳部10,或者经由入口部22照射到外壳部10的外侧,设置有反射部230。反射部230考虑到杀菌用光线的辐射角和过滤部40的面积而设计。
[0189]
反射部230形成为其上侧呈开口的漏斗形状,反射部230的上端和入口部22的上端位于同一个线上,或者位于比入口部22的上端更高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阻断从杀菌光源282射出的杀菌用光线照射到入口部22的外侧。
[0190]
并且,将反射部230的角度设计成,反射部230不会妨碍杀菌用光线照射到过滤部40的边缘。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射部230包括第一反射主体232和第二反射主体234。
[0191]
第一反射主体232沿着杀菌光源282的周缘设置,并且与杀菌光源282隔开规定间隔d。
[0192]
第二反射主体234从第一反射主体232朝着向上倾斜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反射主体234可以形成为其上侧呈开口的漏斗形状,并且其内径随着从第一反射主体232靠近过滤部40而逐渐增大。
[0193]
并且,在反射部230的表面可以形成有反射涂层。可以将反射率较高的铝、铬等材料涂覆在作为注塑物的反射部230的表面上,使得反射部230发挥反射板的作用。
[0194]
可以只在面向杀菌光源282的第一反射主体232形成有涂层,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第二反射主体234形成有涂层。当在反射部230涂覆有铝反射涂层时,反射率可以达到90%。
[0195]
并且,第一反射主体232的面向杀菌光源282的反射面设置成与水平线形成设定角度f。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射面的设定角度f具有80度的倾斜角。由此,从杀菌光源282照射出的杀菌用光线直接照射到过滤部40的边缘,或者在被第一反射主体232反射之后照射到过滤部40的边缘,因此能够使杀菌用光线的损失最小化。通过如上所述的反射部230的设置,以uvc-led10mw为基准实现平均照度6%、最小照度26%的改善。
[0196]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光源282和第一反射主体232之间的设定间隔d为1.4mm至5mm。并且,当将杀菌光源282和过滤部40之间的距离称作第一长度g1,而将过滤部40的下部面的半径称作第二长度g2时,第二长度g2大于第一长度g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长度g2是第一长度g1的1.8倍至2.2倍。
[0197]
内侧支撑部240可以在朝向反射部230的下侧延伸而对照射部280的印刷电路板281进行支撑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内侧支撑部240可以包括:内侧托架242,其朝向反射部230的下侧延伸;以及卡止钩244,其从内侧托架242的下侧朝向所述照射部280的内侧弯折,由此卡止到照射部280的边缘。
[0198]
内侧支撑部240设置有复数个,并且朝向反射部230的下侧延伸。内侧支撑部240通过以挂钩的方式进行动作,由此卡止于印刷电路板281的外侧边缘,因此可以使印刷电路板281固定于支撑主体部220的内侧。
[0199]
散热孔部250在反射部230形成有复数个孔。由于通过散热孔部250实现空气的流动,因此对照射部280进行空冷。散热孔部250可以设置有复数个长孔,所述长孔以杀菌光源282为中心呈圆弧形状。散热孔部250设置有狭缝孔,所述狭缝孔将杀菌光源282作为中心以圆弧形状延伸。通过散热孔部250的设置,位于照射部280下侧的照射部280的印刷电路板
281得到空冷,由此能够提高使用uvc led的杀菌光源282的散热性能。
[0200]
阻断主体260从反射部230的外侧边缘朝向下侧延伸。阻断主体260形成为其下侧呈开口的圆筒形状,阻断主体260的中心和入口部22的中心一致。由于设置有阻断主体260,因此,即使杀菌光源282从照射部280向反射部230的下侧照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也会被阻断主体260阻断。因此,在杀菌用光线经由入口部22而照射到外壳部10的外侧时,在反射部230实现第一次阻断,在阻断主体260实现第二次阻断。
[0201]
支撑托架270可以在朝向支撑主体部220的下侧延伸并固定于外壳部10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支撑托架270可以朝向支撑主体部220的下侧延伸并且固定于第一壳体部20和第二壳体部3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也可以固定于用于遮蔽第二壳体部30上侧的内侧盖体35。
[0202]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托架270以挂钩形状与板形状的内侧盖体35相结合。因此,杀菌部200的设置和分解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减少保养维护作业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0203]
照射部280位于过滤部40的下侧,并且设置在与入口部22重叠的高度上,而且向过滤部40照射杀菌用光线。另外,照射部280的移动被杀菌支撑部210限制,照射部280位于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入口部22的半径方向中心的竖直基准线上。竖直基准线与旋转轴延伸线形成同一个直线。另外,第一壳体部20、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以及照射部280的中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0204]
因此,在过滤部40位于照射部280的上侧的情况下,通过光量较少的杀菌光源282也能对过滤部40下端的整个面积进行杀菌,从而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和保养维护成本。
[0205]
另外,照射部280可以在配置于高于或等于入口部22的上端位置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射部28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281和杀菌光源282。在杀菌支撑部210的内侧固定有印刷电路板281,在印刷电路板281的上侧或内侧设置有用于照射杀菌光线的杀菌光源282。
[0206]
印刷电路板281卡止在设置于支撑主体部220的内侧支撑部240,从而其移动受到限制。并且,设置于印刷电路板281的杀菌光源282位于过滤部40的下侧,并且以预设的照射角朝向设置有过滤部40的上侧照射杀菌用光线。由于杀菌光源282和过滤部40的半径方向中心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因此杀菌用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过滤部40的下部。
[0207]
杀菌光源282可以是uvc led,除此之外,可以在用于对存在于过滤部40的细菌进行杀菌的技术思想方案内使用各种类型的杀菌装置。
[0208]
另外,由于沿着杀菌光源282的周缘设置有反射部230,因此,即使杀菌部200的杀菌光源282配置在与入口部22相同的高度上,也能防止杀菌用光线经由入口部22照射到第一壳体部20的外侧。
[0209]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照射杀菌用光线的uvc led的照射角有限,因此,在过滤部40和uvc led之间未能确保适当距离的情况下,存在有难以将杀菌范围覆盖至过滤部40的边缘为止的问题。
[0210]
但是,根据本发明,设置反射部230并在反射部230形成反射涂层,因此,杀菌用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过滤部40的下部,从而能够提高杀菌性能。由于通过沿着照射部280外周设置的反射部230设置为漏斗形状,由此使杀菌用光线沿着朝向过滤部40的方向反射,并且通过反射部230的反射涂层来提高了反射率,从而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确保杀菌用
光线的照射角和照射距离。
[0211]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动和杀菌]
[0212]
由于沿着第一壳体部20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入口部22,因此,存在于第一壳体部20外侧的空气经由入口部22而移动到第一壳体部20的内侧,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流量。
[0213]
通过风扇模块部70的动作,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流入到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内部。此时,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外侧的空气经过入口孔23并形成在内侧支撑部240的外侧周缘进行旋转的螺旋形的气流。
[0214]
流入到第一壳体20内侧并以螺旋形进行旋转而上升的空气,在杀菌部200的周缘进行旋转并移动到朝向过滤部40的上侧。并且,穿过了过滤部40的空气经由风扇模块部70而移动到外壳部10的上侧。
[0215]
在穿过过滤部40的过程中,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微尘、超微尘等物理颗粒,异味颗粒、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将会被过滤掉。
[0216]
由于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以及旋转支撑部300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一条直线上,因此不仅能够最小化流动损失,而且还能实现有效的空气吸入和过滤。
[0217]
流入到风扇模块部70内部的空气朝向风扇模块部70的上侧吐出,并移动到吐出部140的内侧。由于吐出部140可以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因此能够根据吐出部140的设置角度而对吐出空气的方向进行调节。
[0218]
另外,由于吐出部140的内侧形成凹陷形状的槽部,因此,通过吐出部140能够减小转换了方向的空气的吐出阻力的增加。另外,由于过滤部40、风扇模块部70、吐出部14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不仅能够使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而且还能实现有效的空气吸入、过滤以及被净化的空气的吐出。
[0219]
过滤部40捕集空气中浮游的细菌,从杀菌光源282照射出的杀菌用光线照射到过滤部40的下部。杀菌用光线直接照向过滤部40,或者在反射部230反射之后照向过滤部40的下部,由此发挥杀菌作用。
[0220]
杀菌光源282将杀菌效率高的275nm的波长用作杀菌用光线,考虑到使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的过滤部40表面的uv照射范围和过滤器的可靠性,将作为照射距离的第一长度g1设定为17.7mm左右。
[0221]
在过滤部40和杀菌光源282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杀菌性能变高,但是长时间使用时,因过滤部40的劣化可能导致过滤部40的外观受损,或者去除颗粒性能下降。另外,在无法保持过滤部40和杀菌光源282之间的适当距离的情况下,到达过滤部40的边缘的光量可能会降低,从而导致杀菌性能下降。因此,通过设置本发明的杀菌部200,能够确保表面照度到达至过滤部40的边缘,并且能够保证使过滤部40的可靠性得到确保的条件。
[0222]
并且,在将具备杀菌部200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设置于车辆的情况下,可以将浮游在车辆内的细菌和病毒附着于过滤部40,之后通过照射杀菌用光线对附着于过滤部40的细菌进行杀菌。
[0223]
通过采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的过滤部40的静电力,捕集从车辆的吸入口吸入的被污染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之后,可以通过照射杀菌用光线来去除捕集到过滤部40的细菌。
[0224]
第二实施例
[0225]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400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400的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400的俯视图。
[0226]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部400包括杀菌支撑部410和照射部480。
[0227]
杀菌支撑部410对照射部480的下部进行支撑,并设置于外壳部10的内侧中的面向入口部22的位置,而且包括支撑主体部420和支承(support)部470。
[0228]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主体部420包括反射部430、散热孔部450以及阻断主体460。反射部430形成为其上侧呈开口的漏斗形状,在反射部430的凹陷的中央设置有用于照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部480。
[0229]
在反射部430设置有复数个散热孔部450,复数个所述散热孔部450沿着圆周形状形成为狭缝孔,因此对固定于支撑主体部420的照射部480进行空冷。在反射部430的外周设置有管形状的阻断主体460。
[0230]
并且,支撑主体部420被支承部470支撑。支承部470可以在从内侧盖体35的中央朝向上侧凸出并且对支撑主体部420的下部进行支撑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另外,支承部470位于入口部22的半径方向中央,支承部47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由此能够降低与空气的摩擦。
[0231]
支承部470可以是从内侧盖体35的中央朝向上侧凸出的柱形状。另外,支承部470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状。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承部470形成为其横截面随着从下侧朝向上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并且所述支承部470位于形成有入口部22的第一壳体部20的中央,因此能够使与空气的摩擦最小。
[0232]
支承部470的横截面为圆形,经由入口部22而流入的空气在支承部470的外侧进行旋转,并朝向设置有过滤部40的上侧进行移动。即,杀菌部400位于第一壳体部20的中央部,经由入口部22而流入的空气在杀菌部400的外侧周缘进行旋转并移动到上侧,因此减小杀菌部400的流路阻力。
[0233]
支承部470的半径方向中心、风扇构件90的旋转中心以及过滤部40的半径方向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针对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流动的阻力变小,从而能够更顺畅地形成空气流动,进而便携式空气净化器1的空气净化性能得到提高。
[0234]
第三实施例
[0235]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杀菌部500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杀菌部500包括杀菌支撑部510和照射部560。杀菌支撑部510包括反射部530和散热孔部550,在反射部530的凹陷的中央设置有用于照射杀菌用光线的照射部560。
[0236]
由于在反射部530设置有形成圆形孔的复数个散热孔部550,因此对固定于杀菌支撑部510的照射部560进行空冷。散热孔部550的形状可以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可以在对照射部560进行空冷的技术思想方案内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0237]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并且,即使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没有明确记载根据本发明结构的作用效果,通过该结构
能够预测到的效果也应被认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