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蓄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水蓄热型供暖系统为现今生活中常用的供暖系统,但是目前社会所使用的水蓄热供暖设备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水蓄热型供暖系统通常采用燃煤、燃气和电等能源进行加热,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且采用电暖方式对蓄热供暖系统进行加热通常造成用电功率过大,且现有的供暖系统结构复杂,且通常采用外置加热装置的方式对蓄水装置供热,造成了严重的热能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水蓄热型供暖系统,采用外置加热装置的方式对蓄水装置供热,存在热能浪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蓄热型供暖系统。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蓄热型供暖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加热蓄水单元和给回水单元;
5.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进水阀门和软化水处理器;
6.所述软化水处理器的进水侧设置有进水管,软化水处理器的出水口和加热蓄水单元的进水口之间也通过导水管联通;
7.加热蓄水单元包括蓄水罐加热器、换热器和蓄水罐;
8.给回水单元包括供暖回水管、供暖循环泵、供暖补水管和供暖给水管;
9.换热器和蓄水罐加热器均设置在蓄水罐内;
10.蓄水罐加热器设置在蓄水罐的底部,换热器位于蓄水罐的上部,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连接供暖给水管的进水口,所述供暖给水管的进水口插接在蓄水罐的侧壁上,且位于蓄水罐的下部,所述供暖给水管的进水口位于蓄水罐加热器的上侧;
11.供暖给水管的出水口与供暖设备进水口联通,所述供暖设备的出水口与供暖回水管的进水口联通,所述供暖回水管的出水口插接在蓄水罐的侧壁上;
12.所述供暖给水管上设置有供暖循环泵;所述供暖循环泵用于为供暖给水提供动力;
13.供暖补水管的一端插接在蓄水罐的侧壁上与蓄水罐联通,另一端与供暖给水管联通,用于对供暖给水管补水。
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供暖补水泵,所述供暖补水泵设置在供暖补水管上,用于为供暖补水提供动力。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供暖回水管上还设置供暖回水压力表,所述供暖回水压力表用于检测供暖回水管内的压力。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供暖回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供暖回水管出水流量。
1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蓄水罐加热器的侧壁、供暖回水管的侧壁和供暖给水管的侧壁均设置有温度计,分别用于采集蓄水罐加热器、供暖回水管和供暖给水管内的水温。
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加热电源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蓄水罐加热器侧面的温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蓄水罐加热器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
19.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蓄水罐加热器内水的温度控制蓄水罐加热器的开关。
2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与供暖回水管联通,用于排除供暖回水管内的废水,所述废水排水管上还设置有废水排水阀,所述废水排水阀用于控制是否进行废水排除。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软化水处理器与蓄水罐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个进水阀门。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供暖给水管上设置有供暖进水管阀。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蓄热式供暖系统采用水作为储热介质,利用夜间谷电时段加热水并将热水储存,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对蓄水罐、供暖进水、回水回路的压力、温度监测实现,智能化供暖控制。该水蓄热式供暖系统对比市场上其他水蓄热供暖装置,其优势在于该系统结构简单,对比外置加热装置的水蓄热供暖系统和固态蓄热供暖系统相对比投资少,价格优势明显。同时,换热器直接安装于蓄水罐中减少了外置换热器的热量损耗,供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蓄热型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水蓄热型供暖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加热蓄水单元和给回水单元;
28.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1、进水阀门2和软化水处理器3;
29.所述软化水处理器3的进水侧设置有进水管1,软化水处理器3的出水口和加热蓄水单元的进水口之间也通过导水管联通;
30.加热蓄水单元包括蓄水罐加热器7、换热器8和蓄水罐9;
31.给回水单元包括供暖回水管13、供暖循环泵15、供暖补水管18和供暖给水管20;
32.换热器8和蓄水罐加热器7均设置在蓄水罐9内;
33.蓄水罐加热器7设置在蓄水罐9的底部,换热器8位于蓄水罐9的上部,所述换热器8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连接供暖给水管20的进水口,所述供暖给水管20的进水口插接在蓄水
罐9的侧壁上,且位于蓄水罐9的下部,所述供暖给水管20的进水口位于蓄水罐加热器7的上侧;
34.供暖给水管20的出水口与供暖设备进水口联通,所述供暖设备的出水口与供暖回水管13的进水口联通,所述供暖回水管13的出水口插接在蓄水罐9的侧壁上;
35.所述供暖给水管20上设置有供暖循环泵15;所述供暖循环泵15用于为供暖给水提供动力;
36.供暖补水管18的一端插接在蓄水罐9的侧壁上与蓄水罐9联通,另一端与供暖给水管20联通,用于对供暖给水管20补水。
37.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供暖补水泵19,所述供暖补水泵19设置在供暖补水管18上,用于为供暖补水提供动力。
38.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供暖回水管13上还设置供暖回水压力表10,所述供暖回水压力表10用于检测供暖回水管13内的压力。
39.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供暖回水管13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1,所述流量调节阀21用于调节供暖回水管13出水流量。
40.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蓄水罐加热器7的侧壁、供暖回水管13的侧壁和供暖给水管20的侧壁均设置有温度计,分别用于采集蓄水罐加热器7、供暖回水管13和供暖给水管20内的水温。
41.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电源控制系统6,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系统6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蓄水罐加热器7侧壁的温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加热电源控制系统6的温度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蓄水罐加热器7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
42.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系统6用于根据蓄水罐加热器7内水的温度控制蓄水罐加热器7的开关。
43.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废水排水管12,所述废水排水管12与供暖回水管13联通,用于排除供暖回水管13内的废水,所述废水排水管12上还设置有废水排水阀11,所述废水排水阀11用于控制是否进行废水排除。
44.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软化水处理器3与蓄水罐9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个进水阀门5。
45.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供暖给水管20上设置有供暖进水管阀14。
46.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管阀,用于控制进出蓄水池的水管的水的流量。
47.本装置采用直接使用自来水作为蓄热介质,通过第二个进水管阀门5控制蓄水罐9内的水量。由加热电源控制系统6控制蓄水罐加热器7对蓄水罐9中的水进行加热,控制蓄水罐加热器7位于蓄水罐9底部,采用此种方式加热可使蓄水罐9中的水冷热自动循环无需外加辅助设备使蓄水罐9中的水均匀受热。供暖回路中的水由蓄水罐9中的水直接提供,供暖回路的换热器8直接放于蓄水罐9,通过合理换热设计满足均匀换热要求。供暖回路水循环通过供暖循环泵15进行循环。
48.供暖回路中可通过废水排水阀11将废水排除,可通过供暖补水管阀17可对回路中的水进行补给,补水时由供暖补水管泵19完成。
4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时器,通过设定定时器在用电低谷时间控制蓄水罐加热器7
开启加热,这样有效的避开了用电高峰时期对蓄水罐9内的水进行加热,速率慢且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50.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