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烘箱箱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495发布日期:2022-02-23 22:4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烘箱箱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真空烘箱箱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技术与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趋势,我国在新能源结构上的改革力度逐渐增大,在电能使用上,电池是各种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技术上和市场上均得到很大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3.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水分会对电解液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严重时直接导致产品报废,因此需要对水分有着严格监控。因此,为实现电池生产时水分的严格控制,需要在电池的生产线上增加干燥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烘箱对电池进行真空密封烘烤,现有的烘箱的箱门多在升降过程中与密封结构摩擦从而损坏密封结构,影响对电池的烘烤效果,使得水分继续残留在电池电芯中。
4.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烘箱箱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7.一种真空烘箱箱门,包括箱门、举升机构及拉紧机构,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拉紧机构均与所述箱门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拉紧机构带动所述箱门前后移动,所述举升机构带动所述箱门摆动,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拉紧机构同时带动所述箱门贴近或远离烘箱口,使得所述箱门呈关闭或开启状态。
8.上述的一种真空烘箱箱门,还包括若干根连杆,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拉紧机构均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箱门。
9.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箱门的上下两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所述举升机构铰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安全插销机构。
11.进一步的,不同所述连杆的设置高度不同。
12.上述的一种真空烘箱箱门,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气缸,所述举升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箱门铰接,所述举升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拉紧机构铰接。
13.上述的一种真空烘箱箱门,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固定板与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拉紧气缸,所述拉紧气缸带动所述固定板在直线导轨上滑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门铰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边缘与所述直线导轨的方形轴固定连接,所述方形轴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前后滑动并带动所述固定板前后移动。
15.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气缸的底部经连接板固定在烘箱顶部。
16.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机构经角铁与所述固定板铰接。
17.上述的一种真空烘箱箱门,所述箱门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
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内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压力弹簧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的气压大于0.2mpa时,所述压力弹簧推动所述第二隔板,使得所述内腔与外部连通。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主板两侧设置有折边,所述第二隔板卡入所述主板与所述折边形成的半包围结构中。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拉紧机构均与所述连接板铰接。
21.进一步的,所述箱门还包括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表面,所述第三隔板的面积较所述第二隔板的面积小。
2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举升机构与拉紧机构令箱门摆动,其移动方向为上下升降与前后拉紧,避免箱门的密封结构发生摩擦,保护箱门密封结构的完整性,令烘箱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保证电池的烘烤效果,防止水分对电池的影响。
23.1.本技术的烘箱门为加厚铝板,有过压保护功能,腔内气压过大时可自动放气,使腔内气压恢复至允许范围;
24.2.本技术的烘箱门开启使用的连杆均采用进口轴承,表面光洁度高,同时摩擦力较小,可以减小产生金属粉尘的可能;
25.3.本技术的烘箱门设置在烘箱腔体外部,与炉内电芯隔离,无污染电池风险。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烘箱箱门的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为烘箱箱门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3为箱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1.1.箱门;11.连接板;12.铰接座;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压力弹簧;
32.2.举升机构;21.举升气缸;22.角铁;
33.3.拉紧机构;31.固定板;32.直线导轨;321.方形轴;33.拉紧气缸;
34.4.连杆;
35.5.安全插销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7.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或“设置”或“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38.一种真空烘箱箱门1,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箱门1、举升机构2及拉紧机构3,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均与箱门1的上下两端连接,拉紧机构3带动箱门1前后移动,举升机构2带动箱门1摆动,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同时带动箱门1贴近或远离烘箱口,使得箱门1呈关闭或开启状态。
39.举升机构2包括举升气缸21,举升气缸21的活动端与箱门1铰接,举升气缸21的固定端与拉紧机构3铰接。拉紧机构3包括固定板31与固定在固定板31上的拉紧气缸33,拉紧气缸33带动固定板31在直线导轨32上滑动,固定板31与箱门1铰接。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均通过连杆4连接箱门1,连杆4的一端与箱门1的上下两端铰接,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拉紧机构3、举升机构2铰接。箱门1通过不同的连杆4连接,为了防止连杆4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干涉问题,不同连杆4的设置高度不同。
40.箱门1通过连杆4连接拉紧机构3的固定板31,固定板31的两侧边缘与直线导轨32的方形轴321固定连接,方形轴321在直线导轨32上前后滑动并带动固定板31前后移动,该固定板31分别设置在烘箱腔体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连杆4连接箱门1的上下两侧。拉紧气缸33的底部经连接板11固定在烘箱顶部,拉紧气缸33的活动端与固定板31连接,当拉紧气缸33运动时,通过活动端带动固定板31在直线导轨32上前后移动。
41.举升机构2经角铁22与固定板31铰接,角铁22固定在固定板31上,令举升机构2随着固定板31的移动而移动,角铁22与举升气缸21铰接,令举升气缸21绕着与角铁22的铰接处摆动,同时举升气缸21运动,带动其中一根连杆4左右摆动,固定板31的前端设置铰接座12,通过该铰接座12连接连杆4,其中一根连杆4的摆动,使得其他连杆4一同运动,在举升机构2的作用下,连杆4带动箱门1左右摆动。
42.开门时,拉紧气缸33伸出,举升气缸21缩回,箱门1打开;关门时,举升气缸21伸出,拉紧气缸33缩回,箱门1关闭。综上所述,通过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的作用,使得箱门1能够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而非传统箱门1的旋转,避免箱门1与密封圈等弹性密封结构摩擦,保护箱体的密封结构的完整性。
43.优选的,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安全插销机构5,当箱门1呈打开状态时,安全插销机构5通过插销固定连杆4,使得连杆4无法任意移动,从而方便箱门1打开操作。
44.本实用新型的烘箱门1采用加厚铝板制成。箱门1包括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形成内腔,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通过若干个压力弹簧16连接,压力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不断施加给第二隔板14压力,从而令箱门1与烘箱内腔法相等的范围内保持封闭状态。当内腔的气压大于0.2mpa时,压力弹簧16推动第二隔板14,使得内腔与外部连通,实现过压保护功能,防止因意外导致内腔压力过大,从而损坏烘箱内腔。
45.如图3所示,为保证箱门1的密封结构,第一隔板13的主板两侧设置有折边,第二隔
板14卡入主板与折边形成的半包围结构中。第一隔板1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连接板11,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均与连接板11铰接,举升机构2与拉紧机构3通过该连接板11移动箱门1。箱门1还包括第三隔板15,第三隔板15固定在第二隔板14表面,第三隔板15的面积较第二隔板14的面积小。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