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9859发布日期:2022-06-21 22:3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核电/太阳能热发电站自然通风空冷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


背景技术:

2.三角形散热器是自然通风空冷塔的核心冷却元件,通常由两个翅片管束形式的冷却柱和一个进风可调的百叶窗首尾交接而成。环境空气经进风百叶窗进入三角形散热器后,横掠冷却柱翅片管束外侧与冷却柱管束中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因此,三角形散热器中空气流动情况,直接决定了其两侧冷却柱的冷却性能和防冻性能。实际上,自然通风空冷塔的三角形散热器通常成组形式布置,相邻三角形散热器彼此之间也存在空气流场的相互干扰。特别是在环境侧风下,环境风经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的进风百叶窗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后,直冲其两侧冷却柱中的下风侧冷却柱,并压制其下风侧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进风,从而影响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冷却性能,并进而影响三角形散热器组的整体冷却性能。
3.中国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5 1 0055635.6,公开了一种间冷塔散热冷却三角的气侧均流装置,由至少一组沿间冷塔周向布置的均流组件组成,具体包括冷却三角,冷却三角空腔内设有用于改变冷却三角进风流向的第一均流平板,第一均流平板沿冷却三角中间对称面布置,并向外延伸到冷却三角外侧;冷却三角的两侧冷却柱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聚拢和引流进风的第二、第三均流平板,第二、第三均流平板分别沿间冷塔径向线向外延伸布置,第一、第二、第三均流平板均沿竖直方向布置,该发明通过三组均流平板相互配合,减小了冷却三角空气入口处的进风偏离程度,消除了冷却三角内空气的低速涡流区域,最大化了对冷却三角的进风均流效果。该发明专利通过均流平板改善侧风条件下冷却三角单元的内部空气流场,提高大风条件下冷却三角单元和空冷塔的换热效果。但该专利所述第一均流平板设置于冷却三角空腔内,所述第二、第三均流平板设置于冷却三角两侧冷却柱的外端面上,即第一、第二、第三均流平板均位于冷却柱进风侧即其空气流动上游,但无法减小冷却柱出风侧即冷却三角空气流动下游间流场的彼此干扰。因此,有必要针对间接空冷塔或直接空冷塔相邻冷却三角即三角形散热器空气流动下游间的彼此干扰,研发可减小或消除相邻三角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影响的装置,减小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空气流动下游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空气流场的冲击,提高间接空冷塔或直接空冷塔整体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的彼此干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在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上安装后整流装置,减少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进风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三角形空间流场的影响,同时两个相邻的后整流装置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也能对进塔空气起到整流作
用,从而在环境风下减少塔内空气涡流。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包括三角形散热器组和后整流装置;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组由三角形散热器组成;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由冷却柱、百叶窗组成;所述后整流装置由后整流板和后整流板固定装置组成;所述后整流装置位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上。
6.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三角形散热器个数为n时,两个相邻后整流装置之间间隔三角形散热器个数可为1、2、3、
……
、n-1。
7.所述冷却柱包括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所述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为4排管、6排管、8排管的竖直散热管束或单排管的水平散热管束。。
8.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的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和百叶窗的端部彼此交接形成三角形空间。
9.所述后整流板固定装置位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上,所述后整流板和后整流板固定装置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紧密连接,其中后整流板的厚度为l,0《l≤0.1m。
10.所述后整流板外端与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交点距离为d,d优选为lz
×
cos(α/2)的md/nd,其中md和nd均为正整数,md=1、2、3、
……
、100,nd=2、3、4、
……
、60,且md≤nd/2,lz为三角形散热器的冷却柱长度,α为后整流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间两相邻冷却柱的夹角。
11.所述后整流板自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交点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l优选为lz
×
cos(α/2)的ml/nl,其中ml和nl均为正整数,ml=1、2、3、
……
、100,nl=2、3、4、
……
、100,且ml≤nl,lz为三角形散热器的冷却柱长度,α为后整流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间两相邻冷却柱的夹角。
12.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组中的三角形散热器优选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
13.所述三角形散热器组中的三角形散热器优选沿直线并行布置。
14.所述后整流板为平板或波纹板,后整流板沿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竖直对称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材质为彩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类等。
15.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更突出的效果是:通过位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上的后整流装置,在三角形散热器的空气流动下游,对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形成隔离,减少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百叶窗进风流经其冷却柱后在其空气流动下游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三角形空间流场的冲击;同时两个相邻的后整流装置之间也可形成空气流道,对进塔空气起到整流作用,在环境风下减少塔内空气涡流。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17.图2为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后整流装置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后整流装置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一种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型散热器组成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1.图6为一种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2.图7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型散热器组成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3.图8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4.图9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5.图10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26.图中:1-三角形散热器,2-三角形空间,3-左侧冷却柱,4-右侧冷却柱,5-百叶窗,6-百叶窗竖直支撑面,7-后整流装置,8-上风侧,9-下风侧,10-环境风向,11-后整流板,12-后整流板外端,13-后整流板内端,14-后整流板固定装置,15-连接装置,16-三角形散热器的竖直对称面,17-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包括三角形散热器1和后整流装置7,三角形散热器1由左侧冷却柱3、右侧冷却柱4和百叶窗5组成,后整流装置7由后整流板11和后整流板固定装置14组成,后整流装置7位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三角形散热器1的个数为3,两个相邻后整流装置7之间间隔三角形散热器1个数为1,冷却柱包括左侧冷却柱3和右侧冷却柱4,左侧冷却柱3和右侧冷却柱4为4排管、6排管、8排管的竖直散热管束或单排管的水平散热管束,三角形散热器1的左侧冷却柱3、右侧冷却柱4和百叶窗5的端部彼此交接形成三角形空间2,后整流装置7位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后整流板11和后整流板固定装置14沿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紧密连接,后整流板11的厚度为0.05m。冷却柱的长度为3m,后整流板11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的两相邻冷却柱的夹角为60
°
,则后整流板外端12与相邻三角形散热器的交点距离为冷却柱长度的1/15即0.2m,后整流板11沿所在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自后整流板外端12向内延伸冷却柱长度的8/15即1.6m的距离,三角形散热器组中的三角形散热器1沿直线并行布置,后整流板11为波纹板,后整流板11沿相邻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材质为彩钢板。
29.实施例1一种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
30.如图5所示,图5为一种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由环境风向10来的环境侧风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1的百叶窗5,流经其右侧冷却柱4后,在其空气流动下游冲击压迫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左侧冷却柱3的空气流动,阻挡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百叶窗5来风流经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的左侧冷却柱3,并在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左侧冷却柱3进风侧引起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形空
间2中的空气涡流,从而影响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及三角形散热器组整体的冷却性能。
31.如图6所示,图6为一种呈环形沿圆周周向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1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安装有后整流装置7,后整流装置中的后整流板11的厚度为0.05m,左侧冷却柱3的长度为3m,后整流板外端12与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的交点距离为冷却柱长度的1/15即0.2m,后整流板11沿所在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自后整流板外端12向内延伸冷却柱长度的8/15即1.6m。由环境风向10来的环境侧风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1的百叶窗5,冲击其右侧冷却柱4;位于三角型散热器1右侧冷却柱4后即其空气流动下游的后整流装置7,阻挡由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空间2的来风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形空间2内空气流场的冲击,减小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的彼此干扰,提高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及安装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空冷塔的整体冷却性能。
32.实施例2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
33.如图8所示,图8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三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在图8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1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安装有后整流装置7。由环境风向10来的环境侧风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1的百叶窗5,冲击其右侧冷却柱4;位于三角型散热器1右侧冷却柱4后即其空气流动下游的后整流装置7,阻挡由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空间2的来风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形空间2内空气流场的冲击,减小三角形散热器组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的彼此干扰,提高三角形散热器组及安装有三角形散热器组的空冷塔的整体冷却性能。
34.实施例3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
35.如图10所示,图10为一种沿直线并行布置的由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组成的具有2个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36.在图10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中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的最左侧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1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安装有后整流装置7。由环境风向10来的环境侧风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1的百叶窗5,冲击其右侧冷却柱4;位于三角型散热器1右侧冷却柱4后即其空气流动下游的后整流装置7,阻挡由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空间2的来风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形空间2内空气流场的冲击,减小三角形散热器组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的彼此干扰,提高三角形散热器组及安装有三角形散热器组的空冷塔的整体冷却性能。在图10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角形散热器组中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的最右侧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1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安装有后整流装置7。由环境风向10来的环境侧风倾斜进入三角形散热器1的百叶窗5,冲击其右侧冷却柱4;位于三角型散热器1右侧冷却柱4后即其空气流动下游的后整流装置7,阻挡由上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空间2的来风对下风侧三角形散热器1三角形空间2内空气流场的冲击,减小三角形散热器组空气流动下游空气流场间的彼此干扰,提高三角形散热器组及安装有三角形散热器组的空冷塔的整体冷却性能。在图10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后整流装置的三
角形散热器组中四个三角形散热器的中间相邻两个三角形散热器1中间的竖直对称面17上无后整流装置7。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案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案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