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4858发布日期:2022-07-20 03: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


背景技术:

2.交换器也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应用更加广泛。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热交换器连接管结构过于简单,很那保证该连接管与外部管件连接时,既能快速安装,又能保证密封性的问题,若连接管与外部管件连接密封较差的话,很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尤其热胀冷缩时,导致流体溢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提出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解决了现有的热交换器连接管结构过于简单,很难保证快速安装,又能确保密封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所述连接管本体包括耐磨层和强度层,所述连接管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连接管本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的一侧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密封套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壁与第一密封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密封套管相连通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与连接管本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相互接触并且相互贯穿有定位丝杆,所述定位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9.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的内壁与强度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为合金钢,所述强度层为铝镁合金。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表面分别均设有对应的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内壁与定位丝杆的表面相互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形状均为圆形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表面厚度与第二固定环的表面厚度均相等。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环的表面直径为第二密封环的表面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一密封环的表面厚度与第二密封环的表面厚度均相等。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设有用于与外部管件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固定管的表面直径大小与连接管本体的表面直径大小相适配。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套管、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下,使得该连接管本体通过固定管与外部的管件连接时,达到了双重的密封效果,并且在与外部管件安装时,更为快速方便,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实用性更强。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耐磨层和强度层的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该连接管本体整体的强度以及耐磨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连接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套管与第二固定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本体与第一固定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本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连接管本体;101、耐磨层;102、强度层;2、第一固定环;3、第一密封环;4、密封套管;5、第二固定环;6、第二密封环;7、固定管;8、定位丝杆;9、固定螺母;10、圆形孔;1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4.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1,连接管本体1包括耐磨层101和强度层102,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第一固定环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密封环3,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套管4,密封套管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2的一侧相互接触,密封套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环5,第二固定环5与密封套管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环6,第二密封环6的内壁与第一密封环3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固定环5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密封套管4相连通的固定管7,固定管7的内壁与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固定环5与第一固定环2相互接触并且相互贯穿有定位丝杆8,定位丝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9,在使用时,先将密封套管4套接于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使得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与固定管7的内壁滑动接触,而密封套管4内壁与第二固定环5之间连接的第二密封环6,滑动接触在第一密封环3的表面上,此时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5之间相互接触,并将定位丝杆8通过圆形孔10穿入第一固定环2和
第二固定环5之间,然后将固定螺母9在定位丝杆8的表面转动,当固定螺母9与第一固定环2的一侧接触时,即可将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5固定于一起,而固定管7的内壁又设有内螺纹11,可与外部管件进行螺纹连接,该连接管本体1在密封套管4、第一密封环3和第二密封环6的使用下,既提高了连接管本体1与外部管件连接的密封性,又可便于与外部管件进行快速安装。
25.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层101的内壁与强度层102的表面固定连接,耐磨层101为合金钢,强度层102为铝镁合金,连接管本体1通过耐磨层101和强度层102组成,利用耐磨层101为合金钢,强度层102为铝镁合金,使得该连接管本体1在耐磨层101和强度层102的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钢管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能够延长该连接管本体1的使用寿命。
2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5的表面分别均设有对应的圆形孔10,圆形孔10的内壁与定位丝杆8的表面相互接触,其中圆形孔10是根据定位丝杆8的端部直径进行设计的,可保证定位丝杆8能够沿圆形孔10的内壁接触穿入,使得第一固定环2和第二固定环5能够便于安装。
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5的形状均为圆形状,第一固定环2的表面厚度与第二固定环5的表面厚度均相等,将第一固定环2和第二固定环5形状大小设置为一样,是为了使得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5能够相互贴合于一起,这样也可便于第一固定环2和第二固定环5之间的固定。
28.如图2和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3的表面直径为第二密封环6的表面直径的三分之二,第一密封环3的表面厚度与第二密封环6的表面厚度均相等,将第一密封环3的表面与第二密封环6的内壁相互接触,是为了提高连接管本体1与外部管件连接的密封性。
29.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管7的内壁设有用于与外部管件螺纹连接的内螺纹11,固定管7的表面直径大小与连接管本体1的表面直径大小相适配,其中在固定管7的内壁设置内螺纹11,是为了方便固定管7能够与外部管件进行连接,这样可增大连接管本体1与外部管件的空间,并且安装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