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2400发布日期:2022-08-02 2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面板(1),所述进风面板(1)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2),所述风道部件(2)内具有主风道(21);贯流风叶(3),所述贯流风叶(3)设置在所述主风道(21)内,所述贯流风叶(3)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贯流风叶(3)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41)和第二出风道(42),所述第一出风道(41)和所述第二出风道(42)相互独立地设置,所述第一出风道(41)和所述第二出风道(42)均与所述主风道(21)连通;导流部件(5),所述导流部件(5)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3)与所述进风面板(1)之间,以使所述主风道(21)内的气流经过所述导流部件(5)到达所述流动腔体,并在所述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所述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5)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气流通过所述导流通道穿过所述导流部件(5);和/或,所述导流部件(5)为空调器的电辅热装置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导流部件(5)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61)和第二导风板(62),所述第一导风板(61)和所述第二导风板(62)相间隔地设置;分流结构(7),所述分流结构(7)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61)和所述第二导风板(62)之间;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围成所述第一出风道(41),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围成所述第二出风道(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贯流风叶(3)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2,所述贯流风叶(3)的外周面的直径为d;其中,l2=d。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7)包括:第一导风面(71),所述第一导风面(71)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出风道(41)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面(71)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之间;第二导风面(72),所述第二导风面(7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二出风道(42)位于所述第二导风面(7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2)包括:蜗舌(23),所述蜗舌(23)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连接;蜗壳(22),所述蜗壳(2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连接;所述主风道(21)位于所述蜗舌(23)与所述蜗壳(22)之间;其中,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蜗舌(23)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蜗壳(22)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23)包括:蜗舌本体(231),所述蜗舌本体(231)与所述贯流风叶(3)相间隔地设置;蜗舌扩压段(232),所述蜗舌扩压段(232)的一端与所述蜗舌本体(231)连接,所述蜗舌扩压段(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连接;其中,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导流面(24),所述导流面(24)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蜗舌扩压
段(232)的外表面相切,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导流面(24)上;所述导流面(2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1,β1的取值范围是50
°
至70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23)包括:蜗舌导流段(233),所述蜗舌导流段(233)的一端与所述蜗舌本体(231)连接,所述蜗舌导流段(233)的另一端与空调器的换热器(93)的一端接触;其中,所述蜗舌导流段(233)与所述换热器(93)一端内气流通道平行,即所述蜗舌导流段(233)的延伸方向与换热器(93)靠近所述蜗舌导流段(233)的一端呈90
°
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腔体包括:低速气流区(34),所述低速气流区(34)与所述导流部件(5)相对设置,所述分割气流流经所述低速气流区(34);第一贯流区(31),所述第一贯流区(31)位于所述低速气流区(34)的一侧;所述第一贯流区(31)与所述第一出风道(41)连通;第二贯流区(32),所述第二贯流区(32)位于所述低速气流区(34)远离所述第一贯流区(31)的一侧,所述第二贯流区(32)与所述第二出风道(42)连通;偏心涡流区(33),所述偏心涡流区(33)位于所述第一贯流区(31)远离所述第二贯流区(32)的一侧;贯流风叶低速区(35),所述贯流风叶低速区(35)位于所述第二贯流区(32)远离所述第一贯流区(31)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5)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流部件(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第一切面(81),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切面(81)上,所述第一切面(81)经过所述贯流风叶(3)的外圆周与所述低速气流区(34)交界所在的直线;第二切面(82),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切面(82)上,所述第二切面(82)经过所述贯流风叶(3)的外周面与所述低速气流区(34)的另一交界所在的直线;第三切面(83),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三切面(83)上,所述第三切面(83)与所述导流部件(5)的端部相切;其中,所述第一切面(81)与所述第二切面(82)之间的夹角为δ,δ的角度等于导流部件(5)两端部与所述贯流风叶(3)的轴线之间的连线的夹角的角度;其中,δ=18
°
;所述第一切面(81)与所述第二切面(82)之间的夹角为β0,其中β0=10
°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5)与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所述贯流风叶(3)的外周面的直径为d;其中,l1=0.35d。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支架(91),所述第一支架(91)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面板(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91)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部件(2)连接;第二支架(92),所述第二支架(92)与所述第一支架(91)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支架(92)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面板(1)连接,所述第二支架(92)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部件(2)连接;换热器(93),所述换热器(9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91)连接,所述换热器(93)的另
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92)连接,所述导流部件(5)位于所述换热器(93)与所述贯流风叶(3)之间。13.一种空调器,包括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送风机构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风道部件内具有主风道;贯流风叶,贯流风叶设置在主风道内,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贯流风叶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相互独立地设置,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均与主风道连通;导流部件,导流部件设置在贯流风叶与进风面板之间,以使主风道内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到达流动腔体,并在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本发明的送风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单贯流双风道送风的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才 丘晓宏 高玉平 钟万权 陈立伟 刘继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8/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