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6132发布日期:2022-09-28 02:0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产品抑尘杀菌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生产出的医疗用品或食品的安全性,医疗用品或食品在进行生产时对生产环境的清洁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3.在进行医疗用品或食品的生产时,工作人员常使用消毒工具对生产出的医疗用品或食品进行消毒处理。
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仅仅使用消毒工具对医疗用品或食品进行消毒处理,只能短时间内保证医疗用品或食品洁净程度,因为在生产车间内的空间中也存在大量的灰尘和细菌,这些灰尘和细菌会对医疗用品或食品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提升生产出的医疗用品或食品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包括抑菌室,所述抑菌室上连接有进风管,抑菌室上设有电源,且所述进风管中设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静电除尘组件;所述抑菌室内设有微波发射器;所述抑菌室的一侧设有生产车间,且所述生产车间与所述抑菌室之间连接有第一气泵;所述生产车间上设有气体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一plc,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生产车间中的粉尘浓度;所述生产车间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plc电连的第一电磁阀,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有第二气泵。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泵将空气吸入抑菌室内,在此过程中通过静电除尘组件可便于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然后通过微波发射器发射微波,以对进入抑菌室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接着通过第一气泵将除尘和杀菌后的空气鼓入生产车间中,同时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生产车间中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当通过第一plc判断出粉尘的浓度过高时,打开第一电磁阀,还通过第二气泵将生产车间中粉尘浓度过高的空气排出,以防止粉尘对生产车间中生产的医疗用品或食品造成不利影响,如此便于提升生产出的医疗用品或食品的安全性。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管上沿着靠近所述抑菌室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粗口滤网和细口滤网,所述粗口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所述细口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粗口滤网便于防止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抑菌室中,通过细口滤网便于防止抑制体积较小的粉尘进入抑菌室中。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细口滤网包括滤网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网本体中的活性炭滤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滤块便于吸附进入进风管中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从而便于提升细口滤网过滤粉尘的效果。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抑菌室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第二plc;所述抑菌室内设有与所述第二plc电连接的紫外线杀菌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线杀菌组件便于使用紫外线对进入抑菌室内的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杀灭处理。
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抑菌室内顶部的第一灯座,所述第一灯座上设有若干第一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抑菌室内底部的第二灯座,所述第二灯座上设有若干第二紫外线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紫外线灯便于在抑菌室的顶部发射出紫外线,通过第二紫外线灯便于在抑菌室的底部发射出紫外线,从而可提升抑菌室内的紫外线分布的均匀性以及强度,进而便于提升紫外线的杀菌效果。
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生产车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抑菌室上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第三plc,所述抑菌室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plc电连接的空调组件,且所述空调组件与所述进风管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感受生产车间中的温度,第三plc便于依据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数据控制空调,以使生产车间中保持适宜的生产温度。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调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抑菌室上且与所述第三plc电连接的空调主机,且所述空调主机与所述进风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三plc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plc便于依据测得温度控制空调主机调制处适宜温度的空气并鼓入进风管中,从而便于使调节生产车间中的温度。
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生产车间上设有第四plc,且所述第四plc通信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生产车间内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生产车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泵连接的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所述第四plc电连接,且所述加湿器与所述生产车间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plc便于依据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湿度数据控制加湿器,从而生产车间内保持适宜的湿度。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生产车间上设有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五plc,且所述生产车间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五plc电连接的报警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五plc便于依据气体传感器测得的生产车间中的粉尘的浓度数据,来判断生产车间中的粉尘的浓度是否超标,若超标,第五plc可控制报警灯发出报警信号以通知工作人员。
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风管上且位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下方的位置上设有漏尘斗,所述漏尘斗的斗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进风管往抑菌室内输送空气时,可打开第二电磁阀,从而便于漏尘斗中积攒的粉尘颗粒漏出。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气泵将空气吸入抑菌室内,在此过程中通过静电除尘组件可便于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然后通过微波发射器发射微波,以对进入抑菌室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接着通过第一气泵将除尘和杀菌后的空气鼓入生产车间中,同时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生产车间中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当通过第一plc判断出粉尘的浓度过高时,打开第一电磁阀,还通过第二气泵将生产车间中粉尘浓度过高的空气排出,以防止粉尘对生产车间中生产的医疗用品或食品造成不利影响,如此便于提升生产出的医疗用品或食品的安全性;2.通过第一紫外线灯便于在抑菌室的顶部发射出紫外线,通过第二紫外线灯便于在抑菌室的底部发射出紫外线,从而可提升抑菌室内的紫外线分布的均匀性以及强度,进而便于提升紫外线的杀菌效果;3.通过第三plc便于依据测得温度控制空调主机调制处适宜温度的空气并鼓入进风管中,从而便于使调节生产车间中的温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进风管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细口滤网结构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抑菌室中结构的剖视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抑菌室、生产车间以及鼓风结构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生产车间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33.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抑菌室;2、进风管;3、抑尘结构;31、粗口滤网;32、细口滤网;321、滤网本体;322、活性炭滤块;3221、透气孔;33、电源;34、功率控制器;35、阳极板;36、阴极板;37、漏尘斗;38、第三电磁阀;4、杀菌结构;41、第二plc;42、紫外线杀菌组件;421、第一灯座;422、第一紫外线灯;423、第二灯座;424、第二紫外线灯;43、微波发射器;5、空调组件;51、温度传感器;52、横板;53、空调主机;54、第三plc;55、第二连接管;56、第二电磁阀;6、生产车间;7、鼓风结构;71、第三连接管;72、第一气泵;73、第四连接管;74、第四电磁阀;8、湿度调节结构;81、湿度传感器;82、加湿器;83、第四plc;84、第五连接管;9、粉尘浓度检测处理结构;91、气体传感器;92、第五plc;93、报警灯;94、第一连接管;95、第一plc;96、第二气泵;97、第一电磁阀;98、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参照图1,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包括抑菌室1,抑菌室1的一个侧壁上设有进风管2,进风管2以及所述抑菌室1上共同连接有抑尘结构3;所述抑菌室1内设有杀菌结构4;抑菌室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用于调节空气温度的空调组件5,且空调组件5与进风管2连接;抑菌室1远离进风管2的一侧设有用于生产医疗用品或食品的生产车间6,且生产车间6以及抑菌室1之间连接有鼓风结构7;生产车间6上还设有用于调节生产车间6内部湿度的湿度调节结构8,以及用于用于监控处理
生产车间6内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检测处理结构9。
37.参照图2,抑尘结构3包括安装在进风管2远离抑尘室的一端上的粗口滤网31,粗口滤网31用于过滤空气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以防止颗粒较大的杂质对生产的医疗用品或食品造成不利影响;进风管2的内侧壁上且置于粗口滤网31和抑菌室1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细口滤网32,细口滤网32用于过滤颗粒较小的粉尘。
38.具体的,参照图3,细口滤网32包括滤网本体321,且所述滤网本体321中设有活性炭滤块322,活性炭滤块322上还开设若干便于空气通过的透气孔3221;活性炭滤块322由活性炭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粉尘吸附效果。
39.参照图2,抑菌室1的顶壁上固定有电源33,以及与电源33电连接的功率控制器34;进风管2中设有静电除尘组件,具体的静电除尘组件包括安装在进风管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细口滤网32和抑菌室1之间的阳极板35以及阴极板36,且阳极板35以及阴极板36均与功率控制器34电连接。进风管2上且位于阳极板35和阴极板36下方的位置上设有漏尘斗37,且所述漏尘斗37下方的斗口处设有用于控制斗口开闭的第三电磁阀38。
40.参照图4,杀菌结构4包括安装在抑菌室1顶壁上且与电源33电连接的第二plc41,抑菌室1的内壁上固定有与第二plc41电连接的紫外线杀菌组件42,具体的,紫外线杀菌组件42包括固定在抑菌室1内顶壁上的第一灯座421,且第一灯座421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一紫外线灯422;抑菌室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第二灯座423,且第二灯座423上电连接有若干第二紫外线灯424;第一紫外线灯422和第二紫外线灯424均可通过发出紫外线的方式杀灭进入抑菌室1内的细菌;紫外线杀菌组件42还包括安装在抑菌室1一个内侧壁上的微波发射器43,微波发射器43可通过发射微波的方式以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并致其死亡。
41.参照图5,鼓风结构7包括连接在抑菌室1远离进风管2的一个侧壁底部的第三连接管71,第三连接管71远离抑菌室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泵72,且气泵的出气口上连接有与湿度调节结构8连接的第四连接管73,且第四连接管73上设有用于控制第四连接管73通闭的第四电磁阀74,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下,第四电磁阀74处于打开状态。
42.参照图6,湿度调节结构8包括安装在生产车间6内侧壁上的湿度传感器81;生产车间6的顶壁上固定有加湿器82,结合图5,第四连接管73远离第一气泵72的一端与加湿器82连接;生产车间6的顶壁上还固定有与加湿器82电连接的第四plc83,且第四plc83还与湿度传感器81通信连接;加湿器82的出气口上连接有与生产车间6的顶壁连接的第五连接管84,且通过第五连接管84可使加湿器82与生产车间6连通。
43.参照图6,空调组件5包括安装在生产车间6内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51;结合图5,空调组件5还包括固定在抑菌室1一个侧壁上的横板52,横板52的顶壁固定有空调主机53,以及与空调主机53电连接的第三plc54,空调主机53以及进风管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5,第二连接管55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连接管55通闭的第二电磁阀56,且第二电磁阀56以及温度传感器51均与第三plc54通信连接,第二连接管55连接在进风管2靠近管口的位置上。
44.参照图6,粉尘浓度检测处理结构9包括安装在生产车间6一个侧壁上的气体传感器91,气体传感器91用于检测生产车间6内的粉尘颗粒的浓度;生产车间6的顶壁上设有第五plc92,第五plc92电连接有置于生产车间6内的报警灯93;结合图5,第五plc92还与第四连接管73上的第四电磁阀74电连接。
45.参照图7,生产车间6的一个侧壁的底部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4以及第一plc95,第
一连接管94远离生产车间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泵96,且第一连接管94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管94通闭的第一电磁阀97,且第二气泵96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98,且第二气泵96以及第一电磁阀97均与第一plc95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下,第一电磁阀97打开第一连接管94。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疗用品、食品两用洁净车间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气泵72使抑菌室1内处于负压的状态,从而便于将空气经进风管2吸入抑菌室1内,空气进过进风管2时,通过粗口滤网31可对空气中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通过还通过细口滤网32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与过滤;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的效率,还使用静电除尘组件对空气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过滤的后的空气进一步进入抑菌室1内;空气进入抑菌室1内后,通过紫外线杀菌组件42以及微波发射器43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通过第一气泵72将空气吸入抑菌室1的过程中,还通过温度传感器51实时监测生产车间6中的温度,还将案件监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至第三plc54中,通过第三plc54判断温度数据处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根据医疗用品或食品的生产适宜温度进行预设)内,若是,在不对空调主机53进行调节;若否,则调节空调主机53输出的空气的温度,直至空气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内;通过第一气泵72将空气吸入抑菌室1的同时,还通过湿度传感器81实时监测生产车间6中的湿度,并将监测到湿度数据传输至第四plc83,进一步,通过第四plc83判断湿度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范围(根据医疗用品或食品的生产适宜湿度进行预设)内,若是,则不对加湿器82进行控制;若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范围,则控制加湿器82停止运行,并通过第一plc95打开第一电测阀以及启动第二气泵96,抽出部分生产车间6中的空气,直至湿度数据回落至预设的湿度阈值范围内;若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范围,则第四plc83控制加湿器82启动,对进入生产车间6中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直至生产车间6中的空气湿度处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范围内;通过第一气泵72将空气吸入抑菌室1的同时,还通过气体传感器91实时监测生产车间6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数据,并将监测到的粉尘浓度数据发送至第五plc92处,通过第五plc92判断粉尘浓度数据是都超过预设的粉尘浓度数据阈值,若超过,则通过第五plc92控制第四电测阀关闭第四连接管73,同时通过第一电磁阀97控制第二气泵96将生产车间6中的部分空气抽出,直至粉尘浓度数据是低于预设的粉尘浓度数据阈值,同时还通过第五plc92控制报警灯93发处报警信号,以告知工作人员,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停止加工医疗用品或食品,进而便于减小损失。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