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2.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过滤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
3.而目前为了方便新风机更换滤网等过滤组件,很多厂商提出了一种插板式的新风机。如专利公开号:cn112128911a,专利名:新风装置,就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个插入件的插板式新风机,多个插入件易于更换、维修。
4.发明人认为对于这种插板式的新风机,由于插板是设置在换风通道上,因此插板与新风机相连接的插入口易产生漏风,并且插板本身制造具有一定公差,那么与新风机的连接处会有缝隙,这就导致了新风机会丧失一定程度的净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联动锁定插板、减少漏风的锁定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设计提出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包括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输风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插口,所述插槽内插接有若干插板,所述输风通道内设有锁定框架、复位机构及驱动机构,其中,每个所述插口的后侧均设有固定基板,所述锁定框架上并排设有若干活动压板,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的前端且包括第一滑动副及弹簧,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的后端且包括第二滑动副、齿条、半月齿轮及动力源,所述齿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副,且与所述半月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半月齿轮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锁定框架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副并抵接弹簧、后端固定连接齿条,所述锁定框架由所述齿条推动并在所述输风通道内水平移动,并使所述活动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基板,从而固定所述插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副包括直线轴承座及滑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座的光轴,其中,所述光轴的前端与所述锁定框架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光轴上,且两端抵接直线轴承座和锁定框架,并推动所述锁定框架朝向所述输风通道的后端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光轴的后端设置有防止所述光轴从所述直线轴承座中脱出的限位挡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副包括滑槽和从动齿轮,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光滑侧,所述从动齿轮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内,且设置在所述滑槽的槽口上方,并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为伺服减速电机或步进减速电机。
12.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框架内从前至后并排设有若干排矩形镂空,每个所述活动压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矩形镂空的前侧。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4.本方案设置有多个可水平前后滑移的活动压板,再插入插板后可以锁定插板并从插板的上侧进行压紧,从而减少从插口处的漏风;本方案采用了齿条齿轮的驱动机构作为主动驱动,并采用了弹簧来实现自动复位,因此可以简单的实现自动锁定和解锁,结构精简、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的锁定框架的仰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的锁定框架的复位机构放大示意图。
19.如图所示:1、新风机,2、输风通道,3、插口,4、插板,5、锁定框架,6、复位机构,7、驱动机构,8、固定基板,9、活动压板,10、第一滑动副,11、弹簧,12、第二滑动副,13、齿条,14、半月齿轮,15、动力源,16、光轴,17、直线轴承座,18、滑槽,19、从动齿轮,20、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1,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板式新风机锁定结构,包括新风机1、锁定框架5、复位机构6及驱动机构7。
22.所述新风机1的输风通道2上设置有四个插口3。四个插口3内可插入四个不同种类的插板4,来实现净化、过滤等功能。插板4与插口3的结构形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23.所述锁定框架5、复位机构6及驱动机构7均设置在经通道内。其中,每个所述插口3的后侧均设有固定基板8,固定基板8为插口3后侧向下延伸的垂直板,可以增加与插板4接触面积,从而固定插板4。
24.所述锁定框架5为矩形框架,并且从前至后并排设有三排矩形镂空,在矩形镂空的前侧和锁定框架5的最后侧固定设置四个活动压板9,活动压板9的宽度均大于插口3。
25.由于锁定框架5为矩形,为了让其更稳定运动,设置两个复位机构6和两个驱动机构7。其中,所述复位机构6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2的前端且包括第一滑动副10及弹簧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副10包括直线轴承座17及滑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座17的光轴16,所述直线轴承座17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2的顶侧,所述光轴16的前端与所述锁定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套设在所述光轴16上,且两端抵接直线轴承座17和锁定框架5,并推动所述锁定框架5朝向所述输风通道2的后端移动,因此可以通过弹簧11的弹性势能来压紧锁定框架5。为了防止过度位移和光轴16脱出,在所述光轴16的后端设置限位挡板20。
26.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2的后端且包括第二滑动副12、齿条13、半月齿轮14及动力源15。所述第二滑动副12包括滑槽18和从动齿轮19,所述滑槽18滑动连接所
述齿条13的光滑侧,所述从动齿轮19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输风通道2内,且设置在所述滑槽18的槽口上方,并与所述齿条13啮合连接,从动齿轮19是辅助齿条13进行滑移的,可以保证齿条13水平滑移。所述齿条13的前端和所述锁定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半月齿轮14与所述动力源15传动连接并与所述齿条13啮合。本实施例中,选用步进减速电机来作为动力源15,通过内置程序,确定步进电机的脉冲可以控制其运行步数,从而确定半月齿轮14的转动周期,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半月齿轮14与齿轮啮合并且逆时针转动时,可以通过齿条13推动整个锁定框架5前移,但是当不与齿条13啮合时,由复位机构6驱动锁定架。
27.由图中可看出,所述锁定框架5的上侧和新风机1的顶壁接触,而宽度大于插口3的活动压板9,可以依靠第一滑动副10和第二滑动副12从前至后水平滑移,因此能够与固定基板8配合来夹紧所述插板4,从而完成固定、封堵的效果。
28.具体使用时,还需要在新风机1内设置动力源15的控制单片机和控制开关,其运行逻辑分为驱动插口3开启的状态和锁定状态。驱动插口3开启时,步进减速电机旋转指定步数来使半月齿轮14和齿条13啮合,并实现动力传递,使整个锁定框架5前移,从而压缩弹簧11,并使所述活动压板9远离所述固定基板8,此时可正常插入插板4。进行锁定时,步进减速电机进一步旋转,使半月齿轮14不与齿条13啮合,此时由弹簧11提供预紧力来推动活动压板9靠近所述固定基板8,从而锁定所述插板4。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