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6710发布日期:2022-07-09 03:2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室内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室内空调器一般采用a型蒸发器在下,风机在上,其中蒸发器和风机结构如图1所示,但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用户箱体内部有涡流存在,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在箱体或风机上产生凝露。
3.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室内空调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
7.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均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
8.蒸发器,其设于壳体的内部,与进风口相对应;
9.风机,其设于蒸发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风机包括电机,电机设于风机内部靠近第一风道的一侧;
10.扰流板,其安装于壳体内,且设置在第一风道连通内,扰流板包括导风部,导风部斜置于第一风道;
11.当壳体内部气流从蒸发器侧向风机侧流动时,导风部将经过蒸发器换热的第一风道的气流导向蒸发器和风机之间的区域。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扰流板还包括:
13.第一安装部,其安装于壳体的侧壁;
14.连接部,其一端与第一安装部连接,其另一端与导风部连接,导风部与连接部形成倾斜角,导风部向靠近蒸发器的一侧倾斜;
15.第二安装部,其安装于壳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一安装部的下方,第二安装部与导风部连接。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的两侧至少一侧安装有安装件,安装件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设置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套设在设于壳体侧壁的螺钉上。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孔与安装横梁固定连接。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框架,安装于壳体内部,框架上设有固定孔,与扰流板连接。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结构包括与螺钉连接的圆弧边。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壳体侧壁之间还均设置有保温棉,连接部、导风部与壳体形成密封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其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壳体,其与进风口相对应的蒸发器,设于蒸发器靠近出风口一侧的风机,其设于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的风机,设于风机内部靠近第一风道的一侧的电机,设置于第一风道内的扰流板;其中,扰流板与第一风道连通,扰流板包括导风部,导风部斜置于第一风道,当壳体内部气流从蒸发器侧向风机侧流动时,导风部将经过蒸发器换热的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导向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机之间的区域,从而减少蒸发器两端的蒸发器管路形成的涡流,减少温度差,使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有效解决了由于电机安装位置所带来的风机左右侧吸风不同引起的风机外壳的凝露问题,同时,不会影响室内空调器的风量和能力。
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调器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现有技术中气流走向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流走向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以上各图中:室内空调器100;壳体1;出风口2;进风口5;蒸发器3;风机4;蜗壳41;电机42;密封组件31;扰流板61;第一安装部610;连接部620;导风部630;第二安装部640;开口结构641;扰流风道62;框架11;蒸发器导轨12;第一段密封组件313;第二段密封组件314;翻边315。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本技术中,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表面、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表面、限定底部构造的底表面、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表面、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表面。
37.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前面板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3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调器,壳体起到总体支撑作用,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气流通过进风口5进入至壳体1内部,并通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拦截,再由出风口2送出。
39.壳体1由支撑框、盖板、第一前板以及第二前板组成,盖板设置于支撑框外侧壁面上,第一前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框上半部,第二前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框下半部,壳体1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盖板顶部相连接,由支撑板提高壳体1稳固性。
4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调器,如图1-2所示,蒸发器3,设置于壳体1内部,与进风口5相对应。蒸发器3呈倒v型,蒸发器3以及壳体1 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柱。
41.通过蒸发器3对壳体1内部气流的热量进行交换,通过第一连接柱提高蒸发器3的稳定性。
4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调器,如图1-2所示,风机4,设置于壳体1内部,设置在蒸发器3靠近出风口2的一侧,风机4包括电机42,电机 42设于风机4内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具体的,风机4包括蜗壳41及设于蜗壳41内的电机42;蜗壳41上形成有向室内送风的送风口及向蜗壳41内进风的入风口。风机4与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位于送风口处,固定座与风机4的送风口连接。通过风机4引到气流有进风口5进入且经过左第二风道并由出风口2排出,通过固定座限定风机4的安装位置。
43.辅助接水盘,设置于壳体1的侧壁上,且,辅助接水盘向蒸发器3侧倾斜设置。第一接水盘,位于蒸发器3的底部,以承接蒸发器3产生的冷凝水;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接水盘,位于蒸发器3的下方,且第二接水盘的底端连接于第一接水盘,以承接蒸发器3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一接水盘。
44.发明人认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难点在于找到影响凝露的问题点、箱体内部存在温度分布不均的地方以及如何进行调整使温度分布均匀。通过模拟仿真分析,确定由于风机4左右吸风量不同,右侧大于左侧,导致在蒸发器3两端的管路位置形成涡流,涡流的不稳定性导致该区域的气流上升到蜗壳41下表面,形成凝露,
45.基于上述,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立式风管机的扰流板61,以解决风管机在运行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风机4的结构条件,风机4电机在左侧,风机4两侧进风量不同,左侧小于右侧,另一方面蒸发器3流路的问题,不能保证换热均匀,再者就是风机两侧进风,经过左侧蒸发器的直接进入左侧风机,右侧蒸发器的风直接进入右侧风机,两个风场中间没有形成相互交叉混风,在蜗壳下面位置产生涡流,导致温度场分布不均,极易在风机蜗壳上产生凝露。涡流产生的具体位置参考图3。
46.参考图1-2所示,扰流板61,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第一风道连通,扰流板包括导风部,导风部斜置于第一风道,当壳体1内部气流从蒸发器3侧向风机4侧流动时,导风部630将经过蒸发器换热的第一风道的气流导向蒸发器和风机之间的区域,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与涡流区域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使内部温度分布均匀,解决蜗壳41和箱体上形成凝
露的问题,并且不会影响风量和能力。安装扰流板61后左右两侧的空气流动状态参考图4,其中,a为进行混流的区域。
47.参考图4-5,在本实施例中,扰流板61包括第一安装部610、连接部620、导风部630和第二安装部640,其中,第一安装部610安装于壳体1的侧壁,连接部62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610连接;导风部630与连接部620的另一端连接,且与连接部620形成有倾斜角,导风部630向靠近蒸发器的一侧倾斜;第二安装部640安装于壳体1的侧壁,且位于第一安装部610的下方,导风部630 与导风部630连接。具体的,将连接部620设置为与第一安装部610垂直。
48.通过设计第一安装部610、连接部620、导风部630和第二安装部640之间互相弯折形成,使得第一安装部610、连接部620、导风部630和第二安装部640 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单独加工第一安装部610、连接部620、导风部630和第二安装部640,减少生产余料,节约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易加工,可通过数控加工或者模具加工获得,通过激光切割或落料后折弯即可,设计成一体形式,提高了装配速度,设计第一安装部610与壳体1侧壁,第二安装部640与壳体1 侧壁连接的形式,不需要设计单独的固定板,节省材料,装备简单,该一体式结构既有完整的固定功能又有可靠的密封功能。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620设置为水平面,壳体1侧壁与导风部630之间的夹角越大,扰流板距离蒸发器越近,造成的风阻越大,夹角越小,对于风的导向影响越小,导致冷热风混风能力越小,通过多次试验,根据不同规格的室内空调器,可以将倾斜角设置为30度-60度。具体的,调整扰流板的角度至45度,为最佳的角度,即风阻最小,扰流解决凝露的效果最优。
50.需要说明的是,导风部630与蒸发器3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扰流风道62,用于通过改变风向的气流。
51.为了解决扰流板61自身的凝露问题,将扰流板61的首尾设置为密封结构。具体的,在第一安装部610与壳体1,以及第二安装部640与壳体1之间设置箱体铝箔保温棉,以使上述结构两两贴紧,连接部620、导风部630和壳体1共同形成密闭的空间。
52.为了简化将扰流板61安装到壳体1内侧的过程,在第二安装部640至少一侧安装有安装件,安装件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具体的,安装件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部640的两侧。
53.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间设置为开口结构641,开口结构641套设在壳体侧壁的螺钉上。为了与螺钉稳定连接,开口结构641包括与螺钉连接的圆弧边。具体的,将开口结构设置为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从上至下套设在壳体1内侧壁的螺钉上。
54.具体的连接部62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安装通孔621,通过两个螺钉分别固定在安装横梁12上,安装横梁12为蒸发器3上部的两个横向放置的安装柱。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固定扰流板61。
55.除上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内部还包括框架11,框架11上设置有固定孔,与扰流板61连接,用于固定扰流板61。
56.参考图6-7,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3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组件31,具体的,密封组件31的两端向远离蒸发器3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一连接端311和第二连接端312,
57.密封组件31包括第一段密封组件313和第二段密封组件314,第一段密封组件31331和第二段密封组件314分别覆盖在第一段蒸发器和第二段蒸发器的顶面上。
58.密封组件31上还设有翻边315,翻边315由密封组件31的两侧边折弯形成,用以将蒸发器顶面包裹,起到定位和更好的密封效果。
59.以上本实施例中的室内空调器100其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壳体,其与进风口相对应的蒸发器,设于蒸发器靠近出风口一侧的风机,其设于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的风机,设于风机内部靠近第一风道的一侧的电机,设于第一风道的扰流板;其中,扰流板与第一风道连通,扰流板包括导风部,导风部斜置于第一风道,当壳体内部气流从蒸发器侧向风机侧流动时,导风部可以改变第一风道的气流方向,使第一风道的气流与第二风道的气流相混合,从而减少蒸发器两端的蒸发器管路形成的涡流,减少温度差,使内部温度分布均匀,解决风机外壳的凝露问题,同时,不会影响室内空调器的风量和能力。
6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