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6528发布日期:2022-09-06 23:5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


背景技术:

2.在板材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复合板材,经常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板材烘干设备,板材通过输送装置在烘箱内进行输送,板材从烘箱的一端进入、另一端送出,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烘箱内的高温热气进行烘干。这样的烘干设备,两端的进出口造成的热量流失严重,为保持烘箱温度和烘干效果,需要保持较高能耗;而且板材在烘箱内单向输送,往往会占用很大的设备场地,空间和热量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包括:烘箱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
6.所述烘箱装置具有一个烘干空间,所述烘箱装置设有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的进出料口;
7.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烘干空间内,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驱动构件和用于承托外来物料的带板构件,所述输送驱动构件设有与所述带板构件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带板构件移动的输送驱动端,所述输送驱动端沿闭环的循环轨迹移动,所述带板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带板构件沿所述循环轨迹排列分布,所述输送驱动端与所述带板构件一一对应设置。
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循环烘干机,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所述输送驱动构件能够带动所述带板构件沿闭环的轨迹移动,通过循环移动的带板构件带动板材在所述烘箱装置内移动从而进行烘干处理。板材能够在所述进出料口实现对循环输送装置的上下料,烘箱内的热量不容易流失,容易保持烘箱内的烘干温度和烘干效果,从而减少能耗。相较于同样长度但是单向输送的烘干设备,板材通过所述循环输送装置沿闭环的循环轨迹进行输送,能够提供更长的烘干时间,输送速度和场地限制小,对烘箱内的热量利用率更高,同样能实现节省能耗的效果。本发明的板材循环烘干机,在烘箱装置内循环输送的板材,能够在烘箱装置的同一侧进出,空间利用率高,热量流失少,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箱装置包括烘箱外壳和架体,所述烘箱外壳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空间设于所述烘箱外壳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架体能够为所述烘箱外壳提供支撑,使得所述烘箱外壳内能够撑起一个烘干空间,以供板材循环移动进行烘干处理。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构件设于所述烘干空间的中部,所述烘干空间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上下两侧的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以
及设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前侧的翻转烘干通道,所述上烘干通道、翻转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依次首尾相连,所述进出料口设于所述烘箱装置的后端,所述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的后端均设于所述进出料口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板材能够在所述上烘干通道、翻转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内进行输送,板材能够从所述进出料口进入到所述上烘干通道或从下烘干通道送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带板构件绕所述循环轨迹排列设置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的外侧、使得所述带板构件依次在所述进出料口、上烘干通道、翻转烘干通道以及下烘干通道内循环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板材在上烘干通道内由后往前输送,在所述翻转烘干通道翻转至下烘干通道,并在下烘干通道内由前往后输送。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板构件包括连接部和挡板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输送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部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沿垂直于所述循环轨迹的方向延伸,以所述挡板部的两端分别为挡板根部和挡板端部,所述挡板根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挡板端部设置有卡板钩,所述卡板钩设置于背向所述带板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驱动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带板构件进行移动,所述连接部、挡板部和卡板钩能够形成一个可供板材容纳的凹槽形状空间。相邻的两个带板构件能够将板材限制在两个所述带板构件之间的间隙内。卡板钩设置于背向移动方向的一侧,当带板构件在翻转烘干通道内从上烘干通道翻转到下烘干通道时,板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卡入到卡板钩和挡板部形成的空间内,确保所述卡板钩能够钩住板材的边缘,实现稳定输送。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板构件还包括导板部,所述导板部设置于所述挡板所述导板部与所述卡板钩均设于所述挡板部的同一侧,所述导板部相对所述挡板部呈倾斜设置、使所述导板部与所述挡板部之间形成底部窄、开口宽的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板钩和所述导板部能够分别对板材的两端边缘进行限位,使得板材能够被限制在所述卡板钩和导板部之间,确保输送稳定。板材的边缘能够卡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板材的一端能够贴紧在所述挡板根部,板材更容易贴紧在所述挡板部的一侧,从而确保板材能够卡在所述卡板钩和导板部之间。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板构件设置有多个挡板部,多个所述挡板部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使得左右相邻的挡板部之间形成取放料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挡板部排列设置,能够同时对板材进行承托和限位,使板材更稳定地输送;而挡板部之间的取放料间隙能够为所述板材的上、下料机构提供避让空间,方便将板材输送到带板构件上,或者是将板材从带板构件上取下。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构件包括传动链条、链轮和输送驱动单元,所述输送驱动构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链轮,所述链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驱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端设于所述传动链条的各个链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链轮转动,使得啮合传动的传动链条转动,其链节上的输送驱动端沿所述循环轨迹移动,使得所述带板构件能够带动板材在烘干空间内移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箱外壳的顶部设有多个间距排列设置的
抽湿组件,所述抽湿组件均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空间内的湿气除了能从所述进出料口消散,还能够通过所述抽湿组件抽走,避免所述烘干空间内的湿度过高而影响烘干效果。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箱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所述热风循环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热风循环组件间距排列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热风循环组件能够对所述烘干空间内的高温热气进行导流,使得热气能够在烘干空间内均匀流动,避免烘干死角,使得板材均匀、充分受热,不容易变形。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循环烘干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循环烘干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循环烘干机,其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循环烘干机,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23.图中:10、烘箱装置;20、循环输送装置;100、烘箱外壳;110、进出料口;120、抽湿组件;130、热风循环组件;200、架体;300、输送驱动构件;310、传动链条;320、链轮;330、输送驱动单元;400、带板构件;410、连接部;420、挡板部;421、卡板钩;430、导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循环烘干机作出如下实施例:
29.一种板材循环烘干机,包括:烘箱装置10和循环输送装置20。
30.所述烘箱装置10包括烘箱外壳100和架体200,所述烘箱外壳100与所述架体200固定连接使所述烘箱装置10内具有一个烘干空间。所述烘箱装置10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的进出料口110。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外壳100呈长方体形状,其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烘箱外壳100包括由内而外层层套设的耐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
32.为避免湿气在烘箱装置10内积聚而影响烘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箱装置10的顶部外侧设有多个抽湿组件120,多个所述抽湿组件120均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多个所述抽湿组件120沿所述烘箱装置1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33.所述烘箱外壳1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热风循环组件130,所述热风循环组件130与所述烘干空间相连通,所述热风循环组件130有多个,多个所述热风循环组件130间距排列设置。
34.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0设于所述烘干空间内。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0包括输送驱动构件300和用于承托外来物料的带板构件400。
35.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设有与所述带板构件40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带板构件400移动的输送驱动端,所述输送驱动端沿闭环的循环轨迹移动。所述带板构件400有多个,多个所述带板构件400沿所述循环轨迹排列分布,所述输送驱动端与所述带板构件400一一对应设置。
36.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设于所述烘干空间的中部。所述烘干空间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上下两侧的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以及设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前侧的翻转烘干通道。所述上烘干通道、翻转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上烘干通道和下烘干通道的后端均设于所述进出料口110处。
37.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循环轨迹所述带板构件400绕所述循环轨迹排列设置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的外侧、使得所述带板构件400依次在所述进出料口110、上烘干通道、翻转烘干通道以及下烘干通道内循环移动。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采用链传动的方式带动所述带板构件400移动。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包括传动链条310、链轮320和输送驱动单元330,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链轮320,所述链轮320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200,所述传动链条310与所述链轮320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330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320驱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端设于所述传动链条310的各个链节上。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且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十分适合应用于烘干输送驱动的场合。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可以采用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所述带板构件400移动。
39.考虑到便于控制输送的速度和准确度,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驱动单元330采用伺服电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驱动单元330可为步进电机或气动马达等旋转驱动元件。
40.所述带板构件400包括:连接部410、挡板部420和导板部430。
41.所述连接部410与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传动连接。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挡板部420沿垂直于所述循环轨迹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板部420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根部和挡板端部。
42.所述挡板根部与所述连接部410相连,所述挡板端部设置有卡板钩421,所述卡板钩421设置于背向所述带板构件400移动方向的一侧。以所述上烘干通道内的带板构件400
为例,所述带板构件400由后往前移动,所述挡板端部和挡板根部分别设于所述挡板部420的上下两端,所述卡板钩421设置于所述挡板部420的上端后侧。
43.所述导板部430设置于所述挡板根部,所述导板部430相对所述挡板部420呈倾斜设置、使所述导板部430与所述挡板部420之间形成底部窄、开口宽的卡槽。
44.所述带板构件400设置有多个挡板部420。多个所述挡板部420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使得左右相邻的挡板部420之间形成取放料间隙。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板构件400包括连接杆、挡板条和导板弹片。所述连接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410为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个端部。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组链轮320和传动链条310。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条传动链条310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部420由所述挡板条形成。所述挡板根部设于所述挡板条的根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端部设于所述挡板条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卡板钩421与所述挡板条固定连接。所述导板弹片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板弹片的根部与所述挡板根部留有可供板材卡设的间距。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导板弹片相对所述挡板条呈倾斜设置并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板弹片的端部到所述挡板件的间距大于导板弹片的根部到所述挡板件的间距,使得所述导板弹片与所述挡板条之间形成底部窄、开口宽的卡槽。
46.参照图1至图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循环烘干机进行板材烘干时:
47.所述输送驱动构件300带动所述带板构件400沿所述循环轨迹移动。所述带板构件400在所述进出料口110内从下烘干通道内往上翻起至上烘干通道。通过伸入到取放料间隙的上料机构将板材输送到两个相邻的带板构件400之间。
48.以板材此时的前后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往前抵紧在所述导板部430与挡板部420之间的卡槽内。两个带板构件400继续往上翻起,将板材抬起翻转。挡板部420翻转到竖直位置时,带板构件400进入到上烘干通道,所述带板构件400由后往前输送。这时板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其第一端往下抵紧在导板部430与挡板部420之间,板材往前靠在挡板部420的后侧,其第二端设于卡板钩421的下方。
49.所述带板构件400在所述翻转烘干通道内往下摆动翻转。在这过程中,板材随所述带板构件400进行翻转。当所述挡板部420往下翻转至竖直时,所述带板构件400进入到所述下烘干通道。所述带板构件400在下烘干通道内由前往后输送。这时板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其第二端往下抵紧在卡板钩421上,其第一端仍卡设于所述导板部430与挡板部420之间的卡槽内。
50.板材随所述带板构件400移动到下烘干通道的后端,通过伸入到所述取放料间隙内的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将板材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0内取出。
51.特别地,如图4所示,为确保板材的第二端能够卡扣在所述卡板钩421内,所述上烘干通道的前端可以设置成往下倾斜延伸,使得所述挡板部420能够往前偏摆一定角度,所述导板部430与挡板部420之间的卡槽能够对板材的第一端进行导向,板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往前贴紧所述挡板部420,从而让其第二端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板钩421的下方。当所述带板构件400在翻板段内进行翻转的时候,板材的两端能够始终处于所述卡板钩421和所述卡槽之间。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
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