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4558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青藏高原的县、乡及村住宅长期以来由于受常规能源匮乏、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经济条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民居生活缺水少电条件恶劣。利用太阳能解决青藏高原地区建筑的能源需求是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各级政府的共识。但是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热舒适度差难以推广,目前灵活可靠的主动式太阳能系统仅用于拉萨等城市的公共建筑等容积较大的建筑,在分散型住宅中没有应用和推广,居民生活及取暖依然依赖燃烧牛羊粪便。
[0003]目前所有的主动式太阳能系统都存在下列缺点,导致在分散型住宅中难以应用:
[0004]1、现有太阳能系统构成及控制过于复杂,难以适应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使用。
[0005]2、现有热量储存依赖水的温差蓄热,因此蓄热设备体积要求过大。
[0006]3、现有太阳能系统的耗电量巨大且运行完全依赖外网电源,难以适应电网极不稳定的高原乡村使用。
[0007]4、现有太阳能集热器不能有效适应高原气候,容易出现白天水温过高爆管及夜晚水温过低冻胀事故。
[0008]5、现有太阳能系统投资高、维护量大。
[0009]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受技术瓶颈的限制青藏高原地区的广大农村坐拥“阳光之城”的美誉缺并未享受到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的福利。因此研宄一种适应于该区域的,尽量不依赖外部能源,便于产业化制造,安装简易,运行可靠且成本低廉的新型太阳能生态住宅系统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克服了现有太阳能系统在分散型住宅,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县、乡及村住宅中难以应用的不足,既具有节能、系统简化、造价低、维护少的特点,又具有可连续工作、运行的稳定性较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相变储能技术应用到主动式太阳能系统中,并对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的集热及换热机理进行了改进,使之与相变储能技术有效结合,可自动依据设定温度运行,不需人员进行操作,极大地简化了运行管理。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包括相变蓄热箱、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集热面、安全阀、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凹坑、均流集水端、均流分水端、出水口、进水口及两组均流板;所述的集热面是由多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构成的,且所述的集热面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底部,所述的集热面内设有乙二醇水溶液;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分布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内,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沉入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底部,所述的球状相变蓄热体为球状结构,且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凹坑均匀分布在每个所述的球状相变蓄热体上;所述的均流集水端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的上方,所述的均流板设置在所述的均流集水端上;所述的均流分水端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内部底端,位于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的下方,所述的均流板设置在所述的均流分水端上;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一侧上端,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均流集水端连通,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另一侧下端,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均流分水端连通,所述的出水口及进水口分别外接供暖室内机;所述的安全阀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一侧顶部。
[0013]上述的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其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的相变蓄热箱及集热面通过所述的支撑架安装,所述的集热面为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
[0014]上述的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其中,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与所述的均流分水端连通。
[0015]上述的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其中,还包括生活供电组件,所述的生活供电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供水管、回水管、管道式循环泵、控制器、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多个水路阀门、生活热水供应装置、风机盘管及生活供电装置;所述的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一侧连接,所述的回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管道式循环泵与所述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连接;所述的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相变蓄热箱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的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及多个水路阀门连接;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集热面及室内,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生活热水供应装置设置在室内且与所述的多个水路阀门连接,所述的生活供电装置设置在室内且与所述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连接;所述的风机盘管设置在室内,所述的风机盘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水路阀门与所述的供水管连接,所述的风机盘管通过与所述的控制器及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连接。
[0016]上述的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其中,所述的管道式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水路阀门,所述的水路阀门的一端通过过滤器连接自来水补水管,所述的过滤器上设有电动控制阀。
[0017]上述的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其中,还包括两个止回阀,其中一个所述的止回阀连接在所述的供水管与所述的水路阀门之间,另一个所述的止回阀连接在所述的管道式循环泵与所述的水路阀门之间。
[0018]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单、体积小、高度集成,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维护方便,夕卜形美观、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球状相变蓄热体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侧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的集成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24]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分户式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热水采暖空调,包括相变蓄热箱1、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2、集热面3、安全阀5、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凹坑6、均流集水端7、均流分水端8、出水口 9、进水口 10及两组均流板11 ;所述的集热面3是由多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构成的,且所述的集热面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底部,所述的集热面3内设有乙二醇水溶液;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2分布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内,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2沉入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底部,所述的球状相变蓄热体2为球状结构,且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凹坑6均匀分布在每个所述的球状相变蓄热体2上;所述的均流集水端7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2的上方,所述的均流板11设置在所述的均流集水端7上;所述的均流分水端8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内部底端,位于所述的多个球状相变蓄热体2的下方,所述的均流板11设置在所述的均流分水端8上;所述的出水口 9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一侧上端,所述的出水口 9与所述的均流集水端7连通,所述的进水口 10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另一侧下端,所述的进水口 10与所述的均流分水端8连通,所述的出水口9及进水口 10分别外接供暖室内机;所述的安全阀5设置在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一侧顶部。
[0025]请参见附图3所示,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及集热面3通过所述的支撑架4安装,所述的集热面3为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依靠支撑架4使相变蓄热箱I和集热面3两部分固定并保持可调的安装角度。大量的球状相变蓄热体2松散放置于相变蓄热箱I中。依靠相变(固态与液态)体积变化导致密度变化的原理,使充分吸热的球状相变蓄热体2沉入相变蓄热箱I底部,退出顶部热水区。
[0026]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污口 12,所述的排污口 12与所述的均流分水端8连通。
[0027]请参见附图4所示,还包括生活供电组件,所述的生活供电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13、供水管14、回水管15、管道式循环泵16、控制器17、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18、多个水路阀门20、生活热水供应装置23、风机盘管24及生活供电装置25 ;所述的回水管15的一端与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一侧连接,所述的回水管1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管道式循环泵16与所述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18连接;所述的供水管14的一端与所述的相变蓄热箱I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的供水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17及多个水路阀门20连接;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集热面3及室内,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17连接;所述的生活热水供应装置23设置在室内且与所述的多个水路阀门20连接,所述的生活供电装置25设置在室内且与所述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18连接;所述的风机盘管24设置在室内,所述的风机盘管24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水路阀门20与所述的供水管14连接,所述的风机盘管24通过与所述的控制器17及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电逆变装置18连接。
[0028]所述的管道式循环泵16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水路阀门20,所述的水路阀门20的一端通过过滤器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