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636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风管机只有一个出风口,要满足制冷侧出风,制热下出风的出风方式,需要在管道内安装分流板,以改变出风方向,但管道内的分流板不容易与风管机主板结合,因而不方便整体控制。
[0003]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风管机,以解决现有风管机存在的改变出风方向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改变出风方向的风管机。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送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所述风管机内还设置有上、下两个出风风道以及第一活动导风板和第二活动导风板,在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之间形成与所述送风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换向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可将所述换向通道与两个出风风道中的任一个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风管机的壳体侧板上开有侧出风口,底板上开有下出风口,所述侧出风口连通侧出风风道,所述下出风口连通下出风风道,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设置于所述送风装置的出口处。
[0008]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管流风扇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管流风扇上下两侧的上蜗壳和下蜗壳,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蜗壳上,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转动设置于所述下蜗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上蜗壳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顶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转动连接;
[0010]所述下蜗壳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底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在所述侧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侧出风口一侧边的壳体结构共同形成所述侧出风风道,所述隔板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下出风口一侧边的壳体结构共同形成所述下出风风道。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转至与所述壳体的顶板抵接,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转至与所述隔板抵接时,所述换向通道与所述侧出风风道连通,形成侧出风模式;
[0013]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转至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转至与所述壳体的底板抵接时,所述换向通道与所述下出风风道连通,形成下出风模式。
[0014]优选的,所述隔板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有所述侧出风口的侧板上,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侧出风口的下方。
[0015]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侧板平行的安装板,所述隔板经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有所述侧出风口的侧板上。
[0016]优选的,所述隔板呈向所述侧出风口方向凸出的圆弧形板。
[0017]优选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内设置有上、下两个出风风道,还经第一活动导风板和第二活动导风板形成与送风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换向通道,换向通道可与不同的出风风道连通而形成不同的出风模式,结构简单可靠,可方便的实现热风下吹,冷风侧吹,达到人体的最佳需求状态,提高人体舒适感,满足人们对于空调舒适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管机进行侧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管机进行下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风管机另一种形式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侧板;2、侧出风口;3、下出风口;4、过滤网;5、热交换器;6、侧出风风道;7、下出风风道;8、换向通道;9、管流风扇;10、上蜗壳;11、下蜗壳;12、出口; 13、入口; 14、上窝舌;15、下窝舌;16、第一活动导风板;17、第二活动导风板;18、顶板;19、底板;20、隔板;21、固定块;22、支撑板;23、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进风口、送风装置和热交换器,风管机内还设置有上、下两个出风风道以及第一活动导风板和第二活动导风板,在第一活动导风板和第二活动导风板之间形成与送风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换向通道,通过第一活动导风板和第二活动导风板可将换向通道与两个出风风道中的任一个连通。结构简单可靠,可方便的实现热风下吹,冷风上吹,达到人体的最佳需求状态,提高人体舒适感,满足人们对于空调舒适性的需求。
[0027]本文中所述的“上”“下”是风管机在正常使用时的位置。
[0028]实施例一:
[0029]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风管机的实施例。
[0030]该风管机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板上开有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的侧板I上开有侧出风口 2,底板19上开有下出风口 3。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4。壳体内还设置有热交换器5和送风装置。侧出风口 2连通侧出风风道6,下出风口 3连通下出风风道7。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在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之间形成与送风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换向通道8,换向通道8可与不同的出风风道连通以形成不同的出风模式。
[0031]具体的,送风装置包括管流风扇9以及分别设置于管流风扇9上下两侧的上蜗壳10和下蜗壳11。上蜗壳10与下蜗壳11配合在面向热交换器5的一侧形成入口 13,在面向侧出风口 2的一侧形成出口 12。上蜗壳10上靠近管流风扇9的位置处设置有上窝舌14,下蜗壳11上靠近管流风扇9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窝舌15,窝舌的朝向需要与管流风扇9的转向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窝舌方向配合管流风扇9逆时针旋转,当然,也可以设计成顺时针方向旋转。上蜗壳1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活动导风板16,下蜗壳1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活动导风板17,在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之间形成换向通道8。
[0032]优选的,上蜗壳10的一端连接壳体的顶板18,另一端与第一活动导风板16转动连接。下蜗壳11的一端连接壳体的底板19,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导风板17转动连接。
[0033]在侧出风口2与下出风口 3之间设置有隔板20,隔板20与隔板20上靠近侧出风口 2一侧边的壳体结构共同形成侧出风风道6,即,隔板20、设置侧出风口2的侧板I以及顶板18形成侧出风风道6。隔板20与隔板20上靠近下出风口 3—侧边的壳体结构共同形成下出风风道7,即,隔20板、设置侧出风口2的侧板I以及底板19形成下出风风道7。
[0034]如图1所示,当第一活动导风板16转至与壳体的顶板18抵接,第二活动导风板17转至与隔板20抵接时,换向通道8与侧出风风道6连通,形成侧出风模式。如图2所示,当第一活动导风板16转至与隔板20抵接,第二活动导风板17转至与壳体的底板19抵接时,换向通道8与下出风风道7连通,形成下出风模式。
[0035]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该风管机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控制器,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翻转,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按以下条件工作:在制冷时,第一活动导风板16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7形成的换向通道8与侧出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