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热源1、蓄放热单元2、管道3、油栗4、导热介质5、放热设备6、电子控制阀31、传感器32、蓄热油栗41、放热油栗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所示,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包括热源1、蓄热单元2、管道3、油栗4、导热介质5、放热设备6和控制单元,所述管道3贯穿热源1、蓄放热单元2和放热设备6构成闭合的管道环路;管道3上设置有油栗4,所述导热介质5填充于密闭的管道3内部;管道3穿过蓄放热单元2中的填充材料、穿过放热设备6中的低温水,与热源I相连,管道3密闭仅有热量交换无物质交换,所述管道3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31和传感器32,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控制阀31与传感器32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器;
[0027]所述油栗4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蓄热油栗41和放热油栗42;所述蓄放热单元2、蓄热油栗41和热源I构成蓄热循环部分;所述蓄放热单元2、放热油栗42和放热设备6构成放热循环部分;所述蓄放热单元2包括贯穿盘曲在其内部的导热介质管道和密封在管道壁外侧的填充材料。
[0028]蓄放热单元2设置有9个,蓄热单元为填充不同材料的模块化单元,热源为太阳能加辅助导热油加热器,放热设备为放热水箱。
[0029]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物相传感器,放热设备设置有I个,热源I设置有2个;热源I和蓄热单元2可根据需要进行数量调整,安装于管路上。
[0030]蓄放热单元2设置有快速拆装的接口。方便单元的模块化操作,标准化程度高,安装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
[0031]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设置有多个蓄放热单元,并联在热源和蓄热油栗两端,每个蓄热单元设置传感装置,另外设置阀门将每个蓄放热单元并联在放热油栗、放热设备两端组成若干个放热循环,连接放热装置、放热油栗及多个蓄热单元组成放热循环,在开启加热几个蓄热循环的同时,放热循环可以对另外的停掉的蓄热循环开启循环进行放热;通过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反馈同时实现:根据热源的强弱对若干个蓄热回路的加热通断;对断开的加热回路可开启放热循环进行放热,此放热循环根据用热量的不同,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以实现热量的联合输出。而填充材料选择上,采用一种或多种的填充材料,构成梯度相变材料填充,潜热结合显热蓄热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0032]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优点在于:多单元小型化可结合潜热和显热,大大提高蓄热效率和蓄热密度;采用梯度相变蓄热材料,并且结构上采用可更换的模块化设计,无论低温、中温或高温热源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蓄热设备实现。
[0033]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包括热源、蓄放热单元、管道、油栗、填充材料、放热设备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贯穿热源、蓄放热单元和放热设备构成闭合的管道环路;管道上设置有油栗,管道内部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蓄放热单元通过管道与热源和放热设备相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和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控制阀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油栗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蓄热油栗和放热油栗;所述蓄放热单元、蓄热油栗和热源构成蓄热循环部分;所述蓄放热单元、放热油栗和放热设备构成放热循环部分;所述蓄放热单元包括贯穿盘曲在其内部的导热介质管道和密封在管道壁外侧的填充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单元的导热介质管道包括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门,蓄放热单元设置有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单元为填充有不同蓄热材料的模块化单元,所述热源为中温太阳能和导热油加热器,所述放热设备为放热水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物相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热源种类包括太阳能、电热能、燃烧热能、工业废热、余热和地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单元设置有快速拆装的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蓄放热设备,包括热源、蓄放热单元、管道、油泵、填充材料、放热设备和控制单元,所述管道贯穿热源、蓄放热单元和放热设备构成闭合的管道环路;管道上设置有油泵,管道内部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蓄放热单元通过管道与热源和放热设备相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和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控制阀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单元小型化可结合潜热和显热,大大提高蓄热效率和蓄热密度;采用梯度相变蓄热材料,并且结构上采用可更换的模块化设计,无论低温、中温或高温热源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蓄热设备实现。
【IPC分类】F28D20/00
【公开号】CN205279824
【申请号】CN201520928241
【发明人】李真一, 王朝夕, 胡宗恩, 邱天龙
【申请人】青岛爱之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