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力设备、锅炉等发热设备的水冷散热装置一般通过自来水、江河水、地下水等进行冷却散热。现有的水冷散热装置通常采用一循环管道或双循环管道的方式进行散热冷却。
一循环管道的散热方式是指将外部水源的水直接引流到发热设备内的冷却管道,再由冷却管道流回外部水源的循环水冷散热方法,由于外界的水带有杂质和腐蚀性,长期使用将容易积聚污垢造成管道堵塞,腐蚀穿管道导致设备损坏,并且外界水的水压不稳定,对设备的管道要求较高,否侧会出现渗漏,另外当外界水的温度较低时,设备内部容易结露滴水造成设备漏电,存在安全隐患。
双循环管道散热方式是指采用一内水循环管道和一外水循环管道结合的双独立管道散热方法,该散热方式克服了一循环管道散热方式的缺点,但现有的双循环管道散热装置结构复杂,安装、使用麻烦,当温度过低时,内水会出现结冰的现象,散热效果差,不能很好地保护设备。因此,研发一种设备不受外界水影响、内循环管道腐蚀性低,防止内循环液体结冰、供水压力稳定、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不受外界水影响、内循环管道腐蚀性低,防止内循环液体结冰、供水压力稳定、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板式换热器和内水箱,所述柜体侧部分别设有内进水端口、内回水端口、外进水端口和外回水端口,所述内进水端口、内回水端口分别用于与发热设备上的冷却管道入口和出口连接,所述外进水端口、外回水端口分别用于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内水管道和外水管道,所述内水箱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水口和回水口;所述出水口和内进水端口通过内进水管连接,所述内回水端口、内水管道、回水口依次通过内回水管连接,形成内循环水道;所述外进水端口和外水管道通过外进水管连接,所述外水管道和外回水端口通过外回水管连接,形成外循环水道。优选的,所述内水箱装有防冻冷却液,该设置方式能防止内循环水道内的液体因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结冰而导致散热异常,并且防冻冷却液的腐蚀性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具有内循环水道和外循环水道,内循环水道与外循环水道分别设有各自的水源并且相互独立,避免出现外部水源腐蚀冷却管道、损坏设备的现象、结露滴水导致设备漏电,防止内循环水道的液体结冰,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供水稳定,采用内水循环与外水循环结合的散热方式,使得散热效果更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内进水管上设有第一增压泵。所述第一增压泵可使内水箱的液体更顺利地进入内进水管并进行内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内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液体由出水口流向内进水端口,有效地防止液体逆流。
进一步的,所述外进水管上设有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可使外部水源的水更顺利地进入外进水管并进行外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外进水管上设有过滤网;或,所述外进水端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有效地过滤杂质,防止较大的异物堵塞外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循环水道上设有控制其流量的阀门,所述阀门便于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还设有电控装置和感温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感温装置电连接,所述感温装置用于检测内回水管内的液体进入内水管道之前的温度,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阀门电连接并通过感温装置的反馈控制外循环水道的流量。该设置方式便于控制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水箱内设有浮球开关,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浮球开关电连接并通过浮球开关的液位反馈控制第一增压泵的工作状态,该设置方式可实时监测内水箱的液位,防止液位较低导致所述第一增压泵空转、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还设有用于降低所述柜体内的电器元件工作温度的散热器,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为散热风机或散热铝片,所述散热器防止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内部的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确保设备散热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板式换热器2和内水箱3,所述柜体1侧部分别设有内进水端口11、内回水端口12、外进水端口13和外回水端口14,所述内进水端口11、内回水端口12分别用于与发热设备102上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图中未示)入口和出口连接,所述外进水端口13、外回水端口14分别用于与外部水源5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2内设有相互隔离的内水管道21和外水管道22,所述内水箱3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水口31和回水口32;
所述出水口31和内进水端口11通过内进水管41连接,所述内回水端口12、内水管道21、回水口32依次通过内回水管42连接,形成内循环水道100;所述外进水端口13和外水管道22通过外进水管43连接,所述外水管道22和外回水端口14通过外回水管44连接,形成外循环水道101。优选的,所述外部水源5为自来水或江河水或地下水等。优选的,所述内水箱3装有防冻冷却液,该设置方式能防止内循环水道100内的液体因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结冰而导致散热异常,并且防冻冷却液的腐蚀性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具有内循环水道100和外循环水道101,内循环水道100与外循环水道101分别设有各自的水源并且相互独立,避免出现外部水源5腐蚀冷却管道、损坏设备的现象、结露滴水导致设备漏电,防止内循环水道100的液体结冰,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供水稳定,采用内水循环与外水循环结合的散热方式,使得散热效果更明显。
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增压泵6、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图中未示)和单向阀7。
所述第一增压泵6设置在内进水管41上,所述第一增压泵6可使内水箱3的液体更顺利地进入内进水管41并进行内循环。
所述单向阀7设置在内进水管41上,所述单向阀7允许液体由出水口31流向内进水端口11,有效地防止液体逆流。
所述第二增压泵设置在外进水管43上,所述第二增压泵可使外部水源的水更顺利地进入外进水管43并进行外循环。
所述外进水管43上设有过滤网8;或,所述外进水端口13上设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有效地过滤杂质,防止较大的异物堵塞外水管道22。
所述外循环水道101上设有控制其流量的阀门101a,所述阀门101a便于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本方案图中未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为了使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更实用,所述柜体内还设有电控装置和感温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感温装置电连接,所述感温装置用于检测内回水管内的液体进入内水管道之前的温度,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阀门电连接并通过感温装置的反馈控制外循环水道的流量。该设置方式便于控制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水箱3内设有浮球开关9,所述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图中未示)与所述浮球开关9电连接并通过浮球开关9的液位反馈控制第一增压泵6的工作状态,该设置方式可实时监测内水箱3的液位,防止液位较低导致所述第一增压泵6空转、损坏。
(本方案图中未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柜体内还设有用于降低所述柜体内的电器元件工作温度的散热器,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为散热风机或散热铝片,所述散热器防止双循环水冷散热装置内部的电器元件温度过高,确保设备散热正常。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