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液管以及基于该供液管的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99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液管以及基于该供液管的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结构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供液管以及基于该供液管的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供液管主要用以流体的传输,现有技术的供液管大都为单层筒状结构,其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易于内外热量的交换、影响流体的流动。目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通常采用包裹管体的方式,即在管体的外围包裹一层隔热层,通过隔热层的隔热作用来减少内外环境热交换量。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包裹的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密封问题,在隔热层与管体之间会存在间隙,影响隔热效果;(2)暴露在外界的隔热层容易老化或者受到外力而损坏。专利申请201420678836.2的汽车排气管、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以及汽车公开了利用静止空气作为隔热夹层,进行隔热的方式。但是,暴露于外界的管道,特别是在冬季的环境下,其外管可以会开裂,这样,空气变形成了流动的状态,影响其隔热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保证管内流体温度变化率小、方便拆解、顶置蒸发器和前置蒸发器温差会缩小、温度场更加均匀、减少制冷剂的聚集、利于压缩机的运行的供液管以及基于该供液管的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供液管,包括筒状盖体、管体;管体包括外管体、内管体以及填充在所述外管体、内管体之间的隔热层;在所述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中充满所述隔热层;在所述内管体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在所述外管体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第一环形磁块的环形凹槽;所述管子的端部还盖合有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的所述筒状盖体,在所述筒状盖体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磁块。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隔热棉或者陶瓷纤维。优选地,在所述筒状盖体上还嵌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磁块形状相吻合的环形通孔,所述第一环形磁块穿过所述环形通孔。一种基于如上述的供液管的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储液器、前置蒸发器、前置膨胀阀、电磁阀、顶置蒸发器、顶置膨胀阀、压力平衡器;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端与第一供液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供液管的出口端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路系统的分流点;两个支路系统分别通过第二供液管、第三供液管与所述压力平衡器连接,所述压力平衡器通过第四供液管依次与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串联;第一支路系统包括数量相同的若干个电磁阀、若干个顶置蒸发器、一个顶置膨胀阀;所述若干个电磁阀相互并联后与所述顶置膨胀阀串联,再与若干个相互并联后的所述顶置蒸发器串联;所述第二支路系统的起始端通过第五供液管从分流点处向下延伸,通过第六供液管依次串联有所述前置膨胀阀、前置蒸发器。优选地,在所述冷凝器与储液器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前置蒸发器、顶置蒸发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若干个顶置蒸发器沿着车顶的长度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体、内管体之间填充固态隔热层,相比现有技术,避免了因外管体开裂破坏空气隔热层隔热功能的不足。另外,在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一方面减少管体用料,另一方面增加隔热层的填充空间,提高隔热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管体、内管体之间的隔热层为敞口结构,通过筒状盖体接近盖合,在保证外管体、内管体之间隔热层密封的同时,能实现隔热层的更换。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筒状盖体与管体之间通过磁块吸附,在提高结合牢度的同时,能实现快插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在筒状盖体上还嵌密封圈,进一步提高筒状盖体与管体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管中管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液管的管体与盖体在拆分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密封圈的供液管的管体与盖体在拆分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设计的顶置蒸发器和前置蒸发器的出风口温度曲线。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蒸发器和前置蒸发器的出风口温度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供液管,包括筒状盖体、管体;管体包括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以及填充在所述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的隔热层1203;在所述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中充满所述隔热层1203;在所述内管体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在所述外管体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第一环形磁块的环形凹槽1205;所述管体的两端部还盖合有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的所述筒状盖体1204,在所述筒状盖体1204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磁块1206。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隔热棉或者陶瓷纤维。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所述筒状盖体上还嵌有密封圈1207,所述密封圈1207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磁块形状相吻合的环形通孔(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环形磁块穿过所述环形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填充固态隔热层1203,相比现有技术,避免了因外管体开裂破坏空气隔热层隔热功能的不足。另外,在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一方面减少管体用料,另一方面增加隔热层的填充空间,提高隔热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管体、内管体之间的隔热层为敞口结构,通过筒状盖体1204接近盖合,在保证外管体、内管体之间隔热层密封的同时,能实现隔热层的更换。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筒状盖体与管体之间通过磁块吸附,在提高结合牢度的同时,能实现快插的技术效果。当然,其他现有技术中具有低的导热系数的材料如静止空气、石棉等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筒状盖体上还嵌密封圈,进一步提高筒状盖体与管体之间的密封性。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1、压缩机2、储液器3、前置蒸发器4、前置膨胀阀5、电磁阀6、顶置蒸发器7、顶置膨胀阀8、压力平衡器9。储液器3的出口端与进液管101路的进口端连接,进液管101路的出口端向上延伸后分叉为第一支路系统、第二支路系统,即,进液管101路的出口端与并联后第一支路系统、第二支路系统串联。其中,第一支路系统包括第二管路102、第二管路103、第三管路104、第四管路105。电磁阀6、顶置膨胀阀8、顶置蒸发器7通过第二管路102、第二管路103、第三管路104依次串联。第二支路系统包括第五管路106、第六管路107、第七管路108。第五管路106从分叉点处向下延伸与前置膨胀阀5的进口端连接,前置膨胀阀5的出口端通过第六管路107与前置蒸发器4的进口端连接,前置蒸发器4的出口端、顶置蒸发器7的出口端分别通过第四管路105、第七管路108与压力平衡器9连接,压力平衡器9再通过管路依次与压缩机2、冷凝器1、储液器3串联。如图5所示,第一支路系统数量为多个,且相互并联。对于一些车厢长度较长的车辆,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支路系统,一方面满足车厢的前、中、后段均能满足供冷的需要;另一方面防止某一个系统中某个元件损坏,导致无法正常供冷;另外,可以选择性地选择车厢制冷的区域。在有些实施例中,若干个顶置蒸发器7沿着车顶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这样,能保证车厢各处均能均衡供冷。如图5所示,若干个第一支路系统包括数量相同的若干个电磁阀6、若干个顶置蒸发器7、一个顶置膨胀阀8。若干个电磁阀6相互并联后与顶置膨胀阀8串联在与若干个相互并联后的顶置蒸发器7串联。通过一个膨胀阀进行压力的调节,再将流体分流至各个顶置蒸发器7中,具有节约成本、保证各个顶置蒸发器7制冷均一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将分液处改在靠近顶置蒸发器7处,分液更加合理,可以完全保证顶置蒸发器7、前置蒸发器4制冷的需要,顶置蒸发器7和前置蒸发器4温差会缩小,温度场会更加均匀。减少制冷剂的聚集,当关闭顶置蒸发器7时,从储液器3出来的制冷剂就不会在原来的储液器3与顶置蒸发器7之间的管路段聚集,而是直接进入了前置蒸发器4,减小了冷冻油的聚集,提高了冷冻油的循环率,使压缩机2安全运行。为了使顶置蒸发器7、前置蒸发器4在工作时相互不产生干扰,在顶置蒸发器7、前置蒸发器4的回路上增加了一个压力平衡器9,可以使顶置蒸发器7、前置蒸发器4的出口压力得到充分的平衡,压缩机2吸气也不会产生脉动。另外,当顶蒸停止使用时,通过增设的压力平衡装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顶置蒸发器7中的冷冻油带回压缩机2内,有利于压缩机2的运行。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冷凝器1与储液器3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便于压力的实时监控。在有些实施例中,前置蒸发器4、顶置蒸发器7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便于温度的实时监控。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各个管路中的管子均为夹层结构,包括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以及填充在所述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的玻璃纤维隔热棉1203。在所述外管体1201的内壁、内管体1202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中充满所述玻璃纤维隔热棉1203。在内管体1202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在外管体120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第一环形磁块的环形凹槽1205;管子的端部还盖合有与螺纹槽螺纹配合的筒状盖体1204,在筒状盖体1204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磁块1206。为了提高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的结合牢度,在有的实施例中,在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设置有焊接或者胶合点。通过焊接或者胶合的方式,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进行间断连接。本实用新型只在管路中的管子采用上述结构,保证隔热棉充分夹持在外管体1201、内管体1202之间,这样能减少流体传输过程中内外环境热量传递,却并不影响各个换热处的换热,又节约了材质。另外,采用螺纹配合的筒状盖体1204以及利用磁块的吸附作用,能实现快插、密封夹层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各管子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合连接或者法兰连接。实施例21、降温模拟试验根据QC/T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对一辆北京防弹运钞车进行了设计前后的性能对比。共计做了4组对比试验(怠速;40km/h;60km/h;90km/h),仅就60km/h的这一组的降温曲线对比,如图6、图7所示,图6为传统设计的前蒸和顶蒸的出风口温度曲线,图7为改进后的前蒸和顶蒸的出风口温度曲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设计的顶蒸出风口的温度比前蒸约高4℃,而改进后其温差在1℃左右,而且整个出风口的平均温度也下降了,说明系统的制冷量也提高了,可见效果是非常明显的。2、油循环率试验根据日本MITSUBISHIMOTOR的标准,对于这种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必须测定其油循环率,其定义为每单位冷冻油与制冷剂的混合物中,冷冻油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其方法是先运行空调20min,再关闭空调、平衡压力,然后关掉顶蒸风机;再开空调,仅前蒸工作,按规定转速测量油循环率。通过测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改进前后有循环率对比怠速40km/h60km/h90km/h传统设计10%8%7.4%7.1%改进设计11.5%10%8.7%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