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312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吸收式热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吸收式热泵,特别是涉及抑制向被加热介质导热的效率降低的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公知如下的吸收式热泵,其将由蒸发器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引导至吸收器,在吸收器中利用在使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汽时产生的吸收热,加热被加热介质的液体而生成被加热介质的蒸汽。为了避免在被加热介质的液体变为蒸汽时,因体积增加被妨碍而使被加热介质的流动变得不稳定的情况,而将吸收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该吸收器中水平地配置有多根供被加热介质在内部流动的管。在多根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腔。水腔被多个分隔板划分为多个。在被分隔板划分出的各水腔连接有多根管。另外,分隔板被设置为:以使在各管以及水腔中整体作为一个液流而流动的被加热介质,整体成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液流的方式来划分水腔。另外,分隔板设置为:供从某个水腔导出的被加热介质流动的管的集合的流路截面积的总面积,为供导入到该水腔的被加热介质流动的管的集合的流路截面积的总面积以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4248号公报(0034~0037段等)

在管中流动的被加热介质因吸收热而被加热,由此液体的一部分蒸发,并伴随气体而流动。此时,例如在被加热介质为水的情况下,由于蒸发的气体的体积是液体的体积的数百倍大,因此在某个水腔中,在被加热介质从下方的管组流出并流入下一个上方的管组时,存在因流动的状况不同而出现仅流入气体而不流入液体的管的情况。在仅流入气体的管中,无法将吸收热高效地传导至被加热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产生被加热介质的液体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的蒸汽流入的蒸发管,抑制向被加热介质导热的效率降低的导热效率优异的吸收式热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备:吸收器10,其具有多根导入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并使该液体wq在内部流动的传热管12,在传热管12的外侧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加热被加热介质wq并使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蒸发;气液分离器80,其导入被吸收器10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m,并分离为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和蒸汽wv;第一流路84,其将被吸收器10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m引导至气液分离器80;第二流路81、82,它们将被气液分离器80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引导至吸收器10,吸收器10构成为:具有将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分配至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部14、和从多根传热管12收集被加热介质w的收集部15,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一端连接于分配部14,并且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15,且在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内部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在从分配部14到收集部15之间不合流也不分流,收集部15的容积形成为大于分配部14的容积,收集部15的连通于第一流路84的被加热介质流出口15h形成于上部,气液分离器80配置为:贮存有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的部分80c处于比收集部15靠上方。

若这样构成,则分配部被被加热介质的液体装满,被加热介质的液体流入至各传热管,从而能够防止在多根传热管中产生被加热介质的液体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的蒸汽流入的传热管,能够抑制向被加热介质的吸收热的导热效率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备:吸收器10,其具有多根导入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并使该液体wq在内部流动的传热管12,在传热管12的外侧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加热被加热介质wq并使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蒸发;气液分离器80,其导入被吸收器10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m,并分离为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和蒸汽wv;第一流路84,其将被吸收器10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m引导至气液分离器80;第二流路81、82,它们将被气液分离器80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引导至吸收器10,吸收器10构成为:具有将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分配至多根传热管12的分配部14、和从多根传热管12收集被加热介质w的收集部15,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一端连接于分配部14,并且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15,且在多根传热管12各自的内部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在从分配部14到收集部15之间不合流也不分流,收集部15的容积形成为大于分配部14的容积,收集部15的连通于第一流路84的被加热介质流出口15h形成于上部,气液分离器80配置为:贮存有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q的部分80c处于比分配部14靠上方。

若这样构成,则分配部被被加热介质的液体装满,被加热介质的液体流入至各传热管,从而能够防止在多根传热管中产生被加热介质的液体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的蒸汽流入的传热管,能够抑制向被加热介质的吸收热的导热效率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3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分配部14包括将内部分割为上下的划分板14d,第二流路82与比划分板14d靠上方的分配部14a的内部连通,从外部导入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s的第三流路85构成为与比划分板14d靠下方的分配部14b的内部连通。

若这样构成,则来自温度比较低的外部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流入与外侧接触的吸收液的温度低于上部的下部的传热管,从而能够将吸收热有效地传导至被加热介质。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4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收集部15构成为:具有安装有多根传热管12的传热管安装壁15wa、和与传热管安装壁15wa对置的对置壁15wb,并且传热管安装壁15wa与对置壁15wb之间的与传热管安装壁15wa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从上部朝向下部减小。

若这样构成,则越靠体积比气体小的液体的含有率增大的收集部的下部,水平截面积越减小,从而能够减小收集部内的保有液量,进而能够减少被加热介质的加热量,从而能够提高加热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5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分配部14具有被加热介质液喷出部件14p,其在分配部14的内部的下部将从外部导入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ws喷出,被加热介质液喷出部件14p构成为:多个喷出孔14ph在与传热管12的端部对置的方向上形成。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分配部的下部将被加热介质的液体均匀地喷出,从而能够使被加热介质的液体均匀地流入配置于下方的多个传热管。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2~图5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第二流路82在比多根传热管12的组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低的位置连接于分配部14。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被加热介质的液体通往吸收器的入口部分存在于比吸收器内的被加热介质的液体的液位靠下方的液相区域,从而能够防止吸收器内的被加热介质的蒸汽倒流至第二流路。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6(c)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多根传热管12各自具有多行水平部分。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吸收器的大型化并且加长每根传热管的长度,从而能够增加在传热管内流动的被加热介质的受热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吸收式热泵,例如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多根传热管12各自倾斜地配置。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防止在传热管的内部产生的被加热介质的蒸汽滞留在传热管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分配部被被加热介质的液体装满,被加热介质的液体流入至各传热管,从而能够防止在多根传热管中产生被加热介质的液体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的蒸汽流入的传热管,能够抑制向被加热介质的吸收热的导热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的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周围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所具备的吸收器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所具备的吸收器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所具备的吸收器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内的传热管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级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的示意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吸收器;12…传热管;14…入口储液室;14d…划分板;14p…补给水内管;14ph…喷出孔;15…出口储液室;15h…流出口;15wa…安装壁;15wb…对置壁;80…气液分离器;80c…贮存部;81…分离液管;82…被加热介质液管;84…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5…补给水管;sa…浓溶液;ve…蒸发器制冷剂蒸汽;wm…混合被加热介质;wq…被加热介质液;wv…被加热介质蒸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互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进行说明。图1是吸收式热泵1的示意的系统图。首先对吸收式热泵1整体的结构以及作用进行说明,然后对吸收式热泵1的构成要素之一的吸收器10进行详细说明。吸收式热泵1具备:构成进行吸收液s(sa、sw)与制冷剂v(ve、vg、vf)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主要设备的吸收器10、蒸发器20、再生器30以及冷凝器40,还具备气液分离器80。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吸收液,为了容易进行热泵循环上的区别,而根据性状、热泵循环上的位置将其称为“稀溶液sw”、“浓溶液sa”等,但在不考虑性状等时统称为“吸收液s”。同样,关于制冷剂,为了容易进行热泵循环上的区别,而根据性状、热泵循环上的位置将其称为“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制冷剂液体vf”等,但在不考虑性状等时统称为“制冷剂v”。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libr水溶液作为吸收液s(吸收剂与制冷剂v的混合物),并使用水(h2o)作为制冷剂v。另外,被加热介质w是供给至吸收器10的液体的被加热介质w亦即被加热介质液wq、气体的被加热介质亦即被加热介质蒸汽wv、液体与气体混合的状态下被加热介质亦即混合被加热介质wm、以及作为从吸收式热泵1外补充的被加热介质亦即补给液体的补给水ws的统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水(h2o)作为被加热介质w。

吸收器10在内部具有:传热管12,其构成被加热介质w的流路;浓溶液散布喷嘴13,其散布浓溶液sa。吸收器10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散布浓溶液sa,并在浓溶液sa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吸收热。构成为在传热管12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接收该吸收热,从而加热被加热介质w。

蒸发器20在蒸发器罐体21的内部具有热源管22,该热源管22构成作为热源流体的热源热水h的流路。蒸发器20在蒸发器罐体21的内部不具有散布制冷剂液体vf的喷嘴。因此热源管22以浸在贮存于蒸发器罐体21内的制冷剂液体vf的方式配设(满液式蒸发器)。在吸收式热泵中,由于蒸发器内的压力高于吸收制冷机,因此即使是热源管浸于制冷剂液体的结构,也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制冷剂蒸汽。蒸发器20构成为:热源管22周边的制冷剂液体vf因在热源管22内流动的热源热水h的热而蒸发,从而产生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在蒸发器罐体21的下部连接有制冷剂液体管45,用于向蒸发器罐体21内供给制冷剂液体vf。

吸收器10和蒸发器20相互连通。构成为:通过将吸收器10与蒸发器20连通,由此能够将由蒸发器20产生的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供给至吸收器10。

再生器30具有:热源管32,其在内部流动作为加热稀溶液sw的热源流体的热源热水h;稀溶液散布喷嘴33,其散布稀溶液sw。在热源管32内流动的热源热水h,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在热源管22内流动的热源热水h相同的流体,但也可以是不同的流体。再生器30构成为:从稀溶液散布喷嘴33散布的稀溶液sw被热源热水h加热,由此制冷剂v从稀溶液sw蒸发从而生成浓度上升的浓溶液sa。构成为:从稀溶液sw蒸发的制冷剂v作为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而向冷凝器40移动。

冷凝器40在冷凝器罐体41的内部具有供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c流动的冷却水管42。冷凝器40构成为:导入由再生器30产生的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并用冷却水c将其冷却而使其冷凝。再生器30和冷凝器40使再生器的罐体与冷凝器罐体41一体地形成,以便相互连通。构成为:通过将再生器30与冷凝器40连通,由此能够将由再生器30产生的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供给至冷凝器40。

再生器30的贮存有浓溶液sa的部分与吸收器10的浓溶液散布喷嘴13,由供浓溶液sa流动的浓溶液管35连接。在浓溶液管35配设有加压输送浓溶液sa的溶液泵35p。吸收器10的贮存有稀溶液sw的部分与稀溶液散布喷嘴33,由供稀溶液sw流动的稀溶液管36连接。在浓溶液管35以及稀溶液管36配设有在浓溶液sa与稀溶液sw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溶液热交换器38。冷凝器40的贮存有制冷剂液体vf的部分与蒸发器罐体21的下部(代表性地为底部)由供制冷剂液体vf流动的制冷剂液体管45连接。在制冷剂液体管45配设有加压输送制冷剂液体vf的制冷剂泵46。

在蒸发器20的热源管22的一端连接有将热源热水h向热源管22导入的热源热水导入管51。热源管22的另一端与再生器的热源管32的一端由热源热水连结管52连接。在热源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将热源热水h导向吸收式热泵1之外的热源热水流出管53。在热源热水流出管53配设有能够调节在内部流动的热源热水h的流量的热源热水切换阀53v。在比热源热水切换阀53v靠下游侧的热源热水流出管53与热源热水导入管51之间,设置有热源热水旁通管55。在热源热水旁通管55配设有能够开闭流路的旁通阀55v。

气液分离器80是导入在吸收器10的传热管12流动且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并将被加热介质蒸汽wv与被加热介质液wq分离的设备。在气液分离器80的下部(代表性地为底部)连接有使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液wq从气液分离器80流出的分离液管81。气液分离器80的下部成为贮存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贮存部80c。在分离液管81的另一端连接有将被加热介质液wq导向传热管12的被加热介质液管8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分离液管81和被加热介质液管82构成第二流路。传热管12的另一端和气液分离器80的气相部由将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w向气液分离器80引导的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连接。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相当于第一流路。另外,在气液分离器80的上部(代表性地为顶部)连接有被加热介质蒸汽管89,该被加热介质蒸汽管89将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朝向需要对象并向吸收式热泵1之外引导。另外,设置有从吸收式热泵1外导入补给水ws的补给水管85,补给水ws用于补充主要作为蒸汽而供给到吸收式热泵1外的量的被加热介质w。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补给水管85连接于分离液管81与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连接部,并使补给水ws与在分离液管81中流来的被加热介质液wq合流。在补给水管85配设有朝向吸收器10加压输送补给水ws的补给水泵86。另外,在气液分离器80设置有检测贮存部80c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87。贮存部80c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由控制吸收式热泵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90控制为:使由液位检测器87检测出的液位处于规定的液位。代表性地,贮存部80c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由基于控制装置90进行的补给水泵86的排出流量的控制,控制为规定的液位。在气液分离器80的下部(代表性地为底部)连接有排放管95,该排放管95将气液分离器80内的被加热介质液wq向吸收式热泵1之外引导。

接下来,参照图1说明吸收式热泵1的作用。通常,热源热水切换阀53v打开,旁通阀55v关闭。首先,说明制冷剂侧的循环。在冷凝器40中,接收在再生器30蒸发的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用在冷却水管42中流动的冷却水c进行冷却并使其冷凝,从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vf被制冷剂泵46输送至蒸发器罐体21。输送到蒸发器罐体21的制冷剂液体vf由在热源管22内流动的热源热水h加热,蒸发而成为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由蒸发器20产生的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向与蒸发器20连通的吸收器10移动。

接下来,说明溶液侧的循环。在吸收器10中,浓溶液sa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散布,该散布的浓溶液sa吸收从蒸发器20移动来的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吸收了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浓溶液sa浓度降低而成为稀溶液sw。在吸收器10中,在浓溶液sa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吸收热。在传热管12中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被该吸收热加热。在吸收器10吸收了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浓溶液sa浓度降低而成为稀溶液sw,并贮存于吸收器10的下部。贮存的稀溶液sw因吸收器10与再生器30的内压之差而朝向再生器30在稀溶液管36中流动,在溶液热交换器38与浓溶液sa进行热交换使温度降低,并到达再生器30。

输送至再生器30的稀溶液sw从稀溶液散布喷嘴33散布,并被在热源管32中流动的热源热水h(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80℃左右)加热,散布的稀溶液sw中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浓溶液sa,并贮存于再生器30的下部。另一方面,从稀溶液sw蒸发的制冷剂v作为再生器制冷剂蒸汽vg而向冷凝器40移动。贮存于再生器30的下部的浓溶液sa经由浓溶液管35而被溶液泵35p加压输送至吸收器10的浓溶液散布喷嘴13。在浓溶液管35流动的浓溶液sa在溶液热交换器38与稀溶液sw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后,流入吸收器10,并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被散布。浓溶液sa被溶液泵35p升压而进入吸收器10,且温度伴随在吸收器10内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而上升。返回至吸收器10的浓溶液sa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之后重复同样的循环。

在吸收液s以及制冷剂v进行上述那样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过程中,在吸收器10中,利用浓溶液sa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将被加热介质液wq加热而成为湿蒸汽(混合被加热介质wm),并将其向气液分离器80引导。流入至气液分离器80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被分离为被加热介质蒸汽wv和被加热介质液wq。被气液分离器80分离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向被加热介质蒸汽管89流出,并被供给至吸收式热泵1的外部的蒸汽利用场所(需要对象)。即,从吸收式热泵取得被加热介质蒸汽wv。这样,吸收式热泵1构成为能够取得驱动热源的温度以上的被加热介质w的第二种吸收式热泵。另一方面,被气液分离器80分离且以规定的液位贮存于贮存部80c的被加热介质液wq,流出至分离液管81,在被加热介质液管82流动并被供给至传热管12内。此时,在补给水ws在补给水管85流来的情况下,补给水ws与从分离液管81流入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被加热介质液wq合流,并作为被加热介质液wq供给至传热管12内。代表性地,作为被加热介质蒸汽wv供给至外部的量以及从排放管95排出的量的被加热介质w,作为补给水ws而从吸收式热泵1的外部供给。另外,上述的构成吸收式热泵1的各设备被控制装置90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2对构成上述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的吸收器10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的吸收器10周围的剖视图。吸收器10构成为:在罐体11内收容传热管12和浓溶液散布喷嘴13,在罐体11的外侧设置有:形成入口储液室14的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和形成出口储液室15的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罐体11代表性地在设置时形成为横长状。

传热管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1内设置有形成为直线状的多个。传热管12与横长的罐体11的一端及其相反侧的另一端接合。罐体11的接合传热管12的面形成为管板(传热管板),该管板形成有能够供传热管12插通的孔。与罐体11两端的管板接合的传热管12的内部不与罐体11的内部连通。换言之构成为:在传热管12内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不与向罐体11内流出流入且存在于传热管12的外侧的流体(吸收液s以及制冷剂v)混合。若示出向传热管12的管板接合的方式的具体例子,则传热管12扩管固定于形成在罐体11的管板的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传热管12以轴线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若考虑在传热管12内使被加热介质液wq加热沸腾,则也可考虑将传热管12以使其轴线成为垂直的方式进行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使散布的吸收液s作为较薄的液膜而尽可能多地与传热管12的外表面接触的观点来看,将传热管12以使轴线成为水平的方式进行配置。以使轴线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的传热管12的水平方向成分为100%,垂直方向成分为0%,从而不具有垂直方向成分。另外,设置于罐体11内的多根传热管12以相互成为平行的方式配置。

设置于罐体11内的传热管12中配置于垂直方向最下部的传热管12,配置于确保在其下方贮存有稀溶液sw的部分(空间)的位置。通过这样构成,在正常运转时,传热管12不会没入吸收液s,而是在传热管12的表面浸润扩展的浓溶液sa中吸收有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因此能够增大浓溶液sa与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接触面积,并且使产生的吸收热迅速地传导至在传热管12中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从而能够加快吸收能力的恢复。另一方面,配置于罐体11的最上部的传热管12,配置在确保能够设置浓溶液散布喷嘴13的空间的位置。

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安装于接合各传热管12的一端的罐体11的面(管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构成为在两端开口的筒状的部件的一端安装能够装卸的盖,并以使开口的面(与安装有盖的面对置的面)覆盖安装于罐体11的管板的所有传热管12的一端的方式安装于罐体11的管板。通过将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安装于罐体11的管板,由此被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和罐体11的管板包围的空间成为入口储液室14。入口储液室14与各传热管12的内部连通。因此入口储液室14能够向各传热管12供给(分配)被加热介质液wq,相当于分配部。另外,由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构成为包括能够装卸的盖,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打开入口储液室14的维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构成为:在两端开口的筒状的部件的一端安装能够装卸的盖,另一端开口。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安装于接合各传热管12的另一端的罐体11的面(管板)。即,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以用开口的面(与安装有盖的面对置的面)覆盖一端与入口储液室14连通的所有传热管12的另一端的方式安装于罐体11的管板。由于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安装于罐体11的管板,因此被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与罐体11的管板包围的空间成为出口储液室15。出口储液室15与一端连通于入口储液室14的各传热管12的内部连通。因此出口储液室15经由各传热管12而与入口储液室14连结,从而能够从各传热管12收集被加热介质w,相当于收集部。另外,由于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构成为包括能够装卸的盖,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打开了出口储液室15的维护。

配设于罐体11内的所有传热管12由一条路径构成。在此,“路径”是指:在某个传热管12内流动的流体与其他传热管12内的流体不合流也不分流地流动的流路的单位。因此一条路径的结构是,在某个传热管中12流动而暂时流入到出口储液室15的被加热介质w,不会进一步流入传热管12,供流体流动的传热管12的数量未限定。

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以及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形成为:出口储液室15的容积大于入口储液室14的容积那样的大小。出口储液室15的容积大于入口储液室14的容积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口储液室15的罐体11的管板与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盖的距离,大于入口储液室14的罐体11的管板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盖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容积,但也可以是出口储液室15的水平截面积大于入口储液室14的水平截面积,从而改变了容积。出口储液室15的容积代表性地,以比入口储液室14大出由被加热介质液wq在传热管12内被加热、蒸发而产生的体积膨胀的量的情况为基准,加上出口储液室15内的被加热介质w的流速来决定即可。对于出口储液室15中的被加热介质w的流速而言,若减小出口储液室15的容积则变快,若增大出口储液室15的容积则变慢。另外,正常运转时出口储液室15内的被加热介质w,代表性地为被加热介质液wq与被加热介质蒸汽wv混合后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因此除了对正常运转时以外的状况特别进行说明的情况之外,作为出口储液室15内的被加热介质w为混合被加热介质wm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上部形成有流出口15h,流出口15h作为供出口储液室15内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流出的被加热介质流出口。形成有流出口15h的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上部,代表性地为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顶部,但至少是流出口15h的最下部比配置于最上部的传热管12高的位置。由于流出口15h形成于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上部,因此在出口储液室15内流动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成为上升流,从而能够抑制在传热管12的通往出口储液室15的开口端产生气体积存。假设若气体在传热管12的通往出口储液室15的开口端积存,则根据流动的状况,存在积存的气体经由传热管12而倒流到入口储液室14,入口储液室14的一部分被气体占有从而出现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的传热管12的情况,但在能够抑制在传热管12的通往出口储液室15的开口端产生气体积存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气体经由传热管12倒流到入口储液室14。在流出口15h(出口储液室15的上部)连接有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另一方面,在出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5f的下部(代表性地为底部)设置有能够排出被加热介质液wq的排放排出管17。在排放排出管17配设有排放排出阀17v。被加热介质w从入口储液室14朝向出口储液室15向一个方向流动,因此在传热管12内产生的蒸发残留物容易积存在出口储液室15。由于在出口储液室15的下部(代表性地为底部)设置排放排出管17,因此只要有一个排放排出管17就能够将积存的蒸发残留物排出。另外,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位于比出口储液室15靠上方的方式(以使出口储液室15位于比贮存部80c靠下方的方式),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0。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管12被水平地配置,从而将入口储液室14配置在与出口储液室15相同的高度,因此入口储液室14也位于比贮存部80c靠下方。另外,流出口15h以及排放排出管17均不设置于出口储液室15的能够装卸的盖,因此在打开出口储液室15时,不需要拆卸连接于流出口15h的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和排放排出管17的作业,使得出口储液室15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容易。

收容于罐体11内的浓溶液散布喷嘴13,以能够均匀地向各传热管12散布浓溶液sa的方式,广泛配置于从垂直上方观察时覆盖多根传热管12的大范围。连接于浓溶液散布喷嘴13的浓溶液管35贯通罐体11的一面。另外如上述那样,多根传热管12水平地配置于罐体11内,但水平地配置并不严格地要求为水平,只要是即使被加热介质w在传热管12内从液体变化为气体(蒸汽)也不会阻碍被加热介质w的流动的程度的水平即可。然而,从使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散布的浓溶液sa与传热管12的外表面接触的量增加的观点出发,越接近水平越优选。将贮存于罐体11的底部的稀溶液sw向再生器30(参照图1)引导的稀溶液管36连接于罐体11的底部。

将气液分离器80内的被加热介质液wq向吸收器10引导的被加热介质液管82,连接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被加热介质液管82优选为在比配置有多个传热管12的组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低的位置连接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下部。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供被加热介质液wq从被加热介质液管82向入口储液室14内流入的流入口14h,形成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下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以下那样的不良情况。作为其前提,在吸收式热泵1起动时,为了避免由因被加热介质w被加热、蒸发而产生的体积膨胀所引起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携带(液滴附随)、作为其应对而进行的被加热介质w的排放排液操作,存在将罐体11内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设置在比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低的位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吸收式热泵1起动时的吸收器10中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设置为比流入口14h高,使流入口14h始终存在于比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面靠下方的液相区域,从而能够防止在传热管12内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倒流到被加热介质液管82。假设若被加热介质蒸汽wv倒流到被加热介质液管82,则阻塞被加热介质液wq向传热管12的流入,但由于流入口14h形成于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下部,因此能够避免该不良情况。另外,即使是将起动时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设置在比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低的位置的情况下,正常运转时被加热介质液wq的液位设定在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即可。补给水管8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连接于分离液管81与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连接部。通过该结构,使被加热介质w流入入口储液室14的管的连接部为一个位置即可,能够使结构简便,并且使打开入口储液室14时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流入口14h不设置于入口储液室14的能够装卸的盖,因此在打开入口储液室14时,不需要拆卸连接于流入口14h的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作业,从而使入口储液室14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容易。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2并适当地参照图1,对吸收器10周围的作用进行说明。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散布的浓溶液sa,利用溶液泵35p而从再生器30被加压输送。浓溶液sa若从浓溶液散布喷嘴13被散布,则因重力而落下,并落至传热管12。浓溶液sa首先落到在罐体11内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12,并以不与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12接触的部分以及沿着传热管12的表面滴下来的部分落到配置于其下方的传热管12的方式进行移动,并且浸润扩展于各传热管12的表面。浸润扩展于各传热管12的表面的浓溶液sa,吸收从蒸发器20供给的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并利用此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在内部流动的被加热介质w进行加热。吸收了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浓溶液sa成为稀溶液sw,并在暂时贮存于罐体11的下部后,经由稀溶液管36引导至再生器30。

另一方面,来自气液分离器80的被加热介质液wq经由分离液管81以及被加热介质液管82,流入吸收器10内的入口储液室14。此时,入口储液室14配置于比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靠下方,因此通过将正常运转时的液位设定在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由此入口储液室14被被加热介质液wq装满。另外,在流入到入口储液室14的被加热介质液wq中,在流入入口储液室14之前,适当地借助补给水泵86的运转而混合有补给水ws。另外,从补给水管85以及气液分离器80流入至入口储液室14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总质量流量,代表性地为在吸收器10生成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质量流量的2~10倍左右。流入到入口储液室14的被加热介质液wq在传热管12中流动并流入出口储液室15。此时,入口储液室14被被加热介质液wq装满,因此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各传热管12。换言之,能够避免产生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而气体流入的传热管12。

被加热介质液wq在传热管12内流动时,被浸润扩展于传热管12的外表面的浓溶液sa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时产生的吸收热加热,至出口储液室15为止,一部分或者全部蒸发。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如上述那样,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所有传热管12。假设在存在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而仅气体流入的传热管12的情况下,在该传热管12中,吸收热传导至被加热介质液wq的效率变差。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所有的传热管12,由此,吸收热高效地传导至被加热介质液wq,从而能够高效地生成被加热介质蒸汽wv。在传热管12中流动时,被加热的被加热介质液wq成为混合被加热介质wm并到达出口储液室15。出口储液室15内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在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中流动并从吸收器10流出。这样,在由一条路径构成的传热管12中生成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之后不通过传热管12而从吸收器10流出。

从吸收器10流出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经由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而流入气液分离器80。流入到气液分离器80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与挡板80a碰撞而气液分离,并被分为被加热介质液wq和被加热介质蒸汽wv。分离后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朝向吸收式热泵1外的蒸汽利用场所在被加热介质蒸汽管89中流动。另一方面,被气液分离器80分离的被加热介质液wq贮存于气液分离器80下部的贮存部80c。贮存于贮存部80c的被加热介质液wq在流出到分离液管81之后,在被加热介质液管82中流动。在被加热介质液管82中流动的被加热介质液wq与来自补给水管85的补给水ws合流,并流入入口储液室14,之后重复上述的作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各传热管12由一条路径构成,并且正常运转时入口储液室14被被加热介质液wq装满,由此能够防止产生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而气体流入的传热管12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向被加热介质液wq传导吸收热的传导效率降低。另外,由于各传热管12被水平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浓溶液sa所浸润扩展的面积最大化,能够产生较多的吸收热。另外,由于各传热管12由一条路径构成,因此能够使被加热介质w在各传热管12中流动时的流路截面积成为最大,使流动阻力成为最小。因此用于使被加热介质w在气液分离器80与各传热管12之间循环的循环驱动力可以变小,不需要用于获得循环驱动力的泵,而能够利用由被加热介质w的循环流路的比重量之差产生的气力扬水泵作用,获得充分的循环驱动力。另外,由气力扬水泵作用产生的循环驱动力与气液分离器80相对于吸收器10的传热管12的高度成比例地增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必需的循环驱动力变小而抑制气液分离器80的高度,能够成为抑制了高度的吸收式热泵1。

接下来,参照图3对第一变形例的吸收器10a进行说明。吸收器10a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比较,在以下方面不同。吸收器10a在入口储液室14内设置有将入口储液室14分割为上部入口储液室14a和下部入口储液室14b的划分板14d。即,划分板14d是将入口储液室14的内部分割为上下的部件。而且,被加热介质液管82连接于上部入口储液室14a。补给水管85不连接于分离液管81与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连接部,而是连接于下部入口储液室14b,相当于第三流路。设置有划分板14d的位置成为如下位置即可:按照从被加热介质液管82流入到入口储液室14的被加热介质液wq的流量、与从补给水管85流入到入口储液室14的补给水ws的流量的比,对入口储液室14内的容积进行分割。这样分割的下部入口储液室14b即使不包括最下列的传热管12在水平方向的一列全部,也可以仅包括最下列的传热管12的一部分。吸收器10a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同。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器10a中,温度比较高的气液分离器80内的被加热介质液wq,经由分离液管81以及被加热介质液管82而流入上部入口储液室14a,温度比较低的补给水ws经由补给水管85而流入下部入口储液室14b。流入到上部入口储液室14a的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配置于比划分板14d靠上方的传热管12,流入到下部入口储液室14b的补给水ws(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配置于比划分板14d靠下方的传热管12。另一方面,在传热管12的外侧滴下的吸收液s随着从上方向下方前进,吸收热依次被被加热介质液wq夺取,另外由于吸收液s的浓度降低,因此温度逐渐降低。在本变形例的吸收器10a中,在配置于下方的传热管12中,温度比较低的被加热介质液wq在内部流动,因此进行从温度降低的吸收液s向被加热介质液wq的热传导,从而能够将吸收热高效地传导至被加热介质液wq。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吸收器10b进行说明。吸收器10b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比较,在以下方面不同。吸收器10b倾斜地设置有划分出口储液室15的对置壁15wb。对置壁15wb是与安装壁15wa对置的壁,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装卸的盖。安装壁15wa构成为安装有各传热管12的管板。形成出口储液室15的安装壁15wa与对置壁15wb之间的筒状的部件的垂直截面形成为矩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安装壁15wa垂直地(以法线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对置壁15wb以与安装壁15wa之间的出口储液室15的水平截面积从上部朝向下部逐渐递减那样的倾斜程度设置。吸收器10b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同。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器10b中,越靠出口储液室15的下部,水平截面积越小,能够减少吸收器10b的保有液量(保有的被加热介质w的量)。在出口储液室15中,混合被加热介质wm是从下部朝向上部的流出口15h流动的上升流,从下部越到上部,从各传热管12流出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越混合,使得混合被加热介质wm的流量增大,因此越靠混合被加热介质wm的流量较少的下部侧,越能够使水平截面积小。若能够减少吸收器10b的保有液量,则能够减少被加热介质w的加热量,从而能够提高加热效率。

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三变形例的吸收器10c进行说明。吸收器10c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比较,在以下方面不同。对于吸收器10c而言,补给水管85不连接于分离液管81与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连接部,而是连接于配置于入口储液室14内的补给水内管14p。补给水管85贯通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非盖部的位置。补给水内管14p相当于被加热介质液喷出部件。补给水内管14p以沿水平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入口储液室14内的下部。补给水内管14p沿着长度方向,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喷出补给水ws的喷出孔14ph。补给水内管14p在喷出孔14ph与传热管12的开口端对置的方向上,配置于入口储液室14内。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补给水内管14p以沿水平延伸的方式形成,但若入口储液室14接近于正方形,则补给水内管14p也形成为接近于正方形的环状即可。吸收器10c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器10(参照图2)相同。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器10c中,温度比较低的补给水ws,在入口储液室14的下部从补给水内管14p的喷出孔14ph朝向配置于下部的传热管12喷出,其较多流入配置于该下部的传热管12内。位于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的温度比较高的被加热介质液wq,经由被加热介质液管82而流入入口储液室14,遍及大体比补给水内管14p靠上方的入口储液室14,而流入到专门流入有补给水ws的传热管12以外的传热管12内。在本变形例中,即使不设置划分板14d(参照图3),也能够使温度比较低的补给水ws流入配置于罐体11内的下部的传热管12,使来自气液分离器80的温度比较高的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配置于上部的传热管12。因此在配置于下部的传热管12中,温度比较低的被加热介质液wq在内部流动,由此从配置于上部的传热管12滴下来的温度降低的吸收液s,也进行向被加热介质液wq的热传导,从而能够将吸收热高效地传导至被加热介质液wq。

另外,代替补给水内管14p,也可以将如下结构作为被加热介质液喷出部件:在与配置于罐体11内的下部的传热管12对置的入口储液室形成部件14f的壁面,形成相当于喷出孔14ph的孔,并且在形成有该孔的壁面的外侧设置有补给水ws的集管。即,被加热介质液喷出部件只要是能够使液体(在本变形例中为补给水ws)大体均等地流入配置于下部的传热管12的结构即可。

在以上的说明中,由于传热管12被水平地配置,因此入口储液室14配置于与出口储液室15相同的高度,因此在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位于比出口储液室15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0时,入口储液室14也位于比贮存部80c靠下方,但即使在入口储液室14不配置于与出口储液室15相同的高度的情况下(即使在入口储液室14比出口储液室15低的情况下、在入口储液室14比出口储液室15高的情况下),也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位于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0即可。在此,入口储液室14、出口储液室15、贮存部80c各自的高度,针对入口储液室14以及出口储液室15,以其最上部为基准,针对贮存部80c,以其最下部为基准。贮存部80c的最下部也是气液分离器80的最下部,若对常用液位(正常运转时的液位)在贮存部80c内以规定的液位进行控制,则常用液面高度至少处于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不妨碍处于比出口储液室15靠上方),在入口储液室14高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下,处于比入口储液室14以及出口储液室15靠上方。另外,存在利用运转中的负荷变动等使液位降低至比贮存部80c靠下方的情况、在起动时控制为低于贮存部80c的液位的情况,但都不可称为常用液位。作为入口储液室14低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可列举以下例子。连接于出口储液室15的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为了使包括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的混合被加热介质wm流通,而形成为大口径。为了在出口储液室15准备用于安装大口径的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的安装部,而将出口储液室15延长至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因此存在入口储液室14低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另外,为了便于吸收器10(以下,在该段中包括变形例的吸收器10a、10b、10c。)及其周边的设备的配置,存在入口储液室14低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入口储液室14比出口储液室15高的情况,为了便于吸收器10及其周边的设备的配置,存在入口储液室14比出口储液室15高的情况。这样,即使在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处于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0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处于比出口储液室15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0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入口储液室14的高度与出口储液室15的高度不同。即使在入口储液室14低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下、在入口储液室14高于出口储液室15的情况下,若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位于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气液分离器80,则入口储液室14被被加热介质液wq装满使得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各传热管12,从而能够防止产生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w的蒸汽流入的传热管12。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各传热管12被水平地配置,但也可以倾斜。在该情况下,从使浓溶液sa与传热管12的外表面可靠地接触的观点来看,各传热管12优选以具有水平方向成分(换言之,轴线并非垂直)的方式配置,从使浓溶液sa在沿传热管12的外表面尽可能扩展的状态下吸收蒸发器制冷剂蒸汽ve的观点来看,水平方向成分比垂直方向成分越多越优选。

在图6中示出将各传热管12倾斜地配置的例子。如图6(a)那样,可以在将管板垂直地配置的状态下倾斜配置传热管12,也可以如图6(b)所示,在将管板的面与传热管12的轴线保持为直角的状态下连同管板使各传热管12倾斜。在任一情况下,均以使在传热管12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vw流入出口储液室15的方式,按照逐渐上升的斜率配置即可。考虑到浸润扩展于传热管12的外表面的吸收液s的范围,传热管12的上升斜率在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吸收热的范围内决定即可。若传热管12带有上升斜率,则在传热管12内产生的被加热介质蒸汽wv容易脱离出口储液室15。另一方面,在水平地配置传热管12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浸润扩展于外表面的吸收液s的范围。或者,也可以如图6(c)所示,以将各传热管12形成为u字状并使弯曲部以外的大部分处于水平的方式配置。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将下游侧配置在上方即可。本例的传热管12具备两行水平管部,利用u字状的反转将入口储液室14的相反侧端部连接,是连续的部件。除了该结构之外,传热管12也可以形成为:具备三行水平管部,在三行水平管部沿着流动的方向,利用u字状的反转将入口储液室14的相反侧端部与入口储液室14侧端部交替地连接而成为连续的s字状。或者,传热管12也可以形成为:具备四行水平管部,利用u字状的反转将其端部交替地逐个连接而成为连续的m字状,或者也可以形成为:具备更多行的水平管部,利用u字状的反转将其端部交替地逐个连接而成为连续的蜿蜒状。在任一情况下,都由多个连续的传热管12构成,多个连续的传热管12利用u字状的反转部将水平管部的端部逐个连接,使得在某个传热管12内流动的流体与其他传热管12内的流体不合流也不分流,且不与其他传热管12交叉,入口储液室14以及出口储液室15分别连接于这些传热管12的入口以及出口。另外,在图6(a)、(b)、(c)所示的例子中,入口储液室14均低于出口储液室15,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以使气液分离器80的贮存部80c位于比入口储液室14靠上方的方式配置气液分离器80,因此入口储液室14被被加热介质液wq装满使得被加热介质液wq流入各传热管12,从而能够防止产生被加热介质液wq不流入而被加热介质w的蒸汽流入的传热管12。

在以上的说明中,代表性地为补给水管85连接于分离液管81与被加热介质液管82的连接部,且补给水ws被供给至被加热介质液导入流路,因此补给水ws被间接地供给至气液分离器80,但也可以是补给水管85连接于气液分离器80且补给水ws被直接供给至气液分离器80,也可以是补给水管85连接于吸收器10的传热管12或者加热后被加热介质管84等的被加热介质w所存在的部分,且补给水ws被间接地供给至气液分离器80。另外,虽然不需要用于使被加热介质w在气液分离器80与各传热管12之间循环的泵,但也可以将用于使被加热介质w循环的泵设置在将气液分离器80内的被加热介质液wq向入口储液室14引导的配管。

在以上的说明中,蒸发器20为满液式,但也可以是散布式。在将蒸发器设为散布式的情况下,在蒸发器罐体的上部设置散布制冷剂液体vf的制冷剂液体散布喷嘴,并将在满液式的情况下与蒸发器罐体21的下部连接的制冷剂液体管45的端部连接于制冷剂液体散布喷嘴即可。另外,也可以设置将蒸发器罐体的下部的制冷剂液体vf供给至制冷剂液体散布喷嘴的配管以及泵。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吸收式热泵1为单级泵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多级泵。

在图7中例示出二级升温型的吸收式热泵1a的结构。对于吸收式热泵1a而言,图1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中的吸收器10以及蒸发器20被分为:高温侧的高温吸收器10h以及高温蒸发器20h、低温侧的低温吸收器10l以及低温蒸发器20l。高温吸收器10h的内压高于低温吸收器10l,高温蒸发器20h的内压高于低温蒸发器20l。高温吸收器10h与高温蒸发器20h以能够使高温蒸发器20h的制冷剂v的蒸汽向高温吸收器10h移动的方式在上部连通。低温吸收器10l与低温蒸发器20l以能够使低温蒸发器20l的制冷剂v的蒸汽向低温吸收器10l移动的方式在上部连通。被加热介质液wq被高温吸收器10h加热。热源热水h被导入低温蒸发器20l。低温吸收器10l构成为:利用在吸收液s吸收从低温蒸发器20l移动来的制冷剂v的蒸汽时的吸收热,将高温蒸发器20h内的制冷剂液体vf加热而使高温蒸发器20h内产生制冷剂v的蒸汽,并利用在产生的高温蒸发器20h内的制冷剂v的蒸汽移动至高温吸收器10h并被高温吸收器10h内的吸收液s吸收时的吸收热,将被加热介质液wq加热。在吸收式热泵1a中,除了被加热介质w之外,低温吸收器10l内的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v也相当于被加热介质。由于在传热管内流动的被加热介质为制冷剂v,因此低温吸收器10l也可以不进行被加热介质(制冷剂v)的排放排出管的设置、排放排液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