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803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体化冷凝器,属于冷凝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089973.1的一种一体化冷凝器,其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壁上安装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上设置透水孔,并且,所述布水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缝隙,上下相邻布水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交错分布,使气体沿折返式路线流动,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侧壁上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所述壳体侧壁上端的进气口处内端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壳体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护板,该弧形护板罩着所述出气口。该实用新型将现有的分管路、主管路和冷凝器集合成一体,极大地简化了真空系统的结构,降低了设备总成本,同时真空泵的运行也处于节能状态,因而其能耗低,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但现有技术一体化冷凝器多用罐体一体化,结构巨大成本耗费高,无法结构优化高效便捷的冷凝设备,使冷凝器耗能多,达不到结构清晰又占用面积小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冷凝器,以解决一体化冷凝器多用罐体一体化,结构巨大成本耗费高,无法结构优化高效便捷的冷凝设备,使冷凝器耗能多,达不到结构清晰又占用面积小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化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平行流冷凝管、上冷凝管固定柱、衔接管套圈、冷媒左副管、冷媒主管、冷媒右副管、下冷凝管固定柱、固定架管、焊接固定块、壁挂钩环,所述平行流冷凝管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并排成水平板,所述冷媒左副管与固定架管分别垂直焊接在平行流冷凝管右左两侧,所述冷媒左副管与冷媒右副管竖直固定在冷媒主管左右两侧,所述衔接管套圈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嵌于冷媒左副管、冷媒主管、冷媒右副管上;

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与下冷凝管固定柱之间设有平行流冷凝管,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与下冷凝管固定柱垂直固定在平行流冷凝管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架管与壁挂钩环通过焊接固定块焊接成一体,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下冷凝管固定柱、固定架管、壁挂钩环均设有两个;

所述平行流冷凝管设有冷凝管壳套、冷凝管通口、冷凝上弧板、冷凝下弧板,所述冷凝上弧板与冷凝下弧板水平固定在冷凝管壳套内部,所述冷凝上弧板和冷凝下弧板与冷凝管通口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凝管通口与冷媒左副管、固定架管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由中轴固定杆、固定柱体、横轴固定杆、固定柱底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固定杆垂直贯穿固定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横轴固定杆水平贯穿固定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体与固定柱底孔的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流冷凝管为复合材料,冷凝效率高且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为合金材料,硬度高,稳固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平行流冷凝管设有冷凝管壳套、冷凝管通口、冷凝上弧板、冷凝下弧板,实现了一体化冷凝器的结构精简化,并且平行流冷凝面积大,效率高,效果好,节约成本,耗能少,结构清晰,冷凝管内部结构优化更快速的冷凝。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冷凝器平行流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冷凝器上冷凝管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行流冷凝管-1、上冷凝管固定柱-2、衔接管套圈-3、冷媒左副管-4、冷媒主管-5、冷媒右副管-6、下冷凝管固定柱-7、固定架管-8、焊接固定块-9、壁挂钩环-10、冷凝管壳套-100、冷凝管通口-101、冷凝上弧板-102、冷凝下弧板-103、中轴固定杆-200、固定柱体-201、横轴固定杆-202、固定柱底孔-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平行流冷凝管1、上冷凝管固定柱2、衔接管套圈3、冷媒左副管4、冷媒主管5、冷媒右副管6、下冷凝管固定柱7、固定架管8、焊接固定块9、壁挂钩环10,所述平行流冷凝管1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并排成水平板,所述冷媒左副管4与固定架管8分别垂直焊接在平行流冷凝管1右左两侧,所述冷媒左副管4与冷媒右副管6竖直固定在冷媒主管5左右两侧,所述衔接管套圈3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嵌于冷媒左副管4、冷媒主管5、冷媒右副管6上;

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2与下冷凝管固定柱7之间设有平行流冷凝管1,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2与下冷凝管固定柱7垂直固定在平行流冷凝管1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架管8与壁挂钩环10通过焊接固定块9焊接成一体,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2、下冷凝管固定柱7、固定架管8、壁挂钩环10均设有两个;

所述平行流冷凝管1设有冷凝管壳套100、冷凝管通口101、冷凝上弧板102、冷凝下弧板103,所述冷凝上弧板102与冷凝下弧板103水平固定在冷凝管壳套100内部,所述冷凝上弧板102和冷凝下弧板103与冷凝管通口101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凝管通口101与冷媒左副管4、固定架管8焊接连接,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2由中轴固定杆200、固定柱体201、横轴固定杆202、固定柱底孔203组成,所述中轴固定杆200垂直贯穿固定柱体201,所述横轴固定杆202水平贯穿固定柱体201,所述固定柱体201与固定柱底孔203的轴心共线,所述平行流冷凝管1为复合材料,冷凝效率高且快速,所述上冷凝管固定柱2为合金材料,硬度高,稳固性强。

在一体化冷凝器的使用过程中,液体或者气体通过平行流冷凝管1的冷凝管通口101进入冷凝管壳套100内的冷凝上弧板102与冷凝下弧板103,双向冷凝高效运行,冷却完成输送给冷媒左副管4、冷媒主管5、冷媒右副管6三管高效输出,通过平行流冷凝管1达到一体化冷凝器的结构精简化,并且平行流冷凝面积大,效率高,效果好,节约成本,耗能少,结构清晰,冷凝管内部结构优化更快速的冷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行流冷凝管1是一种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它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冷凝管1、上冷凝管固定柱2、衔接管套圈3、冷媒左副管4、冷媒主管5、冷媒右副管6、下冷凝管固定柱7、固定架管8、焊接固定块9、壁挂钩环10、冷凝管壳套100、冷凝管通口101、冷凝上弧板102、冷凝下弧板103、中轴固定杆200、固定柱体201、横轴固定杆202、固定柱底孔2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一体化冷凝器多用罐体一体化,结构巨大成本耗费高,无法结构优化高效便捷的冷凝设备,使冷凝器耗能多,达不到结构清晰又占用面积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一体化冷凝器的结构精简化,并且平行流冷凝面积大,效率高,效果好,节约成本,耗能少,结构清晰,冷凝管内部结构优化更快速的冷凝,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冷凝上弧板102与冷凝下弧板103水平固定在冷凝管壳套100内部,所述冷凝上弧板102和冷凝下弧板103与冷凝管通口101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凝管通口101与冷媒左副管4、固定架管8焊接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