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结构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982发布日期:2019-04-05 20:4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灯具结构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结构以及采用上述灯具结构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冰箱已经成为生活中必备的电器用具,为人们进行食物的保险以及冷冻保存。当需要取放食物时,冰箱门一打开,其内部设置的照明灯提供光线照明,便于人们对食物的选取。

然而,照明灯是通过在冰箱内的箱胆上设置一预埋盒,然后在预埋盒相对应的箱胆上卡设用于安装灯板的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灯板安装于预埋盒内,再用灯罩将其封闭。其中,预埋盒与箱胆之间通过发泡密封,由于安装孔的存在,使得预埋盒与箱胆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密封不良处会产生漏泡缺陷,需人工修复,直接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省去设置预埋盒、结构简单、避免漏泡缺陷以及提升壳体密封性的灯具结构以及采用上述灯具结构的冰箱。

一种灯具结构,包括:壳体、照明组件以及封装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照明组件和所述封装组件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盖板、第一定位件以及两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靠近所述盖板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板以及灯珠,所述灯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灯板的另一侧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定位件连接,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部,所述第三卡扣部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卡槽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灯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灯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部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背离所述灯珠的一侧设置有线束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线束部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线束部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让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设置有折射部。

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灯具结构。

上述灯具结构,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件连接以及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连接,使得灯板夹持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便于灯板的安装,避免了在预埋盒上设置灯板;壳体上形成容置槽,用于收容照明组件和封装组件,省去了设置预埋盒,避免了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通孔,避免了在设置发泡时造成的漏泡缺陷,即实现零漏泡,使得壳体的整体密封性良好,从而提升了灯具结构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照明组件安装于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沿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A1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结构。例如,所述灯具结构包括:壳体、照明组件以及封装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照明组件和所述封装组件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盖板、第一定位件以及两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靠近所述盖板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侧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板以及灯珠,所述灯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灯板的另一侧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定位件连接,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背离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侧。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件连接以及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连接,使得灯板夹持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便于灯板的安装,避免了在预埋盒上设置灯板;壳体上形成容置槽,用于收容照明组件和封装组件,省去了设置预埋盒,避免了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通孔,避免了在设置发泡时造成的漏泡缺陷,即实现零漏泡,使得壳体的整体密封性良好,从而提升了灯具结构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具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一种灯具结构10,包括:壳体11、照明组件12以及封装组件13,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容置槽111,所述照明组件12和所述封装组件13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111内;请参阅图2,所述封装组件13包括盖板131、第一定位件132以及两个第二定位件133,所述盖板131遮盖所述容置槽111,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盖板13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132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位于靠近所述盖板131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件133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一侧与所述容置槽111的侧壁连接;请一并参阅图3以及4,所述照明组件12包括灯板121以及灯珠122,所述灯板12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连接,所述灯板121的另一侧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定位件133连接,所述灯珠122设置于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一侧。

为了便于灯板的固定,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4,所述第一定位件132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321,所述第一卡扣部1321与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盖板13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132朝向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一面将所述灯板121夹持,避免了所述灯板121沿平行于所述盖板131的平面移动。而所述第一卡扣部1321用于抵持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盖板131的一端,例如,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远离所述盖板131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盖板131将所述顶板夹持,避免了所述灯板121沿垂直于所述盖板131的平面移动。这样,所述灯板121不仅被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固定在中间,而且还被所述盖板131的所述第一卡扣部1321固定在中间,使得所述灯板121获得双重固定。而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与所述盖板131连接,即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稳定设置于所述盖板131上,从而使得所述灯板121稳定固定于所述盖板131上。

为了便于盖板安装于壳体11上,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4,所述第二定位件133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部1331,所述容置槽11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12,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收容于所述卡槽112内。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凸出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且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即所述第二卡扣件朝向所述盖板131的外部凸出,例如,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为卡爪,即所述第二卡扣部具有爪型部,也即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卡槽的侧壁抵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件钩挂于所述卡槽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部以及所述卡槽与所述壳体稳定连接。由于所述封装组件13在安装时,所述盖板131遮盖所述容置槽111,即所述盖板131封闭所述容置槽111的开口,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收容于所述容置槽111内,所述容置槽111的侧壁上设置的所述卡槽112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匹配,即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沿着所述容置槽111的侧壁朝向所述卡槽112移动,最终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收容于所述卡槽112内,即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卡设于所述卡槽112内,也即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112的内侧壁抵接。这样,通过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和所述卡槽112的配合使用,使得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稳定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11内,从而使得所述盖板131稳定扣设于与所述容置槽111对应的所述壳体11上,提高了所述盖板131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在所述第一定位件132设置所述第一卡扣部1321,在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上设置同样具有卡扣所述灯板121的部件,例如,所述第二定位件133背离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部,所述第三卡扣部与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盖板13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卡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上,且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相对设置,即所述第二卡扣部1331和第三卡扣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两侧,也即所述第三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之间,使得所述第三卡扣部与所述灯板121位于同一位置。而且,所述第三卡扣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且所述第三卡扣部的凸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132,这样,所述第三卡扣部与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盖板131的一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三卡扣部与所述灯板121抵接,通过所述盖板131的配合使用,所述第三卡扣部将所述灯板121卡扣在所述盖板131上,从而使得所述灯板121稳定安装于所述盖板131上。

为了便于灯板设置于容置槽内,请一并参阅图5以及图6,所述容置槽111与所述卡槽112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槽113,所述灯板12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所述限位槽113内。在安装过程中,所述灯板121是先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之间的,然后所述灯板121与所述盖板131一同扣设在所述容置槽111内。由于在安装所述灯板121时,所述灯板121的两端会存在凸出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情况,为了避免所述封装组件13和所述照明组件12安装时所述灯板121与所述壳体11的碰撞,所述限位槽113设置于与所述卡槽112响铃的所述容置槽111的侧壁上,这样,使得所述限位槽113与所述灯板121的端部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灯板121的端部凸出部分收容与所述限位槽113内,避免了所述灯板121的端部凸出部分与所述壳体11的碰撞,便于所述灯板121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11内。

为了提升灯板的稳定性,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盖板131上设置有安装部134,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4背离所述盖板131的一侧,所述安装部13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341,所述灯板12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41内,所述灯板1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11,所述安装部134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1211内。所述安装部134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所述安装部134凸出于所述盖板131,所述安装部134的凸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定位件13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即所述安装部134设置于所述盖板131和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之间,同时也位于所述盖板131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之间,也即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4上,所述安装部134为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133提供了安装台以及安装面,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133的安装。所述第一凹槽1341的设置是根据所述第二凹槽1211设置的,所述第二凹槽1211设置于所述灯板121上,所述第二凹槽1211内设置有部分所述安装部134,使得所述灯板121与所述安装部134卡接,即所述灯板121通过所述第二凹槽1211卡扣在所述安装部134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灯板121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平面上滑动,即从而所述灯板121通过所述第二凹槽1211稳定卡扣于所述安装部134上,也即所述灯板121通过所述第二凹槽1211稳定设置于所述盖板131上。由于所述第二凹槽1211使得所述灯板121的一端存在凹陷,而为了避免所述灯板121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4上而出现翘起,所述安装部134远离所述第二凹槽121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341,使得所述灯板121远离所述第二凹槽121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41内,这样,保证了所述灯板121平稳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4上,即使得所述灯板121平稳设置于所述盖板13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组件13是通过吸塑工艺制作而成的,为了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即使得所述封装组件13的整体机械强度提升,所述安装部134、所述盖板131、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一体成型。这样,所述安装部134、所述盖板131、所述第一定位件13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133作为一个整体,使得上述各部之间不存在连接断层面,即使得上述各部之间的连接性增强,从而使得所述封装组件13的整体机械强度得到提升。

为了便于灯珠与外部控制装置的连接,请一并参阅图2、图4以及图6,所述灯板121背离所述灯珠122的一侧设置有线束部1212,所述安装部134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342,所述容置槽111的底部设置有让位槽114,所述线束部1212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1342内,所述线束部1212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让位槽114内。所述灯珠122通过所述灯板121上的柔性电路板与外部控制装置连接,由于外部控制装置不仅包括电源,还包括各类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数据分析单元,使得柔性电路板与外部控制装置的连接线不仅包括供电线,还包括各种控制线以及信号线。上述各类走线需要穿过所述壳体11与外部连接,即需要在所述壳体11上卡设多个通孔,而通孔使得发泡进入所述容置槽111内,从而使得所述壳体11与发泡层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因此,为了便于所述灯板121上各类走线与外部控制装置的连接,同时为了避免所述壳体11与发泡层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将所述灯板121上的各类走线集中于所述线束部1212内,所述线束部1212内的走线通过所述容置槽111内的所述让位槽114与外部控制装置连接。这样,所述壳体11上的通孔数量有且只有一个,使得发泡进入所述容置槽111的概率降低,从而提升所述壳体11与发泡层之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线束部1212与所述让位槽114接触的位置设置密封胶,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壳体11与发泡层之间的密封性。

由于所述线束部1212设置于所述灯板121上,且所述线束部121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体积,使得所述线束部1212朝向所述安装部134的凸出部分大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3朝向所述安装部134的凸出部分,容易造成所述线束部1212挡设于所述安装部134上,即造成所述灯板121的翘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安装部134上与所述线束部1212对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三凹槽1342,所述线束部1212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1342内,这样,所述第三凹槽1342使得所述灯板121稳定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4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灯板121的翘起,提升了所述灯板121的安装稳定性。

为了提升灯具结构的照射强度,请参阅图4,所述盖板131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132的一侧设置有折射部1311。所述折射部1311与所述灯珠122位于所述盖板131的同一侧,为了便于所述灯珠122发射的光线照射,例如,所述盖板131为透明灯板121,这样,所述灯珠122发射的光线通过所述折射部1311照射至所述盖板131背离所述灯板121的一侧,使得所述灯珠122发射的光线容易抵达至所述容置槽111的外部。所述折射部1311具有多个折射面,相邻两个所述折射面之间具有夹角,即相邻两个所述折射面相互倾斜,这样,所述灯珠122发射的多角度光线通过所述折射部1311照射至所述容置槽111的外部,从而提升了所述灯珠122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灯具结构的照射强度。

上述灯具结构,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件连接以及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连接,使得灯板夹持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便于灯板的安装,避免了在预埋盒上设置灯板;壳体上形成容置槽,用于收容照明组件和封装组件,省去了设置预埋盒,避免了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通孔,避免了在设置发泡时造成的漏泡缺陷,即实现零漏泡,使得壳体的整体密封性良好,从而提升了灯具结构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灯具结构。

上述冰箱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容置槽,而且在容置槽内设置用于卡接第二定位件的卡槽,使得容置槽替代了原有的预埋盒,从而减少制作以及安装预埋盒的制作成本。其中,照明组件通过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固定于封装组件上,便于照明组件的安装;省去在容置槽的侧壁上开设用于安装照明组件的通孔,避免了壳体上出现密封缺陷,即避免了在箱体发泡的过程中发泡进入容置槽内,从而提升壳体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