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619发布日期:2020-05-20 03:0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安全,节约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媒气,天然气的采暖装置。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安装了独立的热泵设备。但是,针对每种功能的设备都进行安装独立热泵,不仅价格昂贵,还受安装场地的限制,给工程安装带来困难。另外,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为一次系统,生活热水直接与交换介质传热,一旦发生介质泄漏,很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联供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集制冷、采暖、热水供应于一体,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联供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节流机构、储液器、水侧换热器、风冷换热器、带盘管热水水箱、空调蓄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侧换热器与风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四通阀,四通阀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桥;所述的水侧换热器与带盘管热水水箱之间设置有热水三通阀,水侧换热器与空调蓄能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的风冷换热器右侧设置有风扇电机,风冷换热器下方设置有回热管。

优选的:所述的四通阀包括四个接口,四通阀第一接口与压缩机排气口相连接,四通阀第二接口与水侧换热器冷媒进口相连接,四通阀第三接口与风冷换热器上端相连接,四通阀第四接口与气液分离器上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单向阀桥包括四个接口,单向阀桥第一接口与水侧换热器冷煤出口相连接,单向阀桥第二接口与回热管上端相连接,单向阀桥第三接口与风冷换热器下端相连接,单向阀桥第四接口与节流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节流机构与储液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回热管下端与储液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热水三通阀包括三个接口,热水三通阀第一接口与水侧换热器出水口相连接;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与带盘管热水水箱入口相连接;热水三通阀第三接口与空调蓄能水箱进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三联供系统,与传统结构相比: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集单独空调制冷,单独空调制热,单独生活热水,空调制冷+生活热水,空调制热+生活热水多种运行模式于一体;有效节约使用成本,安装方便,占地小,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好,有效避免介质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具有除霜,防冻,水泵防卡运行功能,适用于家庭,别墅,酒店,学校,工厂等各种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四通阀;4.风冷换热器;5.水侧换热器;6.储液器;7.节流机构;8.单向阀桥;9.四通阀第二接口;10.四通阀第一接口;11.四通阀第三接口;12.四通阀第四接口;13.热水三通阀第一接口;14.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5.热水三通阀第三接口;16.带盘管热水水箱;17.空调蓄能水箱;18.循环水泵;19.回热管;21.水侧换热器冷媒进口;22.水侧换热器冷媒出口;23-水侧换热器出水口;24-水侧换热器进水口;25.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6.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7.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8.单向阀桥第四接口;29.热水三通阀;30.风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三联供系统,包括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节流机构7、储液器6、水侧换热器5、风冷换热器4、带盘管热水水箱16、空调蓄能水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侧换热器5与风冷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四通阀3,四通阀3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桥8;所述的水侧换热器5与带盘管热水水箱16之间设置有热水三通阀29,水侧换热器5与空调蓄能水箱17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18;所述的风冷换热器4右侧设置有风扇电机30,风冷换热器4下方设置有回热管19。

所述的四通阀3包括四个接口,四通阀第一接口10与压缩机1排气口相连接,四通阀第二接口9与水侧换热器冷媒进口21相连接,四通阀第三接口11与风冷换热器4上端相连接,四通阀第四接口12与气液分离器2上端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桥8包括四个接口,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5与水侧换热器冷煤出口22相连接,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6与回热管19上端相连接,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7与风冷换热器4下端相连接,单向阀桥28第四接口与节流机构7相连接;所述的节流机构7与储液器6相连接;所述的回热管19下端与储液器6相连接;所述的热水三通阀29包括三个接口,热水三通阀第一接口13与水侧换热器出水口23相连接;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4与带盘管热水水箱16入口相连接;热水三通阀第三接口15与空调蓄能水箱17进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通过控制板根据逻辑控制要求,当四通阀3的四通阀第二接口9和四通阀第一接口10接通,单向阀桥8的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5和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6连通,单向阀桥8的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7和单向阀桥第四接口28连通,四通阀3的四通阀第三接口11和四通阀第四接口12接通,形成热泵系统冷媒制热循环回路。

通过控制逻辑让热水三通阀29的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4与带盘管热水水箱16的盘管入口接通,带盘管热水水箱16的盘透出口与循环水泵18的入水口接通,形成单独供热水循环。

通过控制逻辑让热水三通阀29的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4与空调蓄能水箱17的循环入水口接通,空调蓄能水箱17的循环出水口与循环水泵18的入水口接通,形成单独空调制热循环。

通过控制逻辑关系让热水三通阀29根据用户需要自动进行切换,形成空调制热+生活热水循环模式。

通过控制板根据逻辑关系要求,当四通阀第一接口10和四通阀第三接口11接通,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6和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7连通,单向阀桥第四接口28和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5连通,四通阀第二接口9和四通阀第四接口12接通,四通阀第四接口12和气液分离器2接通,形成热泵系统冷媒制冷循环回路。

通过控制逻辑让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4与空调蓄能水箱17的循环入水口接通,空调蓄能水箱17的循环出水口与循环水泵18的入水口接通,形成单独空调制冷循环。

通过控制逻辑关系让热水三通阀29根据运行模式需要自动进行切换,通过控制逻辑关系控制形成的冷媒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形成所述的空调制冷+生活热水循环模式。

根据控制逻辑关系控制风扇电机30,节流机构7,循环水泵18的动作关系,形成热泵系统的除霜循环。

实现生活热水循环模式时,四通阀第一接口与四通阀第二接口接通,四通阀第四接口与四通阀第三接口接通;冷媒回路流程为压缩机1-四通阀第一接口10-四通阀第二接口9-水侧换热器冷媒进口21-水侧换热器冷媒出口22-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5-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6-回热管19-储液器6-节流机构7-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7-风冷换热器4-四通阀第三接口11-四通阀第四接口12-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1;水循环流程为循环水泵18-水侧换热器进水口24-水侧换热器出水口23-热水三通阀第一接口13-热水三通阀第二接口14-带盘管热水水箱16-循环水泵18。

实现空调制热模式时,冷媒回路流程与生活热水循环模式中的冷媒回路流程相同,水循环流程为循环水泵18-水侧换热器进水口24-水侧换热器出水口23-热水三通阀第一接口13-热水三通阀第三接口15-空调蓄能水箱17-循环水泵18。

实现空调制冷模式时,冷媒回路流程为压缩机1-四通阀第一接口10-四通阀第三接口11-风冷换热器4-单向阀桥第三接口27-单向阀桥第二接口26-回热管19-储液器6-节流机构7-单向阀桥第四接口28-单向阀桥第一接口25-水侧换热器冷煤出口22-水侧换热器冷媒进口21-四通阀第二接口9-四通阀第四接口12-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1;水循环流程与空调制热模式的水循环流程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使压缩机,风冷换热器,热水换热器,盘管换热器之间形成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达成不同的冷媒系统和水系统的循环回路。通过核心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本热泵系统能够实现五种控制模式,单独空调制冷,单独空调制热,单独生活热水,空调制冷+生活热水,空调制热+生活热水;同时具有除霜,防冻,水泵防卡运行功能,充分满足了家庭,别墅,酒店,学校,工厂等各种场所的不同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