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功能制冷机,属于制冷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冷机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现有的制冷机多是固定于指定地点,搬运起来比较困难,且在制冷机工作时由于皮带轮的转动会使机床发生震动,震动时间过长会导致制冷机内部零件损坏,影响使用,工业上所用制冷机多数体型较大,在进行开启时盖板质量较大,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多功能制冷机,具有减震功能,便于移动,盖板便于开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制冷机,包括制冷机本体,所述制冷机本体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减震弹簧组,所述减震弹簧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所述减震弹簧组上方固定连接于制冷机本体底部,所述制冷机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制冷机本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制冷机本体一侧设有液氮接头,所述制冷机本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上方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横流风扇,所述皮带轮与伺服电机一通过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隔板内部设有液氮分流板,所述液氮分流板一侧设有液氮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布于底板底部四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机本体正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中心处设有定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方设有牵引扣,所述盖板正表面设有锁件,所述制冷机本体正表面设有扣件,所述锁件与扣件卡扣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氮分流板与液氮接头之间通过进液管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机本体背部设有液氮储存罐,所述液氮储存罐与液氮接头之间通过供液管连接,所述液氮储存罐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一侧设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定滑轮、牵引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弹簧组使制冷机本体的震动得到相应的缓冲力,使制冷机本体内部的零件不易损坏,降低了制冷机本体的维修率,延长了制冷机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带刹车的万向轮使制冷机本体便于移动,在不需移动时踩下刹车使制冷机本体停靠于指定地点,不易发生位移。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件与扣件使制冷机本体在工作时,盖板与制冷机本体之间呈密封状态,提高了制冷效率,通过设置电磁阀便于控制液氮的供给,节约液氮使用成本,通过设置横流风扇与多个液氮喷头使液氮可快速分散至制冷机本体的各个位置,进行全方位制冷,制冷效率有所提升,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二、绕线轮、定滑轮、牵引扣、钢丝绳,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启,工业生产中的制冷机多是体积大,质量高,工作人员在开启时费时费力,伺服电机二对盖板进行牵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机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制冷机本体;2、底板;3、减震弹簧组;4、盖板;5、合页;6、液氮接头;7、隔板;8、伺服电机一;9、皮带轮;10、横流风扇;11、同步带;12、液氮分流板;13、液氮喷头;14、万向轮;15、控制面板;16、固定支架;17、定滑轮;18、牵引扣;19、锁件;20、扣件;21、进液管;22、电磁阀;23、液氮储存罐;24、供液管;25、伺服电机二;26、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移动式多功能制冷机,包括制冷机本体1,制冷机本体1下方设有底板2,底板2上方设有减震弹簧组3,减震弹簧组3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2,减震弹簧组3上方固定连接于制冷机本体1底部,制冷机本体1上方设有盖板4,盖板4与制冷机本体1通过合页5转动连接,制冷机本体1一侧设有液氮接头6,制冷机本体1内部设有隔板7,隔板7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一8,伺服电机一8上方设有皮带轮9,皮带轮9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横流风扇10,皮带轮9与伺服电机一8通过同步带11转动连接,隔板7内部设有液氮分流板12,液氮分流板12一侧设有液氮喷头13,这里说明,伺服电机一8、伺服电机二25、电磁阀22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板2下方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数量为四个,万向轮14分布于底板2底部四角处,通过设置带刹车的万向轮14使制冷机本体1便于移动,在不需移动时踩下刹车使制冷机本体1停靠于指定地点,不易发生位移,制冷机本体1正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5,底板2两侧设有固定支架16,固定支架16顶部中心处设有定滑轮1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4上方设有牵引扣18,盖板4正表面设有锁件19,制冷机本体1正表面设有扣件20,锁件19与扣件20卡扣式连接,通过设置锁件19与扣件20使制冷机本体1在工作时,盖板4与制冷机本体1之间呈密封状态,提高了制冷效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氮分流板12与液氮接头6之间通过进液管21连接,进液管21上设有电磁阀22,通过设置电磁阀22便于控制液氮的供给,节约液氮使用成本。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冷机本体1背部设有液氮储存罐23,液氮储存罐23与液氮接头6之间通过供液管24连接,液氮储存罐23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二25,伺服电机二25一侧设有绕线轮26,绕线轮26、定滑轮17、牵引扣18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二25、绕线轮26、定滑轮17、牵引扣18、钢丝绳,便于对盖板4进行开启,工业生产中的制冷机多是体积大,质量高,工作人员在开启时费时费力,伺服电机二25对盖板4进行牵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弹簧组3使制冷机本体1的震动得到相应的缓冲力,使制冷机本体1内部的零件不易损坏,降低了制冷机本体1的维修率,延长了制冷机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带刹车的万向轮14使制冷机本体1便于移动,在不需移动时踩下刹车使制冷机本体1停靠于指定地点,不易发生位移,通过设置锁件19与扣件20使制冷机本体1在工作时,盖板4与制冷机本体1之间呈密封状态,提高了制冷效率,通过设置电磁阀22便于控制液氮的供给,节约液氮使用成本,通过设置横流风扇10与多个液氮喷头13使液氮可快速分散至制冷机本体1的各个位置,进行全方位制冷,制冷效率有所提升,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二25、绕线轮26、定滑轮17、牵引扣18、钢丝绳,便于对盖板4进行开启,工业生产中的制冷机多是体积大,质量高,工作人员在开启时费时费力,伺服电机二25对盖板4进行牵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